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肥用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635发布日期:2019-02-11 00:0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肥用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造粒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复合肥用造粒机。



背景技术:

复混肥是复混肥料的简称,是含有多种植物所需矿物质元素或其他养分的肥料,一般含有大量元素有:氮N、磷P、钾K,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现有的复混肥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单一造粒操作,造成完成后不能及时进行预加热烘干,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块或变形,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同时会出现造粒后成型易破碎的情况,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肥用造粒机,结构合理,一体式加热烘干,造粒成型,操作简单,实用适宜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复合肥用造粒机,包括造粒机壳体,所述造粒机壳体内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和造粒机壳体相配合的滚轮,所述滚筒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造粒机壳体上设有减速电机一,所述减速电机一的输出端设有和从动齿轮相配合的主动齿轮,所述造粒机壳体内设有输送蛟龙,所述输送蛟龙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二,所述造粒机壳体上部靠近减速电机二一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造粒机壳体底部远离减速电机二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主辊和副辊构成的辊压机构,所述滚筒内壁上设有加热器。

作为改进,所述副辊的固定端设置为可水平调节,可根据需求来调节压制的颗粒大小。

作为改进,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滚筒外壁的中间位置处,中间处啮合有利于保持滚筒的平衡。

作为改进,所述输送蛟龙连接造粒机壳体处设有轴承,转动更加灵活省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加热烘干对复合肥进行预加热,避免了造成完成后的复混肥出现颗粒变形或结块的问题,便于提高产品质量,便于复混肥进行下一步加工,同时绞龙输送,辊子压实成型,可以有效的减少复合肥在输送的过程中掉落的问题,便于提高加工环境的清洁性,同时也便于提高产品在输送效率,避免了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的问题,便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造粒机壳体,2、滚筒,3、滚轮,4、从动齿轮,5、减速电机一,6、主动齿轮,7、输送蛟龙,8、减速电机二,9、进料管,10、进料斗,11、出料管,12、主辊,13、副辊,14、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包括造粒机壳体1,所述造粒机壳体1内设有滚筒2,所述滚筒2上设有和造粒机壳体1相配合的滚轮3,所述滚筒2外壁上沿周向设有从动齿轮4,所述造粒机壳体1上设有减速电机一5,所述减速电机一5的输出端设有和从动齿轮4相配合的主动齿轮6,所述造粒机壳体1内设有输送蛟龙7,所述输送蛟龙7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二8,所述造粒机壳体1上部靠近减速电机二8一端设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顶部设有进料斗10,所述造粒机壳体1底部远离减速电机二8一侧设有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上设有主辊12和副辊13构成的辊压机构,所述滚筒2内壁上设有加热器14。

所述副辊13的固定端设置为可水平调节,所述从动齿轮4设置于滚筒2外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输送蛟龙7连接造粒机壳体1处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原料进入进料管9,在输送蛟龙7和滚筒2相互动作下,造粒成型,同时滚筒2转动,有效对肥料颗粒进行干燥,肥料颗粒输送到出料管11,在主辊12和副辊13的辊压下,压实成型,不易松散。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