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及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7987发布日期:2018-10-16 17:5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及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各种各样的环保型家居装饰材料应运而生。其中,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室内装饰材料,具有天然环保、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由于硅藻泥健康环保,不仅有很好装饰性,还具有功能性,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

其中,硅藻泥壁板作为一种装饰材料,在家居建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硅藻泥壁板的加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将硅藻泥浆料涂覆到壁板表面。传统手工涂覆方式会受操作人员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涂膜不均匀,涂覆质量不稳定且效率低下。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但是这类装置在涂覆完毕后,不能很好的控制壁板上涂层的厚度,且整体自动化程度不高。

鉴于此,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用于改善现有的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不能很好的控制壁板上涂层的厚度,且整体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藻泥壁板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所述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包括机架、涂覆台、伸缩杆、刷头和刮板装置,所述机架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壁板的所述涂覆台,所述机架与所述涂覆台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导轨与所述涂覆台之间,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刷头和刮板装置相连,所述伸缩杆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可沿导轨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刷头和刮板装置相对于壁板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机架一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滑块的滑动;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盛放硅藻泥浆料的储料仓,所述储料仓通过排料管与所述刷头相连。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刮板装置包括刮板和刮板架,所述刮板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刮板伸出高度的调节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刮板与所述刮板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刷头为滚筒。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刷头包括滚筒轴、滚筒壁和滚筒空腔,所述滚筒壁将所述滚筒轴包绕起来形成用于盛放硅藻泥浆料的所述滚筒空腔;

所述滚筒轴为一端封闭的空心结构,所述滚筒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料管相连,所述滚筒轴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料孔,所述排料管中的硅藻泥浆料能够流入所述滚筒轴中并从所述排料孔进入到所述滚筒空腔中;

所述滚筒壁上开设若干个渗料孔,且所述滚筒壁外侧设有刷毛层。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刷头为毛刷。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刷头包括毛刷空腔和刷毛层,所述毛刷空腔与所述排料管相连,所述毛刷空腔靠近刷毛层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渗料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还包括送料台,所述送料台采用滚轮或者皮带传送方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硅藻泥壁板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及生产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包括机架、涂覆台、伸缩杆、刷头和刮板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导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滑块与导轨相连,另一端与刷头和刮板装置相连,伸缩杆在滑块的带动下可沿导轨滑动,从而带动刷头和刮板装置运动,进而完成对涂覆台上的壁板的涂覆。该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中通过刮板装置的设置,可对涂层的厚度进行精确控制,防止涂覆后形成的涂层可能出现厚度不一致或者厚度过厚的现象,改善了现有的涂覆装置在涂覆完毕后,不能很好的控制壁板上涂层的厚度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通过对刷头和刮板装置的特殊设计,使得涂层的涂覆以及刮平工作均可机械完成,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改善人工涂覆方式涂覆质量不稳定且效率低下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藻泥的生产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可实现硅藻泥浆料在壁板上的均匀涂覆,保证了硅藻泥壁板品质的一致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为硅藻泥壁板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中导轨和滑块的结构简图;

图3为刷头的一种结构简图;

图4为刷头的另一种结构简图;

图5为毛刷空腔底面的截面图;

图6为刮板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标:10-机架;11-导轨;12-滑块;20-涂覆台;30-伸缩杆;40- 刷头;41-滚筒轴;42-滚筒壁;43-滚筒空腔;44-毛刷空腔;50-刮板装置;51-刮板架;52-刮板;60-驱动装置;70-储料仓;71-排料管;80-送料台;90-控制器;411-排料孔;421-渗料孔;422-刷毛层;511- 调节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具体如图1-6所示,其中,图1为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为导轨和滑块的结构简图,图3为刷头的一种结构简图,图4 为刷头的另一种结构简图,图5为毛刷空腔底面的截面图,图6为刮板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包括机架10、涂覆台20、伸缩杆30、刷头40、刮板装置50和送料台80。

将待涂覆的壁板放置于送料台80上,送料台80与涂覆台20相连,送料台80采用滚轮或者皮带传送方式将壁板传送至涂覆台20 上。涂覆台20位于机架10的下方,主要是放置壁板并对其进行涂覆的区域。为防止壁板在涂覆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在涂覆台20上壁板的四周可以设置定位块(图中未标示)。定位块的尺寸和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定位作用且不影响壁板的涂覆过程即可。

涂覆台20以及其上的壁板的安置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涂覆台20以及其上的壁板是固定的,而刷头40和刮板装置50相对于壁板是运动的,刷头40和刮板装置50在伸缩杆30的带动下沿壁板表面运动从而完成涂覆工作;二是涂覆台20是运动的,而刷头40 和刮板装置50相对于壁板是固定的。比如采用皮带结构的涂覆台20,此时,壁板在涂覆台20的带动下向前运动,而刷头40和刮板装置 50相对于壁板是不动的。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机架10上还设置有导轨11,导轨11 设置于机架10与涂覆台20相对的一侧。具体的,导轨11设置在机架10上的方向与送料台80送料的方向一致。导轨11上设置有滑块 12,滑块12可沿导轨11灵活滑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滑块12优选为电动滑块。

