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9825发布日期:2021-02-03 15:5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岩石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岩石加工设备,其具有过程单元,为过程单元配备可进入的工作台,其中,过程单元具有突出部,过程单元以突出部伸入到由工作台形成的作业区域中,其中,工作台具有尤其呈栏杆形式的防坠落安全机构,并且其中,工作台在突出部的区域中具有平台扩宽部,以在突出部的侧面提供作业区域。


背景技术:

[0002]
岩石加工设备用于不同目的。岩石加工设备例如用于在制备过程中粉碎和/或筛分出回收材料和/或岩石材料。机器可用作能移动的或静止的设备。经由装料单元将待加工的物料填充到设备中。为此通常使用挖掘机。挖掘机将待破碎或待筛分的物料放置在装料单元的输送槽中。借助输送机构将待加工的材料从装料单元沿输送方向引至后续的过程单元。然后在后续的过程单元中加工材料,例如破碎或筛分材料。
[0003]
在岩石加工设备的侧面固定有工作台。为了维护或控制目的,机器操作者可在工作台上运动。
[0004]
岩石加工设备是具有显著外部尺寸的机器。为了使岩石加工设备能运动至相应的作业地点使用吊式运输车。由此外部尺寸必须是,使得在此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运输。对此发现工作台通常是有问题的,尤其在最大结构空间的宽度受到限制的部位处。因此此时将机器设计选择成机器构件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伸入到工作台的区域中。此时操作人员在工作台上行走的情况下必须越过突出部,这出于安全原因必须被避免。为了避免这样做,因此使用平台扩宽部,以能够绕过突出部。但是由此不利地损害了机器的外部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开头提及类型的为了运输构造紧凑的岩石加工设备,该岩石加工设备在机器构件的突出部伸入到工作台的作业区域中的部位满足对作业防护的要求。
[0006]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因此设置成,平台扩宽部具有作为工作面的底部区段,将底部区段可摆动地支承,使得底部区段可在翻下的作业位置和竖起的运输位置之间翻转或摆动,在该翻下的作业位置中可进入底部区段。在这种岩石加工设备中可使底部区段翻上以用于运输,从而平台扩宽部没有影响或没有明显影响机器尺寸。如果机器被带到作业地点,则可将底部区段翻转到作业位置中。根据本发明还设置成,防坠落安全机构在平台扩宽部的区域中引导。在底部区段翻下并且位于作业位置中时,以这种方式确保作业安全。因此操作人员可安全地绕过突出部的区域。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在底部区段处于其翻上的运输位置中时跨过突出部,根据本发明设置成,至少一个锁定区段间接地或直接地与底部区段耦合,使得在调节底部区段时调节锁定区段,其中,在运输位置中锁定区段至少部分地阻断到突出部的入口(zugang)并且在作业位置中使锁定区段从入口区域中运动出来。于是锁定区段调节至突出部的路径。此时不再能够轻松地越过该突出部,从而进一步改进作业安全性。
[0007]
优选的是,锁定区段与底部区段强制耦合。以这种方式在底部区段摆动时也强制调节锁定区段。这确保在底部区段位于翻上的位置中时锁定区段可靠地调节至突出部的路径。
[0008]
为了优化部件和安装费用可设置成,一个锁定区段或多个锁定区段是防坠落安全机构的一部分。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变型方案可设置成,防坠落安全机构具有栏杆区段,栏杆区段在平台扩宽部的区域中引导,使得紧接着平台扩宽部在一侧或两侧连接另一栏杆区段,并且平台扩宽部的栏杆区段具有锁定区段,并且栏杆区段能相对于该紧接的另一栏杆区段摆动。
