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硅粉除尘成型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605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微硅粉除尘成型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除尘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微硅粉除尘成型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称凝聚硅灰,是铁合金在冶炼硅铁和工业硅时,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它是大工业冶炼中的副产物,整个过程需要用除尘环保设备进行回收。通常采用布袋除尘器收集微硅粉,除尘布袋堪称袋式除尘器的心脏,一般被称为除尘布袋或者除尘滤袋,除尘布袋是袋式除尘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分,通常圆筒型滤袋垂直地悬挂在除尘器中。由于排出废气的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才能除尘,且除尘布袋易磨损、腐蚀,影响除尘效果,长期使用造成网眼堵塞使阻力过高,需要经常取下清洗或更换,费时费力。除尘后的微硅粉粉尘仍然需要收集到袋子中,收集过程中仍然存在二次污染,且粉状尘土在运输过程中较为不便,易出现扬尘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硅粉除尘成型一体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除尘装置,进风口,出风道,清洗装置,集尘箱,控制装置,搅拌装置,脱水成型装置,干冰机,立柱,固定板,固定孔,螺栓;其中除尘装置为垂直放置的中空六面柱体,进风口位于除尘装置左侧并深入到除尘装置内部;出风道位于除尘装置顶部并与除尘装置相通;清洗装置为梯形并安装在除尘装置内侧底部;集尘箱安装在除尘装置下方并与除尘装置相通,集尘箱的右侧安装有控制装置;集尘箱下部连接有搅拌装置;脱水成型装置安装在搅拌装置下部;干冰机位于除尘装置侧面;除尘装置底部四个角分别安装有立柱,立柱为长方体,每根立柱底部安装有个固定板;固定板底部有波浪形突起,中部开有固定孔,可利用螺栓将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钢制外壳,进风过滤器,出风过滤器,转轴,y型支撑架,耐高温金属内网,耐高温金属外网,固定框,支撑杆,支撑立柱,电机ⅰ,防尘轴承,耐火纤维绒,卸灰道;其中进风过滤器为中空并与进风口相连,卸灰道为中空并安装在进风过滤器下部,卸灰道下端伸入到集尘箱中;出风过滤器为中空并与出风道相连;耐高温金属内网与耐高温金属外网围成圆形,其边缘安装有固定框,耐高温金属内网与耐高温金属外网网面上每隔40cm安装有垂直于固定框的支撑杆,耐高温金属内网与耐高温金属外网之间的支撑杆相互对应,在支撑杆之间位于支撑杆中部焊接有支撑立柱;四根y型支撑架相互间隔90度夹角固定在耐高温金属内网的固定框上;y型支撑架连接在位于除尘装置内部中心的转轴上;转轴一端与位于除尘装置外部的电机ⅰ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在除尘装置内壁的防尘轴承相连;进风过滤器上下两侧以及出风过滤器左右两侧开有“工”字形开口,开口边缘安装有耐火纤维绒,“工”字形开口使耐高温金属内网和耐高温金属外网分别从进风过滤器和出风过滤器穿过,电机ⅰ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耐高温金属内网与耐高温金属外网的材质为不锈钢,目数为10000目。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喷嘴支撑架,喷嘴,漏管,进气接口;其中喷嘴支撑架位于清洗装置中部,喷嘴支撑架上安装有3-5个喷嘴,漏管位于清洗装置底部并伸入到集尘箱中;进气接口安装在清洗装置一侧并与喷嘴相连。

