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粘合剂再循环调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3841发布日期:2019-04-17 03:5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主动粘合剂再循环调节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85,238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粘合剂分流到基材上并且具有通过泵组件的主动再循环的涂覆器、操作方法以及所述泵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分配粘合剂的典型涂覆器可包括正位移流体分配器,其用于间歇地将粘合剂流涂覆到基材上。流体分配器在开启循环和关闭循环之间致动,在开启循环期间,粘合剂流过分配器的喷嘴,在关闭循环期间,粘合剂被阻止流过分配器的喷嘴。在关闭循环期间,未使用的粘合剂在涂覆器内积聚,这导致涂覆器内的压力升高。在开始下一个开启循环时,涂覆器内的积聚粘合剂使粘合剂以不一致的流速或不同于预期的流速离开分配器喷嘴。这会导致基材上的粘合剂图案变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涂覆器不仅包括供应通道,还包括再循环通道,再循环通道在流体分配器关闭循环期间将未使用的粘合剂重新引导回涂覆器内的泵组件的入口,或者另选地引导回将粘合剂供应到涂覆器的粘合剂罐。虽然再循环通道可重新引导未使用的粘合剂,但是单独的再循环通道不能完全防止涂覆器内的压力积聚。当粘合剂在流体分配器关闭循环期间流过再循环通道时,粘合剂在不同于涂覆器供应通道中的粘合剂压力(其为涂覆器内的泵组件提供了来自粘合剂罐的粘合剂)的压力下流动。这种压差是再循环通道和涂覆器供应通道的未调节压力的函数,也会引起上述与不具有再循环通道的涂覆器有关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分配粘合剂的涂覆器,其允许对存在于再循环通道和涂覆器供应通道之间的粘合剂压差进行主动管理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分配粘合剂的涂覆器。该涂覆器包括歧管、联接到歧管的至少一个分配模块、用于容纳至少一部分粘合剂的供应通道、用于容纳至少一部分粘合剂的再循环通道以及安装到歧管的再循环泵组件。再循环泵组件包括与再循环通道流体连通的入口、与供应通道流体连通的出口、齿轮组件以及联接到齿轮组件并且可操作以泵送粘合剂的驱动马达,其中驱动马达被配置为以可调节的每分钟转数(rpm)运行。再循环泵组件被构造成将至少一部分粘合剂从再循环通道移动到供应通道,使得再循环通道中的粘合剂的第一压力基本上等于供应通道中的粘合剂的第二压力。

本发明包括一种管理粘合剂涂覆器中的压力变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粘合剂从供应通道泵送通过模块。该方法还包括在粘合剂流入喷嘴的打开构型和粘合剂流入再循环通道的闭合构型之间切换模块。该方法然后包括经由再循环泵将至少一部分粘合剂泵送通过再循环通道。

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泵送粘合剂的再循环泵组件。该再循环泵包括被构造成从再循环通道接收粘合剂的入口、被构造成将粘合剂发射到供应通道的出口、齿轮组件以及驱动马达。驱动马达联接到齿轮组件并且可操作以泵送粘合剂。驱动马达被进一步构造成以可调节的每分钟转数(rpm)运行。再循环泵组件被构造成将至少一部分粘合剂从再循环通道移动到供应通道,使得再循环通道中的粘合剂的第一压力基本上等于供应通道中的粘合剂的第二压力。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上述发明内容以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精确布置和手段。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涂覆器的前部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顶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后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后部透视图,其中再循环泵组件从涂覆器移除;

图6是用于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泵组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泵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泵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图6中所示的泵组件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图6至图9中所示的泵组件的齿轮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可用于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替代泵组件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泵组件的分解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涂覆器的水平横截面的透视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环绕区域的增强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粘合剂再循环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涂覆器的后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的是涂覆器10,其包括分配模块16a-16f和泵组件20a-20g,其中泵组件20g是专用再循环泵组件。泵组件20g可独立于泵组件20a-20f操作,并且控制粘合剂流过再循环通道236。在以下描述中,某些术语仅为方便起见用于描述涂覆器10而非限制性的。词语“右”、“左”、“下”和“上”表示附图中作为参考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是指朝向和远离描述内容的几何中心的方向,以描述涂覆器10及其相关部分。词语“向前”和“向后”是指沿纵向方向2的方向和沿着涂覆器10及其相关部分与纵向方向2相反的方向。术语包括上面列出的词语、其衍生词和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

