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乙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1016发布日期:2018-08-10 19:53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硅酸乙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硅酸乙酯的原材料供应厂家的不同和不同批次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副反应和各种杂质,所以对成品出料时都要进行过滤处理。但一般的过滤器主要是过滤悬浮物理杂质,无法过滤副产有机物杂质,也无法对品级较差的原材料产出的较深颜色成品进行脱色。过滤滤芯容易累积较多杂质,使用周期较短就需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过滤装置无法同时进行除杂、去副产物及脱色处理,过滤效果较差,目的在于提供硅酸乙酯过滤装置,可同时去除物理悬浮杂质、副产有机物及有色物质,过滤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硅酸乙酯过滤装置,包括卧式筒体,所述筒体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料管、轴向另一端设有排料管;所述筒体内沿物料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用于过滤悬浮物理杂质,所述第二滤板用于过滤硅酸乙酯副反应有机物,所述第三滤板用于硅酸乙酯产品脱色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采用三段式过滤,使用三种不同的滤芯,分别过滤产品中的悬浮物理杂质、副产有机物成分和滤掉有色成分起到脱色效果,对提高产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均包括与所述筒体适配的柱状壳体,柱状壳体内设置对应的过滤介质;所述柱状壳体的侧壁上沿轴向凸设有两个安装块,所述两个安装块在柱状壳体上等间距封闭、且安装块的轴向长度与柱状壳体的轴向长度相等;安装块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筒体内侧壁上沿轴向凹设有与所述安装块适配的安装槽;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的安装块上的安装通孔,并通过螺母与所述连接杆适配将对应第一滤板、第二滤板或第三滤板夹紧固定。

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通过安装块与筒体内的凹槽适配,可限制三个滤板在筒体沿周向内转动,有一定限位作用;此外,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接杆上、然后再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筒体内,可有效限制三个滤板在筒体内沿轴向移动,也实现了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可拆卸安装在筒体内,便于对各个滤板进行更换、清洗或维修操作。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轴向两端敞口,所述两端敞口处设有盖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两端卡设在盖板的朝向筒体内的板面上。

将连接杆两端通过筒体敞口两端的盖板顶住,因此,盖板在密封筒体的同时,起到对连接杆轴向移动的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轴向两端侧壁上设有法兰,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法兰固定在筒体上。

通过法兰将盖板设置在筒体上,便于拆装操作。

优选地,所述柱状壳体的轴向外侧壁上沿周向环设有橡胶密封圈。

在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安装在筒体内后,橡胶密封圈被挤压在柱状壳体外壁和筒体内壁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漏液,降低过滤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滤板在沿筒体内物料流动方向上包括滤板I、滤板II和滤板III,所述滤板I、滤板II和滤板III均由所述柱状壳体和过滤介质构成;所述滤板I、滤板II和滤板III的过滤介质均采用树脂和分子筛,所述树脂和分子筛在沿所述滤板I、滤板II和滤板III周向和轴向均呈交替分布结构。

用于过滤副产有机物成分的过滤介质是针对硅酸乙酯产品的分子筛和树脂,如现有分子筛有A型、X型和Y型,树脂有强酸、弱酸阳离子树脂和强碱、弱碱阴离子树脂,并且过滤介质设计为交叉混合的三层重叠形式,具有更佳的过滤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板的过滤介质采用聚丙烯熔喷滤芯。

优选地,所述第三滤板的过滤介质采用活性炭滤芯,现有脱色常用介质有活性炭、活性白土、活性硅藻土等。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侧壁上位于进料管的输入端和第一滤板之间、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之间、以及第三滤板和排料管之间均设有冲洗管和泄放管。

