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53发布日期:2018-11-07 21:13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是向该反应器提供原料的装置,能够连续进料,使该反应器持续反应的装置。

原有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在向反应器供料的时候不能够辅助该反应器对料进行反应更迅速,混合更好,反应器在对料搅拌混合后在对该料进行反应,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在向反应器供料的时候不能够辅助该反应器对料进行反应更迅速,混合更好,反应器在对料搅拌混合后在对该料进行反应,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电机、机筒和螺旋杆,所述支撑架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左侧设置有所述机筒,所述机筒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筒内腔设置有所述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右端贯穿所述机筒右壁,并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第二电机、转轴、L型杆、水箱、水泵和支撑轴,所述搅拌桶位于所述机筒后方,并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搅拌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内腔设置有所述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搅拌桶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上表面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表壁设置有若干个所述L型杆,所述L型杆均与固定在所述转轴外表壁,所述搅拌桶左侧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内腔设置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筒左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机筒出料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搅拌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桶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与所述搅拌桶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机筒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内腔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成S型并与所述搅拌桶内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一端贯穿所述搅拌桶右壁上端,另一端贯穿所述搅拌桶右壁下端。

优选的,所述水泵右表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水箱上表面与冷却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右侧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一端贯穿所述水箱右壁,另一端与冷却管下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搅拌桶,搅拌桶前方设置有机筒,机筒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搅拌桶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机筒相连接,机筒通过连接管与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接,这样当对料进行反应的时候,先将料倒进搅拌桶内进行搅拌,使搅拌桶将料先进行搅拌混合后在将料通过出料管输送机机筒内,通过机筒内的螺旋杆将料进行在一次的混合,在挤进反应器内,这样不仅可以使反应器省去了搅拌混合的时间,还使反应器的反应更加快速,还可以持续工作,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进料装置、11-支撑架、12-第一电机、13-机筒、131-连接管、14-螺旋杆、20-混合装置、21-搅拌桶、211-进料斗、212-冷却管、213-出料管、22-第二电机、23-转轴、24-L型杆、25-水箱、26-水泵、261-出水管、262-回水管、27-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本体聚合的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装置10和混合装置20,进料装置10包括支撑架11、第一电机12、机筒13和螺旋杆14,支撑架1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与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左侧设置有机筒13,机筒13与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机筒13内腔设置有螺旋杆14,螺旋杆14右端贯穿机筒13右壁,并与第一电机12输出端转动连接,混合装置20包括搅拌桶21、第二电机22、转轴23、L型杆24、水箱25、水泵26和支撑轴27,搅拌桶21位于机筒13后方,并与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桶2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与搅拌桶21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桶21内腔设置有支撑轴27,支撑轴27与搅拌桶2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支撑轴27上表面设置有转轴23,转轴23一端与支撑轴27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2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23外表壁设置有若干个L型杆24,L型杆24均与固定在转轴23外表壁,搅拌桶21左侧设置有水箱25,水箱25与支撑架11上表面固定连接,水箱25内腔设置有水泵26,水泵26与水箱25内腔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22和水泵2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架11上表面设置有搅拌桶21,搅拌桶21前方设置有机筒13,机筒13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14,螺旋杆14与第一电机12转动连接,搅拌桶21的出料口通过出料管213与机筒13相连接,机筒13通过连接管131与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接,使搅拌桶21将料进行搅拌混合后在将料通过出料管213输送进机筒13内,使机筒13内的料能够通过第一电机12的转动带动螺旋杆14将料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在将料通过连接管131输送进反应器内,使反应器能够更加快速的对料进行反应,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12的型号为Y80M2-2,本实用新型第二电机22的型号为Y90L-2,本实用新型水泵26的型号为150QJ20-4。

进一步的,机筒13左侧设置有连接管131,连接管131一端与机筒13出料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口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机筒13左侧设置有连接管131,连接管131一端与机筒13出料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丙烯酸聚合物管式反应器的进料口固定连接,使机筒13内的料能够进入到反应器内。

进一步的,搅拌桶21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211,进料斗211与搅拌桶21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桶21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213,出料管213一端与搅拌桶2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机筒13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搅拌桶21上表面设置有进料斗211,进料斗211与搅拌桶21上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桶21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213,出料管213一端与搅拌桶2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机筒13上表面,使原料能够通过进料斗211进入到机筒21内进行搅拌,使搅拌混合后的料能够通过出料管213进入到机筒13内。

进一步的,搅拌桶21内腔设置有冷却管212,冷却管212成S型并与搅拌桶21内腔壁固定连接,冷却管212一端贯穿搅拌桶21右壁上端,另一端贯穿搅拌桶21右壁下端。

本实施例中,搅拌桶21内腔设置有冷却管212,冷却管212成S型并与搅拌桶21内腔壁固定连接,冷却管212一端贯穿搅拌桶21右壁上端,另一端贯穿搅拌桶21右壁下端,使搅拌桶内的料能够通过冷却管212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水泵26右表面设置有出水管261,出水管261一端与水泵26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水箱25上表面与冷却管212上端固定连接,水泵26右侧设置有回水管262,回水管262一端贯穿水箱25右壁,另一端与冷却管212下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泵26右表面设置有出水管261,出水管261一端与水泵26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水箱25上表面与冷却管212上端固定连接,水泵26右侧设置有回水管262,回水管262一端贯穿水箱25右壁,另一端与冷却管212下端固定连接,使水箱25内的水能够通过出水管261进入到冷却管212内,使冷却管212内的水能够通过回水管262进入到水箱25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将连接管131与反应器进行连接,在将水箱25内灌满水,将原料通过进料斗211倒进搅拌桶21内,将第二电机22的电源打开,使第二电机22带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转动时会带动L型杆开始对料进行搅拌混合,将水泵26的电源打开,使水泵26将水箱25内的水通过出水管261输送进冷却管212内,使冷却管212开始对搅拌桶21内的料进行冷却,使搅拌桶21内的料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料的性质和后期的反应,冷却管212内的水会通过回水管262回流进水箱25内,搅拌混合好后,将第一电机12的电源打开,使第一电机12带动螺旋杆14转动,螺旋杆12转动的时候,搅拌桶21内的料会通过出料管213不停的将料输送进机筒13内,机筒13内的料会通过螺旋杆14的转动进一步的混合,并通过连接管131被螺旋杆14挤进反应器内,将反应器的电源打开,使反应器开始对料进行反应,工作结束后,将所有电源关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