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042发布日期:2020-03-27 13:50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



背景技术:

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控制工业烟气中so2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环保课题。

据国家环保统计,每年各种煤及各种资源冶炼产生二氧化硫(so2)达2158.7万t,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工业来源排放量1800万t,占总排放量的83%。其中我国目前的一次能源消耗中,煤炭占76%,在今后若干年内还有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87%的so2来源于煤的直接燃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so2的排放量也日渐增多。

干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具有投资少、占地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兼有高效除尘和烟气净化功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而,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对该技术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等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从煤粉燃烧装置产生的实际烟气通过引风机进入反应器,再经过旋风除尘器,最后通过引风机从烟囱排出。脱硫剂为从回转窑生产的高品质石灰粉,用螺旋给粉机按给定的钙硫比连续加入。旋风除尘器除下的一部分脱硫灰经循环灰斗和螺旋给灰机进入反应器中再循环。在文丘里管中有喷水雾化装置,通过调节水量来控制反应器内温度,目前导流板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并且有的单层导流板整流,气流均匀性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包括入料管,所述入料管为漏斗型管道且直径大的一端朝上安装,所述入料管下端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为圆柱形空心管,所述入料管与输料管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管下端固定安装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为圆柱形箱体,所述反应箱内部设置有脱硫塔。

所述反应箱下端倾斜固定安装有弯管,所述弯管为空心的倾斜管道,所述弯管下端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弯管外壁上设置有把手,所述弯管内部上端横向安装有第一导流板格栅,所述弯管内部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二导流板格栅,所述第二导流板格栅由竖板和横板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竖板为长方形的板且竖板有三组,所述横板为长方形的板且横板有两组,所述横板上开设有三组卡槽,竖板和横板通过卡槽相互垂直卡接在一起,两组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为圆柱形的长杆。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杆的中间位置套接有轴承套,所述旋转杆通过轴承套安装在弯管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杆贯穿弯管的侧壁连通至弯管的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杆在弯管外部的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在两组横板之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端设置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左侧横板的右侧壁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下端设置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垂直固定安装在右侧横板的左侧壁面上,上横杆和下横杆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平齿,所述平齿与齿轮啮合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通过调整导流格栅之间的间距以及格栅的行列数目达到气流均匀及方向改变目的,气流均匀会使得脱硫塔内部物料床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塌床现象。

(2)、该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气流均匀会增加后期脱硫剂混合更加均匀,不出现气流贴壁现象,脱硫效率更高,由于采用大间距整流格栅,不存在落下大颗粒堵塞烟道现象,方便清理落下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弯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流板格栅具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流板格栅的正视图。

图例说明:

1入料管、2输料管、3反应箱、4弯管、5出料管、6把手、7第一导流板格栅、8第二导流板格栅、9竖板、10横板、11旋转杆、12轴承套、13上横杆、14下横杆、15平齿、16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新型半干法脱硫塔入口气流均布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入料管1,所述入料管1为漏斗型管道且直径大的一端朝上安装,漏斗型的入料管1实现方便向装置添加反应材料,所述入料管1下端垂直向下固定安装有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为圆柱形空心管,所述入料管1与输料管2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管2下端固定安装有反应箱3,所述反应箱3为圆柱形箱体,所述反应箱3内部设置有脱硫塔,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

所述反应箱3下端倾斜固定安装有弯管4,所述弯管4为空心的倾斜管道,所述弯管4下端安装有出料管5,所述弯管4外壁上设置有把手6,所述弯管4内部上端横向安装有第一导流板格栅7,所述弯管4内部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二导流板格栅8,所述第二导流板格栅8由竖板9和横板10组成,所述竖板9为长方形的板且竖板9有三组,所述横板10为长方形的板且横板10有两组,所述横板10上开设有三组卡槽,竖板9和横板10通过卡槽相互垂直卡接在一起,两组所述横板10之间设置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为圆柱形的长杆,所述旋转杆11的中间位置套接有轴承套12,所述旋转杆11通过轴承套12安装在弯管4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杆11贯穿弯管4的侧壁连通至弯管4的外部,所述旋转杆11在弯管4外部的一端与把手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11在两组横板10之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6,所述齿轮16上端设置有上横杆13,所述上横杆13垂直固定安装在左侧横板10的右侧壁面上,所述齿轮16下端设置有下横杆14,所述下横杆14垂直固定安装在右侧横板10的左侧壁面上,上横杆13和下横杆14相对的一面上均设置有平齿15,所述平齿15与齿轮16啮合连接。

入料管1内部的第一导流板格栅7和第二导流板格栅8,会根据实际气流方向及流动分布情况,改变其之间的间距及角度通过两次整流,气体均匀性满足生产需求。

由于原烟道结构为方形,通过焊接方式,组装不同结构大小的直不锈钢板。四周与原烟道焊接,不用复杂组装。

第一导流板格栅7和第二导流板格栅8通过软件仿真模拟确定具体结构尺寸,以满足实际气流流动情况。

第一导流板格栅7和第二导流板格栅8根据实际烟道宽度,达到均匀整流目的。

竖板9、横板10和与管道底部角度40-60°之间可调节。

相邻两组横板10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塔内落下的大颗粒不会堵塞,方便清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流板格栅7和第二导流板格栅8位于脱硫塔底部弯头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把手6,把手6带动旋转杆11转动,旋转杆11带动齿轮16旋转,齿轮16通过平齿15带动上横杆13和下横杆14移动,上横杆13和下横杆14分别带动两组横板10移动。

第二步:通过改变横板10的间距大小和角度对整个脱硫塔的气流方向进行调节,脱硫塔入口烟气气体的均匀性以及方向可调节的进入脱硫塔,通过改变横板10的间距和角度来控制脱硫塔内气流方向以及气流的均匀性,保证烟气从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变化时的气流方向以及均匀效果,既可以改变塔内气流方向及均匀性,又可以解决流化床“塌床”问题,第一导流板格栅7和第二导流板格栅8可根据实际烟道宽度,设置不同行列的格栅形式,达到均匀整流目的。

第三步:横板11与出料管5底部角度40-60°之间可调节,增加装置的可调节性,横板10之间的间距调节到较大时,实现塔内落下的大颗粒不堵塞,从而达到方便清理清理的效果。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