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0916发布日期:2018-06-26 23:4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削油和切削液都是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其中,切削油是由基础油复配不同比例的硫化猪油、硫化脂肪酸酯、极压耐磨添加剂、润滑剂、防锈剂、防霉杀菌剂,催冷剂等添加剂合成,因此具有极佳的对机床本身、刃具、工件和乳化液的彻底保护性能。切削油有超强的润滑极压效果,有效保护刀具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可获得极高的工件精密度和表面光洁度。

切削油和切削液最大的组成不同就是是否含水,其中切削油为非水溶性液体,而切削液是水溶性液体。其中切削液的冷却性能优于切削油且切削液相对比较环保,切削油的润滑性能优于切削液,但是切削油的粘附比切削液大。

在一些机床上,会同时使用到切削油和切削液两种液体,但使用完毕后,这两种液体往往混合在一起,导致无法继续使用,若直接丢弃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切削液和切削油,使得实现对二者的分离回收利用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水箱、刮油组件、导油板、分离箱、接油盒和储水盒;其中,

所述刮油组件包括刮油盘和刮油板,刮油盘为板状结构,其盘面竖直且部分盘面位于水箱内部、部分盘面位于水箱外部,所述刮油盘配有旋转驱动机构;

所述刮油板为长条板状结构,刮油板的一个侧面贴合位于水箱外部的刮油盘的盘面;

所述导油板为长条板状结构,导油板位于刮油板的下方且板面朝上,所述导油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一高一低,其中较低的一端延伸出刮油盘的盘面;

所述分离箱位于导油板较低的一端的端头的下方;分离箱上设置有出油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油口设置于分离箱靠上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分离箱靠下的位置;

所述接油盒和储水盒分别设置于分离箱外部且与分离箱连接,其中接油盒设置于出油口处,所述储水盒设置于出水口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电机。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刮油盘为圆盘状,所述刮油盘的中心轴作为转轴。利用电机带动刮油盘绕其中心轴转动,将水箱内的液体带出。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刮油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一高一低,且高低两端的方位布置与导油板一致,其中较低的一端延伸出刮油盘的盘面。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刮油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斜坡面,斜坡面的较高一侧高于刮油盘板的板面且贴合刮油盘,斜坡面的较低一侧位于刮油板的板面上。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水箱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摆放平台,所述分离箱、接油盒和储水盒均放置于支架上。

作为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水盒靠上的位置设置有溢出口,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回流口;还包括一号引流板,所述一号引流板一端设置于溢出口处、另一端设置于回流口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水分离器,对密度不同且互不相容的油性液体和水性液体起到分离作用。混合液体放置于水箱内,利用刮油盘旋转使得水箱内的混合液体被刮油盘的盘面带起离开水箱,由于油性液体的粘附性较强,故被刮油盘带起的液体中主要为油性液体、少部分为水性液体;进一步通过贴合刮油盘表面的刮油板将被带起的液体从刮油盘的盘面上刮下,通过导油板将被刮下的液体引到至分离箱内,并进一步在分离箱上设置出油口和出水口,设置时考虑油和水的密度差异,将出油口设置在上方、出水口设置在下方,使得浮于上方的油性液体从出油口处流至接油盒内,而水性液体从出水口处流至储水盒内,实现对水和油的分离。

上述装置设计巧妙,可以有效对混合的切削液和切削油进行分离,实现再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在机床的使用过程中,相互混合的切削液和切削油会集中在一个收集容器内,二者由于相互混合导致无法再次使用,而仅用过一次的切削液和切削油的品质尚可,若能回收利用仍可以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弃之可惜且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1、刮油组件、导油板5、分离箱10、接油盒6和储水盒7;其中,

水箱1具有混合液进入通道,其设计成与机床上收集容器相互匹配的形式,水箱1 上通过设置连接件固定在机床上,实现对机床收集容器内的混合液的转移。

所述刮油组件包括刮油盘2和刮油板4,刮油盘2为板状结构,其盘面竖直且部分盘面位于水箱1内部、部分盘面位于水箱外部,所述刮油盘2配有旋转驱动机构3。所述刮油板4为长条板状结构,刮油板4的一个侧面贴合位于水箱外部的刮油盘2的盘面。刮油盘2的旋转过程中,水箱1内的混合液被盘面带起,由于切削油和切削液的粘附性不同,被带起的混合液中大部分为切削油、少部分为切削液。随着盘面旋转,粘附于盘面上的混合液体遇到刮油板4,由于刮油板4贴合于盘面,故粘附于盘面上的混合液体被刮油板4刮下,实现与刮油盘2的分离。