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否则术语“纵向”、“横向”和“侧向”用于描述涂覆器10的各个部件的正交方向分量,如纵向方向2、侧向方向4和横向方向6所表示的那样。应当理解,虽然纵向方向和侧向方向2和4被示出为沿着水平平面延伸,而横向方向6被示出为沿着竖直平面延伸,但是包围各个方向的平面在使用期间可不同。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包括用于在产品制造期间将粘合剂分配到基材上的涂覆器10。参考图1至图5,涂覆器10包括歧管12。涂覆器10具有顶表面32、沿着横向方向6与顶表面32相对的底表面30、第一侧表面34a、沿着侧向方向4与第一侧表面34a相对的第二侧表面34b、前表面36以及沿着纵向方向2与前表面36相对的后表面38。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34a和34b从前表面36延伸到后表面38,以及从底表面30延伸到顶表面32。歧管12由第一端板24、第二端板26以及设置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24和26之间的至少一个歧管区段22限定。因此,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24和26沿着侧向方向4间隔开。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24和26以及歧管区段22可以可释放地连接,使得在操作条件需要时可添加歧管区段22或将其从涂覆器10上取下。因此,即使图1至图5将涂覆器10示出为包括三个歧管区段22a-22c,涂覆器10也可根据需要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歧管区段22。然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歧管12可以是一体式歧管。

参考图2至图4,歧管12的第一侧表面34a位于第一平面p1内,而第二侧表面34b位于第二平面p2内。第二平面p2可平行于第一平面p1。然而,如果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34a和34b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则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p1和p2可不平行。涂覆器10限定水平平面x,使得侧向方向和纵向方向4和2位于水平平面x内。泵组件20可限定位于平面y内的驱动轴轴线a。这些平面和轴线的相互关系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涂覆器10包括输入连接器14,粘合剂通过该输入连接器被泵送到歧管12中。歧管12还可包括压力释放阀17和分配模块16,该压力释放阀允许使用者降低由歧管内的粘合剂产生的压力,并且该分配模块用于将粘合剂涂覆到基材上。当打开压力释放阀17时,粘合剂可以通过排出管(未示出)从歧管排出。涂覆器10还包括可移除地安装到歧管12的泵组件20。泵组件20泵送从歧管12的内部通道流到分配模块16的粘合剂,然后该分配模块通过喷嘴21将粘合剂分配出涂覆器。涂覆器10可包括热元件23,该热元件被构造成升高歧管12的温度,继而升高每个泵组件20中的泵40的温度。尽管图1至图5将涂覆器10描绘为包括五个热元件23a-23e,但是可根据需要包括任何数量的热元件23。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涂覆器10包括多组泵组件20、分配模块16和喷嘴21。如图1至图5所示,例如涂覆器10被描绘为包括七个泵组件20a、20b、20c、20d、20e、20f和20g。尽管图1至图5示出了七个泵组件20a-20g,但是涂覆器10可根据需要包括任何数量的泵组件20。例如,涂覆器10可包括两个泵组件、三个泵组件或三个以上的泵组件。泵组件20a-20g可以并排构型布置,以增加涂覆器10的处理宽度。为清楚起见,下面描述了单个泵组件20。然而,参考标号20可与参考标号20a-20g互换使用。尽管泵组件20a-20g被描绘为具有相似的尺寸,但是可根据需要单独地确定包括在涂覆器10中的单独泵组件20中的每个单独泵组件的尺寸以适合特定目的。例如,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再循环泵组件20g可比其他泵组件20a-20f大。

另外,涂覆器10被描绘为包括六个分配模块16a、16b、16c、16d、16e和16f。尽管图1至图3示出了六个分配模块16a-16f,但是涂覆器可根据需要包括任何数量的分配模块16。例如,涂覆器10可包括一个分配模块、两个分配模块或两个以上的分配模块。类似地,下面描述了单个分配模块16。然而,参考标号16可与参考标号16a-16f互换使用。涂覆器10还被描绘为包括六个喷嘴21a、21b、21c、21d、21e和21f。喷嘴21a-21f中的每个喷嘴可从对应的分配模块16或几个分配模块16a-16f的组合接收粘合剂进料。使用者可根据操作条件要求改变喷嘴21a-21f的构型,这可包括添加额外的喷嘴21或移除已经联接到涂覆器10的任何喷嘴21a-21f。另外,喷嘴21a-21f可选择不同的类型以适合特定的分配应用。例如,如图3所示,喷嘴21a、21b、21e和21f可以是一种类型的喷嘴,而喷嘴21c和21d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喷嘴。

