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474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液体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雾化领域,尤其涉及液体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是指通过使用高压将液体通过喷嘴喷出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液体雾化的方法有压力雾化,转盘雾化等。现市面上的液体雾化器多作为美容用途,可将指定的美容液雾化喷出,替代传统采用人手涂抹的方式,来防止涂抹不均、提升吸收效果,而且更加卫生。但现有的雾化器多采用:

1.人手挤压,这种方法存在使用不方便、不连续,雾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2.高压气泵将液体喷出,这种方法存在雾化效率低、有可能将未雾化的液体也喷出,影响雾化质量,造成浪费,而且对于各种粘稠度不同的液体,其雾化的质量难以保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雾化器的雾化质量低、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较为简单的液体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壳体,所述雾化器壳体上设有液体存储腔和出液口,所述液体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液体加压且喷出至出液口的加压装置,所述液体存储腔与所述加压装置之间设有与液体存储腔连通的进液管道,所述加压装置与出液口之间设有与出液口连通的喷杆,且所述喷杆上还设有雾化喷嘴。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喷出至出液口的液体压力为3至30kgf/cm2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加压装置为电机驱动的隔膜泵或蠕动泵或柱塞泵。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雾化喷嘴包括喷嘴面盖、设于所述喷嘴面盖后侧且向后延伸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上开设有向喷嘴面盖方向凹陷的环状凹槽,所述喷嘴面盖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喷嘴面盖两侧面且与环状凹槽连通的喷口,且所述喷口口径小于所述出液口。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喷嘴面盖的内壁上至少开设有2条但不多于4条且可将加压液体引入至喷口的汇合流道,所述汇合流道的一端与内口段的侧面相连通,且所述汇合流道的一侧壁与所述内口段的侧壁相切。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喷杆内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喷杆所述包括与所述加压装置连接的第一喷杆、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的第二喷杆,且所述第一喷杆与所述第二喷杆呈角度连接。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第二喷杆位于出液口处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套接腔室,所述雾化喷嘴设于所述套接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套接腔室内设有伸入至所述雾化喷嘴的环状凹槽内部的凸起,且所述凸起与环状凹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第二喷杆与第一喷杆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至135°。

如上所述的液体雾化装置,所述雾化器壳体上还设有与雾化器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封盖,所述封盖包括用于封盖所述液体存储腔的圆盖、连接在雾化器壳体上端的内盖和包覆所述内盖和出液口的外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体雾化装置,其采用加压装置直接对液体加压再喷出,利用雾化喷嘴将液体进一步雾化成小液滴,替代了传统采用高压气泵的雾化方式,其雾化效果更好,而且对于粘稠度不同的液体也能对其雾化,提升了雾化的质量,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美容液的吸收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体雾化装置上的雾化喷嘴,加压装置直接对液体升压、加速,并通过储液管道喷至雾化喷嘴上,液体最终经过2个或以上汇合流道汇聚在喷口高速喷出,喷出过程中液体在喷口处相互、而且高速碰撞,形成雾化颗粒并喷出,有利于提升液体的雾化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加压装置,其加压可在3至30kgf/cm2范围调节,对于不同粘度的液体,可调节不同的压力值来提升雾化的效果,具体地说,粘度高的液体可以使用高压力喷出,粘度低的液体可以使用低压力喷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液体雾化装置的结构爆炸图一;

图2为液体雾化装置的结构爆炸图二;

图3为液体雾化装置的结构图(省略封盖);

图4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C部放大图;

图7为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1至图8所示,液体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壳体1,所述雾化器壳体1上设有液体存储腔11和出液口,所述液体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液体加压且喷出至出液口的加压装置2,所述液体存储腔11与所述加压装置2之间设有与液体存储腔11连通的进液管道12,所述加压装置2与出液口之间设有与出液口连通的喷杆13,且所述喷杆上还设有雾化喷嘴3。其采用加压装置直接对液体加压再喷出,利用雾化喷嘴将液体进一步雾化成小液滴,替代了传统采用高压气泵的雾化方式,其雾化效果更好,而且对于粘稠度不同的液体也能对其雾化,提升了雾化的质量,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美容液的吸收效果。

其中,所述加压装置2其加压可在3至30kgf/cm2范围调节,对于不同粘度的液体,可调节不同的压力值来提升雾化的效果,具体地说,粘度高的液体可以使用高压力喷出,粘度低的液体可以使用低压力喷出。通过设置开关旋钮来进行压力值的选定,用户可根据放置不同粘稠度的液体来自由选定。