[0010]
紧接平台扩宽部地,工作台可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的栏杆区段。优选地,在此涉及固定不动的平台区段的栏杆区段,该栏杆区段没有不利地影响机器的总结构宽度。使用者可从该平台区段到达平台扩宽部。因为为平台扩宽部配备的栏杆区段可摆动并且具有锁定区段,该栏杆区段可摆动以节省空间从而进行运输,其中,同时可将锁定区段引入阻断位置中。由此实现可想到的简单操作。
[0011]
在底部区段在竖起的运输位置中至少局部地在侧面遮盖突出部时,实现对形成突出部的机器构件的保护。
[0012]
本发明的可想到的设计方案为,过程单元具有界限部,界限部在背离防坠落安全机构的一侧上限制工作台,突出部从界限部伸出,并且在运输位置中锁定区段在界限部和竖起的底部区段之间延伸。使用者可在平台扩宽部的作业位置中受到保护地在界限部和防坠落安全机构之间运动。在运输位置中锁定区段调节该区域。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案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简单的操作,即,防坠落安全机构具有扶手,扶手至少局部地在底部区段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扶手为了对底部区段的摆动支承优选至少局部地相对于底部区段偏心地布置,使得经由扶手可导入力,以使底部区段在作业位置和运输位置之间调节。由此扶手同时用作可方便接触到且可调节防坠落安全机构以及可调节底部区段的手柄。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方案可设置成,工作台具有两个平台区段,其中,借助平台扩宽部使平台区段过渡到彼此中,防坠落安全机构具有两个锁定区段,在运输位置中第一锁定区段阻断第一平台区段的入口并且第二锁定区段在运输位置中阻断第二平台区段的入口。由此可以很小的结构实现突出部两侧的安全,以防未授权的进入。此外设置成两个锁定区段彼此耦合,使得它们在底部区段从作业位置调节到运输位置中的情况下彼此同时调节时,此时可简单地操作。尤其在防坠落安全机构从平台区段开始摆动时也可同时阻断布置在相对侧上的入口。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也可设置成,在底部区段上经由控制铰链耦联控制杆,使得控制杆经由另一控制铰链间接地或直接地与锁定区段耦合,并且锁定区段可围绕由优选位置固定的铰链形成的摆动轴线摆动,其中,另一控制铰链和该铰链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经由控制杆使底部区段的运动和锁定区段的运动彼此耦合,尤其是强制耦合。在锁定区段围绕铰链摆动时经由控制杆带动底部区段并且也摆动。这使得能够简单地操作。在使用位置固定的铰链时,锁定区段围绕该位置固定的铰链摆动,此时实现简单的运动。在此尤其也可设置成,底部区段可借助至少一个底部铰链围绕转动轴线或摆动轴线摆动。在此尤其也可
涉及位置固定的支承。此外在设置成底部铰链、两个控制铰链和该铰链形成四铰链系统时,此时实现特别稳固的引导。第二控制铰链和该铰链尤其是可配备给防坠落安全机构。经由控制杆可将防坠落安全机构稳固地耦联到底部区段上,这有助于更好的稳定性。
[0016]
尤其设置成底部区段具有限制区段,该限制区段在作业位置中从底部区段升起,并且借助控制铰链使控制杆铰接在限制区段上时,简单地实现控制杆稳固地耦联到底部区段上。在此尤其也可设置成,限制区段一件式地从底部区段弯曲。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岩石加工设备也可设计成,栏杆区段具有扶手和与其间隔开的防护区段,尤其防护管,其中,防护区段至少局部地沿与扶手相同的方向延伸,并且扶手和防护区段借助至少一个支柱和/或借助锁定区段彼此连接。在使用者在工作台上运动时,扶手和防护区段可靠地防止滑倒。因为锁定区段集成到该结构中是通过将扶手与防护区段连接,所以使锁定区段获得双重功能。一方面锁定区段加强了形成的栏杆结构。另一方面锁定区段按照规定在运输位置中用作到突出部的入口的封锁部。
