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300发布日期:2018-08-14 18:0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属于闪蒸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多数采用玻璃制作而成,导热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易破碎,温度控制不够准确,流量难以控制,分离器内滴落下来的液体容易粘在分离器的内壁。

有鉴于此,在公告号为CN2136064Y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快速浓缩高沸点溶液或回收溶剂的多功能闪蒸装置,该装置由热源,真空泵,回流薄膜蒸发器,汽液分离器,冷凝器、回收溶剂接收器,浓缩溶液接收器,稀溶液容器及控制管路组成。上述对比专利存在温度难以控制,清洗不方便,导热效果差,易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原液瓶、加热总成、汽液分离总成、冷却总成、真空泵、浓缩液缓冲瓶、溶剂缓冲瓶、浓缩液收集瓶和溶剂收集瓶,所述原液瓶与加热总成连通,所述加热总成与汽液分离总成连通,所述汽液分离总成与浓缩液缓冲瓶连通,所述浓缩液缓冲瓶与浓缩液收集瓶连通,所述汽液分离总成与冷却总成连通,所述冷却总成与溶剂缓冲瓶连通,所述溶剂缓冲瓶与溶剂收集瓶连通,所述溶剂缓冲瓶与真空泵连通;所述加热总成包括加热器外壳、蛇形加热管、电加热器、温度控制器、流量计、流量调节旋钮、加热器快拆和放空口,所述汽液分离总成包括分离器进液阀、分离器进液管、分离器视窗、分离器真空度表、分离器温度表、分离器上快拆、分离器下快拆、分离器放液阀和分离器,所述冷却总成包括冷却器进水口、冷却器出水口、蛇形冷却管和冷却器外壳,所述浓缩液缓冲瓶的顶部安装有浓缩液缓冲瓶放空阀,所述浓缩液缓冲瓶的下部安装有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所述溶剂缓冲瓶的顶部安装有溶剂缓冲瓶放空阀、溶剂缓冲瓶进液阀和溶剂缓冲瓶真空阀,所述溶剂缓冲瓶的下部安装有溶剂缓冲瓶排液阀;所述蛇形加热管安装在加热器外壳内,所述蛇形加热管的进口与流量计的顶部连通,所述蛇形加热管的出口与分离器进液阀连通,所述原液瓶与流量计的底部连通,所述流量调节旋钮安装在流量计上,所述电加热器安装在外壳的底部,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流量计均安装在加热器外壳上,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加热端和接线端,所述加热端位于加热器外壳内,所述接线端位于加热器外壳外,且接线端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放空口安装在加热器外壳的顶部,所述加热器快拆安装在加热器外壳的上部, 所述分离器安装在冷却器外壳上,所述分离器进液阀安装在分离器外,所述分离器进液阀的一端与蛇形加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分离器进液管与分离器进液阀的另一端连通,且分离器进液管安装在分离器内,所述分离器上快拆安装在分离器的顶部,所述分离器温度表安装在分离器上快拆上,所述分离器下快拆安装在分离器的底部,所述分离器放液阀安装在分离器下快拆上,所述分离器放液阀与浓缩液缓冲瓶连通,所述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与浓缩液收集瓶连通,所述分离器视窗安装在分离器上,所述分离器真空度表安装在分离器的下部,所述蛇形冷却管安装在冷却器外壳内,所述蛇形冷却管的进口与分离器上快拆与连通,所述蛇形冷却管的出口与溶剂缓冲瓶进液阀连通,所述冷却器进水口安装在冷却器外壳的顶部,所述冷却器出水口安装在冷却器外壳的底部,所述溶剂缓冲瓶排液阀与溶剂收集瓶连通,所述溶剂缓冲瓶真空阀与真空泵连通,所述溶剂缓冲瓶放空阀与溶剂缓冲瓶真空阀连通。通过温度控制器方便控制该装置的温度,安装流量计方便观察流量情况,便于流量的调节,安装分离器进液管避免了液体粘在容器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外壳、蛇形加热管、蛇形冷却管和冷却器外壳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浓缩液缓冲瓶和溶剂缓冲瓶的材质均为玻璃。加热器外壳、蛇形加热管、冷却器蛇形管和冷却器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使该装置达到更好的导热效果,而且也不易破碎,浓缩液缓冲瓶和溶剂缓冲瓶使用玻璃材质,便于观察内部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外壳的顶部还安装有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和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所述蛇形加热管的进口与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连通,所述蛇形加热管的出口与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连通,所述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与流量计的顶部通过一号管路连通,所述原液瓶与流量计的底部通过二号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与分离器进液阀的一端通过三号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液缓冲瓶的顶部还安装有浓缩液缓冲瓶接口,所述分离器放液阀与浓缩液缓冲瓶接口通过四号管路连通,所述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