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2662发布日期:2019-09-20 22:1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各种过滤装置按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过滤装置和连续过滤装置;按照采用的压差可分为压滤、吸虑和离心过滤装置。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过滤装置主要有板框压滤装置、加压叶滤装置以及转筒真空过滤装置。其中,板框压滤装置因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过滤面积大,操作压力高,适应能力强而应用广泛;加压叶滤装置过滤速度大、洗涤效果好,且采用密闭操作,操作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其造价较高,且更换滤布较为麻烦;转筒真空过滤装置是一种连续操作的过滤机械,节省人力且生产能力大,非常适用于处理量大而容易过滤的浆料,同时还可以配合助滤剂以过滤胶体物系和细微颗粒的悬浮物,但是该过滤装置附属设备较多,投资费用较高且过滤面积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过滤效果佳、过滤速度快且拆卸便捷的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及与该过滤装置相连接的真空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设于该过滤箱上端以形成密封结构的卡套式对接法兰,该卡套式对接法兰上设有进料管及放空阀,过滤箱的下端设有延伸至真空装置内的出料管,该出料管的尾端口与水平面成45°。

进一步说,过滤装置进料口的顶端设有自动对接接头,下端设有圆弧型喷头。过滤装置的过滤箱内设有均匀开孔的托板。托板上设有2-3层滤布。

更进一步说,真空装置的上方分别设有真空口及放空口,下端设有出料口。真空装置内还设有液位计。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该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拆卸便捷,操作方便,且过滤效果佳、过滤速度快。其中,进料管的下端设置成圆弧型喷头,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局部结晶;同时,过滤装置采用卡套式对接法兰,简化了整个装置,便于拆卸和清洗;此外,将过滤装置底端的出料管尾端口设置成与水平面成45°倾角,进而能够有效避免造成物料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真空密封连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及真空装置2。其中,过滤装置1包括上端开口、内部设有均匀开孔托板8的过滤箱3,过滤箱3的上端设有卡套式法兰4,通过该卡套式法兰4与过滤箱3配合进而形成密闭的结构。卡套式法兰4上端设有母液进料口,该母液进料口处设有顶端为自动对接接头、底端为圆弧型喷头的进料管5,圆弧型喷头延伸至过滤箱3内。卡套式法兰4上端还设有放空阀6。过滤箱3的底端设有过滤出料口,该过滤出料口处设有延伸至真空装置2内的出料管7,通过该出料管7将过滤装置1和真空装置2相连通。出料管7的尾端出料口(即位于真空装置内的出料处)与水平面成45°设置,如此能够有效避免造成物料损失。托板8上设有2-3层滤布9,以对母液进行过滤,该滤布9可通过挂钩悬挂设于过滤箱3内或采用其他方式设于托板8上方。

真空装置2(可为真空罐)的上端分别设有真空口10和放空口11,下端设有出料口12,其内还设有用于监测液体位置的液位计。

工作原理:首先,将真空装置2上的真空口10接于真空泵上,并关闭卡套式法兰4上端的放空阀6、真空装置2上端的放空口11以及真空装置2下端的出料口12,以确保体系处于密闭状态;

其次,打开真空泵,使真空装置2中形成负压,从自动对接接头处加入母液,母液在压差和自重的作用下通过滤布9进入真空装置2内,当母液经过滤布时,母液中的残渣便留在了滤布9上形成滤饼,这层滤饼在随后的过滤过程中亦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使得颗粒更小的残渣也留在了滤饼上,随着过滤的不断进行,滤饼也不断增厚,过滤的精度也随之提高,当滤饼的高度达到圆弧型喷头的下端时便可取下滤饼和滤布9,并对滤布9进行清洗。当真空装置2内的滤液达到液位记录所达到的高度时,从出料口排放出净液。

此外,无论是拆卸过滤装置1取出滤饼或者排放净液,均需打开放空阀6和放空口11使得真空装置2中恢复常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