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煤矿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9398发布日期:2020-05-20 03:3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煤矿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破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高效煤矿破碎机。



背景技术:

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三大能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现在煤炭行业已经兴起,在煤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从事采煤的人们较多,没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煤常常呈现块状,需要对煤块进行粉碎才能使用,由于开采煤矿的大小不一,但各个对煤利用的大小不同,由此需要将开采的煤矿破碎,通常煤矿的破碎方式比较传统单一,破碎效率低且破碎的不够细致较为粗犷,同时对大块煤矿和粒度较小的煤矿进行破碎时,破碎机仅能对大块的煤矿进行破碎,当大块的煤矿破碎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作用到粒度较小的煤矿,对粒度较小的煤矿进行破碎,破碎效率低,在破碎过程中,部分粒度小于大块煤矿的煤矿不能很好的与破碎装置相互作用,导致未进行破碎就直接排出,需要重复进行破碎,破碎效率进一步降低。为此亟待一种提高煤矿破碎效率的破碎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煤矿破碎机的破碎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煤矿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种高效煤矿破碎机,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连接有进料口,下壳体下端连接有出料口;上壳体内部设置有辊轴,上壳体下端内壁设置有支撑架,辊轴的下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辊轴的上端贯穿上壳体后连接有驱动装置,辊轴下端套设有破碎辊,破碎辊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破碎单元,破碎辊外壁设置有若多个破碎齿,破碎单元设置有与破碎齿一一对应的破碎凹槽,辊轴外围还套设有位于破碎辊下方的筛选板,筛选板的下端设置有震动装置,上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放置块,放置块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放置槽,筛选板的外侧位于放置槽内,下壳体内设置有两个相向转动的粉碎辊,粉碎辊均连接有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驱动电机设置在上壳体的外壁,主动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从动轮套设在辊轴上端,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破碎单元包括破碎板、调节杆、固定架、旋转手轮、导向柱和导向套;多个破碎凹槽开设在破碎板的内侧,破碎板位于上壳体内,固定架设置与上壳体的外壁相互连接,调节杆的一端与破碎板转动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上壳体的外壁和固定架,调节杆开设有外螺纹,固定架开设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旋转手轮与调节杆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导向套的一端与破碎板相互连接,导向套的另一端悬空设置,导向柱的一端与上壳体内壁相互连接,导向柱的另一端伸入导向套内。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破碎辊的外形为圆台形,破碎板为倾斜板,破碎板的斜度与破碎辊的锥度一致,进料口与相邻破碎单元之间的间隙对齐。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筛选板包括多个同心的圆环、加强筋和放置环,放置环与最外侧的外环相互连接,放置环位于放置槽内,加强筋沿径向将所有圆环相互连接,多个加强筋沿圆环的圆心环形阵列设置,加强筋位于圆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圆环与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相邻圆环与相邻加强筋形成筛选孔,筛选孔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震动装置包括导向筒、转动杆和导向轮;导向筒设置在筛选板下端,导向筒的下端形状为起伏波浪状,转动杆的一端套设在辊轴上位于筛选板下方,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导向筒的下端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筛选板的外侧位于放置槽内,筛选板的上端与放置槽的上端内壁之间环形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体内设置筛选板,对不同粒度的煤矿进行筛选,仅能使一定大小的煤矿通过筛选板的封锁,进入到下壳体内尽心进一步的粉碎,避免小块的煤炭和大块的煤炭均堆积在上壳体内,造成上壳体内部的堵塞;对大块的煤炭进行破碎后变成小块的煤炭及时通过筛选板后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煤炭的破碎时间;筛选板的外侧放置在放置槽内,通过环形设置的放置块进行承重,辊轴的转动不会带动筛选板一起转动。

2、辊轴的驱动方式采用驱动电机带动皮带的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皮带有良好的弹性,在工作中能缓和冲击和振动,运动平稳无噪音;载荷过大时皮带在轮上打滑,因而可以防止其他零件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3、破碎单元采用可调式,可以通过转动旋转手轮调节破碎板在上壳体内部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破碎板与破碎辊之间的间距,能根据煤矿的大小进行实时调节,提高本申请的使用范围,其调节原理是,固定架固定设置在上壳体的外壁,固定架与调节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贯穿连接,转动调节杆,实现调节杆与固定架之间的相对移动,调节杆与破碎板之间转动连接,保证调节杆在转动过程中能推动破碎板进行前后移动,并且,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套对破碎板的移动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保证破碎板的移动为直线移动,进而保证破碎齿与破碎凹槽相对应,相邻破碎单元之间设置有间隙,煤矿加料添加到相邻破碎单元之间的间隙处。