本装置在过滤过程中可以通过冲洗管向对应腔室内冲洗,并通过泄放管放掉部分滤板前的残液和杂质,这样可以延长滤板使用时间,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更换不同类型的滤板。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排料管、冲洗管和泄放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采用三段式过滤,使用三种不同的滤芯,分别过滤产品中的悬浮物理杂质、副产有机物成分和滤掉有色成分起到脱色效果,对提高产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通过安装块与筒体内的凹槽适配,可限制三个滤板在筒体沿周向内转动,有一定限位作用;此外,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接杆上、然后再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筒体内,可有效限制三个滤板在筒体内沿轴向移动,也实现了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可拆卸安装在筒体内,便于对各个滤板进行更换、清洗或维修操作;

3、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将连接杆两端通过筒体敞口两端的盖板顶住,因此,盖板在密封筒体的同时,起到对连接杆轴向移动的限位作用;

4、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在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安装在筒体内后,橡胶密封圈被挤压在柱状壳体外壁和筒体内壁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漏液,降低过滤效果;

5、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副产有机物成分的过滤介质是针对硅酸乙酯产品的分子筛和树脂,如现有分子筛有A型、X型和Y型,树脂有强酸、弱酸阳离子树脂和强碱、弱碱阴离子树脂,并且过滤介质设计为交叉混合的三层重叠形式,具有更佳的过滤效果;

6、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本装置在过滤过程中可以通过冲洗管向对应腔室内冲洗,并通过泄放管放掉部分滤板前的残液和杂质,这样可以延长滤板使用时间,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更换不同类型的滤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滤板立体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筒体,2-进料管,3-排料管,4-第一滤板,5-第二滤板,6-第三滤板,7-柱状壳体,8-安装块,9-安装通孔,10-安装槽,11-连接杆,12-螺母,13-盖板,14-法兰,51-滤板I,52-滤板II,53-滤板III,54-树脂,55-分子筛,15-冲洗管,16-泄放管,17-控制阀,1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硅酸乙酯过滤装置,包括卧式筒体1,筒体1的轴向一端设有进料管2、轴向另一端设有排料管3;筒体1内沿物料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滤板4、第二滤板5和第三滤板6;第一滤板4用于过滤悬浮物理杂质,第二滤板5用于过滤硅酸乙酯副反应有机物,第三滤板5用于硅酸乙酯产品脱色处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滤板4、第二滤板5和第三滤板6均包括与筒体1适配的柱状壳体7,柱状壳体7内设置对应的过滤介质。柱状壳体7的侧壁上沿轴向凸设有两个安装块8,两个安装块8在柱状壳体8上等间距封闭、且安装块8的轴向长度与柱状壳体7的轴向长度相等;安装块8上设有安装通孔9。筒体1内侧壁上沿轴向凹设有与安装块8适配的安装槽10。还包括连接杆11,连接杆11依次贯穿所述第一滤板4、第二滤板5和第三滤板6的安装块8上的安装通孔9,并通过螺母12与所述连接杆11适配将对应第一滤板4、第二滤板5或第三滤板6夹紧固定。筒体1的轴向两端敞口,两端敞口处设有盖板13,连接杆11的轴向两端卡设在盖板13的朝向筒体1内的板面上。筒体1的轴向两端侧壁上设有法兰14,盖板13通过所述法兰14固定在筒体1上。柱状壳体7的轴向外侧壁上沿周向环设有橡胶密封圈。连接杆11的外径小于安装通孔9的内径,可通过在螺母12内壁和连接杆11外壁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滤板5在沿筒体1内物料流动方向上包括滤板I51、滤板II52和滤板III53。滤板I51、滤板II52和滤板III53均由柱状壳体7和过滤介质构成;滤板I51、滤板II52和滤板III53的过滤介质均采用树脂54和分子筛55,树脂54和分子筛55在沿所述滤板I51、滤板II52和滤板III53周向和轴向均呈交替分布结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滤板4的过滤介质采用聚丙烯熔喷滤芯,第三滤板6的过滤介质采用活性炭滤芯。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位于进料管2的输入端和第一滤板4之间、第一滤板4和第二滤板5之间、第二滤板5和第三滤板6之间、以及第三滤板6和排料管3之间均设有冲洗管15。和泄放管16,在进料管2、排料管3、冲洗管15和泄放管16上均设有控制阀17。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