所述集尘箱包括滤尘网,电动开合门ⅰ,压力传感器;其中滤尘网铺在除尘装置底部,位于清洗装置底部两侧,集尘箱顶部;电动开合门ⅰ安装在集尘箱底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电动开合门ⅰ内表面;电动开合门ⅰ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stm32单片机,总开关,紧急停止开关,电机ⅰ启动开关,电机ⅰ停止开关,电机ⅱ启动开关,电机ⅱ停止开关,电机ⅲ启动开关,电机ⅲ停止开关,电机ⅳ启动开关,电机ⅳ停止开关,电机ⅴ启动开关,电机ⅴ停止开关,电机ⅵ启动开关,电机ⅵ停止开关;其中stm32单片机位于控制装置内部左下侧;总开关位于控制装置外部右下侧;紧急停止开关位于总开关下方;电机ⅰ启动开关、电机ⅰ停止开关、电机ⅱ启动开关、电机ⅱ停止开关、电机ⅲ启动开关、电机ⅲ停止开关、电机ⅳ启动开关、电机ⅳ停止开关、电机ⅴ启动开关、电机ⅴ停止开关、电机ⅵ启动开关、电机ⅵ停止开关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控制装置外部右上侧并与stm32单片机连接;总开关与紧急停止开关同stm32单片机连接;除尘装置中的电机ⅰ、集尘箱中的电动开合门ⅰ和压力传感器与stm32单片机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ⅱ,传动轴,伞状齿轮ⅰ,伞状齿轮ⅱ,转动杆,叶片,环形不锈钢水管,出水孔,注水口,水泵,水管,电动开合门ⅱ,出料管;其中电机ⅱ位于搅拌装置外部一侧;传动轴位于搅拌装置内部,一端与电机ⅱ连接,另一端与伞状齿轮ⅰ连接;伞状齿轮ⅱ与伞状齿轮ⅰ垂直咬合,伞状齿轮ⅱ中部与垂直于搅拌装置的转动杆连接;转动杆安装有4-6组叶片;环形不锈钢水管安装在搅拌装置内壁上并环绕一周,环形不锈钢水管上开有18个出水孔;注水口安装在搅拌装置7外部一侧,一端与环形不锈钢水管相连,另一端与水管相连;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相连;电动开合门ⅱ安装在搅拌装置底部并与其下的出料管相连;出料管下端伸入到脱水成型装置内部;电机ⅱ、水泵、电动开合门ⅱ与控制装置的stm32单片机601相连。

所述脱水成型装置包括电机ⅲ,滚动轴,网格皮带,挤压块,承压块,挡板,伸缩杆,曲轴,转轮,圆形铆接件ⅰ,圆形铆接件ⅱ,皮带,电机ⅳ,小型转轮,排水槽,排污口,成型机机箱,上盖ⅰ,真空挤出机,进料口,挤出口,清污门,曲轴箱;其中电机ⅲ安装在脱水成型装置前部外侧,并与内部的网格皮带相连,网格皮带之间安装有5-8个滚动轴形成传送带,传送带后端向上翘起的角度为40度并深入到右侧的成型机机箱中,网格皮带左侧安装有承压块,承压块上部安装有挡板,承压块与挡板均为不锈钢材料;网格皮带左侧安装有挤压块,挤压块为不锈钢长方体,横向长度与承压块一致,高度低于挡板高度1cm,挤压块后部连接有伸缩杆;曲轴箱安装在脱水成型装置后部外侧,伸缩杆另一端位于曲轴箱内部并与曲轴通过圆形铆接件ⅰ连接;曲轴另一端与转轮外缘通过圆形铆接件ⅱ连接;电机ⅳ位于曲轴箱右侧,小型转轮与电机ⅳ连接并通过皮带带动转轮;排水槽安装在网格皮带底部,排水槽底部成斜坡状;排水槽右侧末端开有排污口;真空挤出机位于成型机机箱内部、网格皮带末端右侧,其进料口位于网格皮带最高处右侧;成型机机箱前部左侧安装有清污门,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上盖ⅰ;电机ⅲ、电机ⅳ、电机ⅴ与控制装置的stm32单片机相连。

所述干冰机包括箱体,加冰盖,支撑横梁,置物台,网状箱,电缸,电机ⅵ,固定横梁,刨冰砂轮,储冰室,气泵接口,出冰口,三通管,喷气口,气管,开关,复位按钮;其中箱体为中空立方体,箱体顶部安装有加冰盖;两根支撑横梁安装在箱体内中上部左侧,置物台固定在支撑横梁中部;金属网状箱成正方形固定在置物台上,网状箱右侧面开口,方便放置干冰块;箱体内中上部右侧安装有两根电缸,电机ⅵ通过固定横梁固定在两根电缸之间;刨冰砂轮与电机ⅵ相连,其高度与网状箱一致,直径小于网状箱边长1.5cm;储冰室成圆筒状,位于支撑横梁与电缸下方,出冰口安装在储冰室底部;气泵接口安装箱体右侧下方,一端与气泵相连,另一端与位于出冰口下方的三通管相连;三通管上部端口与出冰口相连,左侧端口与位于箱体左侧下方的喷气口相连;气管一端与喷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清洗装置的进气接口连接;开关位于箱体外部左上侧,复位按钮位于开关下方;开关与电缸、电机ⅵ相连;复位按钮与电缸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转轮式耐高温金属除尘网,一可以省去废气的冷却处理;二可使除尘网具有抗损坏腐蚀的优点,节约大量更换成本;三是由于金属网在进风口和出风道出旋转,风被排出时可进行二次过滤。使用干冰对金属网进行定期清洗,防止网孔堵塞影响除尘效果。微硅粉经除尘后经加水搅拌,提高其粘结力,经挤压脱水后利用真空挤出机将其塑为条状或块状,方便搬运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耐高温金属内网仰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除尘装置侧面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出风过滤器侧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两层金属网间连接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脱水成型装置脱水设备剖面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干冰机俯视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干冰机侧面结构图;

