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642发布日期:2019-02-12 21:5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



背景技术: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

常规的萃取操作一般是,往装有水相物料的反应釜中加入有机相,搅拌一定时间,然后静置分层。由于反应釜的搅拌混合功能有限,物料在釜内打转,往往需要搅拌较长时间,或者要加入新的萃取剂萃取两到三次,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费时、效率低,消耗的萃取剂多,导致回收萃取剂时的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结构紧凑,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省时省力,利于萃取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壳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壳体内活动连接有传动轴,驱动电机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上纵向分布有搅流板和固定轴,固定轴位于搅流板之间,搅流板上环绕分布有节流孔,搅流板的外壁上周向分布有叶片,固定轴穿过传动轴,固定轴的两端均设有U型座,U型座上活动连接有U型搅拌臂,U型搅拌臂的两侧均设有毛刷,U型搅拌臂内活动连接有搅拌叶轮;该混合器结构紧凑,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省时省力,利于萃取操作。

进一步,壳体的内壁上纵向分布有折流板,折流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60°,水相物料和萃取剂在搅流板和U型搅拌臂的共同搅拌作用下旋转流动,折流板起到阻挡作用,改变水相物料和萃取剂的流向及流速,从而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合效果。

进一步,壳体的内顶部上设有限位环,传动轴穿过限位环,限位环对传动轴起到径向限位作用,防止传动轴高速旋转时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传动轴转动时的稳定性,增强搅拌效果。

进一步,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防腐层,防止酸性、碱性等腐蚀性溶液腐蚀壳体的内壁,从而延长壳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方便人随时观察到壳体内混合溶液的搅拌情况及搅拌部件的运行情况,直观清楚,便于及时转移,提高效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进一步,传动轴的表面设有防腐涂层,防腐涂层能有效地防止因传动轴与酸碱性容易接触发生腐蚀而损坏,大大增加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和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水相物料和萃取剂从进液口加入到壳体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同时带动搅流板和固定轴转动,固定轴通过U型座带动U型搅拌臂转动,将水相物料和萃取剂搅拌混合,溶液经过节流孔时,流速及流向均发生变化,中心向周围扩散,接触面积大,混合更加均匀,在搅流板的转动过程中,叶片不断切割溶液,使溶液快速流动,提高混合效率;U型搅拌臂与U型座铰接,一方面带动U型搅拌臂左右摆动,另一方面限制了U型搅拌臂的摆动幅度,保证搅拌有效,通过U型搅拌臂的左右摆动,不断改变溶液的流速及流向,增大水相物料和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传质效率,利于萃取,毛刷的接触面积大,增大了搅动范围,从而加强了搅动效果;U型搅拌臂内活动连接有搅拌叶轮,搅拌叶轮在流动的溶液带动下,发生自转,进一步搅动溶液,从而使水相物料和萃取剂混合更加充分;搅拌混合后的溶液经出液口进入分层罐内即可静置分层,而不用再加入新的萃取剂进行萃取,节约了萃取剂,从而节约回收萃取剂时的能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省时省力,利于萃取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和搅流板、U型搅拌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搅拌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液口;3-出液口;4-驱动电机;5-传动轴;6-搅流板;7-固定轴;8-节流孔;9-叶片;10-U型座;11-U型搅拌臂;12-毛刷;13-搅拌叶轮;14-限位环;15-折流板;16-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高效管道混合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分别设有进液口2和出液口3,将水相物料和萃取剂从进液口2加入,混合后从出液口3转移到分层罐中,进液口2位于出液口3的下方,低进高出,混合时间长。壳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4,壳体1内活动连接有传动轴5,驱动电机4连接传动轴5,传动轴5上纵向分布有搅流板6和固定轴7,固定轴7位于搅流板6之间,搅流板6上环绕分布有节流孔8,搅流板6的外壁上周向分布有叶片9,固定轴7穿过传动轴5,固定轴7的两端均设有U型座10,U型座10上活动连接有U型搅拌臂11,U型搅拌臂11的两侧均设有毛刷12,驱动电机4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同时带动搅流板6和固定轴7转动,固定轴7通过U型座10带动U型搅拌臂11转动,将水相物料和萃取剂搅拌混合,溶液经过节流孔8时,流速及流向均发生变化,中心向周围扩散,接触面积大,混合更加均匀,在搅流板6的转动过程中,叶片9不断切割溶液,使溶液快速流动,提高混合效率;U型搅拌臂11与U型座10铰接,一方面带动U型搅拌臂11左右摆动,另一方面限制了U型搅拌臂11的摆动幅度,保证搅拌有效,通过U型搅拌臂11的左右摆动,不断改变溶液的流速及流向,增大水相物料和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传质效率,利于萃取,毛刷12的接触面积大,增大了搅动范围,从而加强了搅动效果。U型搅拌臂11内活动连接有搅拌叶轮13,搅拌叶轮13在流动的溶液带动下,发生自转,进一步搅动溶液,从而使水相物料和萃取剂混合更加充分。混合溶液进入分层罐后即可静置分层,而不用再加入新的萃取剂进行萃取,节约了萃取剂,从而节约回收萃取剂时的能耗。

壳体1的内顶部上设有限位环14,传动轴5穿过限位环14,限位环14对传动轴5起到径向限位作用,防止传动轴5高速旋转时发生晃动,从而提高传动轴5转动时的稳定性,增强搅拌效果。壳体1的内壁上纵向分布有折流板15,折流板15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夹角为30~60°,水相物料和萃取剂在搅流板6和U型搅拌臂11的共同搅拌作用下旋转流动,折流板15起到阻挡作用,改变水相物料和萃取剂的流向及流速,从而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合效果。

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腐层,防止酸性、碱性等腐蚀性溶液腐蚀壳体1的内壁,从而延长壳体1的使用寿命。传动轴5的表面设有防腐涂层,防腐涂层能有效地防止因传动轴5与酸碱性容易接触发生腐蚀而损坏,大大增加了传动轴5的使用寿命和适用范围。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透明观察窗16,方便人随时观察到壳体1内混合溶液的搅拌情况及搅拌部件的运行情况,直观清楚,便于及时转移,提高效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水相物料和萃取剂从进液口2加入到壳体1内,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传动轴5转动,传动轴5同时带动搅流板6和固定轴7转动,固定轴7通过U型座10带动U型搅拌臂11转动,将水相物料和萃取剂搅拌混合,溶液经过节流孔8时,流速及流向均发生变化,中心向周围扩散,接触面积大,混合更加均匀,在搅流板6的转动过程中,叶片9不断切割溶液,使溶液快速流动,提高混合效率;U型搅拌臂11与U型座10铰接,一方面带动U型搅拌臂11左右摆动,另一方面限制了U型搅拌臂11的摆动幅度,保证搅拌有效,通过U型搅拌臂11的左右摆动,不断改变溶液的流速及流向,增大水相物料和萃取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传质效率,利于萃取,毛刷12的接触面积大,增大了搅动范围,从而加强了搅动效果;U型搅拌臂11内活动连接有搅拌叶轮13,搅拌叶轮13在流动的溶液带动下,发生自转,进一步搅动溶液,从而使水相物料和萃取剂混合更加充分;搅拌混合后的溶液经出液口3进入分层罐内即可静置分层,而不用再加入新的萃取剂进行萃取,节约了萃取剂,从而节约回收萃取剂时的能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好,省时省力,利于萃取操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