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机构、制浆机及采用该制浆机制作米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2370发布日期:2018-10-19 20:0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磨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浆机及其制浆机构,以及采用该制浆机制作米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榨米粉是广西壮族地区历史悠久,流行很广,至今依然很受欢迎的一种米粉。它与一般的米粉不同:一是经过发酵工艺,米粉有微微的酸味,品质独特且有助于消化。二是现榨现食,将未完全熟化的米浆压榨成生粉丝进入沸水煮熟,捞起扮其它配料就食用,米粉新鲜,米香浓郁。三是技术含量高,用什么米制作,发酵多长时间,米浆磨得多细,米浆有几成熟,米浆含水量有多少,压榨速度怎么样,榨筒离水面有多高,沸水翻滚速度如何等都很有讲究,只有熟练的师傅才能指导做出细长不断条,香滑有韧劲,清爽不糊汤的高品质的米粉。

传统的生榨米粉的制作流程非常复杂,一般需经过以步骤:(1)泡米并发酵2-7天,夏天泡米时间短,冬天时间长;(2)用泡过的米按比例加水,在磨浆机上磨浆;(3)用帆布滤水,得生粉团;(4)水煮生粉团由表及里煮熟约2成;(5)在研浆机上将煮过的粉团和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反复绞均并提高粘度;(6)机器压榨或手工压榨粉丝进沸水中,继续煮熟;(7)捞起粉丝,漂一下冷开水;(8)扮料可食。

在传统生榨米粉的制作过程中,具有以下缺点,1、米浆的制作时间长,除去泡米时间,制作50斤浆,平均需要4-5个小时,生产效率低;2、在传统生榨米粉的制作中,米浆的制作自动化程度不高,步骤(2)∽(5)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安全卫生难保障。目前市面上的无论是家用的还是商用的一步成型米粉机都无法制作生榨粉或生榨粉米浆。主要原因是:

现有技术的米粉机,通常是利用驱动系统驱动螺杆转动,螺杆对原料进行磨碎糅合,同时原料被熟化,经过研磨粉碎糅合熟化的原料通过成型模头挤出成为米粉,其机器适合制作桂林米粉、扁粉等鲜湿米粉或干米粉,出料即熟,简单方便。然而,螺杆对原料的挤压磨削作用有限,为提高螺杆的磨削效果,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双螺杆同时磨削,并者采用螺距较小的螺杆,以加大对原料的挤压力。然而,采用双螺杆同时磨削需要驱动双螺杆同步转动,其对驱动系统需要较高的要求,设备成本较高。采用螺距较小的螺杆对原料进行磨削,其原料受到较大的挤压力后将原料内含有的水分排出,同时,由于采用螺距较小的螺杆进行磨削,其原料所受到的挤压力偏大,在磨浆过程中,水份无法再加入螺杆内,导致采用该米浆制作的米粉含水率较低,米粉粉质口感偏干偏硬,米粉直接扮料或水煮后扮料均不易入味,已证实不为生榨米粉食客所接受,不适合制作生榨米粉。此外,现有技术的一步成型米粉机制作不了生榨米粉的米浆,虽可挤出粉团,但挤出的粉团已完全糊化,不适于制作生榨米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制浆机构,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其制作的米粉具有较佳的口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浆机构,包括:

磨浆螺杆,所述磨浆螺杆具有沿所述磨浆螺杆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料螺纹段、加压螺纹段、减压螺纹段及糊化螺纹段,所述输料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加压螺纹段的螺纹间隔设置,所述减压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糊化螺纹段的螺纹间隔设置;

套筒,所述套筒内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贯通设有磨浆空间,所述套筒通过所述磨浆空间套接在所述磨浆螺杆外并与所述磨浆螺杆间隔设置;所述磨浆空间包括相互连通并沿所述套筒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料区、加压区、减压区及糊化区,所述套筒上还设有加料口及液体注入口,所述加料口与所述输料区连通,所述液体注入口与所述减压区连通;所述输料螺纹段位于所述输料区内,所述加压螺纹段位于所述加压区内,所述减压螺纹段位于所述减压区内,且所述减压螺纹段的螺距小于所述加压螺纹段的螺距,所述糊化螺纹段位于所述糊化区内;

