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芯片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3463发布日期:2018-07-04 01:4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芯片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量移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芯片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芯片在免疫反应(杂交过程)需要反复加入和吸取液体。现在常用的芯片基片是玻片,通常利用芯片围栏将此类芯片隔离为2×8的方格方阵,然后分别在每个方格上进行独立实验操作处理。在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每个方格进行加液及去液处理,一般需要手工加液和渐退式去液,用移液枪处理;有时可以利用8通道排枪来移液。而人工操作的步骤相对繁琐而且缓慢,尤其是芯片数量很多的情况下,用排枪或者移液枪处理,不能连续吸取,经常出现跟不上实验速度的情况,甚至移液或加液出现错误,会导致试验不能继续,需要从头重新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高通量地、快速移液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芯片移液装置,包括多通道排枪、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抽滤瓶和真空泵,所述多通道排枪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抽滤瓶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真空泵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抽滤瓶的出气口连通。由此,采用本申请的生物芯片移液装置可以对蛋白芯片实现连续而快速的加液和去液,显著缩短试验的操作时间。

优选地,所述通道排枪为8通道排枪。由此,可以在蛋白免疫反应中加快加液和去液的效率;根据需要通道排枪可以调整为10通道、12通道或者16通道等。

优选地,所述多通道排枪上连接有多个吸头,所述吸头的吸液口设有倾角。由此,倾角可以使得吸头与芯片上的液滴接触面更大,吸液残留更少;此处的倾角指切口所在面与吸头边缘所在面的夹角;吸头的数量可以是8个,也可以是5、6、7、9、10个,甚至更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优选地,所述倾角为20~60°。本申请的发明人经多次试验发现,当倾角为20°以下时,需要将排枪放得过低,操作员的手臂会很累;而当倾角大于60度时,吸头与芯片上液滴接触面过小。

优选地,所述倾角为39°。本申请的发明人经多次试验发现,当倾角为39°时,操作员手臂轻松,吸头与芯片上液滴接触面也足够大,可以将液滴完全吸收。

优选地,所述吸头的吸液口上设有相对的倾角。由此,多通道排枪安装吸头后,不用来回调整排枪的角度,更加省时省力。

优选地,所述相对的倾角的角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相对的倾角的角度不同。由此,可以根据液滴的大小调整排枪与液滴的接触面,当液滴较大时,采用倾角较小的吸液口与液滴接触,此时吸液口的接触面更大,吸液更彻底;当液滴较小时,采用倾角较大的吸液口与液滴接触,此时手臂位置更高,操作员手臂更舒适。

优选地,所述吸头的末端内设有吸水棉。由此,可以防止吸取的液滴进入排枪内,导致排枪被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芯片移液装置可以对大量的生物芯片连续加液和吸液,显著缩短有关生物芯片的试验的操作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头的剖视图;

其中,1、8通道排枪,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抽滤瓶,5、真空泵,6、吸头,7、吸水棉,8、生物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生物芯片8的移液装置,包括多通道排枪、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抽滤瓶4和真空泵5,多通道排枪通过第一连接管2与抽滤瓶4的进气口连通,真空泵5通过第二连接管3与抽滤瓶4的出气口连通。

其中,通道排枪为8通道排枪1;多通道排枪上连接有多个吸头6,吸头6的吸液口设有39°的倾角(即图2中切边与虚线的夹角)。吸头6的末端内设有吸水棉7。吸头6的吸液口上设有相对的倾角(其中一个倾角为39°),相对的倾角的角度相同或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在应用时,首先将8通道排枪1的吸头6与生物芯片8上的液滴,然后通过调节真空泵5,以吸取生物芯片8上的液滴,吸取的液滴由第一连接管2进入抽滤瓶。该过程简单、快速,而且可以持续进行。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