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0140发布日期:2019-11-19 21:0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雾化除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堆肥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的雾化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具有种类多、数量大、集中的特点,其中城镇生活污泥占据相当份额,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湿污泥(含水率80%)的产量超过1亿吨,我国污泥年产生量约800万吨干重(折合成湿泥饼约为3200万吨),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这些污泥多数被简单堆填或随意弃置,大大抵消了污水处理厂净化环境的功效,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处置这些数量日益庞大、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城镇污泥既是一个重大的环境污染源,也是巨大的生物质资源与能源库,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通过堆肥发酵的方法对城市污泥进行腐熟发酵之后,可用以改良土壤,还可以利用污泥做有机肥料,但是在堆肥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因此,如何针对产生的臭气进行有效处理,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除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除臭系统,其包括:气泵、进气管道、吸附室、雾化室以及排气管道;

所述气泵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吸附室相连通,所述吸附室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多个吸附单元,任一吸附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以及填充于固定板之间的活性炭,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有格栅结构,所述活性炭收纳于网袋中,所述吸附室通过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雾化室相连通,所述雾化室包括:第二壳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喷雾单元,所述喷雾单元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吸附室中的多根雾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雾管上的多个雾化喷头,所述排气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雾化室上,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改进,多个气泵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气管道与所述吸附室相连通,任一所述进气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多个盖板,多个盖板与所述吸附单元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二壳体中还设置有缓冲室,所述缓冲室与所述吸附室和雾化室之间的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缓冲室中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改进,多根雾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顶壁和/或底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二壳体还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出液口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至各雾管的进液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改进,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汇流室,所述汇流室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通的多个汇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通过设置吸附室和雾化室,能够对产生的堆肥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处理,避免了空气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包括:气泵1、进气管道2、吸附室3、雾化室4以及排气管道5。

所述气泵1用于堆肥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输送至吸附室3中进行吸附处理。具体地,所述气泵1通过进气管道2与所述吸附室3相连通。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多个气泵1,此时,多个气泵1分别通过各自的进气管道2与所述吸附室3相连通,任一所述进气管道2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所述吸附室3用于对臭气进行吸附处理。具体地,所述吸附室3包括:第一壳体3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中的多个吸附单元,且多个吸附单元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如此以方便影响臭气的流速,保证吸附的效率。

其中,任一吸附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板32以及填充于固定板32之间的活性炭33,所述固定板32上形成有格栅结构,如此在方便进气的同时,还起到均流缓冲的作用。所述活性炭33收纳于网袋中。如此,以方便活性炭33的整体更换。相应的,所述第一壳体31上开设有多个盖板,多个盖板与所述吸附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吸附室3通过所述进气管道2与所述雾化室4相连通,所述雾化室4用于对经过吸附的臭气进行雾化除臭。具体地,所述雾化室4包括:第二壳体4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中的喷雾单元。

所述喷雾单元通过喷出雾化的含有除臭微生物的溶液实现除臭,其关键在于保证雾化的液滴与臭气进行充分接触,以提高除臭的效果。所述除臭微生物可以选择现有的成熟除臭微生物,例如乳酸菌、酵母菌、纳豆菌等,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喷雾单元包括:多个安装于所述吸附室3中的多根雾管42以及设置于所述雾管42上的多个雾化喷头43。如此通过合理设置雾化喷头43的角度以及排布,可实现全方位的喷雾。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雾化喷头43可沿所在的雾管42自上而下且沿周向均匀排布。相应的,多根雾管4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41内部的顶壁和/或底壁上。

为了实现含有除臭微生物的溶液的循环利用,所述第二壳体41还连接有回流管8,所述回流管8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41的出液口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至各雾管42的进液管上。相应的,为了避免溶液在第二壳体41的底部堆积,所述第二壳体41的底部设置有汇流室7,所述汇流室7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41相连通的多个汇流口,此时,所述回流管8一端与所述汇流室7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各雾管42的进液管上。

此外,所述第二壳体41中还设置有缓冲室6,该缓冲室6位于所述第二壳体41的一端,且所述缓冲室与所述吸附室3和雾化室4之间的进气管道2相连通,所述缓冲室6中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板61。

所述排气管道5一端连接于所述雾化室4上,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根据需要,可设置多个排气管道5,且每一个排气管道5上设置控制阀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雾化除臭系统通过设置吸附室和雾化室,能够对产生的堆肥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处理,避免了空气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