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551发布日期:2018-07-20 18:1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泥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隔油沉淀池、初沉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生化池、沉淀池、沉淀调节池和污泥池等,其中,格栅与隔油沉淀池连接,隔油沉淀池与初沉调节池连接,初沉调节池与气浮池连接,气浮池与水解酸化池连接,水解酸化池与生化池连接,生化池与沉淀池连接,格栅与沉淀调节池连接,沉淀调节池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池与压滤机连接,初沉调节池分别与沉淀调节池、压滤机连接,所述污泥池又分别与初沉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沉淀池连接。

一般情况下,沉淀调节池内沉淀/初沉调节池等内的污泥通过吸泥泵抽入污泥池,但吸泥泵多为叶轮转动的离心泵,离心泵叶轮转动直接由轴连接电机、内燃机或液压马达,消耗能源,环保性差,成本高;此外,若在污泥较为粘稠的情况下,会出现离心泵叶片转动困难,甚至磨损严重的现象。

基于以上原因,如何提供一种可替代传统吸泥泵吸取污泥方式的吸泥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泥装置,其包括吸泥管,所述吸泥管道的一端为吸泥口,所述吸泥口用于伸入污泥沉淀池内吸取污泥,所述吸泥管的另一端与气提罐体连通,所述气提罐体还与污泥池连通,所述气提罐体用于将所述吸泥管内的污泥送入所述污泥池内,所述吸泥管还与鼓风机连通,且所述鼓风机向所述吸泥管内输入的空气流朝向所述气提罐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吸泥管通过进气管连通,其中,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吸泥管内的端口朝向所述气提罐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泥管为陶瓷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泥管至少包括通过活接连接的第一吸泥管和第二吸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气提罐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泥口为喇叭状吸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气提罐体通过出泥管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泥装置在工作时,通过鼓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将污泥由吸泥管的吸泥口吸取至气提罐体中,再由气体罐体输送至污泥池中,从而达到输入污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源消耗低,环保性差,成本高;此外,吸泥管优选为陶瓷吸泥管,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即使出现磨损严重的现象,更换方便快捷,更换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吸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泥管、1a-吸泥口、11-第一吸泥管、12-第二吸泥管、2-气提罐体、3-鼓风机、4-进气管、5-排气管、6-阀门、7-活接、8-出泥管、B-污泥池、C-污泥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泥装置,其包括吸泥管,所述吸泥管道的一端为吸泥口,所述吸泥口用于伸入污泥沉淀池内吸取污泥,所述吸泥管的另一端与气提罐体连通,所述气提罐体还与污泥池连通,所述气提罐体用于将所述吸泥管内的污泥送入所述污泥池内,所述吸泥管还与鼓风机连通,且所述鼓风机向所述吸泥管内输入的空气流朝向所述气提罐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吸泥管通过进气管连通,其中,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吸泥管内的端口朝向所述气提罐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泥管为陶瓷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泥管至少包括通过活接连接的第一吸泥管和第二吸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气提罐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泥口为喇叭状吸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气提罐体通过出泥管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吸泥装置在工作时,通过鼓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将污泥由吸泥管的吸泥口吸取至气提罐体中,再由气体罐体输送至污泥池中,从而达到输入污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源消耗低,环保性差,成本高;此外,吸泥管优选为陶瓷吸泥管,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即使出现磨损严重的现象,更换方便快捷,更换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泥装置,其包括吸泥管1,吸泥管1道的一端为吸泥口1a,吸泥口1a为喇叭状吸泥口1a,吸泥口1a用于伸入污泥沉淀池C内吸取污泥,吸泥管1的另一端与气提罐体2连通,气提罐体2还通过出泥管8与污泥池B连通,气提罐体2用于将吸泥管1内的污泥送入污泥池B内,吸泥管1还与鼓风机3连通,且鼓风机3向吸泥管1内输入的空气流朝向气提罐体2。

其中,鼓风机3与吸泥管1通过进气管4连通,其中,进气管4为一弯管,其与鼓风机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结构,进气管4插入吸泥管1内的端口朝向气提罐体2。

吸泥管1可以采用陶瓷管,采用陶瓷材料制作的吸泥管1具有坚硬、耐磨损的优点,但并不限于此。

吸泥管1包括通过活接7连接的第一吸泥管11和第二吸泥管12,其中吸泥口1a位于第一吸泥管11上,第二吸泥管12与气提罐体2连通。

气提罐体2上设置有排气管5,排气管5上设置有阀门6,当阀门6打开,通过排气管5可以排除吸泥装置内的压缩气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泥装置在实施前,将气提罐体2和鼓风机3分别与吸泥管1连通,而后将吸泥管1的吸泥口1a插入污泥沉淀池C,将气提罐体2通过出泥管8与污泥池B连通;接着,吸泥装置方可实施:鼓风机3通电产生压缩空气,空气流的方向指向气提罐体2,空气流产生吸力将污泥由吸泥管1的吸泥口1a抽取至气提罐体2中,再由气体罐体输送至污泥池B中,从而达到输入污泥的目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