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8866发布日期:2018-11-24 12:5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锰锌铁氧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难以实现高bs的同时有高磁导率,更加难以在高磁导率下具有高dc特性,宽温范围内高dc特性难上加难。

磁环:顾名思义就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磁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铁磁环在不同的频率下有不同的阻抗特性,例如在低频时铁磁环的阻抗会很小。信号频率越高,信号越容易辐射出去,而一般的信号线都是没有屏蔽层的,那么这些信号线就成了很好的天线,接收周围环境中各种杂乱的高频信号,而这些功率电感、磁环线圈、色环电感、贴片电感、磁珠电感、变压器、叠层电感、电子信号叠加在本来传输的信号上,甚至会改变原来传输的有用信号,而在磁环作用下,使正常有用的信号很好的通过,又能很好的抑制高频干扰信号的通过。所以在现有需求下,磁环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增加磁导率的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将含有80~99wt%包含重稀土氧化物、氟化物或氟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和1~20wt%的硬脂酸锌粉末的混合粉末;混合粉末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粉末状的涂覆材料吸附在磁性材料上;吸附上涂覆材料的磁性材料放入烘房,在180℃~200℃的条件下高温烘烤10min;取1%~2%的高光钡、1%~2%的增电剂、0.3%~0.5%的增光剂、0.7%~1%的流平剂混合200倍的水,高温烘烤后的球体取出立即放入水混合液中,浸泡1小时,将浸泡后的磁性粉体放入外侧底部电解槽中,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内加有磁性粉体搅拌电解液,使磁性粉体均匀的覆盖在磁性材料的表面;磁性粉体的加入量在3~5g/l;取出,涂抹一层胶膜,干燥后,去除膜。

所述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聚乙烯醇60-70份、沙蒿胶15-20份、锗2-6份、硅3-5份、交联剂5-9份、抗氧剂2-3份、挥发剂10-13份。

所述胶膜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沙蒿胶混合;

混合后的胶剂与锗、硅加入到瓶中,搅拌,5-9小时;

再升温,加入交联剂、抗氧剂、挥发剂,在90-100℃下保持反应1小时;

然后用经螺杆挤出机挤出、水冷、切割后制得双降解母料,最后经吹膜机吹膜即得目标薄膜制品。

挤出机螺杆分3个区段;在溶体输送之前,往溶体内滴入消泡剂,每隔3秒,滴入一滴,熔体输送区的前端温度为100~150℃,螺杆转速一般为10~20r/min,中段温度为300-450℃,螺杆转速一般为5~7r/min,中段温度为50-70℃,螺杆转速一般为30~34r/min。

有益效果为:

可在磁性材料表面形成均匀覆盖的磁性粉体,在烧结前,并通过膜进行覆盖,该膜层可以减少磁性材料表面的微孔和裂纹,使其更多的体现磁性粉体的电磁波吸收、屏蔽功能,硅、锗材料内的弱磁场通过外界微作用力变为强磁场和巨型强磁场,并能达到自生增加和补偿磁场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涂覆将含有80~99wt%包含重稀土氧化物、氟化物或氟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和1~20wt%的硬脂酸锌粉末的混合粉末;混合粉末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粉末状的涂覆材料吸附在磁性材料上;吸附上涂覆材料的磁性材料放入烘房,在180℃~200℃的条件下高温烘烤10min;取1%~2%的高光钡、1%~2%的增电剂、0.3%~0.5%的增光剂、0.7%~1%的流平剂混合200倍的水,高温烘烤后的球体取出立即放入水混合液中,浸泡1小时,将浸泡后的磁性粉体放入外侧底部电解槽中,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内加有磁性粉体搅拌电解液,使磁性粉体均匀的覆盖在磁性材料的表面;磁性粉体的加入量在3~5g/l;取出,涂抹一层胶膜,干燥后,去除膜。

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聚乙烯醇60份、沙蒿胶15份、锗2份、硅3份、交联剂5份、抗氧剂2份、挥发剂10份。

胶膜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沙蒿胶混合;

混合后的胶剂与锗、硅加入到瓶中,搅拌,5-9小时;

