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1119发布日期:2020-12-01 12:2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领域循环水、给水和废水的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业上旁滤器,主要是用于工业领域循环水、给水和废水的过滤。旁滤器中盛装滤料,形成滤料层,待过滤废水流经滤料后,废水中的颗粒物被拦截在滤料上,进而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颗粒物,并降低废水的浊度。时间一长,滤料被污染,影响废水的过滤效果。所以,需要定时对旁滤器的滤料进行反冲洗,以保证过滤效果。

现有的旁滤器的反冲洗方法一般是向旁滤器的底部通入处理后的清水,使清水自下往上流经滤料层,使滤料流化,将滤料中拦截的固体颗粒物冲下,从旁滤器的顶部流出。采用该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水,而且对滤料的清洗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包括:

旁滤器,多孔支撑板设置于旁滤器的横截面上,流化装置固定在多孔支撑板上,滤料层填充于多孔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流化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布水环管,布水环管上均布有若干个喷头,喷头沿切线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旁滤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废水源,通过第一支管与旁滤器的进水口连接,通过第二支管与布水环管的进水口连接;

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文丘里式混合器,文丘里时混合器设置有空气进口,空气进口与空气源连接;

排水主管,其一端与旁滤器的底部排水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个连接口分别与排污管和清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多孔支撑板对滤料层和流化装置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既可以防止滤料的流失,又可以允许清水的通过。

布水环管上均布喷头,喷头沿切线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喷出的水朝一个方向倾斜,进而对滤料产生倾斜方向的扰动,使滤料流化,形成漩涡,加速滤料之间的碰撞频率,进而提高滤料的清洗效率。

布水环管的进水管路上设置有文丘里式混合器,以实现空气与水的混合,空气-水的混合物对滤料协同清洗,有效提高了滤料的清洗效率。旁滤器顶部的排气口可以将进入旁滤器滤层的空气排掉,减小旁滤器内部的压强,以保证反冲洗的顺利进行。

滤料清洗产生的污水通过多孔支撑板上的多孔流至旁滤器的底部,并通过底部的排污管流出,反冲洗完毕后,旁滤器内部的多余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以防止对后续过滤后清水的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旁滤反冲洗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旁滤反冲洗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艺模块图。

其中,1、旁滤器,2、滤料层,3、喷头,4、流化装置,5、多孔支撑板,6、清水管,7、排污管,8、进气管,9、文丘里管式混合器,10、过滤进水阀,11、反洗回水阀,12、反冲水阀,13、反冲空气阀,14、布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包括:

旁滤器,多孔支撑板设置于旁滤器的横截面上,流化装置固定在多孔支撑板上,滤料层填充于多孔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流化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布水环管,布水环管上均布有若干个喷头,喷头沿切线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旁滤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废水源,通过第一支管与旁滤器的进水口连接,通过第二支管与布水环管的进水口连接;

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文丘里式混合器,文丘里时混合器设置有空气进口,空气进口与空气源连接;

排水主管,其一端与旁滤器的底部排水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个连接口分别与排污管和清水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反洗回水管,其一端与旁滤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管的端部连接,反洗回水管上设置有反洗回水阀。

刚开始进行反冲洗时,打开反洗回水阀,旁滤器中的还未经过过滤的废水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被吸入文丘里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喷入滤料对滤料进行清洗,可以有效利用旁滤器中的废水,减少反冲洗废水的排放。

进一步的,旁滤器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粗滤网。该处的粗料网不会拦截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但是在进行反冲洗时,可以拦截滤料,防止滤料进入进水管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化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且内环和外环上的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反。

以提高对滤料的扰动作用,加剧滤料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滤料的清洗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化装置包括外环和至少4个布水盘,4个布水盘均布于外环的内侧,且通过管道连通;外环和布水盘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每个布水盘上的喷头环形布置,喷头均沿切线方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一致。

每个布水盘上的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同,对流化的滤料起到漩涡扰动,促进颗粒滤料之间的碰撞。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布水盘上的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反。如,一个是顺时针倾斜,另一个则是逆时针倾斜。

不同倾斜设置的喷头喷水时会产生不同旋向的漩涡,进而使滤料产生不同的旋向,两股漩涡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提高滤料颗粒之间的碰撞摩擦力,进而提高滤料的清洗效率。

更进一步的,外环上的喷头,朝向外环的内侧倾斜设置。喷射的气水混合物会对中间的多股漩涡产生冲击,进一步提高滤料的清洗效率。同时,外环上的喷头可以对外周的滤料起到较好的流化效果,避免反冲洗死角的出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旁滤器反冲洗系统,包括:

旁滤器1,多孔支撑板5设置于旁滤器1的横截面上,流化装置4固定在多孔支撑板5上,滤料层2填充于多孔支撑板5的上方;所述流化装置4至少包括一个布水环管,布水环管上均布有若干个喷头,喷头沿切线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一致,如沿顺时针方向倾斜;旁滤器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废水源,通过第一支管与旁滤器1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支管上设置有反冲水阀12,通过第二支管与布水环管的进水口连接;

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文丘里式混合器9和反冲水阀12,文丘里式混合器9设置有空气进口,空气进口通过进气管8与空气源连接,进气管8上设置有反冲空气阀13;

排水主管,其一端与旁滤器1的底部排水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三通管,三通管的另外两个连接口分别与排污管7和清水管6连接;

反洗回水管,其一端与旁滤器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管的端部连接,反洗回水管上设置有反洗回水阀11。旁滤器1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粗滤网。刚开始进行反冲洗时,打开反洗回水阀,旁滤器中的还未经过过滤的废水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被吸入文丘里混合器中,与空气混合,喷入滤料对滤料进行清洗,可以有效利用旁滤器中的废水,减少反冲洗废水的排放。设置的粗料网不会拦截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但是在进行反冲洗时,可以拦截滤料,防止滤料进入进水管中。

流化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且内环和外环上的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反。以提高对滤料的扰动作用,加剧滤料之间的摩擦,进而提高滤料的清洗效率。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流化装置包括外环和至少4个布水盘14,4个布水盘均布于外环的内侧,且通过管道连通;外环和布水盘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每个布水盘上的喷头环形布置,喷头均沿切线方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一致。每个布水盘上的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同,对流化的滤料起到漩涡扰动,促进颗粒滤料之间的碰撞。相邻两个布水盘上的喷头的倾斜方向相反。如,一个是顺时针倾斜,另一个则是逆时针倾斜。不同倾斜设置的喷头喷水时会产生不同旋向的漩涡,进而使滤料产生不同的旋向,两股漩涡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提高滤料颗粒之间的碰撞摩擦力,进而提高滤料的清洗效率。外环上的喷头,朝向外环的内侧倾斜设置。

反冲洗过程如下:

如图5所示,根据过滤介质的工艺参数,在人机操作与显示界面设定反洗回水阀、过滤进水阀、反冲水阀、反冲空气阀的动作时间,以及过滤时间设定,设置完毕后保存参数,通过人机操作与显示界面启动,自动执行程序运行,初始状态反洗回水阀、过滤进水阀、反冲水阀、反冲空气阀,全部处于关闭状态,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采集所有阀反馈信号,执行自检,如异常,无法启动,如正常,打开过滤进水阀进水过滤设定时间后关闭,打开反洗回水阀、反冲空气阀,设定时间后,打开反冲水阀,设定时间后,全关闭,执行下一循环;在程序执行过程,数据处理与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阀门状态,如出现异常,立即停止,关闭反洗回水阀、过滤进水阀、反冲水阀、反冲空气阀,报警蜂鸣响,并留存记录,可供查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