图中:1-除尘装置,101-钢制外壳,102-进风过滤器,103-出风过滤器,104-转轴,105-y型支撑架,106-耐高温金属内网,107-耐高温金属外网,108-固定框,109-支撑杆,110-支撑立柱,111-电机ⅰ,112-防尘轴承,113-耐火纤维绒,114-卸灰道,2-进风口,3-出风道,4-清洗装置,401-喷嘴支撑架,402-喷嘴,403-漏管,404-进气接口,5-集尘箱,501-滤尘网,502-电动开合门ⅰ,503-压力传感器,6-控制装置,601-stm32单片机,602-总开关,603-紧急停止开关,604-电机ⅰ启动开关,605-电机ⅰ停止开关,606-电机ⅱ启动开关,607-电机ⅱ停止开关,608-电机ⅲ启动开关,609-电机ⅲ停止开关,610-电机ⅳ启动开关,611-电机ⅳ停止开关,612-电机ⅴ启动开关,613-电机ⅴ停止开关,614-电机ⅵ启动开关,615-电机ⅵ停止开关,7-搅拌装置,701-电机ⅱ,702-传动轴,703-伞状齿轮ⅰ,704-伞状齿轮ⅱ,705-转动杆,706-叶片,707-环形不锈钢水管,708-出水孔,709-注水口,710-水泵,711-水管,712-电动开合门ⅱ,713-出料管,8-脱水成型装置8,801-电机ⅲ,802-滚动轴,803-网格皮带,804-挤压块,805-承压块,806-挡板,807-伸缩杆,808-曲轴,809-转轮,810-圆形铆接件ⅰ,811-圆形铆接件ⅱ,812-皮带,813-电机ⅳ,814-小型转轮,815-排水槽,816-排污口,817-成型机机箱,818-上盖ⅰ,819-真空挤出机,820-进料口,821-挤出口,822-清污门,823-曲轴箱,9-干冰机,901-箱体,902-加冰盖,903-支撑横梁,904-置物台,905-网状箱,906-电缸,907-电机ⅵ,908-固定横梁,909-刨冰砂轮,910-储冰室,911-气泵接口,912-出冰口,913-三通管,914-喷气口,915-气管,916-开关,917-复位按钮,10-立柱,11-固定板,12-固定孔,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硅粉除尘成型一体装置,包括除尘装置1,进风口2,出风道3,清洗装置4,集尘箱5,控制装置6,搅拌装置7,脱水成型装置8,干冰机9,立柱10,固定板11,固定孔12,螺栓13;其中除尘装置1为垂直放置的中空六面柱体,进风口2位于除尘装置1左侧并深入到除尘装置1内部;出风道3位于除尘装置1顶部并与除尘装置1相通;清洗装置4为梯形并安装在除尘装置1内侧底部;集尘箱5安装在除尘装置1下方并与除尘装置1相通,集尘箱5的右侧安装有控制装置6;集尘箱5下部连接有搅拌装置7;脱水成型装置8安装在搅拌装置7下部;干冰机9位于除尘装置1侧面;除尘装置1底部四个角分别安装有立柱10,立柱10为长方体,每根立柱10底部安装有4个固定板11;固定板11底部有波浪形突起,中部开有固定孔12,可利用螺栓13将固定板11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除尘装置1包括钢制外壳101,进风过滤器102,出风过滤器103,转轴104,y型支撑架105,耐高温金属内网106,耐高温金属外网107,固定框108,支撑杆109,支撑立柱110,电机ⅰ111,防尘轴承112,耐火纤维绒113,卸灰道114;其中进风过滤器102为中空并与进风口2相连,卸灰道114为中空并安装在进风过滤器102下部,卸灰道114下端伸入到集尘箱5中;出风过滤器103为中空并与出风道3相连;耐高温金属内网106与耐高温金属外网107围成圆形,其边缘安装有固定框108,耐高温金属内网106与耐高温金属外网107网面上每隔40cm安装有垂直于固定框108的支撑杆109,耐高温金属内网106与耐高温金属外网之间的支撑杆109相互对应,在支撑杆109之间位于支撑杆109中部焊接有支撑立柱110;四根y型支撑架105相互间隔90度夹角固定在耐高温金属内网106的固定框108上;y型支撑架105连接在位于除尘装置1内部中心的转轴104上;转轴104一端与位于除尘装置1外部的电机ⅰ111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在除尘装置1内壁的防尘轴承112相连;进风过滤器102上下两侧以及出风过滤器103左右两侧开有“工”字形开口,开口边缘安装有耐火纤维绒113,“工”字形开口使耐高温金属内网106和耐高温金属外网107分别从进风过滤器102和出风过滤器103穿过,电机ⅰ111与控制装置6相连。

