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低碱度中包渣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8158发布日期:2018-07-10 13:3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使原料颗粒化的一般方法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低碱度中包渣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包渣,是一种钢水浇筑时使用的保温材料,其具有吸附上浮杂质、防止钢液二次氧化以及避免钢液受污染的功能,因此在钢厂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是低碱度中包渣使用更为广泛。

中包渣通常是呈粒径较小的颗粒状,其生产加工主要包括原料粉碎、造粒、干燥、冷却、包装工序。其中造粒工序是指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均匀,并制成颗粒状。生产中包渣的原料为粉状物料,因此常使用具有造粒均匀、成粒率高、运转平稳等特点的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

现有的圆盘造粒机主要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和造粒圆盘,造粒圆盘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造粒圆盘倾斜设置,传动机构用于驱动造粒圆盘转动。使用时,将原料从造粒圆盘的高处加入,传动机构带动造粒圆盘转动,在造粒圆盘转动的过程中,原料逐渐粘附,形成球体。粒径较大的球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着造粒圆盘的外壁转动,粒径合格的球体会向造粒圆盘的中部靠拢,再通过人工将中部的球体取出。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造粒时形成的粒径较大的球体需要取出打散,再进行造粒,使得造粒的周期长,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连铸低碱度中包渣造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造粒时形成的粒径较大的球体需要取出打散,进行再次造粒,会导致造粒的周期长,造粒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铸低碱度中包渣造粒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造粒圆盘和驱动造粒圆盘转动的传动机构,造粒圆盘倾斜设置,造粒圆盘内设有若干钢球,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半圆状的外壳,外壳的内壁与造粒圆盘的外壁相贴;外壳上滑动连接有挡盖,挡盖上铰接有与其垂直的滑料板;造粒圆盘的底部设有储气圆盘,储气圆盘的顶部与造粒圆盘的底部相贴,储气圆盘上设有将其分隔为限位腔和移动腔的隔板,移动腔位于限位腔的上方;造粒圆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从下至上向粒圆盘的中心倾斜,通孔与限位腔和移动腔连通,还包括y型管和进气箱,进气箱上连通有进气泵;y型管包括交汇段、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交汇段与进气箱连通,第一支管与限位腔连通,第二支管与移动腔连通;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气阀,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气阀,机架上挡盖下方设有控制第一气阀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限位开关和控制第二气阀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限位开关。

本方案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

钢球用于将造粒时产生的粒径较大的球体打散,进行再次造粒。外壳用于固定挡盖,且挡盖与外壳滑动连接,能够实现挡盖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滑料板的上下移动。挡盖用于对钢球进行限位,避免钢球脱离造粒圆盘,滑料板用于实现造粒完成且合格的中包渣出料。

挡盖带动滑料板下移,当滑料板远离挡盖的一端与造粒圆盘接触时停止移动,滑料板的另一端在挡盖的作用下继续下移,使得滑料板倾斜,位于造粒圆盘中部的中包渣球体沿着倾斜的滑料板滑动,实现中包渣球体的出料。

储气圆盘用于储存气体,并且储气圆盘与通孔连通,能够实现储气圆盘内的气体从通孔流出。隔板将储气圆盘分隔为下部的限位腔和上部的移动腔,当气体储存在限位腔内时,位于储气圆盘下部的通孔与限位腔连通,气体从下部的通孔流出。由于通孔向造粒圆盘的中部倾斜设置,因此气体会沿造粒圆盘中部吹动,会向上吹动粒径合格的中包渣球体;当气体储存在移动腔内时,气体会向下吹动粒径合格的中包渣球体,给予中包渣球体一个向下移动的力,使得中包渣球体沿着滑料板快速的滑动,实现中包渣球体的快速出料。

进气泵用于向进气箱提供气体,进气箱用于储存气体,y型管用于将进气箱内的气体导入向限位腔和移动腔导入气体。第一气阀打开时,进气箱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支管进入限位腔内;第二气阀打开时,气体通过第二支管进入移动腔内。挡盖下移时,向下压动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使得第一限位开关控制第一气阀关闭,第二限位开关控制第二气阀打开。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

造粒圆盘转动进行造粒,形成中包渣球体,并且粒径较大的中包渣球体沿着造粒圆盘的外壁转动,粒径合格且较小的中包渣球体向造粒圆盘中部靠近。当合格的中包渣球体在造粒圆盘上堆积较多时,向下滑动挡盖,挡盖带动滑料板下移,并使其倾斜,合格的中包渣球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料板滑动,实现出料。同时盖板下移,挤压第二限位开关,打开第二气阀,使得进气箱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支管进入移动腔,并通过造粒圆盘上部的通孔吹出,向下吹动中包渣球体,推动中包渣球体下移。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

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造粒圆盘上设置多个钢球,能使得钢球随着造粒圆盘转动,而造粒圆盘造粒时,粒径较大的中包渣球体会贴合外壁转动,因此钢球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将粒径较大的中包渣球体打散,再次进行造粒;与现有技术需要将粒径较大的中包渣球体取出、打散,再投入造粒圆盘内进行造粒的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将不合格的中包渣球体取出,再打散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2、由于钢球本身重量较大,因此只会在造粒圆盘的下部往复移动,往复移动过程中钢球之间会发生相对碰撞,导致钢球脱离造粒圆盘,由于钢球运动是无序的,易撞击在工人身体上造成工人受伤;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盖能避免钢球脱离造粒圆盘,从而避免工人受伤;

