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枪组件及喷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5745发布日期:2020-07-21 12:2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枪组件及喷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枪组件及喷粉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所以静电喷涂技术使用范围较广。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喷涂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现市场上的喷涂设备按照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喷涂设备、半自动喷涂设备和全自动喷涂设备三种。现有的自动化喷涂装置的工作流程一般是,将工件输送至喷涂工位,利用喷涂设备向工件喷涂油漆,再进入固化室通过光照的方式固化,最终得到成品。

在给如窗帘杆等较长的工件喷涂物料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挂具将工件挂起,工件在传输轨道的带动下,依次进入喷粉房内,通过喷枪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喷涂。现有的喷枪组件上的喷枪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改变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就需要改变喷枪的力矩,导致喷枪的移动受力矩的约束,喷枪可移动的量有限,且喷枪移动时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喷枪水平移动不受力矩的约束,且结构稳定的喷枪组件及喷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枪组件,用于向工件喷涂料粉,包括第一喷枪组、第二喷枪组和滑动座,所述第一喷枪组包括多个第一喷枪,所述第二喷枪组也包括多个第二喷枪,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相互靠近,且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的喷射方向相互背离,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的第二端皆可滑动地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之间的夹角为30-90°。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枪组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喷枪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喷枪组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喷枪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滑动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座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枪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向喷粉腔内侧延伸的方向呈锐角;和/或,

所述第二喷枪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呈锐角,且所述第二喷枪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向喷粉腔内侧延伸的方向呈锐角。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动力装置和第二直线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直线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枪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二喷枪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直线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枪组和所述第二喷枪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长度和为1.5米-4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粉装置,包括粉房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枪组件,所述粉房本体上设置有喷粉腔,所述喷枪组件位于所述喷粉腔内,且所述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粉房本体的内侧。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粉房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有喷粉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最大夹角为50-70°。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粉房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清粉组件,所述清粉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所述喷气孔向所述粉房本体的内壁上喷带正电荷的气体;和/或,

所述粉房本体的底壁为内侧低、外侧高的倾斜面,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风刀,所述多个风刀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底壁的夹角为0-30°;和/或,

所述第二侧壁上还固定有挂具清粉组件,所述挂具清粉组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抽风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固定在滑动座上,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的喷射方向,滑动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即可在不改变喷枪力矩的情况下改变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改变量不再受力矩的约束,结构更稳定;另,第一喷枪组的第一端和第二喷枪组的第一端相互靠近,可以减少喷枪的力矩,减少喷枪组件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喷粉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另一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风阀的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清粉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粉房本体的整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挂具清粉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枪组件,用于向工件喷涂料粉,图1中喷枪组件位于粉房本体3内。该喷枪组件包括第一喷枪组21、第二喷枪组22和滑动座20,第一喷枪组21包括多个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二喷枪,第二喷枪组22也包括多个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二喷枪。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第一端相互靠近,且第二端相互远离,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组成“v”字形,占用的喷涂空间少。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喷射方向相互背离,使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互不影响。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第二端皆可滑动地固定连接于滑动座20上,通过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在滑动座20上滑动,改变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件和第二喷枪组22件之间的夹角为30-90°,具体地,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之间的夹角为40°、50°、60°、70°或者80°。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包括第一固定件212,第一喷枪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2上。第二喷枪组22包括第二固定件222,第二喷枪固定在第二固定件222上,第一固定件212和第二固定件222可滑动地固定连接在滑动座20上。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212和第二固定件222皆为条形板;或者,第一固定件212和第二固定件222皆为直线的框状结构。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与第一固定件212之间呈锐角,且第一喷枪的喷射端向远离滑动座20的方向倾斜。第二喷枪与第二固定件222之间呈锐角,且第二喷枪的喷射端向远离滑动座20的方向倾斜。减小固定在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的力矩。