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破碎辊的外形为圆台形,上端小下端大;破碎辊的外形还可设置为一半圆台一半圆柱形组合的形式;使破碎辊在下端对煤矿的破碎更彻底,破碎板的外形与破碎辊的外形互补,保障破碎辊的破碎齿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破碎凹槽,破碎辊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与破碎板发现干涉,同时,破碎板起到对煤矿阻碍的阻碍作用,提供煤矿破碎时的反作用力,提高破碎效率。

5、筛选板包括多个同心的圆环,和沿径向设置的加强筋,并且,圆环和加强筋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三角形,并且底边位于上方,相邻的圆环和相邻的加强筋之间形成筛选孔,筛选孔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即筛选孔上端的面积小于筛选孔下端的面积,保证了煤块能通过最上层进入到筛选孔内时,就能通过筛选孔进入到筛选板下端的下壳体内,而不会在筛选孔内造成堵塞,同时,筛选板还连接有震动装置,通过震动装置能对筛选板进行震动,提高筛选效率。

6、震动装置通过旋转杆的转动,旋转杆上设置的导向轮在导向筒下端移动,导向筒的下端呈起伏波浪状,实现筛选板整体的震动,旋转杆跟随辊轴的转动而转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减少额外的动力源,实现能源的多级利用;其原理是筛选板的外侧放置在放置槽内,通过放置槽实现对筛选板的承重,筛选板不跟随辊轴的转动而转动;旋转杆与筛选板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在放置槽内还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对筛选板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筛选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圆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壳体,110-进料口,2-下壳体,210-出料口,3-辊轴,4-驱动装置,410-从动轮,420-皮带,430-主动轮,440-驱动电机,5-破碎辊,510-破碎齿,6-破碎单元,610-破碎板,611-破碎凹槽,620-导向套,630-导向柱,640-调节杆,650-固定架,660-旋转手轮,7-筛选板,710-圆环,720-加强筋,730-放置环,740-筛选孔,8-震动装置,810-转动杆,820-导向轮,830-导向筒,9-支撑架,10-粉碎辊,11-放置块,12-放置槽,1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1-5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种高效煤矿破碎机,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连接有进料口110,下壳体2下端连接有出料口210;上壳体1内部设置有辊轴3,上壳体1下端内壁设置有支撑架9,辊轴3的下端与支撑架9转动连接,辊轴3的上端贯穿上壳体1后连接有驱动装置4,辊轴3下端套设有破碎辊5,破碎辊5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破碎单元6,破碎辊5外壁设置有若多个破碎齿510,破碎单元6设置有与破碎齿510一一对应的破碎凹槽611,辊轴3外围还套设有位于破碎辊5下方的筛选板7,筛选板7的下端设置有震动装置8,上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放置块11,放置块11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放置槽12,筛选板7的外侧位于放置槽12内,下壳体2内设置有两个相向转动的粉碎辊10,粉碎辊10均连接有伺服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壳体1内设置筛选板7,对不同粒度的煤矿进行筛选,仅能使一定大小的煤矿通过筛选板7的封锁,进入到下壳体2内尽心进一步的粉碎,避免小块的煤炭和大块的煤炭均堆积在上壳体1内,造成上壳体1内部的堵塞;对大块的煤炭进行破碎后变成小块的煤炭及时通过筛选板7后进行进一步的粉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煤炭的破碎时间;筛选板7的外侧放置在放置槽12内,通过环形设置的放置块11进行承重,辊轴3的转动不会带动筛选板7一起转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40、主动轮430、从动轮410和皮带420;驱动电机440设置在上壳体1的外壁,主动轮430套设在驱动电机440的驱动轴上,从动轮410套设在辊轴3上端,主动轮430与从动轮410之间通过皮带420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辊轴3的驱动方式采用驱动电机440带动皮带420的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皮带420有良好的弹性,在工作中能缓和冲击和振动,运动平稳无噪音;载荷过大时皮带420在轮上打滑,因而可以防止其他零件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破碎单元6包括破碎板610、调节杆640、固定架650、旋转手轮660、导向柱630和导向套620;多个破碎凹槽611开设在破碎板610的内