[0018]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岩石加工设备尤其可设计成,防护区段在其纵向侧的端部的区域中具有连接区段,连接区段在平台扩宽部的宽度的方向上延伸,使得在连接区段的自由端部的区域中形成轴承区段,轴承区段形成铰链,铰链具有共同的转动轴线,栏杆区段可围绕该转动轴线摆动。以这种方式以很小的结构形成用于栏杆区段的稳固的转动支承部。
[0019]
为了位置固定尤其可设置成,借助形状锁合连接部、例如借助折叠式插头、螺栓或止挡连接部固定底部区段的作业位置和/或运输位置。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
[0021]
图1示出了岩石加工设备的立体图,
[0022]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岩石加工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0023]
图3示出了岩石加工设备的图1中的细节的立体图,
[0024]
图4示出了图3的细节的改变的立体图,
[0025]
图5从前面示出了根据图3和图4的细节的视图,
[0026]
图6示出了根据图3的示意图,但是在改变的运行位置中,
[0027]
图7示出了根据图4的示意图,但是在根据图6的改变的运行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图1示出了岩石加工设备10,根据岩石加工设备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该岩石加工设备10为筛分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筛分机的应用。而是本发明也可应用在其他的岩石加工设备中,例如岩石破碎机,尤其鄂式碎石机或旋转振动破碎机中。本发明也可应用在具有筛分设备的组合的岩石破碎设备中。因此下面的描述仅示例性地根据筛分设备进行说明。下面的实施方式尤其适用于前述的岩石加工设备。
[0029]
如图1所示,岩石加工设备10具有机架13,机架由例如构造成链式行走机构的行驶机构14承载。岩石加工设备10还具有装料漏斗11。岩石加工设备可经由装料漏斗装载待加工的岩石材料。在装料漏斗11的区域中设有漏斗牵引带12。
[0030]
紧接装料漏斗11,岩石加工机构10具有过程单元20。过程单元20在此为筛分机构。
下面参考图2详细阐述筛分机构的构造和功能。如示意图所示,紧接漏斗牵引带12,过程单元20具有筛分罩21。借助漏斗牵引带12将岩石材料输送到该筛分罩上。筛分罩21具有格筛,格筛具有预定的筛孔大小。基于构造大小不可通过筛分罩21落下的岩石材料被输送到运输带15上并且从运输带输送到垃圾堆上。通过筛分罩21落下的岩石材料到达筛分罩22上。筛分罩22也具有预定的筛孔大小。未通过筛分罩22落下的岩石材料被输送给运输带17。运输带17侧向地从过程单元20的作业区域引出。筛分出的材料被堆积起来,如图2可看见地。通过筛分罩22落下的筛分材料到达输送机构23,例如不断循环的输送带。筛分出的细材料被引至运输带16并且通过运输带从机器的作业区域中排出。筛分出的细材料也在机器侧面堆积起来。借助振动驱动器、尤其偏心轮驱动器驱动两个筛分罩21和22。
[0031]
运输带15可移动到下部的位置中,从而筛分罩21的溢出-上罩-材料和筛分罩22的溢出-下罩-材料经由运输带15排出并因此仅筛分出两类碎块。因此仅构造一个侧向的运输带16。因此取消了第二侧向运输带17,或拆卸第二侧向运输带或将第二侧向运输带引入设备处的其中运输带不工作的位置/布置中。
[0032]
还可想到的是,运输带16和运输带17能可选地安装在机器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上,如比较图1与图2可看出。此外可想到的是,运输带16和运输带17布置在设备的同侧上。
[0033]