继续图1至图5,泵组件20a-20f中的每个泵组件可与分配模块16a-16f中的对应的一个分配模块相关联。在操作中,泵组件20a-20f中的每个泵组件可将由歧管12供应的流体泵送到分配模块16a-16f中的对应的一个分配模块,使得分配模块16a-16f通过喷嘴21a-21d将粘合剂涂覆到给定的基材上。然而,每个分配模块16可不对应于单个泵组件20,使得多个泵组件20将粘合剂泵送到单个分配模块16。另外,泵组件20中的每个泵组件和分配模块16中的每个分配模块可联接到相应的歧管区段22并与其相关联。然而,两个或更多个泵组件20和/或两个或更多个分配模块16可联接到单个歧管区段22。

然而,泵组件20g不与特定的分配模块16相关联,而是被指定为再循环泵组件。再循环泵组件20g的功能可包括将粘合剂泵送通过再循环通道236,如下所述。这样,泵组件20g的入口52与再循环通道236流体连通,并且泵组件20g的出口与供应通道200流体连通。虽然泵组件20g被示出为最靠近第二侧表面34b定位的泵组件20,但是再循环泵组件20g可沿着泵组件20a-20g系列定位在任何位置。例如,再循环泵组件20g可定位为最靠近第一侧表面34a的泵组件,或定位在泵组件20a-20g中间的位置。当泵组件20g定位为与涂覆器10的第一侧表面或第二侧表面34a或34b最靠近的泵时,泵组件20g邻接的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24或26中的特定一者可被构造成接收泵组件20g的一部分。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端板26包括凹陷部25,该凹陷部的尺寸被设计为接收泵组件20g的外壳组件42。当泵组件20g设置在凹陷部25中时,泵组件20g可沿着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2和6基本上与其他泵组件20a-20f对齐。

另外,尽管在该实施方案中泵组件20g被构造成涂覆器10的唯一再循环泵组件,但是可以设想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涂覆器10可包括多个再循环泵组件(未示出),再循环泵组件中的每个再循环泵组件可被类似地构造为泵组件20g。例如,每个分配模块16可对应于唯一的再循环泵组件。另选地,涂覆器10可包括多个再循环泵组件,它们共同将粘合剂泵送通过单个再循环通道。在具有多个再循环泵组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再循环泵组件可将粘合剂泵送通过单独的相应再循环通道。此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涂覆器10可包括以下泵组件:其包括将粘合剂泵送到分配模块16以及将粘合剂泵送通过再循环通道两者的功能。此类泵组件可被构造为单个双齿轮堆叠泵,其中一个齿轮堆叠用于将粘合剂泵送到分配模块16,而另一个用于将粘合剂泵送通过再循环通道。每个齿轮堆叠可包含一个驱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并且每个齿轮堆叠可容纳在共用泵体内。或者,每个齿轮堆叠可容纳在单独的相应泵体内。此外,每个齿轮堆叠可由共同马达驱动,或者另选地由单独的相应马达独立驱动。

参考图6至图10,每个泵组件20a-20g包括泵40以及为泵40提供动力的专用驱动马达单元60。因为每个泵40具有专用驱动马达单元60,所以每个泵组件20可由操作者和/或控制系统(未示出)独立控制。泵组件20还包括定位在泵40和驱动马达单元60之间的隔热区域70。热元件23可用于升高歧管12的温度,继而升高每个泵组件20中的泵40的温度。隔热区域70使从泵40到驱动马达单元60的热传递最小,从而使温度对驱动马达单元60中的电子部件的影响最小。将驱动马达单元60中的电子部件暴露于足够高的温度可能会损坏电子部件,这可能使驱动马达单元60不能操作。

驱动马达单元60包括马达62、输出驱动轴66以及联接到电源(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未示出)。驱动马达单元60联接到齿轮组件67,该齿轮组件可根据需要包括任何类型的齿轮,其将旋转运动从马达的输出驱动轴66传递到泵的输入驱动轴(未示出)以获得所需的转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齿轮组件67包括行星齿轮系。输出驱动轴66具有驱动轴线a,驱动轴66绕该驱动轴线旋转。

返回参考图3和图4,泵组件20可以多种不同的构型安装到歧管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泵组件20安装到歧管12,使得泵40的底表面41(包括入口52和出口54)在与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34a和34b间隔开且位于这两个侧表面之间的位置处面向歧管12。在该构型中,驱动马达轴线a不与涂覆器10的第一侧表面34a或第二侧表面34b相交。相反,泵组件20定位在歧管12上,使得驱动马达单元60的驱动马达轴线a可位于平行于第一平面p1的平面y中,第一侧表面34a位于该第一平面中,如上所述。平面y也可平行于第二平面p2,第二侧表面34b位于该第二平面中。每个泵组件20a-20g具有相应的轴线a,该轴线位于可平行于第一平面p1和/或第二平面p2的相应平面内。此外,泵组件20a-20f在安装到歧管12时可被定位成使得泵组件20a-20f中的每个泵组件的入口52沿着横向方向6定位在出口54上方。然而,再循环泵组件20g可安装到歧管12,使得出口54沿着横向方向6定位在入口52上方。

