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3977发布日期:2019-06-13 17: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实验就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主要包括分析化学实验、有机、无机、物化实验等。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块状或者受潮结块的化学药品,在使用前,需要先敲碎或者使用研磨钵人工磨碎后,再进行化学实验,由于人工研磨浪费体力和时间,而且研磨的药品粗细不均,影响化学反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研磨块状化学药品粗细不均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化学研磨装置,包括:

底座;

立柱,底座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立柱,所述立柱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一端;

壳体,壳体设置在底座上方,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空腔,进料口与空腔连通,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空腔与出料口连通;

研磨棒,空腔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研磨棒,两个研磨棒间隔预设距离;

转轴,两个转轴分别穿过两个研磨棒的轴线,两个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的壁面上;

连接杆,连接杆水平方向设置,连接杆一端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立柱上端固定连接;

驱动装置,所述壳体外壁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凹槽体,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体;

齿轮,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凹槽体内,并穿过两个齿轮的圆心,两个齿轮位于凹槽体内,各所述转轴与各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两个齿轮相啮合;

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在凹槽体内壁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设置有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

电池,凹槽体内安装有电池,第一电机与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开关,所述凹槽体外壁上设置有开关,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均为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壳体上端设置箱体,箱体为中空结构,箱体上端设置有开口,箱体下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斜板,箱体内壁靠近开口处设置有斜板,斜板一端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斜板另一端向下倾斜;

收集管,收集管安装在斜板下方,收集管一端延伸至箱体内,收集管另一端向下倾斜,并穿过箱体延伸至箱体之外;

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位于斜板下端与收集管上端之间,第一过滤网一端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另一端向下倾斜覆盖收集管上端,并与收集管上端固定连接,斜板下端延伸至第一过滤网的上端处;

连接管,连接管位于箱体外,连接管竖直方向设置,连接管上端与收集管下端连通;

回料管,回料管一端与连接管下端连通,回料管另一端向下倾斜,并穿过箱体外壁延伸进箱体内;

粉碎组件,箱体内位于第一过滤网与回料管之间设置有粉碎组件。

优选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

粉碎轮,粉碎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方,粉碎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在左右两侧;

凸块,粉碎轮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如干凸块。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粉碎轮的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板,过滤板位于所述粉碎轮的下方,过滤板呈漏斗状,过滤板表面设置有若干滤孔,过滤板上端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下端设置有通孔;

转盘,通孔内设置有转盘;

第二电机,转盘下方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并与转盘的圆心固定连接;

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二电机外壳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

筒体,筒体上端面设置有烘干槽,筒体一侧与所述箱体上端铰链连接;

盖板,烘干槽上安装有盖板,盖板一端与筒体上端面铰链连接;

热风机,热风机外壳与筒体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送风管,第一送风管一端与所述热风机输出端连通,第一送风管另一端穿过筒体壁面与烘干槽连通;

排风管,排风管一端与所述烘干槽连通,排风管另一端穿过筒体壁面延伸出筒体之外;

活动板,筒体底端设置有排料口,排料口与烘干槽连通,筒体侧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卡槽,卡槽与排料口相贯通,卡槽的截面尺寸大于排料口的截面尺寸,卡槽内放置有活动板;

拉环,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拉环,拉环延伸出卡槽之外。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

第二滤网,所述排风管内设置有第二滤网。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

第二送风管,第二送风管一端延伸到粉碎轮的下方,第二送风管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壁面延伸到箱体之外;

软管,软管一端与所述排风管出口端螺纹连接,软管另一端与第二送风管进口端螺纹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化学研磨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底座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立柱,立柱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一端;壳体,壳体设置在底座上方,壳体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空腔,进料口与空腔连通,壳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空腔与出料口连通;研磨棒,空腔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研磨棒,两个研磨棒间隔预设距离;转轴,两个转轴分别穿过两个研磨棒的轴线,两个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的壁面上;连接杆,连接杆水平方向设置,连接杆一端与壳体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立柱上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壳体外壁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由于研磨的过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研磨棒对块状化学药品进行研磨,节省了人力,实验人员可以用来进行其它实验准备工作,提高了做实验的效率;通过两个研磨棒之间的间隔距离就可以控制研磨粒度的大小,使得研磨后的粉末粒度更均匀;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提高研磨棒的转速,就能提高研磨速度,相比于手工研磨,大大加快了研磨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软管及第二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底座,2-立柱,3-壳体,4-进料口,5-空腔,6-出料口,7-研磨棒,8-转轴,9-连接杆,10-凹槽体,11-齿轮,12-第一电机,13-电池,14-开关,15-箱体,16-开口,17-斜板,18-收集管,19-第一过滤网,20-连接管,21-回料管,22-粉碎组件,221-粉碎轮,222-凸块,23-过滤板,24-通孔,25-转盘,26-第二电机,27-连接杆,28-筒体,29-烘干槽,30-热风机,31-第一送风管,32-排风管,33-活动板,34-排料口,35-卡槽,36-拉环,37-第二滤网,38-第二送风管,39-软管,4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学研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底座1;

