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7833发布日期:2019-07-31 09:3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血液采集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



背景技术:

人体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抗凝血液经离心后比重较大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处于下层,最上层为乏血小板血浆,而中间层为富血小板血浆。1993年hood首先提出富血小板血浆(prp)概念,并发现prp含有丰富的血小板,其数目比全血中数目高3倍以上。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口腔科、骨科、美容领域,富血小板血浆的研究和应用都很热门。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富血小板分离装置一般将采集与分离分成多个器件,首先需要用注射器采集血液注入分离管,多次离心后得到富血小板血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而且需要多种器件,同时尽管使用了专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富血小板,但富血小板的提取,呈现开放式操作,采集的样本很容易被污染,容易激活血小板,最终导致疗效不佳和因污染引起不良反应,影响生物治疗效果。

中国公开一发明专利:单个核细胞和富含血小板血浆的采集容器,专利号:201410015216.5,该专利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内设有支撑件,内管通过支撑件设于外管内,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紧密接触,但不锁死,应保持能轻易将内管拔出状态,该专利虽然能克服目前prp的采集容器在提取样本时容易被污染,血小板容易被激活而影响生物治疗效果的缺陷。但是该专利只是采集步骤的器具,分离步骤仍旧要另外选取其他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采集与分离为一体,能够保证富血小板质量的采集分离容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包括试管2和胶塞1,其特征在于:试管2内设有分离管3,分离管3衬于试管2内部,为圆底中空容器,分上中下三段,上端开口,下底呈半圆形密封,分离管3的上下管腔直径相同,中部管腔比上下管腔细,分离管3下面的圆底与试管2的底部贴合,上端开口于胶塞1的下部,与胶塞1贴合,分离管3的外壁与试管2的内壁贴合。

所述的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1上部设有穿刺孔,下部与试管2的开口部相连,胶塞3下部与试管2开口部过盈配合。

设计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包括试管2和胶塞1,其特征在于:试管2内设有分离管3,分离管3衬于试管2内部,为圆底中空容器,分上中下三段,上端开口,下底呈半圆形密封,分离管3的上下管腔直径相同,中部管腔比上下管腔细,分离管3下面的圆底与试管2的底部贴合,上端开口于胶塞1的下部,与胶塞1贴合,分离管3的外壁与试管2的内壁贴合,所述分离管3内还设有密度分离圆球6,密度分离圆球6直径大于分离管3中部管腔,小于分离管3下部管腔,能在分离管3下部管腔中自由移动,密度分离圆球6的密度介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之间。

所述的一种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分离圆球6为具备弹性的中空圆球。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能够将采集与分离在同一容器中进行,操作过程更方便,同时减少污染机会,以便获得质量更好的富血小板。

2.密度分离圆球以及密度分离凝胶的设计能够保证在后续吸取富血小板时,不会吸取到红细胞层,保证富血小板血浆的纯净。

3.只需要经过一次离心就可以将富血小板集中在中间细管,方便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案一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方案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案二使用状态图;

图中:1.胶塞2.试管3.分离管4.添加剂5.密度分离凝胶6.密度分离圆球7.乏血小板血浆8.富血小板血浆9.红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3

富血小板采集分离容器的装配:首先将分离管3装在试管2的内部,分离管3的外壁紧密贴合在试管2内壁,然后将密度分离凝胶5加注于试管2底部,再按需要加入添加剂4,盖上胶塞1,胶塞1留有透气间隙,按需要使用真空负压装置预置真空负压后压紧胶塞1即可。

胶塞1:由具备密封功能的卤化丁基胶压模成型,胶塞1的上部有穿刺孔,下部与试管2的开口部相连,胶塞1下部与试管2开口部过盈配合,以保证整个容器的密封性。

试管2:由玻璃或具备气体密封功能的高分子透明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pbt或聚碳酸脂pc等)注塑成型,试管2上部开口与胶塞1相连,试管2底部密封呈半圆形。

