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2843发布日期:2020-09-25 18:2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浆自分馏塔底由油浆循环泵抽出后,经原料油/油浆换热器、油浆蒸汽发生器将温度降至280℃后再分两路,大部分作为上下返塔至分馏塔,小部分经冷却器冷却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这种油浆流程导致四个主要缺陷,一是分馏塔底温度高,易产生结焦,影响生产;二是原料油预热温度偏低,雾化效果不好,产品分布不理想;三是油浆在流经原料油/油浆换热器时会发生管路堵塞现象,影响正常流动;四是油浆蒸汽发生器及冷却器易在管壁上产生水垢,影响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其能够降低分馏塔底温度,提高原料油预热温度,避免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管路堵塞,防止油浆蒸汽发生器及冷却器管壁结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水冷冷却器、油浆蒸汽发生器、恩曼cprs防垢器、油浆过滤器、油浆循环泵、油浆外甩泵、管线及阀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及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所述管壳式水冷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第三冷却器及第四冷却器;所述恩曼cprs防垢器包括第一防垢器、第二防垢器、第三防垢器、第四防垢器及第五防垢器;所述油浆循环泵包括第一油浆循环泵及第二油浆循环泵;所述管线包括油浆管线及原料油管线,油浆管线包括塔底油浆出线及其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包括油浆循环上支线、油浆循环下支线及油浆外甩支线;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所述塔底油浆出线安装油浆过滤器,并在油浆过滤器的两端并联第一阀门;所述油浆循环上支线的末端连接分馏塔上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二阀门、第一油浆循环泵、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第一防垢器及油浆蒸汽发生器;所述油浆循环下支线的末端连接分馏塔下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第二油浆循环泵、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第二防垢器、第一冷却器、第三防垢器及第二冷却器;所述油浆外甩支线的线路上依次安装油浆外甩泵、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第四防垢器、第三冷却器、第五防垢器及第四冷却器;所述原料油管线上依次串联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及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及管壳式水冷冷却器的管束采用铜管。

所述油浆过滤器采用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过滤网。

所述油浆循环泵及油浆外甩泵采用离心油泵。

所述管线及阀门采用碳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改变油浆下返塔流程,采用一级换热加两级冷却,使油浆显著降温后再返回分馏塔下部,从而有效降低分馏塔底温度,使分馏塔底不易产生结焦,保障生产正常运行。

2.通过改变原料油预热流程,使原料油进行三级换热,大幅提高原料油预热温度,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及理想的产品分布。

3.通过增设油浆过滤器,避免原料油/油浆换热器管路堵塞,确保油浆正常流动。

4.通过增设先进的恩曼cprs防垢器,防止出现油浆蒸汽发生器及冷却器在管壁结垢现象,保证传热效果。

5.通过改变油浆外移流程,采用增设油浆外甩泵并配合进行一级换热加两级冷却,使油浆温度有效降低,有利于后续工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及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中:1-分馏塔,2-油浆循环下支线,3-塔底油浆出线,4-第一阀门,5-第三阀门,6-第二油浆循环泵,7-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8-第二防垢器,9-第一冷却器,10-第三防垢器,11-第二冷却器,12-第四冷却器,13-第五防垢器,14-第三冷却器,15-第四防垢器,16-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7-油浆外甩泵,18-原料油管线,19-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20-油浆外甩支线,21-第四阀门,22-油浆过滤器,23-第二阀门,24-第一油浆循环泵,25-第一防垢器,26-油浆蒸汽发生器,27-油浆循环上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水冷冷却器、油浆蒸汽发生器26、恩曼cprs防垢器、油浆过滤器22、油浆循环泵、油浆外甩泵17、管线及阀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及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管壳式水冷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9、第二冷却器11、第三冷却器14及第四冷却器12。恩曼cprs防垢器包括第一防垢器25、第二防垢器8、第三防垢器10、第四防垢器15及第五防垢器13。油浆循环泵包括第一油浆循环泵24及第二油浆循环泵6。管线包括油浆管线及原料油管线18,油浆管线包括塔底油浆出线3及其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包括油浆循环上支线27、油浆循环下支线2及油浆外甩支线20。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21。塔底油浆出线3安装油浆过滤器22,并在油浆过滤器22的两端并联第一阀门4。油浆循环上支线27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上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二阀门23、第一油浆循环泵24、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一防垢器25及油浆蒸汽发生器26。油浆循环下支线2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下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5、第二油浆循环泵6、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第二防垢器8、第一冷却器9、第三防垢器10及第二冷却器11。油浆外甩支线20的线路上依次安装油浆外甩泵17、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第四防垢器15、第三冷却器14、第五防垢器13及第四冷却器12。原料油管线18上依次串联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及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