3、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料板,使得挡盖在移动的过程中呈倾斜状态,方便合格的中包渣球体沿着滑料板滑动,从而能够实现中包渣球体的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工铲出合格的中包渣球体,避免工人受伤;

4、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y型管,并在第一支管上设置第一气阀,第二支管上设置第二气阀,使得进气箱与限位腔和移动腔间歇的连通,从而实现造粒圆盘上下部的通孔和下部的通孔间歇的出气;

5、当气体从下部的通孔吹出时,向上吹动合格的中包渣球体,不合格的中包渣球体,在重力下移动至造粒圆盘的底部,从而实现对合格的中包渣球体限位,避免合格的中包渣球体与不合格的中包渣球体混合;

6、当气体从上部的通孔吹出时,向下吹动合格的中包渣球体,给予中包渣球体一个向下移动的力,使其快速的出料;

7、同时,气体吹动中包渣球体时,能够对其进行干燥,从而缩短后续干燥工序的用时,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造粒圆盘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30°。

有益效果:将造粒圆盘设置为上述倾斜角度,既能避免倾斜角度过大导致的中包渣球体直接从造粒圆盘上掉落,又能够避免倾斜角度过小导致的中包渣球体不会向造粒圆盘中部移动。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造粒圆盘底部设有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外径与造粒圆盘的内径大小一致。

有益效果:限位槽能够对钢球进行限位,降低钢球从造粒圆盘上脱离的概率。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为1-2cm。

有益效果:既能够起到移动的限位作用,又能够实现上部的中包渣向下滑动。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通孔位于造粒圆盘距离限位槽3-4cm处。

有益效果:能对合格的中包渣球体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有刮料板,刮料板的侧壁与造粒圆盘的内壁相贴。

有益效果:横杆用于安装刮料板,刮料板与造粒圆盘相贴,当造粒圆盘转动时,刮料板能将造粒圆盘内壁上粘附的原料刮下进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造粒圆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造粒圆盘1、限位槽11、通孔12、钢球2、外壳3、挡盖4、滑料板5、储气圆盘6、隔板61、限位腔62、移动腔63、y型管7、交汇段71、第一支管72、第二支管73、横杆8。

如图1所示,连铸低碱度中包渣造粒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机和造粒圆盘1,造粒圆盘1倾斜设置,且造粒圆盘1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15°。造粒圆盘1与机架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造粒圆盘1的中部,且电机的输出轴与造粒圆盘1垂直。

如图2所示,造粒圆盘1的底部设有环形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外径与造粒圆盘1的内径大小一致限位槽11的深度为一厘米,且造粒圆盘1上设有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12,通孔12朝造粒圆盘1的中部倾斜,且通孔12位于距限位槽11三厘米处;如图3所示,限位槽11内设有多个钢球2。

机架上还设有呈半圆状的外壳3,外壳3的内壁与造粒圆盘1下部的外壁相贴,外壳3的左右两端之间设有横杆8,横杆8位于造粒圆盘1上方,且横杆8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刮料板,刮料板的侧壁与造粒圆盘1的内壁相贴。

外壳3上还滑动连接有挡盖4,挡盖4的顶端铰接有滑料板5,滑料板5与造粒圆盘1平行,且滑料板5与挡盖4垂直。机架上还设有储气圆盘6,储气圆盘6的顶部与造粒圆盘1的底部相贴,且储气圆盘6内沿横向设有隔板61,隔板61将储气圆盘6分为下部的限位腔62和上部的移动腔63。

底座上设有进气箱,进气箱上设有进气泵,还包括y型管7,y型管7包括交汇段71、第一支管72和第二支管73,交汇段71与进气箱连通,第一支管72和第二支管73均连接在储气圆盘6上,且第一支管72与限位腔62连通,第二支管73与移动腔63连通。第一支管72上设有第一气阀,第二支管73上设有第二气阀,机架上位于挡盖4下方设有控制第一气阀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限位开关和控制第二气阀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限位开关。

使用本实施例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造粒圆盘1转动,再向造粒圆盘1内投入原料,原料随着造粒圆盘1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原料粘附叠加呈球体,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造粒圆盘1的内壁转动。

当造粒完成的中包渣球体移动至造粒圆盘1的顶部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倾斜的造粒圆盘1向下滑动。此时,第一气阀打开,进气箱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支管72进入限位腔62内,再通过通孔12吹出;由于通孔12向造粒圆盘1的中部倾斜,因此气体向上吹出,从而向上吹动造粒圆盘1上的中包渣球体,对其进行限位,避免下滑。粒径较大的不合格的中包渣球体质量较大,向上吹动的气体不足以对不合格的中包渣球体进行限位,因此粒径较大的中包渣球体会下移至造粒圆盘1的底部,并通过造粒圆盘1内的钢球2移动将其打散,再次进行造粒。

当造粒圆盘1中部的中包渣球体堆积较多时,向下滑动挡盖4,挡盖4带动滑料板5下滑,滑料板5的右端与造粒圆盘1相抵后停止下移,滑料板5的左端随着挡盖4继续下移,使得滑料板5的左端向下倾斜。挡盖4在下移的过程中挤压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使得第一气阀关闭,第二气阀打开,因此进气箱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支管73进入移动腔63内,再通过造粒圆盘1上部的通孔12吹出,向下吹动中包渣球体,使得中包渣球体沿着倾斜的挡板向下滑动,再进行收集。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