继续图3和图4,泵组件20定位在歧管12上,使得驱动马达轴线a在平面y内的任何特定方向上取向。例如,泵组件20可定位在歧管12上,使得驱动马达轴线a位于平面y内并且相对于平面x成角度地偏移。例如,泵组件20可定位在歧管12上,使得驱动马达轴线a与平面x限定角度θ。角度θ可以是所需的任何角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角度θ为锐角。另选地,角度θ可为钝角、大于180的角或基本上为90度。

参考图6至图10,泵40包括壳组件42以及容纳在壳组件42内的齿轮组件50。另选地,一个以上的齿轮组件50可容纳在外壳组件42内。外壳组件42还包括入口52以及出口54,该入口被构造成从歧管区段22接收粘合剂,该出口用于将粘合剂排放回歧管组件22中。根据图6至图10所示的实施方案,泵40的入口52和出口54由泵40的底表面41限定,并且在平行于驱动马达单元60的驱动马达轴线a的方向上取向。

外壳组件42包括上板44a、下板44b和中心块46。上板和下板44a和44b沿着与驱动马达单元60的驱动轴线a对齐的方向彼此间隔开。下板44b限定底表面41,驱动轴线a可延伸穿过该底表面。上板44a、中央块46和下板44b通过螺栓48联接在一起。上板44a具有被构造成接收螺栓48的多个孔49a,中心块46具有被构造成接收螺栓48的多个孔49b,并且下板44b具有被构造成接收螺栓48的多个孔49c。螺栓48、孔49a、孔49b和孔49c可以是带螺纹的,使得孔49a-c能够以螺纹方式接收螺栓48。

中心块46具有内腔56,该内腔的尺寸被设计为大致符合齿轮组件50的轮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齿轮组件50包括从动齿轮55a和空转齿轮55b,它们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从动齿轮55a联接到驱动马达单元60的输出驱动轴66,使得驱动轴66的旋转使从动齿轮55a旋转,继而使空转齿轮55b旋转。从动齿轮55a围绕第一轴线a1旋转,而空转齿轮55b围绕第二轴线a2旋转。在图10中,第一轴线a1被示出为与驱动马达轴线a同轴。然而,还可以设想第一轴线a1可从驱动马达轴线a偏移。齿轮组件50可包括细长齿轮轴(未示出),其经由联接件(未示出)联接到输出驱动轴66的一端。齿轮轴延伸到从动齿轮55a中,并且被键控以致动从动齿轮55a。密封构件(未示出)诸如涂层和/或包装可被放置在细长齿轮轴周围,以便于齿轮组件50和内腔56的密封。

在使用中,从动齿轮55a和空转齿轮55b的旋转将泵40中的粘合剂从内腔56的第一部分58a驱动到内腔56的第二部分58b。然后将粘合剂从内腔56的第二部分58b引导到出口54。根据所示的实施方案,从动齿轮55a具有直径d1和长度l1,其中长度l1可大于直径d1。同样,空转齿轮55b具有直径d2和长度l2,其中长度l2可大于直径d2。虽然示出了具有两个齿轮的齿轮组件50,但是泵的齿轮组件可具有任何数量的齿轮构型,以通过泵40产生所需的粘合剂流速。在这些构型中,可将中心块46分段以支撑齿轮堆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个齿轮组件(未示出)可沿着泵输入轴堆叠。在该实施方案中,齿轮组件可具有被组合成单个输出流的不同输出。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齿轮组件具有可保持分离的不同输出,以通过下板44b和歧管12中的附加端口提供多个输出。

继续图6至图10,隔热区域70由隔热板72和间隙74限定,该间隙从隔热板72延伸到外壳组件42。泵组件20包括螺栓75,其将隔热板72联接到外壳组件42的顶部,使得间隙74形成在外壳组件42和隔热板72之间。隔热板72可包括多个间隔件76,这些间隔件设置在螺栓75周围并且定位在隔热板72的表面和外壳组件42的上板44a之间。间隔件76可与隔热板72成整体,或者可与隔热板72分离,使得间隙74是可调节的。间隔件76可从上板44a向内延伸以确保马达输出轴66和从动齿轮55a对齐。隔热板72用于阻止热量从泵40传递到驱动马达单元60。为此,隔热板72和间隔件76由热导率低于形成外壳组件42的部件和驱动马达单元60的外部壳体61的粘合剂的材料制成。此外,间隔件76将隔热板72和外壳组件42分开,使得隔热板72和外壳组件42具有间隙74,这使外壳组件42和驱动马达单元60之间的直接接触最小。