在优选实施例中,滑动座20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动力装置和第二直线动力装置,第一直线动力装置与第一喷枪组21件固定连接,第二直线动力装置与第二喷枪组22固定连接。第一直线动力装置210和第二直线动力装置220带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相互远离时,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距离工件更近,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相互靠近时,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距离工件更远。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者对工件的同一平面进行喷涂,减少喷粉时第一喷枪和第二喷枪的粉流之间产生的阻力,喷粉效果更好。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长度和为1.5米-4米,具体地,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长度和为2米、2.2米、2.5米、3米或者3.5米。现有技术中,喷枪组件的喷射距离一般都在1米左右,否则,喷粉腔的体积就得增大,进而影响抽风装置回收废粉,导致逸粉严重,而本申请中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长度和大于2米,且喷射时占用空间少,不用增加喷粉腔的体积,且可以减少喷粉腔的最大角度,改善抽风效果,减少抽风机的能力浪费,减少逸粉。

参考图1-图1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固定在滑动座20上,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喷射方向,滑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即可在不改变喷枪力矩的情况下改变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结构更稳定,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改变量不再受力矩的约束;另,第一喷枪组21的第一端和第二喷枪组22的第一端相互靠近,可以减少喷枪的力矩,减少喷枪组件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粉装置,包括粉房本体3和上述任一项的喷枪组件2,粉房本体3上设置有喷粉腔30,喷枪组件2位于喷粉腔30内,且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第一端位于粉房本体3的内侧(即靠近喷粉腔30的内部)。

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形成有喷粉腔30;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50-70°。

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清粉组件7,清粉组件7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喷气孔向粉房本体3的内壁上喷带正电荷的气体。粉房本体3的底壁37为内侧低、外侧高的倾斜面,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风刀8,多个风刀8的吹风方向与底壁37的夹角为0-30°。第二侧壁32上还固定有挂具清粉组件9,挂具清粉组件9上设置有出风口920,第二侧壁32上设置有抽风口。

参考图1-图10,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喷粉装置包括粉房本体3、喷枪组件2和传输轨道1。粉房本体3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形成有喷粉腔30,喷粉腔30大致呈“v”字形。喷枪组件2包括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位于喷粉腔30内,第一喷枪组21的喷粉方向朝向第一侧壁31,第二喷枪组22的喷粉方向朝向第二喷枪组22。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第一端相互靠近,第二端相互远离(靠近喷粉腔30内部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组成“v”字形,与喷粉腔30的形状相配合。第一侧壁31和第一喷枪组21之间形成第一喷粉区域301,第二喷枪组22和第二侧壁32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区域302,传输轨道1穿过第一喷粉区域301和第二喷粉区域302。喷涂时,工件在传输轨道1上移动,当经过喷粉腔30时,工件在第一喷粉区域301和第二喷粉区域302内被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喷上带负电的粉末。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喷枪布局方式,将喷枪设置呈两排,且与喷涂腔配合设置,可以布局更多的喷枪,增加了工件在喷粉腔30内的受粉距离。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夹角设置,可以减少喷粉腔30的夹角,改善抽风效果,减少逸粉。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50-70°,具体地为55°、60°或者65°。进一步地,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第二端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弯折,使第一侧壁31的第二端和第二侧壁32的第二端呈平行状态。整个喷粉房就像一个抽风罩,风流贴壁流动,夹角越小,风阻系数就越小,风流到进风口是直线型。夹角越大,风流就要拐个弯到进风口,风力受阻,所以直线通过的风流风速远远高于弯道型风流。喷枪喷出粉末处于在这个直流风流中,如果风速高就不容易出现粉末外逸。粉末的外逸主要的原因是局部风速过低,吸不住粉末,粉末按自已的惯性运动到粉房外部。所以,将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夹角变小,对减少粉末外逸起到很好的作用。现有的粉房两侧壁的夹角以180°居多,有些采用90°或者75°左右,其逸粉量大,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减少两侧壁之间的最大夹角,减少抽风装置4的能耗,抽风效果更好,从根源上解决逸粉的问题。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的喷射方向与第一喷粉区域301内的传输轨道1之间的夹角为80-90°,喷枪上下移动并对工件进行喷涂,粉料的喷射方向与工件接近垂直,上粉效果更好。现有技术中,工件在受粉距离内,一般只能一部分保持喷枪的出料方向与工件接近垂直。而本申请中,工件受粉全过程中,喷达到全部始终保持垂直,实现全正喷粉,上粉效率提高1倍。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喷枪组22的喷射方向与第二喷粉区域302内的传输轨道1之间的夹角为80-90°,喷枪上下移动时对工件进行喷涂,粉料的喷射方向与工件接近垂直,上粉效果更好。现有技术中,工件在受粉距离内,一般只能一部分保持喷枪的出料方向与工件接近垂直。而本申请中,工件受粉全过程中,喷达到全部始终保持垂直,实现全正喷粉,上粉效率提高1倍。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长度和为1.5-4米之间,具体地,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的长度和为2米、2.2米、2.5米、3米或者3.5米。进一步地,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都可以喷粉,工件受粉距离突破常规的受主体长度的限制不足1米,达到常规距离2倍2.2米,提高喷粉效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喷枪组件2还包括动力装置23、导向装置24和传动装置25,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皆与传动装置25连接,传动装置25与动力装置23连接,动力装置23带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沿导向装置24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导向装置24为两个竖向设置的导向杆,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沿导向杆在上下方向做反复运动。