粗磨盘,所述粗磨盘装设在所述磨浆空间内,并位于所述输料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加压螺纹段的螺纹之间,所述粗磨盘上贯通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粗磨盘通过该贯通孔套设于所述磨浆螺杆外,并且围成所述贯通孔的侧壁与所述磨浆螺杆相间隔,以共同围成供浆料通过的通道;

精磨盘,所述精磨盘装设在所述磨浆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减压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糊化螺纹段的螺纹之间,所述精磨盘上贯通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精磨盘通过该贯穿孔套设于所述磨浆螺杆外,并且围成所述贯穿孔的侧壁与所述磨浆螺杆相间隔,以共同围成供浆料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口处安装有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粗磨盘的相对两端面上、所述输料螺纹段面向所述粗磨盘的端面上及所述加压螺纹段面向所述粗磨盘的端面上均设有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齿;所述精磨盘的相对两端面上、所述减压螺纹段面向所述精磨盘的端面上及所述糊化螺纹段面向所述精磨盘的端面上均设有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齿。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有出浆板,所述出浆板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出浆口;所述磨浆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出浆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螺纹槽,以在所述减压区的内壁上形成螺纹;围成所述减压区的内壁上还开设有若干条形槽,每一所述条形槽与所述套筒的轴线平行,若干所述条形槽环绕所述套筒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减压区内壁上的螺纹分隔为间断的螺纹段。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槽的数量为10-15条,所述条形槽的横截面为宽为2.0-3.5mm,深0.8-1.0mm的方形;所述减压区内壁上形成的螺纹为6-8头螺纹,所述螺纹为导程10-15mm的梯形螺纹,所述梯形螺纹截面的尺寸为:长边为1.0-1.5mm,短边为0.3-0.6mm,牙深为0.8-1.0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浆机,包括:

机架;

制浆机构,所述制浆机构包括:

磨浆螺杆,所述磨浆螺杆具有沿所述磨浆螺杆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料螺纹段、加压螺纹段、减压螺纹段及糊化螺纹段,所述输料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加压螺纹段的螺纹间隔设置,所述减压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糊化螺纹段的螺纹间隔设置;

套筒,所述套筒内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贯通设有磨浆空间,所述套筒通过所述磨浆空间套接在所述磨浆螺杆外并与所述磨浆螺杆间隔设置;所述磨浆空间包括相互连通并沿所述套筒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料区、加压区、减压区及糊化区,所述套筒上还设有加料口及液体注入口,所述加料口与所述输料区连通,所述液体注入口与所述减压区连通;所述输料螺纹段位于所述输料区内,所述加压螺纹段位于所述加压区内,所述减压螺纹段均位于所述减压区内,且所述减压螺纹段的螺距小于所述加压螺纹段的螺距,所述糊化螺纹段位于所述糊化区内;

粗磨盘,所述粗磨盘装设在所述磨浆空间内,并位于所述输料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加压螺纹段的螺纹之间,所述粗磨盘上贯通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粗磨盘通过该贯通孔套设于所述磨浆螺杆外,并且围成所述贯通孔的侧壁与所述磨浆螺杆相间隔,以共同围成供浆料通过的通道;及

精磨盘,所述精磨盘装设在所述磨浆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减压螺纹段的螺纹与所述糊化螺纹段的螺纹之间,所述精磨盘上贯通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精磨盘通过该贯穿孔套设于所述磨浆螺杆外,并且围成所述贯穿孔的侧壁与所述磨浆螺杆相间隔,以共同围成供浆料通过的通道;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装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磨浆螺杆的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磨浆螺杆转动;

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液体注入口连接,以向所述减压区内注入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调速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所述调速电机装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主动轮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从动轮固定地套接在所述磨浆螺杆上,并位于所述套筒外;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浆机制作米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用于制作米浆的食品原料与水混合,从加料口加入输料区内;

利用驱动件带动磨浆螺杆转动;

利用输料螺纹段将食品原料输送至粗磨盘,食品原料在输料螺纹段与套筒之间的通道内被压缩推进,然后进入粗磨盘的端面上进行粗磨,得到粗磨浆料;