参考图3,泵组件20a-20g中的每个泵组件可移除地附接到歧管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泵组件20经由紧固件27固定到板28。板28的一端经由紧固件29附接到第一端板24,而另一端经由另一个紧固件29附接到第二端板26。紧固件29还可将板28附接到歧管区段22之一。紧固件27可以是带螺纹的,使得从歧管12移除泵组件20需要从泵组件20旋出紧固件27并从歧管12移除泵组件20。然而,可以设想将泵组件20可释放地附接到歧管12的其他方法,诸如狭槽和沟槽系统、卡扣接合等。因为泵组件20可以上述方式可释放地联接到歧管12,所以可单独更换特定的泵组件20而无需完全拆卸整个涂覆器10。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清洁、损坏或者粘合剂泵送条件或要求改变,泵组件20可能需要更换。

图11至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图13示出了泵组件120,其在大多数方面类似于图1至图9中所示并如上所述的泵组件20。然而,泵组件120具有入口152和出口154,它们的取向与泵组件20的入口52和出口54不同。泵组件120被构造成以给定的体积流速将所加热的液体供应到歧管12。每个泵组件120包括泵140以及为泵140提供动力的专用驱动马达单元160。泵组件120还包括泵140和驱动马达单元160之间的隔热区域170。隔热区域170由隔热板172和间隙174限定,该间隙从隔热板172延伸到外壳组件142。隔热区域170使由泵140产生的热量到驱动马达单元160的热传递最小,从而使温度对驱动马达单元160中的电子部件的影响最小。专用驱动马达单元160和隔热区域170与如上所述并在图6至图9中所示的驱动马达单元60和隔热区域70相同。

继续图11至图12,驱动马达单元160包括马达162、输出驱动轴266和联接到电源(未示出)的连接器(未示出),以及控制系统110。驱动轴166具有驱动轴线b,驱动轴166绕该驱动轴线旋转。当泵组件120联接到歧管12时,驱动轴线b可与垂直于平面y的平面x相交并且可相对于该平面x成角度地偏移。在该构型中,驱动马达轴线b不与歧管12的第一侧表面34a或第二侧表面34b相交。另外,驱动马达轴线b不与歧管12的底表面30相交。相反,泵组件120定位在歧管12上,使得驱动马达单元160的驱动马达轴线b位于平面y中,该平面y平行于分别为第一侧表面34a和第二侧表面34b的第一平面p1和/或第二平面p2。

泵140限定底表面141和侧表面143,并且包括外壳组件142以及容纳在外壳组件142内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组件150、用于从歧管12接收液体的入口152以及用于将液体排放回歧管12中的出口154。根据所示的实施方案,泵140的入口152和出口154设置在泵140的侧表面143上,使得入口152和出口154在垂直于驱动马达单元160的驱动马达轴线b的方向上取向。

继续图13至图14,将描述粘合剂通过涂覆器10的流动路径。通过任何特定元件的粘合剂流由相关图中出现的实线箭头表示。涂覆器10可通过软管(未示出)附接到粘合剂供应源(未示出),该软管附接到输入连接器14(图5)。粘合剂供应源可以是能够将粘合剂供应到涂覆器10的任何装置。例如,粘合剂供应源可以是被构造成将热熔粘合剂供应到涂覆器10的熔化器。粘合剂从粘合剂供应源流过软管,流过输入连接器14,并流入由涂覆器10的歧管12限定的供应通道200中。供应通道200可从第一侧表面34a延伸通过歧管区段22a-c中的每个歧管区段,并且延伸到第二侧表面34b。然而,供应通道200可不必从第一侧表面34a完全延伸到第二侧表面34b,而是可终止于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34a和34b之间的内部位置。另外,供应通道200可根据需要在歧管12的表面的其他组合之间延伸。

歧管12包括压力释放阀17,其调节与供应通道200流体连通的压力释放通道(未示出)中的流动。压力释放阀17被描绘为定位在歧管12的前表面36处。然而,压力释放阀可根据需要定位在歧管12的任何表面上。压力释放阀17能够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交替。当操作者希望释放供应通道200内的粘合剂压力时,将压力释放阀17从闭合位置切换到打开位置。在打开位置,粘合剂从供应通道200流过压力释放通道,并且通过排出管(未示出)流出涂覆器10。当操作者要开始涂覆器10的维修或维护操作时,可能需要减压。