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传动装置25包括转轴、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动力装置23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转轴与主动轮连接,传动带环绕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带与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相连接,转轴、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皆固定在保护壳内,转轴、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保护壳形成一个导向装置24。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直线气缸、直线电缸,或者类似直线电缸原理制成的装置带动喷枪组件2上下运动,但是其磨损快,不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25结构更加稳定,不易磨损。

参考图4和图5,在优选实施例中,动力装置23带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沿上下方向移动,粉房本体3上设置有多个风阀33,多个风阀33设置在不同的高度,喷枪组件2上下滑动时,与其相应的风阀33打开,其他风阀33关闭。即风阀33随喷枪组件2的移动伴随式地打开,风阀33的开口距离喷枪组件2的距离近,抽粉效果更好,粉末外逸的可能更小。风阀33可以随喷枪组件2有选择地打开,与常规的固定常开型风阀不同,伴随喷枪组件2上下运动而开闭,使喷枪作业时永远处理最佳的回收风流层中,减小回收能耗功率同时,提高回收效率。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动力装置23带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沿上下方向移动,喷枪组件2位于工件的上端和下端时的喷粉量是位于中间位置时的喷粉量的50%-70%。在喷枪移动过程中,在中间位置时,喷枪的均速移动,在两端位置时,喷枪有一个掉头的动作,影响了喷漆移动的速度,由于喷枪一直在喷粉,喷枪组件2移动速度慢,两端的喷粉时间就长,减少喷枪组件2在工件两端的喷粉量,就可以使使工件两端和中间的喷粉厚度相同。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工件的上端占工件总长度的0.1-0.5%,工件下端有占工件长度的0.1-0.5%,工件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部分为工件的中部。具体地,喷枪组件2上下移动的长度为3-30米,上端是指工件上端0、2-1米,下端是指工件下端的0.2-1米。该喷枪组件2的运动方式解决了常规的喷枪组件2的很多问题,例如不能封闭防尘、防爆、运行时抖动、往复回转时迟顿、靠行程开关固定行程等的缺陷,实现具备防尘,防爆,运行时不抖动,往复回转时无迟顿,数字输入调取任意行程。

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喷枪组件2还包括滑动座20、直线动力装置210和220和导向装置24,导向装置24设置有两个,滑动座20同时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装置24;直线动力装置210和220设置有两个,两个直线动力装置210和220固定在滑动座20上,且分别带动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沿滑动座20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第一喷枪组21通过第一滑动块211与其中一个直线动力装置210和220连接,第二喷枪组22通过第二滑动块221与其中一个直线动力装置210和220连接。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在滑动座20上滑动可以改变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且可以在喷枪上下移动的时候,同时进行水平移动。现有技术中,喷枪在水平方向移动一般都会改喷枪距离喷枪座的距离,喷枪距离喷枪座的距离大时会导致喷枪的结构不稳定,所以,现有技术中,喷漆的水平移动距离小,且实现难度大,一般很难实现喷枪水平移动和上下移动同时进行。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喷枪组21和第二喷枪组22通过沿滑动座20滑动从而改变喷枪与工件的距离,虽然改变了喷漆与工件的水平距离,但是并没有改变喷枪与滑动座20之间的力矩,所以,该技术实现更容器,结构也更稳定,能够实现喷枪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同时进行。