粗磨浆料进入加压螺纹段被进一步压缩后进入减压螺纹段,利用减压螺纹段对粗磨浆料进行减压,通过液体注入口向减压区内的粗磨浆料注入水,利用减压螺纹段对粗磨浆料与注入的水进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好的浆料;

混合好的浆料被减压螺纹段传送至精磨盘处,并在精磨盘的端面上进行精磨,得到精磨浆料;

利用糊化螺纹段对精磨浆料进行研磨,传送,得到米浆。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调节水的注入速度以调节米浆的含水率,以及通过调节磨浆螺杆的转速以调控米浆熟浆比的步骤。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浆机及其制浆机构,将泡过水,充分吸水或发过酵的大米或玉米、小米、绿豆、大豆等颗粒状原料与水混合从加料口加入套筒中,开机加工后便可得到合适的米浆,可以实现一步制浆,不需传统工艺磨滤浆、煮粉团、研浆等过程,每小时可经加工约斤米浆,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提高产量。同时,本发明的制浆机构,其设有减压螺纹段及减压区,通过减压区能够向米浆内补充水份,能够提高米浆的含水率,使其制作的米粉具有较佳的口感,适用于生产生榨米粉。

2、本发明的制浆机及其制浆机构,米浆的关键工艺指标含水率、熟浆比可调控。通过调控高压水的注入速度可以调节米浆的含水率,通过调节磨浆螺杆的转速可以调控米浆的糊化度即熟浆比,特别适用于产生榨米粉的米浆。

3、本发明的制浆机及其制浆机构,其在套筒内还设有粗磨盘和精磨盘,通过粗磨盘和精磨盘对原料进行二级研磨,通过粗磨盘、精磨盘和磨浆螺杆的配合,能够提高磨浆所需的力度,允许制浆机及其制浆机构采用单螺杆即可完成对米浆的研磨,降低了功耗及对驱动件的要求,且其制得的米浆细腻,米粉口感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制浆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制浆机中制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制浆机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制浆机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图3所示制浆机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制浆机构中部分结构沿vi-vi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5所示制浆机构中第二外套筒在另一视角的透视图。

图8为图7在a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变频器、变压器、调速器、加压泵、调速电机和调速面板的电路连接简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制浆机、2-机架、3-制浆机构、31-磨浆螺杆、312-输料螺纹段、313-加压螺纹段、314-减压螺纹段、315-糊化螺纹段、32-套筒、321-连接筒、322-第一外套筒、323-第二外套筒、324-第三外套筒、325-第一耐磨筒、326-第二耐磨筒、327-第三耐磨筒、328-第四耐磨筒、329-第五耐磨筒、33-磨浆空间、331-输料区、332-加压区、334-减压区、335-糊化区、34-加料口、35-液体注入口、361-第一筒体、362-第一凸缘、364-第一限位槽、371-第二筒体、372-第二凸缘、373-第三筒体、374-第三凸缘、375-第二限位槽、38-粗磨盘、381-贯通孔、382,392-研磨齿、39-精磨盘、391-贯穿孔、4-驱动件、42-调速电机、43-主动轮、44-从动轮、45-传动带、46-调速面板、5-出浆板、6-出浆口、7-水箱、72-加水口、8-变频器、9-料斗、10-变压器、11,13-螺纹槽、12,14-条形槽、15-调速器、16-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浆机100,用于制作米浆。制浆机100包括机架2、制浆机构3、驱动件4及水箱7。制浆机构3及驱动件4均装设在机架2上,驱动件4与制浆机构3连接,以驱动制浆机构3对食品原料进行磨碎糅合,进而制得浆料;水箱7装设在机架2上并与制浆机构3连接,以在研磨过程中为浆料补充水份,从而提高浆料的含水率,以确保由该浆料制作的米粉具有较佳的口感。

