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194发布日期:2019-01-22 22:5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由于高温、洁净的工业场所对空气的洁净度有较高的要求,空气洁净技术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常需要借助空气过滤器净化,耐高温空气过滤器以其适用于特殊工艺要求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使用耐高温空气过滤器的过程中存在净化效果差、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提高过滤效果且结构紧凑。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中心设有矩形筒体,所述矩形筒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矩形筒体的左侧壁上端及下端分别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板、第二横板与所述过滤器壳体左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横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横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所述过滤器壳体左侧壁、所述矩形筒体的左侧壁之间围成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从左至右等距离间隔设有多个热风管,各所述热风管的两端均开口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对应所述各所述热风管开设有竖直的贯穿孔,所述第一横板上方设有水平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密封,另一端伸出过滤器壳体左侧壁,所述各所述热风管的顶端均与所述进气管连通,形成所述换热室的所述过滤器壳体左侧壁底部设有冷空气进口、顶部设有热空气出口;所述矩形筒体的底壁两侧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与所述过滤器壳体底壁固定,所述第一竖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竖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二竖板、所述过滤器壳体底壁、所述矩形筒体的底壁之间围成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二竖板上由上至下均设有多个横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矩形筒体的右侧壁两端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横板、第四横板与所述过滤器壳体右侧壁固定,所述第三横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四横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三横板、所述第四横板、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右侧壁、所述矩形筒体的右侧壁之间围成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三横板、所述第四横板上从左至右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矩形筒体的顶壁两侧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竖板、第四竖板与所述过滤器壳体顶壁固定,所述第三竖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四竖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三竖板、所述第四竖板上由上至下均设有多个横向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竖板、所述第四竖板、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顶壁、所述矩形筒体的顶壁之间围成第三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三过滤室内均设有过滤芯,各所述过滤芯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矩形筒体上,所述过滤芯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过滤器壳体上,所述第三竖板左侧的所述过滤器壳体顶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所述第二竖板、所述第三横板、所述第四横板、所述第三竖板、所述第四竖板与所述过滤器壳体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矩形筒体之间的间隙均涂抹有密封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所述热风管下端的开口与一个所述第一竖板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导风管连接,第一通孔数量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导风管均呈弧形,各所述第一导风管等间距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竖板上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第四横板上的第二通孔通过第二导风管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第二通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二导风管均呈弧形,各所述第二导风管等间距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换热室的左侧内壁固定有一列第一挡板,所述换热室的右侧内壁固定有一列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挡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各所述第一挡板、各所述第二挡板均横向设置,各所述第一挡板、各所述第二挡板上均设有用于各所述热风管穿过的贯穿孔,各所述第一挡板、各所述第二挡板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换热室的右侧内壁之间有间隙,各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换热室的左侧内壁之间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气管的直径向靠近所述矩形筒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空气过滤器,高温废气依次经过所述换热室、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三过滤室,然后从所述过滤器壳体顶壁的出气口流出,在对高温废气过滤之前,先将高温废气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对高温废气的进行三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和过滤芯的使用寿命。将所述换热室、所述第一过滤室、所述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三过滤室首尾连接成环形,集成在一个过滤器壳体内,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过滤器壳体;101、第一横板;102、第二横板;103、第一竖板;103a、第一通孔;104、第二竖板;105、第三横板;105a、第二通孔;106、第四横板;107、第三竖板;107a、第三通孔;108、第四竖板;109、出气口;110、矩形筒体;120、换热室;121、热风管;122、进气管;123、冷空气进口;124、热空气出口;125、第一挡板;126、第二挡板;130、第一过滤室;131、第一导风管;132、第二导风管;140、第二过滤室;141、过滤芯;150、第三过滤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包括过滤器壳体100,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中心设有矩形筒体110,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左侧壁上端及下端分别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板101、第二横板102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左侧壁固定,所述第一横板10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横板10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一横板101、所述第二横板102、所述过滤器壳体100左侧壁、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左侧壁之间围成换热室120,所述换热室120内从左至右等距离间隔设有多个热风管121,各所述热风管121的两端均开口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板101、所述第二横板102上,所述第一横板101、所述第二横板102对应所述各所述热风管121开设有竖直的贯穿孔,所述第一横板101上方设有水平的进气管122,所述进气管122的一端密封,另一端伸出过滤器壳体100左侧壁,所述各所述热风管121的顶端均与所述进气管122连通,形成所述换热室120的所述过滤器壳体100左侧壁底部设有冷空气进口123、顶部设有热空气出口124。

