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化工品气化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130发布日期:2019-08-16 22:3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化工品气化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化工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体化工品气化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化合物中卤素 (氟、氯、碘 )、氟、磷、硼等非金属元素以及一些金属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一般沿用封管法、金属弹筒法等方法,1995年薛立格提出了三角瓶内接触燃烧快速侧定的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更加简便、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该方法需要预制备样品,同时装置需要用到白金丝作为接触剂,且在反应过程中样品容易燃烧不彻底,影响后期的检测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制备了一种液体化工品气化吸收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通过加热套实现了液体化工品气化燃烧,通过第一氧气进管、第二氧气进管,液体化工品进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液体化工样品的分散,保证了该样品气化及燃烧效率,提高了液体化工品含有的离子含量检测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液体化工品气化吸收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包括加热管主体和位于加热管主体两端的进样管和出样管;进样管的进样端口内径小于加热管主体的内径;且进样管上依次连通有第一氧气进管、液体化工品进管、第二氧气进管。

第一氧气进管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包绕固定于进样管上形成蜗壳形结构,其包绕角度为90°-270°;第二氧气进管的管口位于与进样管的进样端口相对的一端,且与进样管平行布置;液体化工品进管的管口位于进样管的上端。

热管主体上包裹有加热套,出样管连通有离子吸收液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氧气进管与进样管倾斜布置,且其进气方向朝向加热管主体方向。采用本技术方案,第一氧气进管的氧气给液体化工品向前运动的助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样管的进样端口内径为加热管主体的内径的1/3,这样液体化工样品随由进样管进入加热管主体后,由于口径的增大,可以促进液体化工样品的分散;且该进样端口与加热管主体上端面的距离为加热管主体总高度的1/3,采用本技术方案,主要考虑到液体化工样品在未气化前会出现下沉现象,将该进样端口提高位置,促进分散,加速气化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管主体上有点火通孔和与点火通孔相匹配的塞子。由于有的液体化工品的自燃点较高,根据需要通过点火的方式加速燃烧,可以采用电打火或者助燃物深入加热管主体助燃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样管的进样端口部位伸进加热管主体内,且进样端口呈喇叭状。采用本技术方案主要给液体化工品进行预热,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出样管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通有干燥器、离子吸收液瓶。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将反应得到的水分去除,方便后续对离子吸收液中离子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管为石英管。石英管的耐热温度高,可以满足大多数液体化工品在其内部燃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氧气进管、第二氧气进管,液体化工品进管上分别有流量计和控制阀。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原料的精准控制,同时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出样管伸入到离子吸收液瓶底部,离子吸收液瓶上部有出气孔。对于离子吸收液瓶,如果待检测液体化工品较少,无需打开出气孔,如果需要待检测液体化工品较多,生成的气体较多,就需要打开出气孔排二氧化碳等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采用加热套加热,液体化工品经过氧气载动进入加热管主体气化、燃烧,生成气体进入离子吸收液吸收,然后进行后续检测,使用方便、快捷,容易操作,适合日常检测。

(2)第二氧气进管给液体化工品向前运动的推力,第一氧气进管包绕固定于进样管上形成蜗壳形结构,液体化工品经过第一氧气进管后形成旋涡状的分布进入加热管主体内,促进液体化工品分散,可以加速液体化工品的受热气化燃烧,进而产生待检测离子,确保了燃烧彻底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氧气及液体化工品流动方向)。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 A-A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子吸收液瓶,2、干燥器,3、出样管,4、加热管主体,5、进样端口,6、加热套,7、进样管,8、第二氧气进管,9、点火通孔,10、液体化工品进管,11、流量计,12、控制阀,13、第一氧气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是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液体化工品气化吸收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包括加热管主体4和位于加热管主体4的两端进样管7和出样管3;进样管7的进样端口5内径小于加热管主体4的内径;且进样管7上依次连通有第一氧气进管13、液体化工品进管10、第二氧气进管8。

第一氧气进管13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包绕固定于进样管7上形成蜗壳形结构,其包绕角度为90°-270°,如附图2所示,;第二氧气进管8的管口位于与进样管7的进样端口5相对的一端,且与进样管7平行布置;液体化工品进管10的管口位于进样管7的上端。

加热管主体4上包裹有加热套6,出样管3连通有离子吸收液瓶1。

实施例2

如附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氧气进管13沿顺时针包绕且固定于进样管7上,且包绕角度为270°,第一氧气进管13与进样管7倾斜布置,且其进气方向朝向加热管主体4方向。

进样管3的进样端口5内径为加热管主体4的内径的1/3,且该进样端口5与加热管主体4上端面的距离为加热管主体4总高度的1/3。

加热管主体4上有点火通孔9和与点火通孔9相匹配的塞子。

进样管7的进样端口5部位伸进加热管主体4内,且进样端口5呈喇叭状。

出样管3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通有干燥器2、离子吸收液瓶1。

加热管为石英管。

第一氧气进管13、第二氧气进管8,液体化工品进管10上分别有流量计11和控制阀12。

出样管3伸入到离子吸收液瓶1底部,离子吸收液瓶1上部有出气孔。

在使用时候,开启第一氧气进管13、第二氧气进管8,从液体化工品进管10注入待检测样品,第二氧气进管8给液体化工品向前运动的推力,第一氧气进管13包绕固定于进样管8上形成蜗壳形结构,液体化工品经过第一氧气进管13后形成旋涡状的分布进入加热管主体4内,促进了液体化工品分散,液体化工品在加热管主体4内经过加热套6加热气化燃烧,生成的气体经过干燥器2干燥后进入离子吸收液瓶1,经过离子吸收液瓶1吸收后放到相关设备中进行检验或者进行滴定实验检验,从而测量出液体化工品中含有的离子量。

实施例3

具体应用时候,对于氯离子、溴离子的测定,可以采离子吸收液瓶放入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吸收液,采用醋酸汞滴定法进行后续的检测。具体的,燃烧结束后,加入一滴0.2%溴酚蓝,溶液变蓝色,用0.2N硝酸滴加至酸性,溶液逐渐变成黄色。再加1毫升0.2N硝酸使得溶液的酸度在1.5-2 之间,及两滴二苯基代偶氮(2%乙醇溶剂),最后用0.01N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

碘离子的测定亦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吸收液,用0.01N的Na2S203标准溶液定。

对于氟离子,采用蒸馏水作为吸收液即可以,加入盐酸使得溶液酸化,煮沸去除二氧化碳,然后用CeCl3标准溶液滴定即可。

对于硫离子,采用30%H2O2作为吸收剂,采用NaOH或者BaCl2滴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