立柱2,底座1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立柱2,所述立柱2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一端;

壳体3,壳体3设置在底座1上方,壳体3上端设置有进料口4,壳体3内设置有空腔5,进料口4与空腔5连通,壳体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空腔5与出料口6连通;

研磨棒7,空腔5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研磨棒7,两个研磨棒间隔预设距离,间隔距离可根据需要研磨的粒度大小进行设计;

转轴8,两个转轴8分别穿过两个研磨棒7的轴线,两个转轴8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3的壁面上;

连接杆9,连接杆9水平方向设置,连接杆9一端与壳体3外壁固定连接,连接杆9另一端与立柱2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杆9用于支撑壳体3;

驱动装置,所述壳体3外壁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8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底座1在实验台上,将块状化学药品从进料口4放入,经空腔5掉落到两个研磨棒7上,驱动装置驱动转轴8转动,转轴8带动两个研磨棒7的旋转,将块状化学药品带入到两个研磨棒7之间,进行滚压,研磨成细小的粉末,再经出料口6排出,在出料口6下方放置容器接受研磨后的细小粉末,然后进行化学实验。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研磨的过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研磨棒对块状化学药品进行研磨,节省了人力,实验人员可以用来进行其它实验准备工作,提高了做实验的效率;通过两个研磨棒之间的间隔距离就可以控制研磨粒度的大小,使得研磨后的粉末粒度更均匀;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提高研磨棒的转速,就能提高研磨速度,相比于手工研磨,大大加快了研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凹槽体10,所述壳体3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体10;

齿轮11,两个所述转轴8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凹槽体10内,并穿过两个齿轮11的圆心,两个齿轮11位于凹槽体10内,各所述转轴8与各所述齿轮11固定连接,两个齿轮11相啮合;

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固定在凹槽体10内壁上,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8设置有齿轮11的一端固定连接;

电池13,凹槽体10内安装有电池13,第一电机12与电池13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电池13给第一电机12提供电能,第一电机12带动转轴8旋转,转轴8带动齿轮11旋转,通过两个齿轮11的啮合,带动两个转轴8旋转,两个转轴8再带动两个研磨棒7相向旋转,从而实现对化学块状药品进行研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传动精度高,两个研磨棒转速相同,使得化学药品的研磨粒度更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开关14,所述凹槽体10外壁上设置有开关14,开关14与所述第一电机12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凹槽体10上的开关14,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2,方便实验人员操作第一电机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口4、所述出料口6均为漏斗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漏斗状的进料口4便于将化学药品导入到空腔内,漏斗状的出料口6便于用容器盛装研磨后的药品粉末。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3上方设置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

箱体15,所述壳体3上端设置箱体15,箱体15为中空结构,箱体15上端设置有开口16,箱体15下端与所述进料口4连通;

斜板17,箱体15内壁靠近开口16处设置有斜板17,斜板17一端与箱体15内壁固定连接,斜板17另一端向下倾斜;

收集管18,收集管18安装在斜板17下方,收集管18一端延伸至箱体15内,收集管18另一端向下倾斜,并穿过箱体15延伸至箱体15之外;

第一过滤网19,第一过滤网19位于斜板17下端与收集管18上端之间,第一过滤网19一端与箱体15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19另一端向下倾斜覆盖收集管18上端,并与收集管18上端固定连接,斜板17下端延伸至第一过滤网19的上端处;

连接管20,连接管20位于箱体15外,连接管20竖直方向设置,连接管20上端与收集管18下端连通;

回料管21,回料管21一端与连接管20下端连通,回料管21另一端向下倾斜,并穿过箱体15外壁延伸进箱体15内;