请一并参见图2至图6,制浆机构3包括磨浆螺杆31、套筒32、粗磨盘38及精磨盘39。磨浆螺杆31具有沿其轴向依次排列的输料螺纹段312、加压螺纹段313、减压螺纹段314及糊化螺纹段315,其中,输料螺纹段312的螺纹与加压螺纹段313的螺纹间隔设置,减压螺纹段314的螺纹与糊化螺纹段315的螺纹间隔设置。减压螺纹段314的螺纹螺距小于加压螺纹段313的螺纹螺距。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料螺纹段312、加压螺纹段313、减压螺纹段314与糊化螺纹段315通过依次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料螺纹段312、加压螺纹段313、减压螺纹段314与糊化螺纹段315也可以一体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压螺纹段314的螺纹螺距>输料螺纹段312的螺纹螺距>糊化螺纹段315的螺纹螺距>加压螺纹段313的螺纹螺距。

套筒32装设在机架2上,套筒32内沿套筒32的轴向贯通设有磨浆空间33。套筒32通过磨浆空间33套接在磨浆螺杆31外并与磨浆螺杆31间隔设置,以形成供物料通过的通道。磨浆空间33包括相互连通并沿套筒32的轴向依次设置的输料区331、加压区332、减压区334及糊化区335,其中,输料螺纹段312的螺纹位于输料区331内,加压螺纹段313的螺纹位于加压区332内,减压螺纹段314的螺纹位于减压区334内,糊化螺纹段315的螺纹位于糊化区335内。套筒32上设有加料口34与液体注入口35,加料口34与输料区331连通,液体注入口35与减压区334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2包括第一外套筒322、第二外套筒323、第三外套筒324、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第三耐磨筒327、第四耐磨筒328及第五耐磨筒329。第一外套筒322、第二外套筒323及第三外套筒324均大致呈中空圆柱状,第一外套筒322、第二外套筒323及第三外套筒324沿套筒32的轴向依次连接,具体为:第一外套筒322包括第一筒体361及两个第一凸缘362,两个第一凸缘362分别凸设于第一筒体361相对两端;第二外套筒323包括第二筒体371及两个第二凸缘372,两个第二凸缘372分别凸设于第二筒体371相对两端;第三外套筒324包括第三筒体373及凸设于第三筒体373一端的第三凸缘374;两个第二凸缘372分别与第三凸缘374及其中一第一凸缘362通过螺栓连接。可以理解,第二凸缘372与第三凸缘374及第一凸缘36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连接。

第一耐磨筒325大致呈中空圆柱状,其装设在第一外套筒322内。第二耐磨筒326大致呈中空圆柱状,第二耐磨筒326装设于第一外套筒322及第二外套筒323共同围成的空间内,且第二耐磨筒326的端面与第一耐磨筒325的端面相抵。通过该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外套筒322与第二外套筒323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物料从第一外套筒322与第二外套筒323的连接处泄露。第三耐磨筒327大致呈中空圆柱状,其装设于第二外套筒323内,且第三耐磨筒327与第二耐磨筒326间隔设置。第一耐磨筒325的内腔与第二耐磨筒326的内腔共同围成输料区331,第三耐磨筒327的内腔围成加压区332。第四耐磨筒328大致呈中空圆柱状,其装设于第二外套筒323与第三外套筒324内。通过该设置能够提高第二外套筒323与第三外套筒324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物料从第二外套筒323与第三外套筒324的连接处泄露。第五耐磨筒329大致呈中空圆柱状,其装设于第三外套筒324内,且第五耐磨筒329与第四耐磨筒328间隔设置。第五耐磨筒329的内腔围成糊化区335。第二外套筒323的内腔与第四耐磨筒328的内腔共同围成减压区334,减压区334处于糊化区335与输料区33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料口34沿套筒32的径向贯通第一筒体361与第一耐磨筒325,以与输料区331连通。加料口34处还安装有料斗9,以便于向输料区331内添加食品原料。液体注入口35沿第二外套筒323的径向贯通第二筒体371,以与减压区334连通。优选地,液体注入口35位于减压区334较靠近输料区331的一端。