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喷枪组21包括第一固定件212,该第一固定件212上固定有多个喷枪,第二喷枪组22包括第二固定件222,该第二固定件222上也固定有多个喷枪,第一固定件212与位于第一喷粉区域301中的传输导轨平行,第二固定件222与位于第二喷粉区域302中的传输导轨平行。第一喷枪组21水平移动时,能够保证第一喷枪组21的所有喷枪的喷射方向能够与第一喷粉区域301内的传输导轨1一直保持垂直或者接近垂直;同样地,第二喷枪组22水平移动时,也能够保证第二喷枪组22的所有喷枪的喷射方向能够与第二喷粉区域302内的传输导轨1一直保持垂直或者接近垂直;从而保证喷粉厚度一直相同。现有技术中,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一般无法实现水平移动和上下移动同时进行,无法根据需要在喷粉过程中调整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本发明解决了该问题,大幅降低粉末出粉总量,节省了粉末。

参考图6和图8,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的内壁上设置有清粉组件7,清粉组件7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喷气孔向粉房本体3的内壁上喷带正电荷的气体。清粉组件7每个一段时间,自动对喷粉腔30内的粘附在侧壁上的粉料进行清理,由于粉料带有负电荷,粉料很牢固的粘附在喷粉腔30的侧壁上,使用带有正电荷的气体可以中和掉粉料的负电荷,粉料更容易从侧壁上脱落下来,进行被抽风装置4抽走。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清粉组件7包括第一出风管71和第二出风管72,第一出风管71和第二出风管72分别与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的形状配合设置,第一出风管71沿第一侧壁31上下移动,第二出风管72沿第二侧壁32上下移动,可以将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上的料粉清理干净。常规的卷帘粘附刮粉造成清理不彻底,且易损件多,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中和实现无易损件,清理更快捷、彻底。

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带正电荷的空气由空气压缩机和正离子发生器共同作用产生带正电荷的空气。

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的底壁37文为内侧低、外侧高的倾斜面(底壁37的内侧是指靠近风道42的一侧,底壁37的外侧是指靠近喷粉腔30的开口的一侧),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风刀8,多个风刀8的吹风方向与底壁37的夹角为0-30°。风刀8吹出带正电的空气,切着底壁37向内吹,同样的,粉房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风道相连通,粉房通过进料口进入到风道内,抽风装置4和风刀8同时作用,将粉房底部的余料清理干净。常规的翻板、平面侧吸等方式的结构复杂,不吻合流体动力线性需求,造成藏粉,积粉,堵粉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现完全敞开,气刀定时清吹,完全杜绝藏粉,积粉,堵粉。

参考图9和图10,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侧壁32上还固定有挂具清粉组件9,挂具清粉组件9包括固定座91、出风管92,出风管92上设置有出风口920,第二侧壁32上设置有抽风口。挂具清粉组件9为一固定的导风管,导风管上开有多个出风口920,出风口920吹出带正电的压缩空气,正电与挂具上的负电荷中和,料粉从挂具上脱落下来,然后在抽风机和该挂具清粉组件9的共同作用下,被送入到抽风管道内。现有的喷涂装置没有设置挂具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喷粉作业后进固化做业前,在线一次性清理掉二次挂具在喷涂过程中粘附粉末,彻底解决二次挂具清理固患。

参考图4和图5,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还包括抽风装置4,抽风装置4包括抽风机和风道41,第一侧壁31的第一端和第二侧壁32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多个风阀33,多个风阀33由上到下依次排列,且每个风阀33都与风道41相连通。