粉碎组件22,箱体15内位于第一过滤网19与回料管21之间设置有粉碎组件2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块状的化学药品从开口16倒入,经过斜板17,滚落到第一过滤网19上,小块的药品通过第一过滤网19掉落到收集管18内,再经连接管20、回料管21掉落到进料口4内进行研磨;同时,大块的药品无法通过第一过滤网19,滚落到粉碎组件22,经过粉碎组件22粉碎成小块的药品,再进入到进料口4内进行研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粉碎装置能粉碎掉,药品中无法进行直接研磨的大块药品,以便粉碎成小块后,再进行研磨。另外,块状的化学药品会经过第一过滤网进行分流,少量的大块药品才会经过粉碎装置粉碎,再同小块的药品汇合,进行下一步的研磨,通过分流减少了进入粉碎装置的药品量,提高了粉碎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粉碎组件22包括:

粉碎轮221,粉碎轮22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9的下方,粉碎轮22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在左右两侧;

凸块222,粉碎轮221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如干凸块22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粉碎轮221带动凸块222旋转,对大块的药品进行挤压,以快速粉碎成小块的化学药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述箱体15内位于所述粉碎轮221的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板23,过滤板23位于所述粉碎轮221的下方,过滤板23呈漏斗状,过滤板23表面设置有若干滤孔,过滤板23上端与所述箱体1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23下端设置有通孔24;

转盘25,通孔24内设置有转盘25;

第二电机26,转盘25下方安装有第二电机26,第二电机26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并与转盘25的圆心固定连接;

连接杆27,连接杆27一端与第二电机26外壳固定连接,连接杆27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5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经过粉碎后的小块化学药品落到转盘25上,第二电机26带动转盘25高速旋转,小块化学药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滚动到两侧的过滤板23上,符合尺寸的小块化学药品经过滤板23上的滤孔掉落到滤板23下方,进行下一步的研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盘25的离心运动,使得粉碎的药品块不断在滤板23上滚动,以过滤掉符合尺寸的小块化学药品,直到留下少量没有粉碎合格的化学药品;通过转盘25的离心运动,使得粉碎的药品块不断运动,以便将符合要求的小块化学药品挑选完;同时粉碎块的运动也减少了滤板的滤孔堵塞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箱体15上方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

筒体28,筒体28上端面设置有烘干槽29,筒体28一侧与所述箱体15上端铰链连接;

盖板40,烘干槽29上安装有盖板40,盖板29一端与筒体28上端面铰链连接;

热风机30,热风机30外壳与筒体28侧壁固定连接;

第一送风管31,第一送风管31一端与所述热风机30输出端连通,第一送风管31另一端穿过筒体28壁面与烘干槽29连通;

排风管32,排风管32一端与所述烘干槽29连通,排风管32另一端穿过筒体28壁面延伸出筒体28之外;

活动板33,筒体28底端设置有排料口34,排料口34与烘干槽29连通,筒体28侧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卡槽35,卡槽35与排料口34相贯通,卡槽35的截面尺寸大于排料口34的截面尺寸,卡槽35内放置有活动板33;

拉环36,活动板33的外侧设置有拉环36,拉环36延伸出卡槽35之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打开盖板40,将受潮的块状化学药品放入到烘干槽29内,然后盖上盖板40,启动热风机30,加热后的热空气,经过第一送风管31进入到烘干槽29内,再经过排风管32排出,从而实现热空气不断的对烘干槽29内的药品进行热烘干,待一段时间后,药品的水分被烘干后,用手向外拉动拉环36,活动板33移出卡槽35,排料口34处于导通状态,烘干后的药品从排料口34掉落到箱体15内在进行粉碎。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受潮后的块状化学药品,具有较大的粘性,难于进行粉碎,烘干装置将受潮的药品进行烘干后,再进行粉碎,提高了粉碎效果。如果是块状的药品,比较干燥,无需烘干,用手掀起筒体28,直接从箱体15上的上端放入进行粉碎即可,方便于针对不同的药品进行选择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

第二滤网37,所述排风管32内设置有第二滤网3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二滤网37能防止药品被热风吹出烘干槽29之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烘干装置还包括:

第二送风管38,第二送风管38一端延伸到粉碎轮221的下方,第二送风管38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5壁面延伸到箱体15之外;

软管39,软管39一端与所述排风管32出口端螺纹连接,软管39另一端与第二送风管38进口端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受潮的药品在烘干槽内进行烘干的同时,热风经过依次经过排风管32、软管39、第二送风管38进入到箱体15内,对箱体15内的环境进行预热,在药品进行烘干后,掉落到粉碎装置上进行粉碎,并进一步对粉碎后的药品进行烘干。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受潮的大块药品只能在烘干槽内进行表面烘干,而内部的水分仍然难以去除,通过粉碎装置粉碎成小块后,药品内部的水分会进一步被烘干,从而将药品进行彻底的烘干,以便研磨成粒度更均匀的药品粉末。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