与浓缩液收集瓶通过五号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上快拆上还安装有分离器排气阀,所述分离器排气阀与蛇形冷却管的进口通过六号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外壳的顶部还安装有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和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所述蛇形冷却管的进口与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连通,所述蛇形冷却管的出口与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连通,所述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与分离器排气阀通过六号管路连通,所述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与溶剂缓冲瓶进液阀通过七号管路连通,所述溶剂缓冲瓶排液阀与溶剂收集瓶通过八号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上安装有真空泵接口,所述溶剂缓冲瓶真空阀与真空泵接口通过九号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总成、冷却总成、真空泵、浓缩液缓冲瓶和溶剂缓冲瓶均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原液瓶、浓缩液收集瓶和溶剂收集瓶均位于工作台的下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多处使用快拆结构,在清洗时较为方便,分离器进液管的安装避免了液体粘在容器壁,达到更好的气液平衡效果,分离器温度表的安装便于参数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总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液分离总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总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A-原液瓶、B-加热总成、C-汽液分离总成、D-冷却总成、E-真空泵、F-浓缩液缓冲瓶、G-溶剂缓冲瓶、H-浓缩液收集瓶、I-溶剂收集瓶、1-加热器外壳、2-蛇形加热管、3-电加热器、4-温度控制器、5-流量计、6-流量调节旋钮、7-加热器快拆、8-放空口、9-分离器进液阀、10-分离器进液管、11-分离器视窗、12-分离器真空度表、13-分离器温度表、14-分离器上快拆、15-分离器下快拆、16-分离器放液阀、17-浓缩液缓冲瓶放空阀、18-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9-冷却器进水口、20-冷却器出水口、21-蛇形冷却管、22-冷却器外壳、23-溶剂缓冲瓶放空阀、24-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5-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6-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7-分离器、28-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29-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30-浓缩液缓冲瓶接口、31-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32-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33-真空泵接口、34-分离器排气阀、35-一号管路、36-二号管路、37-三号管路、38-四号管路、39-五号管路、40-六号管路、41-七号管路、42-八号管路、43-九号管路、44-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包括原液瓶A、加热总成B、汽液分离总成C、冷却总成D、真空泵E、浓缩液缓冲瓶F、溶剂缓冲瓶G、浓缩液收集瓶H和溶剂收集瓶I,原液瓶A与加热总成B连通,加热总成B与汽液分离总成C连通,汽液分离总成C与浓缩液缓冲瓶F连通,浓缩液缓冲瓶F与浓缩液收集瓶H连通,汽液分离总成C与冷却总成D连通,冷却总成D与溶剂缓冲瓶G连通,溶剂缓冲瓶G与溶剂收集瓶I连通,溶剂缓冲瓶G与真空泵E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总成B包括加热器外壳1、蛇形加热管2、电加热器3、温度控制器4、流量计5、流量调节旋钮6、加热器快拆7和放空口8,汽液分离总成C包括分离器进液阀9、分离器进液管10、分离器视窗11、分离器真空度表12、分离器温度表13、分离器上快拆14、分离器下快拆15、分离器放液阀16和分离器27,冷却总成D包括冷却器进水口19、冷却器出水口20、蛇形冷却管21和冷却器外壳22,浓缩液缓冲瓶F的顶部安装有浓缩液缓冲瓶放空阀17,浓缩液缓冲瓶F的下部安装有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8,溶剂缓冲瓶G的顶部安装有溶剂缓冲瓶放空阀23、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4和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5,溶剂缓冲瓶G的下部安装有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6。