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底壁两侧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103、第二竖板104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底壁固定,所述第一竖板103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竖板10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一竖板103、所述第二竖板104、所述过滤器壳体100底壁、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底壁之间围成第一过滤室130,所述第一竖板103、所述第二竖板104上由上至下均设有多个横向的第一通孔103a。

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右侧壁两端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横板105、第四横板106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右侧壁固定,所述第三横板105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四横板10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三横板105、所述第四横板106、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右侧壁、所述矩形筒体110的右侧壁之间围成第二过滤室140,所述第三横板105、所述第四横板106上从左至右设有多个竖向的第二通孔105a。

所述矩形筒体110的顶壁两侧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竖板107、第四竖板108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顶壁固定,所述第三竖板107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四竖板10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所述第三竖板107、所述第四竖板108上由上至下均设有多个横向的第三通孔107a,所述第三竖板107、所述第四竖板108、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顶壁、所述矩形筒体110的顶壁之间围成第三过滤室150,所述第一过滤室130、所述第二过滤室140、所述第三过滤室150内均设有过滤芯141,各所述过滤芯14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矩形筒体110上,所述过滤芯14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上,所述第三竖板107左侧的所述过滤器壳体100顶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口109。

所述第一横板101、所述第二横板102、所述第一竖板103、所述第二竖板104、所述第三横板105、所述第四横板106、所述第三竖板107、所述第四竖板108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矩形筒体110之间的间隙均涂抹有密封胶。

上述的一种耐高温空气过滤器,高温废气依次经过所述换热室120、所述第一过滤室130、所述第二过滤室140、所述第三过滤室150,然后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顶壁的出气口109流出,在对高温废气过滤之前,先将高温废气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对高温废气的进行三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和过滤芯的使用寿命。将所述换热室120、所述第一过滤室130、所述第二过滤室140、所述第三过滤室150首尾连接成环形,集成在一个过滤器壳体100内,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具体地,高温废气进入所述进气管122内,沿所述进气管122的长度方向移动,高温废气流向所述热风管121,同时冷空气从所述冷空气进口123进入所述换热室120,与高温废气及进行热交换,然后经过热交换的冷空气从所述热空气出口124流出,可用于工业干燥,而经过热交换后的废气从所述热风管121的出气端流出,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过滤室130、所述第二过滤室140、所述第三过滤室150,然后从所述出气口109流出所述过滤器壳体100。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热风管121下端的开口与一个所述第一竖板103的第一通孔103a通过第一导风管131连接,第一通孔103a数量与所述第一导风管13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导风管131均呈弧形,各所述第一导风管131等间距设置;经过热交换后的废气从所述热风管121下端的开口流出,经过所述第一导风管131的引导从所述第一竖板103的各第一通孔103a进入所述第一过滤室130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竖板104上的每个所述第一通孔103a与一个第四横板106上的第二通孔105a通过第二导风管132连接,所述第一通孔103a的数量与第二通孔105a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二导风管132均呈弧形,各所述第二导风管132等间距设置;从所述第二竖板104的各第一通孔103a流出的废气经过对应所述第二导风管132的引导从所述第四横板106的各第二通孔105a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室140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室120的左侧内壁固定有一列第一挡板125,所述换热室120的右侧内壁固定有一列第二挡板126,所述第一挡板125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挡板12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100的前端壁和后端壁通过密封胶条密封,各所述第一挡板125、各所述第二挡板126均横向设置,各所述第一挡板125、各所述第二挡板126上均设有用于各所述热风管121穿过的贯穿孔,各所述第一挡板125、各所述第二挡板126交错设置,各所述第一挡板125与所述换热室120的右侧内壁之间有间隙,各所述第二挡板126与所述换热室120的左侧内壁之间有间隙;各所述第一挡板125、各所述第二挡板126形成气体流通的螺旋通道,引导进入所述换热室120内部的冷空气经过螺旋通道从所述换热室120顶部流向底部,提高冷空气与所述热风管121侧壁的接触机会,提高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122的直径向靠近所述矩形筒体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当高温废气进入所述进气管122内,保证了高温废气从进气端至末端均保证了充足的气流,保证流向各所述热风管121内部的高温废气流量一致,有利于从所述热风管121出气端流出的烟气均匀流向所述第一过滤室130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