再者,所述加压装置2可采用隔膜泵或者蠕动泵或者柱塞泵或其他可对液体加压的泵体均可。其中,以隔膜泵来说,其依靠一个隔膜片的来回鼓动改变工作室容积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且体积小,而且效率高。

其中,雾化器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对加压装置提供动力的电机和为电机提供电力的蓄电元件,另外也可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可对蓄电元件充电,使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另外,所述雾化喷嘴3包括喷嘴面盖31、设于所述喷嘴面盖31后侧且向后延伸的套接部32,所述套接部32上开设有向喷嘴面盖31方向凹陷的环状凹槽301,所述喷嘴面盖3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喷嘴面盖31两侧面且与环状凹槽301连通的喷口302,且所述喷口302口径小于所述出液口。从加压装置出来的高压液体经过雾化喷嘴喷出到雾化装置外,雾化喷嘴能够进一步使液体雾化,成为小液滴后再喷出,使本装置雾化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喷口302包括相互连通的内口段3021和外口段3022,所述内口段3021为从喷嘴面盖31内侧向外口段3022逐渐缩小的喇叭口,所述外口段3022为从喷嘴面盖31外侧向内口段3021逐渐缩小的喇叭口。外口段3022的喇叭状便于雾化后的小液滴喷出时形成发散的轨迹,使喷出的角度更广,满足用户的使用。

另外,所述喷嘴面盖31的内壁上至少开设有2条但不多于4条且可将加压液体引入至喷口302的汇合流道303,所述汇合流道303的一端与内口段3021的侧面相连通,且所述汇合流道303的一侧壁与所述内口段3021的侧壁相切。本方案采用3条所述的汇合流道303,所述喷嘴面盖31内侧面凹陷条形状的凹槽形成所述的汇合流道303,从出液通道131流出的高压液体沿汇合流道进入到内口段3021处,由于汇合流道的侧壁与内口段相切,进入到内口段的高压液体沿内口段内壁运动,且与其余汇合流道流进的液滴相互碰撞,形成雾化颗粒并喷出,有利于提升液体的雾化效果。

再者,所述喷杆13内设有出液通道131,所述喷杆13所述包括与所述加压装置2连接的第一喷杆1301、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的第二喷杆1302,且所述第一喷杆1301与所述第二喷杆1302呈角度连接。且第一喷杆与第二喷杆为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二喷杆1302位于出液口处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与出液通道131连通的套接腔室13021,所述雾化喷嘴3设于所述套接腔室13021的开口处,所述套接腔室13021内设有伸入至所述雾化喷嘴3的环状凹槽301内部的凸起13022,且所述凸起13022与环状凹槽30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凸起13022的前端面与喷嘴面盖31的内侧面配合且与喷口相对,使从出液通道流出的高压液体不能直接从喷口喷出,从出液通道流出的高压液体流出到套接腔室13021,凸起13022与环状凹槽30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能够使液体进入到环状凹槽301内,只能通过汇合流道流至喷口处,简单的结构促使液体相互碰撞形成雾化液滴,使雾化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第二喷杆1302与第一喷杆1301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至135°。该第一喷杆1301为竖直设置,第二喷杆1302优选设置角度为135°,该角度设置便于用户的使用。

另外,所述雾化器壳体1上还设有与雾化器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封盖,所述封盖包括用于封盖所述液体存储腔11的圆盖14、连接在雾化器壳体1上端的内盖15和包覆所述内盖15和出液口的外盖16。用户需要先打开外盖16才能使用,另外,在添加液体时,需要将内盖15也打开,然后将封盖在液体存储腔11上的圆盖取出,即可添加液体,这样的结构形成多重保护,有效保护内部的卫生环境,利于长期使用。

而且,内盖的一侧上设有弹性扣接部,内盖直接扣接在雾化器壳体1上,拆卸时只需按压该弹性扣接部,即可解除扣接,且该弹性扣接部为“U”型,其开口向上的槽与外盖16上的连接块配合,使外盖16固定,并且可以拆卸,简单的结构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体雾化装置,其采用加压装置直接对液体加压再喷出,利用雾化喷嘴将液体进一步雾化成小液滴,替代了传统采用高压气泵的雾化方式,其雾化效果更好,而且对于粘稠度不同的液体也能对其雾化,提升了雾化的质量,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美容液的吸收效果。另外,加压装置直接对液体升压、加速,并通过储液管道喷至雾化喷嘴上,液体最终经过2个或以上,但不多于4个的汇合流道汇聚在喷口高速喷出,喷出过程中液体在喷口处相互、而且高速碰撞,形成雾化颗粒并喷出,有利于提升液体的雾化效果。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