当供应通道200延伸通过歧管12时,它将粘合剂供应到除了指定的再循环泵组件20g之外的泵组件20a-f中的每个泵组件。为简单起见,图13至图14中所示的涂覆器10的横截面仅示出了将粘合剂供应到一个泵组件20和一个分配模块。然而,供应通道200可类似地供应每个另外的泵组件20和分配模块16。歧管区段22限定第一区段输入通道204,其从供应通道200延伸到分流器板208,该分流器板可定位在泵组件20d和歧管区段22b之间的涂覆器10上。分流器板208可以可移除地联接到涂覆器10,并且可限定各种通路,用于将粘合剂从歧管12运送到泵组件20并运回。例如,如图13所示,分流器板208限定分流器输入通道212,该分流器输入通道从第一区段输入通道204延伸到泵组件20d的入口52。分流器板208还可限定分流器输出通道216,该分流器输出通道从泵组件20d的出口54延伸到第二区段输入通道220。然而,分流器板208可包括与所示的那些不同的通道构型。图13中所示的分流器板208可用作许多可互换的分流器板中的一个,其可用于在需要不同的分配操作时可变地引导粘合剂通过涂覆器10。

在图13至图14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粘合剂从供应通道200流过第一区段输入通道204,流过分流器输入通道212,并流到泵组件20的入口52。然后,泵组件20以预定的体积流速将粘合剂泵出出口54,该体积流速可与粘合剂进入泵组件20的入口52时的体积流速不同。从那里,粘合剂流过分流器输出通道216,流过第二区段输入通道220,并流到分配流动路径224。分配流动路径224由分配模块16的下部18b限定,该下部由歧管区段22接收。分配流动路径224限定上部分224a、与上部分224a相对的下部分224c,以及设置在上部分和下部分224a和224c之间的中心部分224b。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下部分224c与喷嘴通道228流体连通,该喷嘴通道延伸离开分配流动路径224。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上部分224a与再循环进料通道232流体连通,该再循环进料通道从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上部分224a延伸到再循环通道236。再循环通道236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

分配模块16的下部18b是涂覆器10的直接与粘合剂相互作用以控制粘合剂流出涂覆器10的部分。涂覆器10可包括阀杆260,该阀杆从分配模块16的上部18a(与分配模块16的下部18b相对)延伸到分配模块16的下部18b。阀杆260可限定下部阀元件264和上部阀元件272,该上部阀元件沿着阀杆260与下部阀元件264间隔开。分配模块16的下部18b可限定下部阀座268和上部阀座276,该下部阀座被构造成与阀杆260的下部阀元件264相互作用,该上部阀座与下部阀座268间隔开,其中上部阀座276被构造成与阀杆260的上部阀元件272相互作用。

在操作中,阀杆26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交替。当阀杆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分配模块16处于打开构型。当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分配模块16处于闭合构型。上部阀元件和下部阀元件272和264可基本上面向相反的方向,使得上部阀元件和下部阀元件272和264中的每一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不同位置与对应的上部阀座和下部阀座276和268相互作用。在图13至图14中,上部阀元件272被示出为背离分配模块16的上部18a,而下部阀元件264被示出为面向分配模块16的上部18a。然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关系可颠倒,使得上部阀元件272面向分配模块16的上部18a,而下部阀元件264背离分配模块16的上部18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一位置,阀杆260在分配流动路径224内下降,使得阀杆260的上部阀元件272接合上部阀座276,并且下部阀元件264与下部阀座268间隔开。在该位置,上部阀元件272和上部阀座276之间的接合阻止粘合剂从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224b流到上部分224a。相反,下部阀元件264和下部阀座268之间缺少接合允许粘合剂从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224b流到下部分224c。这样,当阀杆260处于第一位置时,粘合剂从第二区段输入通道220流过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和下部分224b和224c,并且流到喷嘴通道228。然后,粘合剂从喷嘴通道228流过喷嘴21并流出涂覆器10。因此,该实施方案的第一位置是涂覆器10在制造操作期间将粘合剂涂覆到基材上的位置。