如图1所示,机器在机器的两个纵向侧具有工作台30。工作台30分别经由上升部18,例如梯子可到达。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了工作台30。如可从示意图中看出地,紧接上升部18设有入口平台31。入口平台31过渡到倾斜设置的平台区段32。在固定不动的平台区段32上连接平台扩宽部33。平台扩宽部33过渡到另一固定不动的平坦区段34。平台区段32、34具有步行通道区域,该步行通道区域过渡到平台扩宽部33的底部区段33.1。
[0034]
如图3清楚可见地,工作台30在一侧上借助过程单元20的界限部24限制。界限部24例如可构造成壁部的形式,壁部沿工作台30的纵向方向以及沿岩石加工机构10的纵向方向延伸。
[0035]
在界限部24上连接过程单元20的构件。构件具有突出部24.5,突出部突出超过界限部24的外侧。在此,突出部24.5突出超过底部区域39,底部区域在突出部24.5之下延伸。底部区域39与两个平台区段32和34对齐。
[0036]
在图3示出的作业位置中,平台扩宽部33的底部区段33.1相对于平台区段32、34设置在侧面。以这种方式,在工作台30上运动的使用者可在两个平台区段32、34之间的通道中绕开突出部24.5,而无需越过该突出部。
[0037]
尤其在图5中清楚示出了突出部24.5的布置方式。如示意图所示,突出部24.5例如可包括发动机24.6和偏心轮变速箱24.4,其中,发动机24.6驱动偏心轮变速箱24.4以产生偏心振动。偏心轮变速箱24.4法兰连接在界限部24上,并且发动机24.5相对于界限部24显著突出,其中,发动机伸出超过布置在突出部24之下的底部区域39。
[0038]
图4示出了在两个相邻的界限部24之间形成过程单元20的作业区域。连接到偏心轮变速箱24.4上的偏心轮轴在两个界限部24之间引导并且受到保护地在套管34.3之内伸延。图4还示出了筛分罩支座21.1,筛分罩21可更换地固定在筛分罩支座上。还示出了用于筛分罩22的筛分罩支座22.1。最后也示出了用于输送机构23的输送器件23.1。为了使两个界限部24相对彼此加固,设置另外的支柱24.1,支柱在作业区域中在界限部之间延伸。支柱24.1在外侧还经由支撑机构24.2与界限部24螺旋连接。
[0039]
如图3所示,工作台30在与界限部24相对的一侧上借助防坠落安全机构35限制。防坠落安全机构35可具有多个区段。在该实施例中,防坠落安全机构在入口平台31的区域中具有防护区段35.1。此外,固定不动的栏杆区段35.3与防护区段35.1间隔开地布置。栏杆区段35.3被固定地分配给平台区段32。在防护区段35.1和栏杆区段35.3之间,从防坠落安全机构35中切出入口区域35.2。经由该入口区域35.2可通过上升部18到达入口平台31。
[0040]
防坠落安全机构的另一栏杆区段35.4被分配给平台区段34。在该栏杆区段35.4上连接端部区段35.5。端部区段跨接栏杆区段35.4和过程单元20的界限部24之间的区域。
[0041]
在两个栏杆区段35.3和35.4之间布置栏杆区段36。栏杆区段36被分配给平台扩宽部33。
[0042]
在图4可更清楚地看出栏杆区段36的构造。如该示意图所示,栏杆区段36具有扶手36.2。扶手36.2优选构造成型材区段,尤其空心型材。
[0043]
扶手36.2具有沿平台扩宽部33的纵向延伸部延伸的区段。连接区段36.4相对于该区段弯曲。连接区段36.4在平台扩宽部33的宽度的方向上延伸。连接区段36.4分别过渡到锁定区段36.6中。锁定区段36.6优选一件式地从对应的连接区段36.4弯曲。
[0044]
在扶手36.2之下并且与该扶手间隔开地布置防护区段36.1。防护区段36.1同样可构造成型材区段的形式、尤其空心型材。防护区段36.1在其纵向侧的两个端部上具有连接区段36.5。连接区段36.5可一件式地从防护区段36.1弯曲,或实施成与防护区段36.1连接、尤其螺旋连接的单独构件。
[0045]
扶手36.2和防护区段36.1可与一个或如图4所示与两个锁定区段36.6彼此连接。例如该一个或两个锁定区段36.6可一件式地从扶手36.2弯曲。锁定区段36.6的自由端部例如可与连接区段36连接,优选焊接。额外地或替代地可设置成,扶手36.2和防护区段36.1与至少一个支柱36.3连接。
