一种延时反应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804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延时反应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节能设备,具体是一种延时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不锈钢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医药、食品等生产型企业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用于完成水解、中和、结晶、蒸馏、蒸发、储存、氢化、聚合、加热、恒温反应等工艺过程。同时,反应器也是一个搅拌反应器,主要利用桨叶搅拌等方式将无聊混合均匀,使气体很好地分散,强化相间的传热、传质。

现有技术中,不锈钢反应容器或者生物反应容器要么上进下出,要么就是下进上出,液体中反应器中的反应时间有限,而且不均一。部分液体可能被困于死角处,久久不能排出;部分液体可能经过一段短暂的距离就被排出反应容器。由此产生降低进水速度,或者批次进行反应等策略,从而增加了运行的成本。

中国发明CN201010113598.7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素发酵挥发性醇的蠕动固态发酵反应器,其中公开了利用上下运动的球体模仿小肠蠕动方式,实现对固态料的来回推动,强化传质、传热效果。从示例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底部仍然存在大片的死角。

中国发明CN201310596551.4公开了一种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其中设置有气液分布器,反应器可获得较高的气液循环速度,气含率适度,且冷模实验测得溶氧传质速率较搅拌式和自吸式发酵罐高,反应器内各个区域的传质系数基本恒定。然而,这种结构难以避免的是,物料在一个空间中,从进到出可能需要完成整个反应过程,但也可能一进入就马上被排出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时反应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延时反应容器,包括箱体、顶盖、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位于箱体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内部空间、中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其中,

第一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相连接,围成内部空间,并且第一隔板不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第二隔板与所述顶盖相连接,不与所述箱体的底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围成中部空间,并且第二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围成外部空间;

液体通过进水口进入所述延时反应容器,经过所述内部空间、所述中部空间和所述外部空间,通过出水口流出所述延时反应容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内部空间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相通的布水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部空间设置有泡沫消除器,所述泡沫消除器为可旋转的搅拌桨,或可喷洒消泡剂的喷淋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和/或中部空间和/或外部空间的填料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延时反应容器,可以确保液体流经箱体的所有空间后才流出,防止了在现有反应容器会出现的反应时间不一的情况;

在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上设置若干开孔,可以增加液体在反应容器中形成湍流的几率,进一步延长液体在反应容器中流经的路径,延长反应时间,延长气体停留在液体中的时间;

在箱体的一个或多个空间中设置填料床,一方面,液体通过时需要绕过填料,进一步延长液体在反应容器中流经的路径;另一方面,填料床中可填充催化剂,还有利于液体的在反应容器中充分反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延时反应容器1,包括箱体3,其形状可以为圆柱形、方形或任意其他形状。箱体上部设置有开口2和出口4,底部则设置有进口管5。进口管5将反应液体直接输送到箱体最中央。箱体内部靠近箱体中央设置有第一隔板61,第一隔板的一端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没有固定,形成开口,从而使第一隔板6在箱体内形成开口向上的内部空间6。优选地,内部空间6与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容器1同轴。

箱体内壁31和第一隔板61间设置有第二隔板71,第二隔板的一端与箱体的肩部15固定连接,另一端没有固定,形成开口向下。第二隔板71与第一隔板61形成中部空间7。优选地,内部空间7与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容器1同轴。

第二隔板71与箱体内壁31形成外部空间8。所述内部空间6、中部空间7和外部空间8均位于箱体内,并且内部空间6、中部空间7和外部空间8向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内可设置大于两个隔板,从而形成大于3个空间。例如,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从中轴线始,往外的第一隔板与底部相连,第二隔板与肩部相连,第三隔板与底部相连,第四隔板与肩部相连……以此类推,从而形成大于3个空间。

液体通过进口管5,进入到内部空间6,当充满内部空间6后,液体从开口出流入并充满中部空间7和外部空间8,随后从出口4流出。此时,本实用新型的延时反应器开始发挥作用,当液体从进口管5进入已经充满液体的反应器中时,液体只能依次通过内部空间6、中部空间7和外部空间8,从能从出口4流出。从而实现了液体在箱体内延时反应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液体进入充满了的反应器时,部分液体仅需要完成从底部往上的过程,即流出反应器;少部分液体或许会在某系死角中逗留很长的时间。而本实用新型的延时反应器能大大增长整体液体在反应器中的反应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延时反应器箱体的内部空间6中设置有填料床12,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与第一隔板61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填料床12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部空间7,并与第一隔板61和第二隔板71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填料床12可拆卸地安装在外部空间8,并与第二隔板71和箱体的内壁31相连接。

可选地,填料床12可同时安装在内部空间6、中部空间7和外部空间8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内部空间6设置有与进水口5相通的布水器(图中未示出)。

图2展示了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其中展示了内部空间6、中部空间7和外部空间8,以及安装在内部空间6中的填料床12。

图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各个隔板上开有多个小孔9。当液体从进口管5进入已经充满液体的反应器中时,液体经过小孔9时,容易在小孔两边形成湍流,从而实现了液体在箱体内延时反应的效果。

图4展示了在设置有延时效果装置的基础上,反应容器的开口处还可设置有消泡装置。其中,图4展示为机械消泡装置10,通过螺旋桨的转动将泡沫破灭。图5展示了化学消泡装置11。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