在第二位置,阀杆260在分配流动路径224内上升,使得阀杆260的上部阀元件272与上部阀座276间隔开,并且下部阀元件264接合下部阀座268。在该位置,下部阀元件264和下部阀座268之间的接合阻止粘合剂从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224b流到下部分224c。相反,上部阀元件272和上部阀座276之间缺少接合允许粘合剂从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224b流到上部分224a。这样,在第二位置,粘合剂从第二区段输入通道220流过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和上部分224b和224a,并且流到再循环进料通道232。粘合剂从再循环进料通道232流入再循环通道236。尽管在图13至图14的横截面中示出了一个分配模块16和歧管区段22,但是可类似地构造每个另外的分配模块16和歧管区段22。此外,每个分配模块16的阀杆260可被构造成独立于任何其他阀杆26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致动,使得在任何时候分配模块16的阀杆260都可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任何组合。另选地,阀杆260的任何组合都可被构造成一致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在上述特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交替阀杆260的能力有几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在粘合剂分配操作期间,可能不需要或不希望一致的粘合剂流。这样,涂覆器10的操作者必须能够选择性地致动分配模块16,以提供和防止粘合剂流到基材上。将阀杆260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阻止粘合剂离开涂覆器10,而将阀杆260从第二位置转换到第一位置则允许粘合剂离开涂覆器10。上述交替阀杆260的另一个目的涉及粘合剂的流动路径内的压力。当阀杆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允许粘合剂流过下部阀元件264和下部阀座268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喷嘴21离开涂覆器10。然而,当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粘合剂不能流过该间隙。因此,未使用的粘合剂有可能在分配流动路径224和/或第二区段输入通道220内倒退。这种倒退可导致压力在涂覆器10内积聚。在阀杆260接下来从第二位置转换到第一位置时,该压力可导致基板上的粘合剂的图案变形,诸如呈锤头状。

在涂覆器10中包括再循环通道236有助于减轻这一问题。当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粘合剂从分配流动路径224的中心部分224b流到上部分224a,并通过再循环进料通道232流到再循环通道236的能力使得粘合剂能够避开分配流动路径224。这可减轻在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可能发生的任何压力积聚,从而有助于在阀杆260处于第一位置时使粘合剂通过喷嘴21的流动标准化。然而,单独添加再循环通道236可能无法完全纠正这一问题。流过再循环通道236的粘合剂固有地在再循环通道236内产生一定量的压力。在再循环通道236将粘合剂引导回泵组件20的入口52或引导回将粘合剂供应到涂覆器10的供应罐的构型中,当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流过再循环通道236的粘合剂的压力与流过供应通道200的粘合剂的压力之间可存在差异。该压力差异(如当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在没有再循环通道236的情况下可存在差异)可在阀杆260处于第一位置时对来自涂覆器10的粘合剂的流速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地讲,这种差异可导致粘合剂流过喷嘴21的流速不一致。

图15示出了描绘用于管理粘合剂通过再循环通道236的流动的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实线和箭头表示粘合剂通过涂覆器10的流动,并且虚线和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粘合剂从粘合剂供应源(未示出)流过联接到涂覆器10的输入连接器14(图1)的软管(未示出),并流进供应通道200。当粘合剂流过供应通道200时,其在第一压力下流动。为了检测第一压力,第一压力传感器302可设置在供应通道200内。第一压力传感器302可以是能够测量流体压力的任何类型的压力传感器,诸如例如压力换能器。当粘合剂流过供应通道200以流到泵组件20时,第一压力传感器302可测量粘合剂的第一压力。然后粘合剂流过分配泵20a-f,这些分配泵随后将粘合剂泵送到分配模块16a-f。当分配模块16a-f的阀杆260处于第一位置时,粘合剂流出喷嘴21。另选地,当阀杆260处于第二位置时,粘合剂流入再循环通道236。来自分配模块16a-f中的每个分配模块的流入再循环通道236的粘合剂被引导到再循环泵组件20g。当粘合剂流过再循环通道236时,其在第二压力下流动。为了检测第二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304可设置在再循环通道236内。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02类似,第二压力传感器304可以是能够测量流体压力的任何类型的压力传感器,诸如压力换能器。

在测量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2和304将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发送到控制器308。控制器3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输入/输出部件以及用户界面,并且可包括能够包括这些部件的任何装置。用户界面可包括触摸屏、鼠标、键盘、按钮、拨号盘等。输入/输出部件可被配置为经由有线和/或无线连接或者能够传输此类数据的任何其他通信装置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2和304接收包含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的信号。控制器308使用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2和304接收的压力信息可主动引导再循环泵组件20g的操作。因此,泵组件20g可独立于其他泵组件20a-20f操作。

再循环泵组件20g用于将粘合剂从再循环通道236泵送回供应通道200。在控制再循环泵组件20g时,控制器308通过自动地调节驱动马达的速度(rpm)来主动地控制再循环泵组件20g将粘合剂泵送通过再循环通道236的流速。因此,控制器308可引导再循环泵组件20g以足以使流过再循环通道236的粘合剂的第二压力与流过供应通道200的粘合剂的第一压力基本上相等的流速泵送粘合剂。具体地讲,控制器308可响应于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2和304接收的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中的任一者或两者而引导再循环泵组件20g增加马达速度、降低马达速度或保持相同的马达速度。这用于减弱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间的任何差异,有助于保持经由喷嘴21涂覆到基材上的粘合剂的体积输出的连续性。尽管控制器308能够自主地控制再循环泵组件20g的操作,使得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基本上相等,或者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之间的差异被中和,但是涂覆器10的操作者能够任选地通过控制器308的用户输入或者通过运行存储在控制器308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手动地控制再循环泵组件20的操作。