上述恩曼cprs防垢器由恩曼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核心材料是由九种不同的金属成分组成的特殊合金;该合金能够通过电化学作用将固相矿物质悬浮在液相中,防止固相矿物质沉积于管壁而结垢。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水冷冷却器、油浆蒸汽发生器26、恩曼cprs防垢器、油浆过滤器22、油浆循环泵、油浆外甩泵17、管线及阀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及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管壳式水冷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9、第二冷却器11、第三冷却器14及第四冷却器12。恩曼cprs防垢器包括第一防垢器25、第二防垢器8、第三防垢器10、第四防垢器15及第五防垢器13。油浆循环泵包括第一油浆循环泵24及第二油浆循环泵6。管线包括油浆管线及原料油管线18,油浆管线包括塔底油浆出线3及其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包括油浆循环上支线27、油浆循环下支线2及油浆外甩支线20。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21。塔底油浆出线3安装油浆过滤器22,并在油浆过滤器22的两端并联第一阀门4。油浆循环上支线27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上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二阀门23、第一油浆循环泵24、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一防垢器25及油浆蒸汽发生器26。油浆循环下支线2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下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5、第二油浆循环泵6、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第二防垢器8、第一冷却器9、第三防垢器10及第二冷却器11。油浆外甩支线20的线路上依次安装油浆外甩泵17、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第四防垢器15、第三冷却器14、第五防垢器13及第四冷却器12。原料油管线18上依次串联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及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

上述恩曼cprs防垢器由恩曼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核心材料是由九种不同的金属成分组成的特殊合金;该合金能够通过电化学作用将固相矿物质悬浮在液相中,防止固相矿物质沉积于管壁而结垢。

上述管壳式换热器及管壳式水冷冷却器的管束采用铜管,以增强其导热能力。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水冷冷却器、油浆蒸汽发生器26、恩曼cprs防垢器、油浆过滤器22、油浆循环泵、油浆外甩泵17、管线及阀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及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管壳式水冷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9、第二冷却器11、第三冷却器14及第四冷却器12。恩曼cprs防垢器包括第一防垢器25、第二防垢器8、第三防垢器10、第四防垢器15及第五防垢器13。油浆循环泵包括第一油浆循环泵24及第二油浆循环泵6。管线包括油浆管线及原料油管线18,油浆管线包括塔底油浆出线3及其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包括油浆循环上支线27、油浆循环下支线2及油浆外甩支线20。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21。塔底油浆出线3安装油浆过滤器22,并在油浆过滤器22的两端并联第一阀门4。油浆循环上支线27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上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二阀门23、第一油浆循环泵24、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一防垢器25及油浆蒸汽发生器26。油浆循环下支线2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下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5、第二油浆循环泵6、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第二防垢器8、第一冷却器9、第三防垢器10及第二冷却器11。油浆外甩支线20的线路上依次安装油浆外甩泵17、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第四防垢器15、第三冷却器14、第五防垢器13及第四冷却器12。原料油管线18上依次串联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及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

上述恩曼cprs防垢器由恩曼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核心材料是由九种不同的金属成分组成的特殊合金;该合金能够通过电化学作用将固相矿物质悬浮在液相中,防止固相矿物质沉积于管壁而结垢。