所述耐高温金属内网106与耐高温金属外网107的材质为不锈钢,目数为10000目。

所述清洗装置4包括喷嘴支撑架401,喷嘴402,漏管403,进气接口404;其中喷嘴支撑架401位于清洗装置4中部,喷嘴支撑架401上安装有3-5个喷嘴402,漏管403位于清洗装置4底部并伸入到集尘箱5中;进气接口404安装在清洗装置4一侧并与喷嘴402相连。

所述集尘箱5包括滤尘网501,电动开合门ⅰ502,压力传感器503;其中滤尘网501铺在除尘装置1底部,位于清洗装置4底部两侧,集尘箱5顶部;电动开合门ⅰ502安装在集尘箱5底部;压力传感器503安装在电动开合门ⅰ502内表面;电动开合门ⅰ502和压力传感器503与控制装置6相连。

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stm32单片机601,总开关602,紧急停止开关603,电机ⅰ启动开关604,电机ⅰ停止开关605,电机ⅱ启动开关606,电机ⅱ停止开关607,电机ⅲ启动开关608,电机ⅲ停止开关609,电机ⅳ启动开关610,电机ⅳ停止开关611,电机ⅴ启动开关612,电机ⅴ停止开关613,电机ⅵ启动开关614,电机ⅵ停止开关615;其中stm32单片机601位于控制装置6内部左下侧;总开关602位于控制装置6外部右下侧;紧急停止开关603位于总开关602下方;电机ⅰ启动开关604、电机ⅰ停止开关605、电机ⅱ启动开关606、电机ⅱ停止开关607、电机ⅲ启动开关608、电机ⅲ停止开关609、电机ⅳ启动开关610、电机ⅳ停止开关611、电机ⅴ启动开关612、电机ⅴ停止开关613、电机ⅵ启动开关614、电机ⅵ停止开关615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控制装置6外部右上侧并与stm32单片机601连接;总开关602与紧急停止开关603同stm32单片机601连接;除尘装置1中的电机ⅰ111、集尘箱5中的电动开合门ⅰ502和压力传感器503与stm32单片机601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ⅱ701,传动轴702,伞状齿轮ⅰ703,伞状齿轮ⅱ704,转动杆705,叶片706,环形不锈钢水管707,出水孔708,注水口709,水泵710,水管711,电动开合门ⅱ712,出料管713;其中电机ⅱ701位于搅拌装置7外部一侧;传动轴702位于搅拌装置7内部,一端与电机ⅱ701连接,另一端与伞状齿轮ⅰ703连接;伞状齿轮ⅱ704与伞状齿轮ⅰ703垂直咬合,伞状齿轮ⅱ704中部与垂直于搅拌装置7的转动杆705连接;转动杆705安装有4-6组叶片706;环形不锈钢水管707安装在搅拌装置7内壁上并环绕一周,环形不锈钢水管707上开有18个出水孔708;注水口709安装在搅拌装置7外部一侧,一端与环形不锈钢水管707相连,另一端与水管711相连;水管711的另一端与水泵710相连;电动开合门ⅱ712安装在搅拌装置7底部并与其下的出料管713相连;出料管713下端伸入到脱水成型装置8内部;电机ⅱ701、水泵710、电动开合门ⅱ712与控制装置6的stm32单片机601相连。