粗磨盘38安装于磨浆空间33内,并位于输料螺纹段312的螺纹与加压螺纹段313的螺纹之间,具体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2的内壁上凹设有第一限位槽364,第一限位槽364由第一外套筒322的内壁延伸至第二外套筒323的内壁上;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与第三耐磨筒327的侧壁均位于第一限位槽364内,粗磨盘38位于第二耐磨筒326与第三耐磨筒327之间,并被第二耐磨筒326与第三耐磨筒327夹紧。通过第一限位槽364与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第三耐磨筒327及粗磨盘38的配合,并利用第一限位槽364的限位作用能够防止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与第三耐磨筒327沿套筒32的轴线及径向移动,从而将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第三耐磨筒327及粗磨盘38可拆卸地装设在套筒32内。由于输料螺纹段312与加压螺纹段313的螺距较小,因此,食品原料或浆料在该区域内传送时受到的摩擦较大,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第三耐磨筒327与粗磨盘38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第三耐磨筒327及粗磨盘38任一出现磨损时,便于更换,以降低设备维护的成本。粗磨盘38上贯通开设有贯通孔381,粗磨盘38通过该贯通孔381套设于磨浆螺杆31外,并且围成贯通孔381的侧壁与磨浆螺杆31相间隔,以共同围成供物料通过的通道。粗磨盘38的相对两端面上(即粗磨盘38面向输料螺纹段312的端面与粗磨盘38面向加压螺纹段313的端面)、输料螺纹段312面向粗磨盘38的端面上以及加压螺纹段313面向粗磨盘38的端面上均设有以环形阵列方式布置的若干条研磨齿382,研磨齿382为斜向刀齿。粗磨盘38上的研磨齿382分别与输料螺纹段312的研磨齿382及加压螺纹段313的研磨齿382相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粗磨。

精磨盘39安装于磨浆空间33内,并位于减压螺纹段314的螺纹与糊化螺纹段315的螺纹之间,具体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2的内壁上凹设有第二限位槽375,第二限位槽375由第二外套筒323的内壁延伸至第三外套筒324的内壁上;第四耐磨筒328与第五耐磨筒329的侧壁均位于第二限位槽375内,精磨盘39位于第四耐磨筒328与第五耐磨筒329之间,并被第四耐磨筒328与第五耐磨筒329夹紧。通过第二限位槽375与第四耐磨筒328、第五耐磨筒329及精磨盘39的配合,同时利用第二限位槽375的限位作用能够防止第四耐磨筒328与第五耐磨筒329沿套筒32的轴线及径向移动,并将第四耐磨筒328、第五耐磨筒329及精磨盘39可拆卸地装设在套筒32内。当第四耐磨筒328、第五耐磨筒329及精磨盘39任一出现磨损时,便于更换,以降低设备维护的成本。精磨盘39上贯通开设有贯穿孔391,精磨盘39通过该贯穿孔391套设于磨浆螺杆31外,并且围成贯穿孔391的侧壁与磨浆螺杆31相间隔,以共同围成供浆料通过的通道。在本实施方式中,精磨盘39的相对两端面上(即精磨盘39面向减压螺纹段314的端面与精磨盘39面向糊化螺纹段315的端面)、减压螺纹段314面向精磨盘39的端面上以及糊化螺纹段315面向精磨盘39的端面上均设有以环形阵列方式布置的若干条研磨齿392,研磨齿392为斜向刀齿。精磨盘39上的研磨齿392分别与减压螺纹段314的研磨齿392及糊化螺纹段315的研磨齿392相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精磨。在本实施方式中,精磨盘39与减压螺纹段314之间的距离及精磨盘39与糊化螺纹段315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粗磨盘38与输料螺纹段312之间的距离及粗磨盘38与加压螺纹段313之间的距离,以使得精磨后能够获得粒度更小的浆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2的一端还固定有出浆板5,出浆板5与第三外套筒324之间形成出浆口6;磨浆螺杆31的一端与出浆板5转动连接,以使得磨浆螺杆31的运动更加稳定。