为实现对滑块12的控制,还设置有驱动装置60,驱动装置60 位于机架10的一侧。

伸缩杆30设置与涂覆台20与导轨11之间,伸缩杆30的一端通过滑块12与导轨11相连,另一端与刷头40和刮板装置50相连。伸缩杆30的长度可灵活调节,以此来控制刷头40和刮板装置50在纵向上的高度,即刷头40和刮板装置50距壁板之间的距离。伸缩杆30在滑块12的带动下可沿导轨11滑动,进而带动刷头40和刮板装置50相对与壁板前后运动。

机架1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盛放硅藻泥浆料的储料仓70,储料仓 70通过排料管71与刷头40相连。为加强储料仓70与排料管71之间的密封,两者连接处还可加装密封垫(在图中未标示出)。密封垫的材料优选为耐腐蚀橡胶。

为了防止硅藻泥浆料长时间放置后产生沉淀,在储料仓70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储料仓70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机。搅拌轴与电机相连,并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旋转,实现对硅藻泥浆料的搅拌。

刷头40,是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的主要部件之一,其是用于将硅藻泥浆料涂覆到壁板上的工具。刷头40的具体结构优选为滚筒或者毛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刷头40为滚筒时,刷头40 包括滚筒轴41、滚筒壁42和滚筒空腔43,具体如图3所示。

滚筒轴41为一端封闭的空心结构,滚筒轴41的另一端与排料管 71相连。滚筒壁42将滚筒轴41包绕起来形成用于盛放硅藻泥浆料的滚筒空腔43。滚筒轴41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料孔411,排料管71中的硅藻泥浆料能够流入滚筒轴41中并从排料孔411进入到滚筒空腔 43中。其中,排料孔411的数量以及形状可为任意的,不作具体限定。

滚筒壁42上开设若干个渗料孔421,硅藻泥浆料可以沿此渗料孔421排出。渗料孔421的形状和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为实现硅藻泥浆料的均匀排出,多个渗料孔421沿滚筒壁42均匀分布。

在滚筒壁42外侧周向设有刷毛层422。在采用刷头40对壁板进行涂覆时,设置在滚筒壁42最外侧的刷毛层422直接与壁板接触。硅藻泥浆料可从渗料孔421进入到刷毛层422,从而对壁板进行涂覆。由于在涂覆过程中滚筒是不断旋转的,使得滚筒空腔43中的硅藻泥浆料不断运动,可以防止硅藻泥浆料的沉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刷头40为毛刷时,刷头40 包括毛刷空腔44和刷毛层422,具体如图4和图5所示。

刷毛层422设置于毛刷空腔44的底面上。毛刷空腔44靠近刷毛层422的一面,即毛刷空腔44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渗料孔421,且渗料孔421在毛刷空腔44的底面上均匀排布。毛刷空腔44与排料管71相连,硅藻泥浆料可从排料管71进入到毛刷空腔44中,从而通过渗料孔421进入到刷毛层422上。刷毛层422上直接与与壁板接触,从而完成涂覆工作。

应当说明的时,上述刷头40的结构仅是示例性的,但并不限于上述两种方式。

采用上述刷头40对壁板进行涂覆后,涂层可能出现厚度不一致或者厚度过厚的现象。为了更好的控制涂层的厚度,故在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中还设置有刮板装置50,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

刮板装置50包括刮板52和刮板架51,刮板52设置在刮板架51 上。刮板架5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刮板52伸出高度的调节钮511。通过伸缩杆30可实现刮板装置50纵向高度的调节,而通过调节钮511 可实现刮板52伸出高度的精细调节,从而对涂层在壁板上的厚度进行控制。调节钮511上印有刮板52伸出不同高度对应的等级,可通过等级的改变,对刮板52伸出高度做精细调整。

为了方便对刮板52进行清理,刮板52与刮板架51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此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刮板52优选为矩形薄片状结构。刮板52与涂层接触的下端面应当是平整光滑的,这样才能保证涂刮后涂层厚度的一致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刷头40与刮板装置50可以共用一条导轨11,也可以分属不同的导轨11,对应不同的滑块12。

另外,该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中还包括控制器90,控制器90设置在机架10的一侧。控制器90可控制该涂覆装置的运行,包括启动、停止以及各参数的调节等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中通过刮板装置的设置,可对涂层的厚度进行精确控制,防止涂层可能出现厚度不一致或者厚度过厚的现象,改善了现有的涂覆装置在涂覆完毕后,不能很好的控制壁板上涂层的厚度且整体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陷。

通过对刷头和刮板装置的特殊设计,使得涂层的涂覆以及刮平工作均可机械完成,整体自动化程度高,改善人工涂覆方式涂覆质量不稳定且效率低下的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硅藻泥壁板的生产系统,该硅藻泥壁板的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可实现硅藻泥浆料在壁板上的均匀涂覆,保证了硅藻泥壁板品质的一致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为硅藻泥壁板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控制器开启硅藻泥壁板涂覆装置,将待涂覆的壁板放置于送料台上,利用送料台将壁板传送至涂覆台。启动驱动装置控制滑块的运动,通过伸缩杆带动刷头和刮料装置相对于壁板运动,从而完成涂覆以及涂层厚度的控制工作。当刮板上的浆料过多时,可将刮板从刮板架上拆除进行清洗后再重新安装上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