分离管3:衬于试管2内部,为圆底中空容器,分上中下三段,上端开口,下底呈半圆形密封。分离管3的上下管腔直径相同,中部管腔比上下管腔细,分离管3下面的圆底与试管2的底部贴合,上端开口于胶塞1的下部,与胶塞1贴合,分离管3的外壁与试管2的内壁贴合,分离管3的材质可选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

添加剂4:由液体或固体抗凝剂,如柠檬酸钠、acd抗凝液(柠檬酸、柠檬酸钠、葡萄糖)、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等,采集富血小板时优选含柠檬酸钠的抗凝剂,以液体形式提供。

密度分离凝胶5:具备一定粘度和触变活性的疏水有机凝胶,其密度介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之间,优选为1.050-1.080。

密度分离圆球6:具备一定弹性的中空圆球,其密度介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直径大于分离管3的中部管腔,但小于分离管3下部的直径,可以方便密度分离圆球6在下部管腔中自由移动。密度分离圆球6由高分子弹性材料注塑成中空结构,以利于根据中空的大小调节密度。

实施例二:参见图2

血液采集以后充分混匀,经水平离心机离心(离心力1700-1900g,15-20分钟)分离血浆,分离管3的最下部分是密度最大的红细胞9(密度约1.093),处于分离管的下段,分离管3上部是密度最小的乏血小板血浆7(密度约1.02),分离管3中间的细管内为密度中等的富血小板血浆8(密度约1.04),密度分离凝胶5(密度约1.05-1.08)处于分离管3下部与中部连接处的颈部之下。密度分离凝胶5的上面是富血小板血浆8,下面是红细胞9,由于密度分离凝胶5的阻隔作用,方便后续的富血小板血浆8采集。

容器的内部容积设定:容器内部分为三段,上下段较粗,中间细长,血液采集离心后下段主要为红细胞层,按照人体红细胞的比容,正常男性0.40-0.50,女性为0.35-0.45。可取中间数0.40设定红细胞层的容量,据此基数,在设定分离容器的内部容积时可以根据目标采血量设定各部分的体积。

添加剂与血液体积的配比: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为抗凝剂,以液体形式提供有利于采血后的混匀,添加剂与血液体积的配比推荐为1:20-1:9,添加剂体积太少不利于血液的混匀,太多会导致血液稀释,不利于血小板的采集。

密度分离凝胶用量与分离管直径的配合:在离心后,密度分离凝胶应能够完全封堵住分离管的截面,密度分离凝胶的高度优选5-10毫米,以保证完全阻隔红细胞层与富血小板层,按照分离管下段的直径计算出需要的密度分离凝胶重量。

血液采集与富血小板血浆分离:使用静脉采血针,一端连接静脉,穿刺后,将管塞穿刺针插入富血小板血浆采集分离器的胶塞穿刺孔,由于管内负压的作用,血液会自动吸入管内,按照预定的真空负压容量足量采血后混匀标本。使用水平离心机,1700g离心力离心20分钟。离心后,分离管3下部是红细胞9,密度分离凝胶5处于红细胞9的上方,中间的细管内为富血小板血浆8,上部是乏血小板血浆7。按照使用需要,首先用带有加长注射针管的注射器吸取分离管3上部的乏血小板血浆7,保留中间细管内的富血小板血浆8,然后再用配有加长注射针管的注射器吸取管体中间的富血小板血浆8即可。

实施例三:参见图4

血液采集以后充分混匀,经水平离心机离心(离心力700-1900g,15-20分钟)分离血浆,分离管3的最下部分是密度最大的红细胞9(密度约1.093),处于分离管3的下段,分离管3上部是密度最小的乏血小板血浆7(密度约1.02),分离管3中间的细管内为密度中等的富血小板血浆8(密度约1.04),密度分离圆球6(密度约1.05-1.08)处于分离管3下部与中部连接处的颈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密度分离圆球6被卡在分离管3下部的上颈部,密度分离圆球6的上面是富血小板血浆8,下面是红细胞9,由于密度分离圆球6的阻隔作用,方便后续的富血小板血浆采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