请再次参见图1及图2,驱动件4装设在机架2上并与磨浆螺杆31连接,以驱动磨浆螺杆31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件4包括调速电机42、主动轮43、从动轮44及传动带45。调速电机42装设在机架2上并与主动轮43连接;从动轮44固定地套接在磨浆螺杆31上,具体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32还包括连接筒321,连接筒321固定在机架2上,连接筒321的一端与第一外套筒322远离第二外套筒323的第一凸缘362通过螺栓连接;磨浆螺杆31转动地穿设连接筒321,且磨浆螺杆31远离出浆板5的一端位于连接筒321外;从动轮44固定地套接在磨浆螺杆31位于连接筒321外的一端。从动轮44通过传动带45与主动轮43连接。可以理解,还可在磨浆螺杆31与连接筒321之间设置密封圈(图未示),以防止浆料泄露。调速电机42能够驱动主动轮43转动,主动轮43通过传动带45驱动从动轮44及与从动轮44固定连接的磨浆螺杆31转动,进而实现制浆。

请一并参见图9,水箱7用于盛放水等液体,其上设有加水口72,用于向水箱7内添加液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箱7通过加压泵16与液体注入口35连接,加压泵16用以对水进行加压,形成高压水,然后将高压水通过液体注入口35注入减压区334,高压水能够更使得水进入减压螺纹段314的过程更为顺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箱7、加压泵16与液体注入口35之间通过水管相连。制浆机100还包括变压器10和调速器15,变压器10连接在电源和调速器15之间,调速器15连接变压器10和加压泵16。在本实施方式中,调速器15、电源、变压器10和加压泵16之间通过线缆连接。通过调速器15能够改变加压泵16的电压,进而控制加压泵16电机的转速,从而达到控制高压水注入速度的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浆机100还包括变频器8。变频器8装设在机架2上,并与调速电机42连接,用于调节调速电机42的转速,进而调节磨浆螺杆31的转速。优选地,还可在机架2上装设调速面板46,调速面板46与变频器8电性连接,以方便操作者设定调速电机42的转速。

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频器8、变压器10、调速器15、加压泵16、调速电机42及调速面板46均为市面上直接采购而得,其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制浆机100制作米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用于制作米浆的食品原料与水混合后从加料口34加入输料区331内:用于制作米浆的食品原料可以为大米、玉米、小米、绿豆、大豆的其中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在将原料加入输料区331内前,可将食品原料经过泡水、发酵处理,泡水时间优选为6小时以上,以确保食品原料充分吸水,必要时自然发酵2-7天。将泡过水,充分吸水或发过酵的大米或玉米、小米、绿豆、大豆等食品原料与水混合加到料斗9中,水没过原料即可。

利用驱动件4带动磨浆螺杆31转动;

利用输料螺纹段312将原料输送至粗磨盘38,原料在输料螺纹段312与套筒32之间的通道内被压缩推进,然后进入粗磨盘38的端面上进行粗磨,得到粗磨浆料;

粗磨浆料进入加压螺纹段313被进一步压缩后进入减压螺纹段314,利用减压螺纹段314对粗磨浆料进行减压,通过液体注入口35向减压区334内的粗磨浆料注入水,利用减压螺纹段314对粗磨浆料与注入的水进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好的浆料;

混合好的浆料被减压螺纹段314传送至精磨盘39处,并在精磨盘39的端面上进行精磨,得到精磨浆料;

利用糊化螺纹段315对精磨浆料进行研磨,传送,得到米浆。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料螺纹段312的螺距仅大于减压螺纹段314的螺距,该设置是为了便于原料进入输料螺纹段312的螺纹之间,从而被压缩推进;原料继续沿输料螺纹段312与第二耐磨筒326之间的通道运动,会被粗磨盘38阻挡,并进入输料螺纹段312与粗磨盘38之间,通过粗磨盘38上的研磨齿382与输料螺纹段312上的研磨齿382相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第一次粗磨,得到一次粗磨浆料。一次粗磨浆料经由贯通孔381后进入粗磨盘38与加压螺纹段313的端面之间,通过粗磨盘38上的研磨齿382与加压螺纹段313上的研磨齿382相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第二次粗磨,得到二次粗磨浆料。二次粗磨浆料进入加压螺纹段313与第三耐磨筒327形成的通道内进行压缩推进,由于加压螺纹段313的螺距减小,挤压力增大,浆料被进一步压缩。粗磨盘38和加压螺纹段313在对浆料进行挤压时,会对浆料产生很大的挤压力,此时,若加入水会被高速运转的物料甩出至套筒32内壁上而难以进入磨浆螺杆31的螺纹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二次粗磨浆料进入减压螺纹段314时,由于减压螺纹段314的螺距变大,物料的挤压力得以释放,而此处对应的套筒32上设有液体注入口35,高压水能够通过压水注入口进入减压螺纹段314上,以与浆料进行混合,研磨。