上述管壳式换热器及管壳式水冷冷却器的管束采用铜管,以增强其导热能力;油浆过滤器22采用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过滤网,以防止其锈蚀。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水冷冷却器、油浆蒸汽发生器26、恩曼cprs防垢器、油浆过滤器22、油浆循环泵、油浆外甩泵17、管线及阀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及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管壳式水冷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9、第二冷却器11、第三冷却器14及第四冷却器12。恩曼cprs防垢器包括第一防垢器25、第二防垢器8、第三防垢器10、第四防垢器15及第五防垢器13。油浆循环泵包括第一油浆循环泵24及第二油浆循环泵6。管线包括油浆管线及原料油管线18,油浆管线包括塔底油浆出线3及其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包括油浆循环上支线27、油浆循环下支线2及油浆外甩支线20。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21。塔底油浆出线3安装油浆过滤器22,并在油浆过滤器22的两端并联第一阀门4。油浆循环上支线27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上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二阀门23、第一油浆循环泵24、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一防垢器25及油浆蒸汽发生器26。油浆循环下支线2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下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5、第二油浆循环泵6、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第二防垢器8、第一冷却器9、第三防垢器10及第二冷却器11。油浆外甩支线20的线路上依次安装油浆外甩泵17、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第四防垢器15、第三冷却器14、第五防垢器13及第四冷却器12。原料油管线18上依次串联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及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

上述恩曼cprs防垢器由恩曼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核心材料是由九种不同的金属成分组成的特殊合金;该合金能够通过电化学作用将固相矿物质悬浮在液相中,防止固相矿物质沉积于管壁而结垢。

上述管壳式换热器及管壳式水冷冷却器的管束采用铜管,以增强其导热能力;油浆过滤器22采用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过滤网,以防止其锈蚀;油浆循环泵及油浆外甩泵17采用离心油泵。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分馏塔油浆流程优化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水冷冷却器、油浆蒸汽发生器26、恩曼cprs防垢器、油浆过滤器22、油浆循环泵、油浆外甩泵17、管线及阀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及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管壳式水冷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9、第二冷却器11、第三冷却器14及第四冷却器12。恩曼cprs防垢器包括第一防垢器25、第二防垢器8、第三防垢器10、第四防垢器15及第五防垢器13。油浆循环泵包括第一油浆循环泵24及第二油浆循环泵6。管线包括油浆管线及原料油管线18,油浆管线包括塔底油浆出线3及其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包括油浆循环上支线27、油浆循环下支线2及油浆外甩支线20。阀门包括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5及第四阀门21。塔底油浆出线3安装油浆过滤器22,并在油浆过滤器22的两端并联第一阀门4。油浆循环上支线27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上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二阀门23、第一油浆循环泵24、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一防垢器25及油浆蒸汽发生器26。油浆循环下支线2的末端连接分馏塔1下部,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三阀门5、第二油浆循环泵6、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第二防垢器8、第一冷却器9、第三防垢器10及第二冷却器11。油浆外甩支线20的线路上依次安装油浆外甩泵17、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第四防垢器15、第三冷却器14、第五防垢器13及第四冷却器12。原料油管线18上依次串联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及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

上述恩曼cprs防垢器由恩曼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其核心材料是由九种不同的金属成分组成的特殊合金;该合金能够通过电化学作用将固相矿物质悬浮在液相中,防止固相矿物质沉积于管壁而结垢。

上述管壳式换热器及管壳式水冷冷却器的管束采用铜管,以增强其导热能力;油浆过滤器22采用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过滤网,以防止其锈蚀;油浆循环泵及油浆外甩泵17采用离心油泵;管线及阀门采用碳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流程如下:

油浆从分馏塔1底部流出后,先通过油浆过滤器22过滤除渣;当油浆过滤器22发生故障时,油浆直接通过第一阀门4流动。过滤后的油浆分三路进行流动,其中:一路是油浆在油浆循环上支线27上泵送经过第一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9及浆蒸汽发生器26降温后进入分馏塔1上部,与分馏塔1内部上升的高温油气进行逆向流动传热;另一路是油浆在油浆循环下支线2上泵送经过第二原料油/油浆换热器7、第一冷却器9及第二冷却器11降温后进入分馏塔1下部,主要用于降低塔底温度;再一路是油浆在油浆外甩支线20上泵送经过第三原料油/油浆换热器16、第三冷却器14及第四冷却器12降温后移出进入后续处理工艺。在上述流程中,油浆在换热器、蒸汽发生器及冷却器中均在管程中流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