[0046]
栏杆区段36在纵向侧的端部上形成轴承区段。轴承区段例如可由连接区段36.5的端部形成。轴承区段通过使用铰链38.2可摆动地耦合在例如固定连接的栏杆区段35.3的横梁上。在此两个铰链38.2形成共同的摆动轴线。
[0047]
如图4还可看出,底部区段33.1可摆动地固定在底部铰链38.1上。两个底部铰链38.1形成共同的摆动轴线,该摆动轴线优选平行于底部区段33.1延伸。为了形成两个底部铰链38.1例如可在底部区段33.1上连接弯曲部,弯曲部形成限制区段33.2作为防滑机构。限制区段33.2从底部区段33.1升起。限制区段背离底部区段33.1过渡到向内取向的弯边。弯边使得限制区段33.2加固。
[0048]
限制区段33.2具有轴承区段33.21,轴承区段在平台扩宽部33的宽度的方向上延伸。轴承销穿过该轴承区段33.21的轴承容纳部以及与其对齐的轴承体,从而形成底部铰链38.1。
[0049]
与由底部铰链38.1形成的铰链轴线间隔开地,在平台扩宽部33的相对侧上布置控制杆37。控制杆37分别经由控制铰链37.1、37.2可摆动地耦合到防护区段36.1和底部区段33.1上。例如在此可如此分配,使控制杆37在轴承区段33.21的区域中经由控制铰链37.1连接。第二控制铰链37.2可布置在连接区段36.5的区域中。两个控制铰链37.1和两个控制铰链37.2分别形成共同的摆动轴线。
[0050]
铰链38.2、底部铰链38.1和控制铰链37.1、37.2的布置可在图5中更清楚地看出。
如示意图所示,相应一个铰链38.2、一个底部铰链38.1和两个控制铰链37.1、37.2形成四铰链系统,该四铰链系统提供底部区段33到栏杆区段36的稳固和可摆动的分配。
[0051]
从图1至图5示出的作业位置开始,可使平台扩宽部33进入运输位置中。运输位置在图6和图7中示出。
[0052]
为了使平台扩宽部33运动到运输位置中,例如站在平台区段32上的使用者可在扶手36.2处握住栏杆区段36并且向上拉动。在运动时栏杆区段36围绕位置固定的且由两个铰链38.2形成的摆动轴线摆动。因为栏杆区段36经由两个控制杆37强制耦合在底部区段33.1上,将运动力引入底部区段33.1中。经由控制铰链37.1与底部铰链38.1的偏心对应引入扭矩。该扭矩引起底部区段33.1从其翻下的且在图1至图5示出的作业位置开始摆入图6和图7示出的运输位置中。在此经由位置固定的且由两个底部铰链38.1形成的摆动轴线进行摆动运动。
[0053]
如图5至图7中可看出,其中至少一个控制杆37具有止挡37.3。经由该止挡37.3可限制摆动运动。在此使得止挡37.3碰撞在位置固定的构件上、尤其在铰链38.2的区域中的轴承区域上。在此优选地,配对止挡由栏杆区段36本身形成。
[0054]
翻上的且在图6和图7中示出的运输位置可借助形状锁合的连接、例如借助螺栓等锁止。
[0055]
在翻上的运输位置中,底部区段33.1在侧面遮盖突出部24,因此形成侧向的接触保护。
[0056]
如图6和图7还可看出,在运输位置中两个锁定区段36.6布置成,使得该锁定区段36.6阻断第一平台区段32的入口,并且在运输位置中第二锁定区段36.6阻断第二平台区段34的入口。特别优选的是,在扶手36.2和防护区段36.1之间形成的栏杆高度基本上相当于平台区段32、34的通道宽度,如图7所示。在此虽然在扶手36.2和界限部24之间可形成间距区域。但是该间距区域仅可如此大,使得使用者不可走动通过该间距区域。
[0057]
图7还可看出,在栏杆区段36的摆入状态下支柱36.3布置在突出部24.5之上,因此形成封锁部,封锁部额外地使得难以越过突出部24.5。
[0058]
为了在运输之后使平台扩宽部33再次摆入图1至图5示出的作业位置中,仅需松开用于固定示出的运输位置的固定机构(例如螺栓)。然后可握住栏杆区段36并且使平台扩宽部33摆出,从而使底部区段33.1和栏杆区段36到达其翻下的作业位置中。该翻下的作业位置也可通过相应的止挡和/或形状锁合连接部,例如固定螺栓等锁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