所述脱水成型装置8包括电机ⅲ801,滚动轴802,网格皮带803,挤压块804,承压块805,挡板806,伸缩杆807,曲轴808,转轮809,圆形铆接件ⅰ810,圆形铆接件ⅱ811,皮带812,电机ⅳ813,小型转轮814,排水槽815,排污口816,成型机机箱817,上盖ⅰ818,真空挤出机819,进料口820,挤出口821,清污门822,曲轴箱823;其中电机ⅲ801安装在脱水成型装置8前部外侧,并与内部的网格皮带803相连,网格皮带803之间安装有5-8个滚动轴802形成传送带,传送带后端向上翘起的角度为40度并深入到右侧的成型机机箱817中,网格皮带803左侧安装有承压块805,承压块805上部安装有挡板806,承压块805与挡板806均为不锈钢材料;网格皮带803左侧安装有挤压块804,挤压块804为不锈钢长方体,横向长度与承压块805一致,高度低于挡板806高度1cm,挤压块804后部连接有伸缩杆807;曲轴箱823安装在脱水成型装置8后部外侧,伸缩杆807另一端位于曲轴箱823内部并与曲轴808通过圆形铆接件ⅰ810连接;曲轴808另一端与转轮809外缘通过圆形铆接件ⅱ811连接;电机ⅳ813位于曲轴箱823右侧,小型转轮814与电机ⅳ813连接并通过皮带带动转轮809;排水槽815安装在网格皮带803底部,排水槽815底部成斜坡状;排水槽815右侧末端开有排污口816;真空挤出机819位于成型机机箱817内部、网格皮带末端803右侧,其进料口820位于网格皮带803最高处右侧;成型机机箱817前部左侧安装有清污门822,顶部安装有可打开的上盖ⅰ818;电机ⅲ801、电机ⅳ813、电机ⅴ819与控制装置6的stm32单片机601相连;

所述干冰机9包括箱体901,加冰盖902,支撑横梁903,置物台904,网状箱905,电缸906,电机ⅵ907,固定横梁908,刨冰砂轮909,储冰室910,气泵接口911,出冰口912,三通管913,喷气口914,气管915,开关916,复位按钮917;其中箱体901为中空立方体,箱体901顶部安装有加冰盖902;两根支撑横梁903安装在箱体901内中上部左侧,置物台904固定在支撑横梁903中部;金属网状箱905成正方形固定在置物台904上,网状箱905右侧面开口,方便放置干冰块;箱体901内中上部右侧安装有两根电缸906,电机ⅵ907通过固定横梁908固定在两根电缸906之间;刨冰砂轮909与电机ⅵ907相连,其高度与网状箱905一致,直径小于网状箱边长1.5cm;储冰室910成圆筒状,位于支撑横梁903与电缸906下方,出冰口912安装在储冰室910底部;气泵接口911安装箱体901右侧下方,一端与气泵相连,另一端与位于出冰口912下方的三通管913相连;三通管913上部端口与出冰口912相连,左侧端口与位于箱体901左侧下方的喷气口914相连;气管915一端与喷气口914相连,另一端与清洗装置4的进气接口404连接;开关916位于箱体901外部左上侧,复位按钮917位于开关916下方;开关916与电缸906、电机ⅵ907相连;复位按钮917与电缸906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按下总开关602,stm32单片机601控制电机ⅰ111带动转轴104转动,转轴104上的y型支撑架105撑起耐高温金属内网106与耐高温金属外网107,106-耐高温金属内网与107-耐高温金属外网均采用不锈钢制成,耐高温防腐蚀,两层金属网的边缘利用固定框108加固,支撑立柱110连接两层金属网;金属网在转动过程中穿过顶部的出风过滤器103、左侧的进风过滤器102以及底部的清洗装置4;出风过滤器103、进风过滤器102和清洗装置4的“工”字形开口一方面使金属网通过,另一方面“工”字形开口内边缘上的耐火纤维绒113可以擦拭金属网表面以及防止除尘装置内部的微硅粉灰尘从出风过滤器103进入出风道3中。