在优选实施例中,风阀33包括导风板331和旋转动力装置332,旋转动力装置332带动导风板331转动,导风板331转动的角度为0-40°,具体地为10°、20°或者30°。风阀33设置有多个,多个导风板331上下依次排列,旋转动力装置332带动导风板331转动,从而将风阀33打开或者闭合,倾斜设置的导风板331还可以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风阀33包括导风板331和旋转动力装置332,旋转动力装置332带动导风板331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转动,且导风板331的上端向远离喷粉腔30的方向倾斜,导风板331转动的角度为0-40°。具体地为10°、20°或者30°。风阀33设置有多个,多个导风板331上下依次排列,旋转动力装置332带动导风板331转动,从而将风阀33打开或者闭合,倾斜设置的导风板331还可以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抽风装置4向上抽风,所以导风板331的上端向远离喷粉腔30的方向倾斜。

参考图7,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包括外框架35和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外框架35包括底座351、顶盖352和多个连接杆353,底座351为一体式设置,顶盖352也为一体式设置,多个连接杆353连接在顶盖352和底座351之间,连接杆353和底座351、连接杆353和顶盖352以及连接杆353和连接杆353之间都通过快拆螺钉固定连接,整体式的设置,使该粉房本体3能够抗地面塌陷,少量的地面塌陷不会影响该粉房本体3的整体结构。快拆结构的设置,方便该粉房本体3安装拆卸和维修。现有技术中,外框架35一般采用立柱组合结构,体整体性差,实现整体式笼形结构,天然具备对地面的抗震,防沉降功能。

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包括外框架35和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外框架35包括底座351、顶盖352和多个连接杆353,底座351、顶盖352和多个连接杆353皆由导电材料制成,且连接杆353和底座351、连接杆353和顶盖352以及连接杆353和连接杆353之间的连接缝隙里都涂有导电膏,使该外框架35的导电性能更好,且该外框架35有接地线接地。在喷涂过程中,负离子会充满粉房本体3,粉房带电后,喷房内部整个空间电场量增大,造成喷枪的电压降低,电流上升,喷枪组件2会一直调整将电流降低,电压升高。枪体就会发热,可能会导致静电高压线路元件损坏。同时由于同种电荷相斥,正负电荷是同对出现才能中和,负电荷先是被工件正电吸引,过量负电荷就同化已被中和的工件。喷粉的工件表面就容易出现类似沙丘的更迭层粉。堆积高的部分上粉多,堆积少的地方上粉少。本发明使用导电膏和接地线将负电荷引至地下,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中,一般只有导线引流的方式只有导线引流只能部分房体释放有效,通过房体笼形结构和导电膏实现整体引流,整个粉房本体3都能够有效释放电荷。在优选实施例中,粉房本体3的外部还设置有维修梯36,风阀33的旋转电机靠近维修梯36设置,方便维修风阀33,粉房本体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栏38,保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图6,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喷涂装置还包括电气柜6,重要的电气元件集成在该电气柜内,电气柜6上设置出气口,旋转动力装置332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连通该电气柜6,旋转气缸的废气排到电气柜6内,再从电气柜6的出气口排出,使电气柜6内的气压大于外部的大气压力,外部的粉尘不容易进入到电气柜6内部,起到有效保护电气元器件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电气柜6的气流隔绝式防爆设计,实现电气柜6和线缆无积尘,解决隐性安全,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喷粉腔30内的弯折处皆做有倒角处理,且第一侧壁31自身的弯折角度大于120°,第二侧壁32自身的弯折角度也大于120°。常规的直线几何体房体内舱表面,形成夹角夹缝不易清粉,本实用新型实现全流线形曲面对接,无死角夹缝,更容易清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粉房本体和喷枪组件的结构,使工件在粉房本体内有两段受粉距离,工件在粉房本体内的受粉距离变长,喷涂效率更高,由于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呈夹角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不必太大即可容纳第一喷枪组和第二喷枪组,减少抽风装置的抽风角度,改善抽风效果,减少逸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