与高压水混合均匀后的浆料被减压螺纹段314输送至精磨盘39,并进入减压螺纹段314与精磨盘39之间,通过精磨盘39上的研磨齿392与减压螺纹段314上的研磨齿392相配合,以对浆料进行第一次精磨,得到一次精磨浆料。一次精磨的浆料经由贯穿孔391后进入精磨盘39与糊化螺纹段315的端面之间,通过精磨盘39上的研磨齿392与糊化螺纹段315上的研磨齿392相配合,以对物料进行第二次精磨,以得到二次精磨浆料。

二次精磨浆料被糊化螺纹段315传送至出浆口6排出。浆料在套筒32内传送的过程中,磨浆螺杆31、粗磨盘38、精磨盘39与浆料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浆料被熟化。通过调控高压水的注入速度可以调节米浆的含水率,通过调节调速电机42的转速可以调控米浆的糊化度即熟浆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耐磨筒325的内壁上、第二耐磨筒326的内壁上、第四耐磨筒328的内壁上以及第四耐磨筒329的内壁上均设有螺纹槽13;第三耐磨筒327的内壁上凹设有若干条形槽14,条形槽14与套筒32的轴向平行,若干条形槽14环绕第三耐磨筒327的内壁间隔设置。螺纹槽13与条形槽14的设置能够增加物料与套筒32间的摩擦力,以便于物料的传输。

此外,在制作含水率较大且粒度较细的浆料的过程中,例如,生榨米粉和卷筒粉米浆等浆料的含水率分别为40%和60%左右,在调浆(即将熟米浆和生米浆和水按一定的比例调和混均)的时候,由于需要连续加入高压水,且在低压下进行浆料传送,又由于含水率高,米浆粘度不会很高,当采用单螺杆传送和匀和的时候,很容易打滑,传送效率低,生产效率低。

为了提高传送效率,过去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1)加大螺杆直径和螺杆的螺槽宽度,增加浆料与套筒的接触面积,同时加大螺杆的转速,增加米浆离心力,增加浆料与套筒间的摩擦力,从而提传输效率。这种方法本质上还是通过提高米浆与套筒的径向压力来提高摩擦力,由于径向压力差较大,靠近套筒处压力大,而靠近轴心处压力小,新注入的水渗入轴心近端的比较多。由于浆料径向压力不均,米浆的匀和效果不佳。螺槽宽大,尾料浪费大,清洗困难。

(2)在套筒上单独开设长槽或车螺纹,例如第二耐磨筒326和第三耐磨筒327,其可以增加浆料与套筒间的摩擦力,但由于新加入的水往往聚集在套筒壁上,摩擦力增加有限,传送效率和匀和效果有限,很难达到要求。而且,实验表明,当螺杆转速达到120rmp以上后,通过单独开设长槽或车螺纹的方式,其传输效率及传输速度基本不再增加。

(3)采用双螺杆机构,双螺杆机构具有很好的传输、混匀作用,也可以通过螺杆参数设计降低压力方便高压水的注入,但由于双螺杆机必须采用同步调整机构,制造成本成倍增加,目前在小型机上很少使用。