含尘废气从进风过滤器102进入后微硅粉被金属网当下,风进入除尘装置1中从出风过滤器103进入出风道3排除。进风过滤器102下部的卸灰道114将当下的微硅粉送入集尘箱5中;由于微硅粉颗粒大小不定,较小颗粒的穿过耐高温金属外网107进入两层金属网的夹层中,随金属网转动进入到除尘装置1内部,或直接穿过两层金属网进入除尘装置1内部,其大部分沉降至除尘装置1底部,通过滤尘网501进入到集尘箱5中,极少部分被风吹动进入出风道3;当两层金属网长期使用时,微硅粉吸附粘接在金属网上,导致孔径变小,特别是耐高温金属外网107在孔径变小后除尘能力大幅提升,但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堵塞使进风过滤器102内部阻力过大,因此需要进行清洗。

除尘装置1底部的清洗装置4中有3-5个喷嘴403,喷嘴403外接干冰机9,使用干冰对两层金属网进行清洗,主要针对耐高温金属外网107,防止其堵塞。使用时打开干冰机9上的加冰盖902,将干冰块放入网状箱905中,气泵接口911连接上气泵,喷气口914与气管915连接后,打开开关916,两根电缸906伸出并带动电机ⅵ907上的刨冰砂轮909进入到网状箱905中,将干冰块磨碎,磨碎的干冰粒落入下方的储冰室910中,通过三通管913顶部的端口进入气管中,从而由喷嘴403喷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物经漏管403进入到集尘箱5中;若要重新加冰,可按下复位按钮917将电缸906收回后再放置干冰块。

集尘箱5底部的电动开合门ⅰ502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503,当收集的微硅粉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打开电动开合门ⅰ502将微硅粉卸入到其下部的搅拌装置7;此时通过stm32单片机601的控制,启动电机ⅱ701,电机ⅱ701带动传动轴802并通过伞状齿轮ⅰ703、伞状齿轮ⅱ704使转动杆705工作,其上的叶片706开始搅动。启动电机ⅱ701的同时,水泵710也开始工作,将水送入环形不锈钢水管707中并通过出水孔708上的注水口709向搅拌装置7中加水,当搅拌时间到达预设值时,电动开合门ⅱ712打开将搅拌好的灰料经过出料管713送入脱水成型装置8中。

脱水成型装置8中安装有传送皮带,由电机ⅲ801、滚动轴802、网格皮带803组成,传送皮带后端向上翘起将灰料送至高处。电动开合门ⅱ712打开后电机ⅲ801开始运转,灰料经网格皮带803传送;网格皮带803左侧固定有承压快805,其上部有挡板806,防止灰料挤出,右侧有与承压快805相同长度的挤压块804,其高度比挡板806低1cm,挤压块804后部连接有安装在曲轴箱823中的伸缩杆807,曲轴箱823中的电机ⅳ813随电机ⅲ801一同启动,通过小型转轮814和皮带812带动转轮809旋转,转轮809外缘有利用圆形铆接件ⅱ811连接的曲轴808,曲轴808通过圆形铆接件ⅰ810与伸缩杆807相连,实现挤压块804的往复运动,将网格皮带803上的灰料挤出,挤出的水分通过网格流入底部的排水槽815中,排水槽815底部呈倾斜坡状,污水可从排污口816中流出,由于含有大量水分,因此污水中的微硅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脱水后的灰料随传送皮带升起进入其右侧的成型机机箱817中,成型机机箱817中安装有真空挤出机819,灰料进入真空挤出机819的进料口820中并通过挤出口成为条状或块状;由于灰料进入进料口820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掉落,因此成型机机箱817一侧开有清污门822,可打开清污门822将掉落的灰料收集起来,打开上盖ⅰ818重新加入进料口820中。

stm32单片机601的具体型号为stm32f108,本技术领域人员可通过查询芯片技术手册可轻易得到stm32f108的接口含义及连接方法,属于可轻而易举得到的现有技术;控制装置6中各个电机控制开关的意义在于单独启动或停止电机,便于排故和检修,电路连接方法采用常规技术。

(朱贵国,汪党.《基于stm32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数字技术及应用,2013(5))中指出:“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可以控制直流电机”,(张斌斌,《基于stm32的交流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5)中指出:“采用stm32微控制器对交流异步电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通过上述可知,使用stm32单片机601对直流/交流电机进行控制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转轮809带动曲轴808使伸缩杆807进行前后运动采用的是连杆原理,该原理为广泛使用的公知常识,属于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