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9226发布日期:2020-10-30 21:5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属于分子筛再生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具有吸附能力高,热稳定性强等其它吸附剂所没有的优点,使得分子筛获得广泛的应用,对原料气进行深度脱水时一般采用分子筛脱水技术,现有的分子筛再生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通过干燥塔及分子筛将原料气进行深度脱水时,干燥塔脱水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干燥塔及分子筛将原料气进行深度脱水时,干燥塔脱水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包括支架、控制装置、第一外接电源线、第一干燥塔、第一仪表、第一进气口、第二干燥塔、第二仪表、第二进气口、连接管a、电加热器、第二外界电源线、连接管b、连接管c、连接管d、连接管e和高效脱水装置,所述支架顶端面中部与控制装置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右后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外接电源线,所述支架左端内侧与第一干燥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塔前端面中上部设置有第一仪表,所述第一干燥塔顶端左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支架右端内侧与第二干燥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干燥塔前端面中上部设置有第二仪表,所述第二干燥塔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底端中部与连接管a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a左端后上部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后端设置有第二外界电源线,所述连接管a后端中部与连接管b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顶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管c,所述连接管c底端左右侧与连接管d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c后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管e,所述第一干燥塔内部上端设置有高效脱水装置,所述高效脱水装置由挡板、丝网、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流管、放置槽、吸水剂和分子筛组成,所述第一干燥塔内部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面设置有丝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挡板右端,所述挡板左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丝网顶端面设置有分流管,所述放置槽设置于分流管内侧,所述分流管内部设置有吸水剂,所述分流管内侧设置有分子筛,所述控制装置与外界电源和电加热器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形状尺寸相同,且具有相同的结构,一个用于对气体进行脱水,一个用于对分子筛进行再生。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设置有6层,且挡板间的距离相等,有利于使分子筛受到的支撑力更为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丝网上设置有小孔,且小孔的孔径小于分子筛的粒径,防止分子筛掉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设置有2个以上,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交错设置,有利于增加气体流动的行程,提高分子筛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呈圆柱形状,且分流管为空心网状结构,可以将气体分成多个区域,增加气体与分子筛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丝网采用不锈钢材质,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剂采用高吸水树脂材质,无毒,吸水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通过设置了高效脱水装置,有利于通过气体进入第一干燥塔内后,从分流管穿过并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区域,然后气体与分流管内侧的分子筛相接触,且气体内的部分水分被吸水剂所吸收,接着气体经过分流管后到达挡板处,挡板可以缓解气体对分子筛的冲击,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位置交错设置会增加气体流动的行程,增加了气体与分子筛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气体的脱水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干燥塔及分子筛将原料气进行深度脱水时,干燥塔脱水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脱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控制装置-2、第一外接电源线-3、第一干燥塔-4、第一仪表-5、第一进气口-6、第二干燥塔-7、第二仪表-8、第二进气口-9、连接管a-10、电加热器-11、第二外界电源线-12、连接管b-13、连接管c-14、连接管d-15、连接管e-16、高效脱水装置-17、挡板-171、丝网-172、第一通孔-173、第二通孔-174、分流管-175、放置槽-176、吸水剂-177、分子筛-17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子筛再生装置:包括支架1、控制装置2、第一外接电源线3、第一干燥塔4、第一仪表5、第一进气口6、第二干燥塔7、第二仪表8、第二进气口9、连接管a10、电加热器11、第二外界电源线12、连接管b13、连接管c14、连接管d15、连接管e16和高效脱水装置17,支架1顶端面中部与控制装置2进行固定连接,控制装置2右后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外接电源线3,支架1左端内侧与第一干燥塔4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干燥塔4前端面中上部设置有第一仪表5,第一干燥塔4顶端左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6,支架1右端内侧与第二干燥塔7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干燥塔7前端面中上部设置有第二仪表8,第二干燥塔7顶端右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口9,第一干燥塔4和第二干燥塔7底端中部与连接管a10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管a10左端后上部设置有电加热器11,电加热器11后端设置有第二外界电源线12,连接管a10后端中部与连接管b13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干燥塔4和第二干燥塔7顶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管c14,连接管c14底端左右侧与连接管d15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管c14后端中部设置有连接管e16,第一干燥塔4内部上端设置有高效脱水装置17,高效脱水装置17由挡板171、丝网172、第一通孔173、第二通孔174、分流管175、放置槽176、吸水剂177和分子筛178组成,第一干燥塔4内部上端设置有挡板171,挡板171顶端面设置有丝网172,第一通孔173设置于挡板171右端,挡板171左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74,丝网172顶端面设置有分流管175,放置槽176设置于分流管175内侧,分流管175内部设置有吸水剂177,分流管175内侧设置有分子筛178,控制装置2与外界电源和电加热器11进行电连接,第一干燥塔4和第二干燥塔7形状尺寸相同,且具有相同的结构,挡板171设置有6层,且挡板171间的距离相等,丝网172上设置有小孔,且小孔的孔径小于分子筛178的粒径,第一通孔173和第二通孔174设置有2个以上,且第一通孔173和第二通孔174的位置交错设置,分流管175呈圆柱形状,且分流管175为空心网状结构,丝网172采用不锈钢材质,吸水剂177采用高吸水树脂材质。

本专利所述的电加热器11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电加热设备。用于对流动的液态、气态介质的升温、保温、加热。当加热介质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电加热器11加热腔,采用流体热力学原理均匀地带走电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巨大热量,使被加热介质温度达到用户工艺要求;丝网172是用化学纤维、蚕丝、金属丝等及各种丝通过一定的纺织方法制成的产品,丝主要是指以金属、非金属为材质加工成的丝;网是以丝为原料,根据需求编织成不同形状、密度和规格的网,丝网172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品,在科研、生产和生活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再生装置放置于适当的位置,然后将第一外接电源线3与外界电源相连接,为装置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电能,接着将原料气从第一进气口6通入,则气体进入第一干燥塔4内后,从分流管175穿过,被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区域,然后气体与每个区域内侧放置的分子筛178相接触,增加了气体与分子筛178之间的接触面积,且气体内的部分水分被吸水剂177所吸收,提高了气体的脱水效率,丝网172可以防止分子筛178从第一通孔173和第二通孔174处掉落,接着气体经过分流管175后到达挡板171处,挡板171可以缓解气体对分子筛178的冲击,延长分子筛178的使用寿命,且第一通孔173和第二通孔174的位置交错设置会增加气体流动的行程,增加了气体与分子筛178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气体的脱水效率;当分子筛178吸水饱和后,就要对其进行再生,分子筛178的再生有两种基本方法:1)改变温度,即“变温”。它是通过加热分子筛178来除去被吸附的物质。工业上一般是用经预热的再生气加热,吹扫分子筛178至200左右,并带走脱附下来的吸附质;2)改变相对压力,即“变压”。一般用于气相吸附过程。其基本方法是保持吸附剂温度不变,通过降低压力和惰性气体反吹,除去吸附质,且再生通常是同吸附逆向进行的,这可使被容纳于吸附床入口处的大部分吸附质不必通过整个床层,部分分子筛178也可不与湿热气体接触,从而提高分子筛178使用寿命。且再生气应尽可能干燥,否则会影响吸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干燥塔及分子筛178将原料气进行深度脱水时,干燥塔脱水效率较低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