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水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2917发布日期:2020-03-27 14:13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水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胶水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胶水在生产配制完成后直接放置在储存罐内储存待用。胶水在长时间静置后,会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部分沉淀,导致胶水的上下浓度存在差异,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产品涂胶层的粘合力存在差异,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胶水的温度也是影响胶水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从而影响其粘合成型的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胶水恒温装置,可以保持胶水温度的恒定和浓度的均匀,保证胶水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水恒温装置,包括胶水恒温容器,所述胶水恒温容器连接有胶水反应装置,所述胶水恒温容器还连接有胶水循环系统,所述胶水循环系统的外侧设置有恒温循环系统,所述恒温循环系统的内部装有恒温循环液,所述恒温循环系统包括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所述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胶水恒温容器连接有出胶装置。

优选的,所述恒温循环液为水。

优选的,所述胶水循环系统的内部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胶水循环系统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装置。

优选的,所述胶水恒温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恒温循环系统连接有循环泵,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循环泵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胶水恒温容器和所述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为层叠设置,所述胶水恒温容器设置于所述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的上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胶水在胶水恒温容器和胶水循环系统的内部之间循环流动,保持胶水的均匀性。

2.恒温循环系统和胶水循环系统进行换热,保持胶水循环系统内胶水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胶水恒温容器;2为胶水反应装置;3为胶水循环系统;4为恒温循环系统;5为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6为加热装置;7为出胶装置;8为滤网;9为干燥装置;10为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水恒温装置,包括胶水恒温容器1,胶水恒温容器1连接有胶水反应装置2,胶水恒温容器1还连接有胶水循环系统3,胶水循环系统3的外侧设置有恒温循环系统4,恒温循环系统4的内部装有恒温循环液,恒温循环系统4包括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6。

胶水在胶水反应装置2反应配制完成后,可以通过管路导入胶水恒温容器1进行储存待用。刚反应配制的胶水温度较高,需要进行冷却后再使用,传统的方式为自然冷却,需要耗费几天的时间,有时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在恒温循环系统4内循环常温的水,对胶水进行冷却,加快使胶水的温度降至适合使用的温度。

胶水在胶水恒温容器1和胶水循环系统3的内部之间循环流动。胶水恒温容器1的一侧设置有胶水循环出口,另一侧设置有胶水循环进口,胶水循环出口和胶水循环进口分别与胶水循环系统3管路连接,使循环的胶水和胶水恒温容器1的胶水充分混合。

恒温循环系统4和胶水循环系统3之间进行换热,使胶水循环系统3内部的胶水保持恒温。

恒温循环系统4包括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与换热部分管路连接,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为恒温循环系统4提供足量的恒温循环液。

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6,可以将恒温循环液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来保证和胶水循环系统3的换热效率。

胶水循环系统3和恒温循环系统4都连接有循环泵,驱使液体在系统的内部循环流动,并且可以用于根据换热效果控制两个系统内部的液体的相对流速。

胶水恒温容器1连接有出胶装置7。出胶装置7可以是点胶机或涂布机等,胶水恒温容器1和出胶装置7之间通过齿轮泵进行胶水的传导。

使用水作为恒温循环液,可以节约成本,并且对环境无污染。

胶水循环系统3的内部设置有滤网8,可以过滤胶水反应配制后的残余物和储存过程中混入的杂质灰尘,避免破坏循环泵。

胶水循环系统3的内部设置有干燥装置9,可以避免胶水在储存过程中吸水,影响胶水的粘度和质量。

胶水恒温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温控器10,温控器10与恒温循环系统4连接的循环泵电路连接。胶水流入胶水循环系统3之前首先通过温控器10检测胶水的温度,温控器10将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对,然后控制循环泵相应地调节恒温循环系统4内水的流速,来保证胶水能够获得保持恒温的热量。

胶水恒温容器1和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为层叠设置,胶水恒温容器1设置于恒温循环液储存装置5的上面。层叠设置可以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占地面积。

使用本实用新型储存胶水,可以保持胶水温度的恒定和浓度的均匀,保证胶水的质量,减少产品的废品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