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2238发布日期:2021-01-30 01:1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油、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水性涂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搅拌,但是水性涂料的原料具有较大的黏性,在搅拌过程中容易黏附在搅拌管内壁上,出现搅拌不充分的情况。
[0003]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搅拌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搅拌装置,包含固定在机架的罐体,所述罐体上方固定有进料管,所述罐体上方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与罐体内部的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罐体内部两侧还对称设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与罐体内壁接触的刮板,所述连接杆与刮板接触的位置固定有挡板,所述连接杆上与罐体对应面上固定有穿过罐体并与罐体转动连接的从动轴,其中一根所述从动轴末端固定有齿轮,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活塞杆固定有与前述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通过进料管往罐体内部添加需要搅拌混合的原料,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叶搅拌时,气缸同步启动,气缸带动齿条前后移动,由于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前后移动带动齿轮前后转动,齿轮带动从动轴前后转动,从动轴带动刮板前后摆动,刮板摆动时对罐体内壁进行刮动,可以有效避免高粘性的原料附着在罐体内壁导致不能充分搅拌的情况发生,刮板前后刮动时,挡板随刮板前后移动,通过挡板推动原料移动,从而使罐体内部原料充分搅拌。
[0007]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固定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电磁阀。
[0008]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为半圆柱型。
[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0]
1.通过刮板摆动时对罐体内壁进行刮动,可以有效避免高粘性的原料附着在罐体内壁导致不能充分搅拌的情况发生。
[0011]
2.挡板随刮板前后移动,通过挡板推动原料移动,从而使罐体内部原料充分搅拌。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6]
图4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0017]
图5为图3中b-b处剖视图;
[0018]
图6为图1中c处放大图;
[0019]
图中:1、机架;2、罐体;3、搅拌电机;4、进料管;5、气缸; 6、齿条;7、从动轴;8、齿轮;9、搅拌轴;10、搅拌叶;11、连接杆;12、刮板;13、挡板;14、出料管;1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搅拌装置,包含固定在机架1的罐体2,罐体2上方固定有进料管4,罐体2上方固定有搅拌电机3,搅拌电机3通过搅拌轴9与罐体2内部的搅拌叶10 固定连接,罐体2内部两侧还对称设有连接杆11,两根连接杆11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与罐体2内壁接触的刮板12,连接杆11与刮板12 接触的位置固定有挡板13,连接杆11上与罐体2对应面上固定有穿过罐体2并与罐体2转动连接的从动轴7,其中一根从动轴7末端固定有齿轮8,机架1上还固定有气缸5,气缸5通过活塞杆固定有与齿轮8相互啮合的齿条6。通过进料管4往罐体2内部添加需要搅拌混合的原料,通过搅拌电机3带动搅拌轴9转动,搅拌轴9带动搅拌叶10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叶10搅拌时,气缸5同步启动,气缸5带动齿条6前后移动,由于齿轮8与齿条6相互啮合,齿条6前后移动带动齿轮8前后转动,齿轮8带动从动轴7前后转动,从动轴7带动刮板12前后摆动,刮板12摆动时对罐体2内壁进行刮动,可以有效避免高粘性的原料附着在罐体2内壁导致不能充分搅拌的情况发生,刮板12前后刮动时,挡板13随刮板12前后移动,通过挡板13推动原料移动,从而使罐体2内部原料充分搅拌。
[0022]
其中,罐体2底部固定出料管14,出料管14上设有电磁阀15。
[0023]
其中,罐体2底部为半圆柱型。
[002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