侧,破碎板610位于上壳体1内,固定架650设置与上壳体1的外壁相互连接,调节杆640的一端与破碎板610转动连接,调节杆640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上壳体1的外壁和固定架650,调节杆640开设有外螺纹,固定架650开设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旋转手轮660与调节杆64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导向套620的一端与破碎板610相互连接,导向套620的另一端悬空设置,导向柱630的一端与上壳体1内壁相互连接,导向柱630的另一端伸入导向套620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破碎单元6采用可调式,可以通过转动旋转手轮660调节破碎板610在上壳体1内部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破碎板610与破碎辊5之间的间距,能根据煤矿的大小进行实时调节,提高本申请的使用范围,其调节原理是,固定架650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的外壁,固定架650与调节杆640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贯穿连接,转动调节杆640,实现调节杆640与固定架650之间的相对移动,调节杆640与破碎板610之间转动连接,保证调节杆640在转动过程中能推动破碎板610进行前后移动,并且,通过导向柱630和导向套620对破碎板610的移动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保证破碎板610的移动为直线移动,进而保证破碎齿510与破碎凹槽611相对应,相邻破碎单元6之间设置有间隙,煤矿加料添加到相邻破碎单元6之间的间隙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破碎辊5的外形为圆台形,破碎板610为倾斜板,破碎板610的斜度与破碎辊5的锥度一致,进料口110与相邻破碎单元6之间的间隙对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破碎辊5的外形为圆台形,上端小下端大;破碎辊5的外形还可设置为一半圆台一半圆柱形组合的形式;使破碎辊5在下端对煤矿的破碎更彻底,破碎板610的外形与破碎辊5的外形互补,保障破碎辊5的破碎齿510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破碎凹槽611,破碎辊5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与破碎板610发现干涉,同时,破碎板610起到对煤矿阻碍的阻碍作用,提供煤矿破碎时的反作用力,提高破碎效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筛选板7包括多个同心的圆环710、加强筋720和放置环730,放置环730与最外侧的外环相互连接,放置环730位于放置槽12内,加强筋720沿径向将所有圆环710相互连接,多个加强筋720沿圆环710的圆心环形阵列设置,加强筋720位于圆环710的下方。圆环710与加强筋720的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相邻圆环710与相邻加强筋720形成筛选孔740,筛选孔740的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筛选板7包括多个同心的圆环710,和沿径向设置的加强筋720,并且,圆环710和加强筋720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三角形,并且底边位于上方,相邻的圆环710和相邻的加强筋720之间形成筛选孔740,筛选孔740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即筛选孔740上端的面积小于筛选孔740下端的面积,保证了煤块能通过最上层进入到筛选孔740内时,就能通过筛选孔740进入到筛选板7下端的下壳体2内,而不会在筛选孔740内造成堵塞,同时,筛选板7还连接有震动装置8,通过震动装置8能对筛选板7进行震动,提高筛选效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震动装置8包括导向筒830、转动杆810和导向轮820;导向筒830设置在筛选板7下端,导向筒830的下端形状为起伏波浪状,转动杆810的一端套设在辊轴3上位于筛选板7下方,转动杆810的另一端连接有导向轮820,导向轮820与导向筒830的下端紧密接触。筛选板7的外侧位于放置槽12内,筛选板7的上端与放置槽12的上端内壁之间环形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震动装置8通过旋转杆的转动,旋转杆上设置的导向轮820在导向筒830下端移动,导向筒830的下端呈起伏波浪状,实现筛选板7整体的震动,旋转杆跟随辊轴3的转动而转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减少额外的动力源,实现能源的多级利用;其原理是筛选板7的外侧放置在放置槽12内,通过放置槽12实现对筛选板7的承重,筛选板7不跟随辊轴3的转动而转动;旋转杆与筛选板7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在放置槽12内还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13,对筛选板7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