请一并参见图7及图8,为解决调浆过程中米浆打滑的问题,提高传输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第二外套筒323面向减压区334的内壁上设有6-8个螺纹槽11,以在减压区334的内壁上形成头数为6-8,导程为10-15mm的梯形右螺纹,梯形右螺纹牙截面的尺寸为:短边a为0.3-0.6mm,长边b为1.0-1.5mm,牙深h为0.8-1.0mm。第二外套筒323面向减压区334的内壁上还设有10-15个条形槽12,条形槽12的横截面为方形,尺寸为宽2.0-3.5mm,深0.8-1.0mm。每一条形槽12与套筒32的轴线平行,若干条形槽12环绕套筒32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以将第二外套筒323内壁上的螺纹分隔成间断的螺纹段。在本实施方式中,条形槽12的数量为12条,条形槽12的横截面为宽为3mm,深0.8mm的方形。第二外套筒323内壁上形成的螺纹为6头螺纹,且该螺纹为导程为10mm的梯形右螺纹,梯形牙截面的尺寸为:短边a为0.5mm,长边b为1.2mm,牙深h为0.9mm。实验表明,具有该数量、形状以及尺寸条形槽12与螺纹,能够与减压螺纹段314配合取得具有较佳的混匀效果,其传输效率比单独开设条形槽的情况高150%以上,比单独开设螺纹槽的情况高90%以上。本实施采用梯型螺纹而不采用其他牙截面,例如三角型螺纹,是因为梯型螺纹不仅可以增加沟槽的容量,增加米浆在沟槽内的压力差扰动,还可以增加螺杆与套筒内孔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损。可以理解的是,条形槽12的数量以及螺纹的头数、牙截面形状及螺旋方向也可以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压螺纹段314表面的螺纹为大导程右旋螺纹,其能够配合减压区334内壁上形成的小导程梯形右螺纹达到更好的传输及混料效果。

第二外套筒323的内壁上布满不连续的小段螺纹,不仅提高了浆料与第二外套筒323间的摩擦力,而且在减压螺纹段314转动时,浆料在减压螺纹段314的带动下在小段螺纹和条形槽12之间转动,压力一张一紧,在各个小螺纹的端面对着转动的方向上产生周期性的,局部很大的压力,致使浆料在分散的很多点上产生不均匀的料流扰动,加速了径向和轴向各层浆料之间的交换,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及效率,也促进了浆料的均匀混合,特别适用于低压低浓度浆料的传送。实验证明,该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效率和浆料的匀和效果,在转速为80-250rmp的条件下,传输效率比单独开设条形槽的情况高120%以上,比单独开设螺纹槽的情况高73%以上,且其减压螺纹段314的转速越高,与单独开设条形槽12和单独开设螺纹槽11的对比效率越明显,而且混匀效果大幅度提升,出料稳定均匀。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浆机100及其制浆机构3,将食品原料与水混合从加料口34加入套筒32中,开机加工后便可得到合适的米浆,可以实现一步制浆,不需传统工艺磨滤浆、煮粉团、研浆等过程,每小时可经加工约50斤米浆,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提高产量。同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浆机构3,其设有减压螺纹段314及减压区334,通过减压区334能够向米浆内补充水份,能够提高米浆的含水率,使其制作的米粉具有较佳的口感,适用于生产生榨米粉。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浆机100及其制浆机构3,米浆的关键工艺指标含水率、熟浆比可调控。通过调控高压水的注入速度可以调节米浆的含水率,通过调节磨浆螺杆31的转速可以调控米浆的糊化度即熟浆比。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制浆机100及其制浆机构3,其在套筒32内还设有粗磨盘38和精磨盘39,通过粗磨盘38和精磨盘39对原料进行二级研磨,通过粗磨盘38、精磨盘39和磨浆螺杆31的配合,能够提高磨浆所需的力度,允许制浆机100及其制浆机构3采用单螺杆即可完成对米浆的研磨,降低了功耗及对驱动件4的要求,且其制得的米浆细腻,米粉口感较佳。此外,可以利用粗磨盘38的两个端面对浆料进行两次粗磨,利用精磨盘39的两个端面对浆料进行两次精磨,能够达到更好地研磨效果。

可以理解,套筒32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耐磨筒325、第二耐磨筒326、第三耐磨筒327、第四耐磨筒328及第五耐磨筒329可以省略;第一外套筒322、第二外套筒323及第三外套筒324也可以一体连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驱动件4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利用电机直接驱动磨浆螺杆31转动。

可以理解,也可以仅在粗磨盘38与精磨盘39的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研磨齿。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整个减压区334的内壁上均设有螺纹槽11和条形槽12,以在整个减压区334的内壁形成间断的螺纹段。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