再升温,加入交联剂、抗氧剂、挥发剂,在90-100℃下保持反应1小时;

然后用经螺杆挤出机挤出、水冷、切割后制得双降解母料,最后经吹膜机吹膜即得目标薄膜制品。

挤出机螺杆分3个区段;在溶体输送之前,往溶体内滴入消泡剂,每隔3秒,滴入一滴,熔体输送区的前端温度为100~150℃,螺杆转速一般为10~20r/min,中段温度为300-450℃,螺杆转速一般为5~7r/min,中段温度为50-70℃,螺杆转速一般为30~34r/min。

实施例2: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所述的涂覆将含有80~99wt%包含重稀土氧化物、氟化物或氟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和1~20wt%的硬脂酸锌粉末的混合粉末;混合粉末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粉末状的涂覆材料吸附在磁性材料上;吸附上涂覆材料的磁性材料放入烘房,在180℃~200℃的条件下高温烘烤10min;取1%~2%的高光钡、1%~2%的增电剂、0.3%~0.5%的增光剂、0.7%~1%的流平剂混合200倍的水,高温烘烤后的球体取出立即放入水混合液中,浸泡1小时,将浸泡后的磁性粉体放入外侧底部电解槽中,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内加有磁性粉体搅拌电解液,使磁性粉体均匀的覆盖在磁性材料的表面;磁性粉体的加入量在3~5g/l;取出,涂抹一层胶膜,干燥后,去除膜。

所述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聚乙烯醇70份、沙蒿胶20份、锗6份、硅5份、交联剂9份、抗氧剂3份、挥发剂13份。

所述胶膜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沙蒿胶混合;

混合后的胶剂与锗、硅加入到瓶中,搅拌,5-9小时;

再升温,加入交联剂、抗氧剂、挥发剂,在90-100℃下保持反应1小时;

然后用经螺杆挤出机挤出、水冷、切割后制得双降解母料,最后经吹膜机吹膜即得目标薄膜制品。

挤出机螺杆分3个区段;在溶体输送之前,往溶体内滴入消泡剂,每隔3秒,滴入一滴,熔体输送区的前端温度为100~150℃,螺杆转速一般为10~20r/min,中段温度为300-450℃,螺杆转速一般为5~7r/min,中段温度为50-70℃,螺杆转速一般为30~34r/min。

实施例3:一种软磁铁氧体磁环制备中涂覆工艺,涂覆将含有80~99wt%包含重稀土氧化物、氟化物或氟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和1~20wt%的硬脂酸锌粉末的混合粉末;混合粉末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粉末状的涂覆材料吸附在磁性材料上;吸附上涂覆材料的磁性材料放入烘房,在180℃~200℃的条件下高温烘烤10min;取1%~2%的高光钡、1%~2%的增电剂、0.3%~0.5%的增光剂、0.7%~1%的流平剂混合200倍的水,高温烘烤后的球体取出立即放入水混合液中,浸泡1小时,将浸泡后的磁性粉体放入外侧底部电解槽中,电解槽内的电解液内加有磁性粉体搅拌电解液,使磁性粉体均匀的覆盖在磁性材料的表面;磁性粉体的加入量在3~5g/l;取出,涂抹一层胶膜,干燥后,去除膜。

胶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聚乙烯醇65份、沙蒿胶18份、锗5份、硅4份、交联剂7份、抗氧剂2份、挥发剂11份。

胶膜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沙蒿胶混合;

混合后的胶剂与锗、硅加入到瓶中,搅拌,5-9小时;

再升温,加入交联剂、抗氧剂、挥发剂,在90-100℃下保持反应1小时;

然后用经螺杆挤出机挤出、水冷、切割后制得双降解母料,最后经吹膜机吹膜即得目标薄膜制品。

挤出机螺杆分3个区段;在溶体输送之前,往溶体内滴入消泡剂,每隔3秒,滴入一滴,熔体输送区的前端温度为100~150℃,螺杆转速一般为10~20r/min,中段温度为300-450℃,螺杆转速一般为5~7r/min,中段温度为50-70℃,螺杆转速一般为30~34r/min。

经过涂覆制备的磁环,磁导率实验数据如下: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