本实施例中的蛇形加热管2安装在加热器外壳1内,蛇形加热管2的进口与流量计5的顶部连通,蛇形加热管2的出口与分离器进液阀9连通,原液瓶A与流量计5的底部连通,流量调节旋钮6安装在流量计5上,电加热器3安装在外壳1的底部,温度控制器4和流量计5均安装在加热器外壳1上,电加热器3包括加热端和接线端,加热端位于加热器外壳1内,接线端位于加热器外壳1外,且接线端与温度控制器4连接,放空口8安装在加热器外壳1的顶部,加热器快拆7安装在加热器外壳1的上部。

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器27安装在冷却器外壳22上,分离器进液阀9安装在分离器27外,分离器进液阀9的一端与蛇形加热管2的出口连通,分离器进液管10与分离器进液阀9的另一端连通,且分离器进液管10安装在分离器27内,分离器上快拆14安装在分离器27的顶部,分离器温度表13安装在分离器上快拆14上,分离器下快拆15安装在分离器27的底部,分离器放液阀16安装在分离器下快拆15上,分离器放液阀16与浓缩液缓冲瓶F连通,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8与浓缩液收集瓶H连通,分离器视窗11安装在分离器27上,分离器真空度表12安装在分离器27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的蛇形冷却管21安装在冷却器外壳22内,蛇形冷却管21的进口与分离器上快拆14与连通,蛇形冷却管21的出口与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4连通,冷却器进水口19安装在冷却器外壳22的顶部,冷却器出水口20安装在冷却器外壳22的底部,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6与溶剂收集瓶I连通,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5与真空泵E连通,溶剂缓冲瓶放空阀23与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5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外壳1、蛇形加热管2、蛇形冷却管21和冷却器外壳22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浓缩液缓冲瓶F和溶剂缓冲瓶G的材质均为玻璃。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外壳1的顶部还安装有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28和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29,蛇形加热管2的进口与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28连通,蛇形加热管2的出口与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29连通,加热器外壳一号接口28与流量计5的顶部通过一号管路35连通,原液瓶A与流量计5的底部通过二号管路36连通,加热器外壳二号接口29与分离器进液阀9的一端通过三号管路37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浓缩液缓冲瓶F的顶部还安装有浓缩液缓冲瓶接口30,分离器放液阀16与浓缩液缓冲瓶接口30通过四号管路38连通,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8与浓缩液收集瓶H通过五号管路39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器上快拆14上还安装有分离器排气阀34,分离器排气阀34与蛇形冷却管21的进口通过六号管路40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器外壳22的顶部还安装有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31和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32,蛇形冷却管21的进口与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31连通,蛇形冷却管21的出口与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32连通,冷却器外壳一号接口31与分离器排气阀34通过六号管路40连通,冷却器外壳二号接口32与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4通过七号管路41连通,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6与溶剂收集瓶I通过八号管路42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E上安装有真空泵接口33,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5与真空泵接口33通过九号管路43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总成B、冷却总成D、真空泵E、浓缩液缓冲瓶F和溶剂缓冲瓶G均放置在工作台44上,原液瓶A、浓缩液收集瓶H和溶剂收集瓶I均位于工作台44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器进水口19可以安装在冷却器外壳22的底部,冷却器出水口20可以安装在冷却器外壳22的顶部。

本实施中的银杏叶提取物浓缩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分离器进液阀9、分离器放液阀16、分离器排气阀34、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4和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5打开,并将浓缩液缓冲瓶放空阀17、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8、溶剂缓冲瓶放空阀23和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6关闭,通过放空口8向加热器外壳1内加水,并通过电加热器3对加热器外壳1内的加水加热,通过真空泵E提供负压,将原液瓶A内的原液吸入到蛇形加热管2内。

蛇形加热管2内的原液通过加热后,流经分离器进液阀9和分离器进液管10,进入到分离器27内,并形成一级气体和一级液体,其中一级液体流经分离器放液阀16流入到浓缩液缓冲瓶F内,一级气体流经分离器排气阀34并通过真空泵E提供负压,将一级气体吸入到蛇形冷却管21内,从冷却器进水口19向冷却器外壳22内加水,冷却器外壳22内的水通过冷却器出水口20排出,并将蛇形冷却管21内的一级气体冷却形成二级液体,二级液体流经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4进入到溶剂收集瓶I内。

将分离器进液阀9、分离器放液阀16、分离器排气阀34、溶剂缓冲瓶进液阀24和溶剂缓冲瓶真空阀25关闭,并将浓缩液缓冲瓶放空阀17、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8、溶剂缓冲瓶放空阀23和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6打开,使浓缩液缓冲瓶F内一级液体通过自身重力流经浓缩液缓冲瓶排液阀18进入到浓缩液收集瓶H中,使溶剂缓冲瓶G内的二级液体通过自身重力流经溶剂缓冲瓶排液阀26进入到溶剂收集瓶I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