尽管在图1至图5中被示出为安装到歧管12,但是再循环泵组件20g可与歧管12间隔开。在该构型中,再循环泵组件20g经由一个或多个软管连接到歧管,此允许泵组件20g从歧管12接收粘合剂并将粘合剂泵送到歧管12。例如,一个软管可将粘合剂从再循环通道236引导到再循环泵组件20g,而第二软管可将粘合剂从再循环泵组件20g引导到供应通道200。

专用再循环泵组件20g的存在以主动地调节流过涂覆器10的再循环通道236的粘合剂的压力可简化涂覆器10的整体结构。例如,利用再循环泵组件20g,不需要将再循环通道236连接到粘合剂供应源(未示出)的第二软管。另外,涂覆器10变得更适于适应不同的应用。当客户的要求改变时,再循环泵组件20g同样适于主动地调节涂覆器10内的压力,使得再循环通道236和供应通道200之间的压力差异保持最小或不存在,而与应用无关。

再循环泵组件20g的存在进一步有助于保持粘合剂通过喷嘴21离开涂覆器10的流速的公差更严格。尽管分配模块16的操作是间歇性的,但是主动地调节再循环通道236中的粘合剂的压力允许粘合剂离开涂覆器10的流速可控且一致,与流速简单地是在任何给定时间再循环通道236和供应通道200中的粘合剂的压力的函数相反。这种一致的流速有助于降低分配操作期间产生的成本,特别是降低涂覆有粘合剂的基材的成本。尽管一些基材可能更适应涂覆到基材上的粘合剂的图案变形的影响,但是一些基材对粘合剂流动的此类变化更敏感。流速的这些差异可导致基材变形或“烧穿”。通过使用再循环泵组件20g主动地调节粘合剂压力以确保一致的流速,可避免浪费基材,从而降低涂覆器10的操作者的成本。

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是一种用于分配粘合剂的混合涂覆器。图16示出了涂覆器410。混合涂覆器410被构造用于计量输出和压力供给输出。涂覆器410类似于上述涂覆器10。例如,混合涂覆器410包括分配模块416和一体式或分段式歧管412。

混合涂覆器410包括至少一个泵组件420(或泵组件120)和至少一个压力供给块520,它们中的每一者联接到歧管412。关于该实施方案,除非另外指出,否则参考标号420可与参考标号420a-420c互换使用。根据图16所示的实施方案,涂覆器10包括三个泵组件420a、420b和420c以及四个压力供给块520a、520b、520c和520d。然而,涂覆器410可包括任何数量的泵组件420和压力供给块520。任何泵组件420a-c可被构造成作为再循环泵组件操作,如上面关于泵组件20g所述。

继续图15,泵组件420与如上所述的泵组件20(或泵组件120)基本上相同。泵组件420从歧管412中端接到输入端419c的流动通道接收粘合剂。压力供给块520a和520c包括入口和出口,它们从通过输入端419c供应的歧管接收粘合剂。压力供给块520b和520d通过输入端419a和419b供应粘合剂,这两个输入端从粘合剂供应源(未示出)接收粘合剂。粘合剂供应源附近的泵(未示出)可用于通过软管将粘合剂供给输入端419a和419b,这两个输入端分别联接到压力供给块520b和520d。然后来自歧管412的热量被传递到压力供给块520a-520d,从而加热压力供给块520内的粘合剂。如图所示,混合涂覆器410具有多个输入配件419a-419c,一些输入配件与压力供给块相关联,并且可用于将不同类型的粘合剂供应给涂覆器410。

将泵组件420与压力供给块520组合增加了涂覆器410的过程灵活性。例如,泵组件420允许精确计量来自分配模块416的粘合剂流,而其他粘合剂流与没那么精确的压力供给块520相关联。应当理解,可根据需要完全在单个歧管内对混合涂覆器410进行计量、压力供给和多区域压力供给。

虽然本文使用有限数量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些具体实施方案并不旨在限制本文中以其他方式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将本文所述的各种元件的精确布置以及物品和方法的步骤顺序视为限制性的。例如,尽管参考附图中顺序系列的参考符号和块的进展来描述方法的步骤,但是可根据需要以特定的顺序来实现该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