所述导油板5为长条板状结构,导油板5位于刮油板4的下方且板面朝上,所述导油板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一高一低,其中较低的一端延伸出刮油盘2的盘面,所述分离箱10位于导油板5较低的一端的端头的下方。刮油板4上的混合液经过导油板5的引导,从高到低地流动,流出刮油盘2的盘面区域,并进入分离箱10内。

分离箱10上设置有出油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油口设置于分离箱10靠上的位置,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分离箱10靠下的位置;所述接油盒6和储水盒7分别设置于分离箱10 外部且与分离箱10连接,其中接油盒6设置于出油口处,所述储水盒7设置于出水口处。随着导油板5内的液体不断地进入分离箱10内,分离箱10内的液体逐渐形成分层,由于切削油的密度小于切削液,故位于上方的为切削油,位于下方的为切削液,并且大部分为切削油,少部分为切削油。当切削油的水位达到出油口时,切削油从出油口处流入接油盒6内,同时,切削液从出水口处进入储水盒内,此处,为了防止切削油从出水口处流走,可在出水口处设置一开关,观察切削液的水位,当切削液水位高于出水口则可打开开关,否则应保持开关关闭。

通过上述装置,使得位于水箱1内的混合液体得以分离,可以后续循环利用。

上述刮油盘2的形状为扁平的板状,优选所述刮油盘2为圆盘状,将所述刮油盘2 的中心轴作为转轴。选用旋转驱动机构3为电机,如图1所示,在水箱1的上盖上设置有控制舱,控制舱内设置有电机以及控制开关等电气设备,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刮油盘 2的转轴互连,实现带动刮油盘2旋转。

在某些实施例里,如图2所示,所述刮油板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一高一低,且高低两端的方位布置与导油板5一致,其中较低的一端延伸出刮油盘2的盘面。为了提高刮油效率,在盘面旋转起来的状态下,刮油板4应尽可能能够接触到刮油盘径向的各个点,因此可以在让开中心转轴的情况下,将刮油板4较高的一端设置于盘面靠近中心轴的位置,或者刮油板4上某个位置经过靠近中心轴的位置、刮油板4的端部部分地或都延伸出盘面。

在某些实施例里,如图3和图4所示,在刮油板4的板面上设置有斜坡面,斜坡面的较高一侧高于刮油板4的板面且贴合刮油盘2,斜坡面的较低一侧位于刮油板4的板面上。当刮油盘2上的混合液遇到斜坡面时,斜坡面与刮油盘2成锐角,混合液能够沿着斜坡面向刮油板4的板面流动,有利于将混合液刮下。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油板5的板面大于刮油板4的板面,所述导油板5上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靠近刮油板4上远离刮油盘2的侧面。通过设置侧板,阻挡刮油板4和导油板5上的液体从侧边流出导油板5。

作为优选的,如图1至4所示,上述刮油板4、导油板5均设置有2套,分别位于刮油盘2的盘面两侧,实现对刮油盘2盘面两侧的同时刮油,效果较高。在位于刮油板 4较低一侧的部分,由于该侧的刮油板4伸出刮油盘2,故优选位于左右两侧的刮油板4 的板面相互贴合,即上述斜坡面相对贴合,且通过上述设置,对位于刮油盘2边缘处的混合液能够完全刮下;同理,在位于导油板5较低一侧的部分,两个导油板5的板面拼接成整体,便于刮油盘2两侧的混合液汇聚。

为了方便对分离后的切削液和切削油进行回收,在某些实施例力,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架9,所述支架9固定于水箱1上,所述支架9上设置有摆放平台,所述分离箱10、接油盒6和储水盒7均放置于支架9上。可以按需取下分离箱10、接油盒6和储水盒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刮油板4为橡胶件,刮油盘2为不锈钢金属制件,刮油板4和刮油盘2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汽车雨刮对汽车挡风玻璃的作用,有效刮出黏附的液体。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里,若只需回收切削油,可以在所述储水盒7靠上的位置设置溢出口,所述水箱1上设置有回流口;还包括一号引流板11,所述一号引流板11一端设置于溢出口处、另一端设置于回流口处。将切削液重新引流回水箱1中。

同理,为了较好的引导切削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二号引流板8,所述二号引流板8一端设置于出油口处、另一端设置于接油盒6的入口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