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86956阅读:来源:国知局
之间的夹角,如图6所示。
[0031]此外,优选的是,旋流元件24中的旋流叶片26的数量为6-24片,且多片旋流叶片26在中心板25的周向上均匀分布,而且旋流叶片26的轴向高度小于或等于筒罩27的轴向高度。
[0032]其中,出口渐扩段22为倒圆台形结构,出口渐扩段22的入口直径小于出口直径,出口渐扩段22的顶角α优选为I?30°,且入口渐缩段20的顶角角度大于出口渐扩段22的顶角角度,烟气及其携带的粉尘进入出口渐扩段22中速度会降低,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旋流分离。
[0033]本发明中的文丘里旋流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烟气及其携带的粉尘在进入文丘里的入口渐缩段时被加速;经过位于文丘里的喉口旋流段的旋流元件时速度被加速到最大,同时由于旋流元件的存在,使得烟气与粉尘发生剧烈的旋转碰撞,大量的粉尘被分离;经过文丘里的出口渐扩段时,烟气与粉尘呈现缓慢的减速状态,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进一步被旋流分离。
[0034]实施案例:
[0035]入口渐缩段为圆台形结构,顶角范围为15-25°,烟气流经该段时的入口直径大于烟气流经该段的出口直径;喉口旋流段为圆柱形结构,烟气流经该段时的入口直径等于烟气流经该段时的出口直径,旋流元件中的中心板为实心板,且与旋流元件的直径比为0.2?0.4,旋流叶片的数量为18片,且径向角为-10?-20°,仰角为20?30° ;出口渐扩段为倒圆台形结构,顶角范围为2?8°,烟气流经该段时的入口直径小于烟气流经该段的出口直径。此外,入口渐缩段的顶角角度大于出口渐扩段的顶角角度,入口渐缩段的入口直径等于出口渐扩段的出口直径。
[0036]根据上述参数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文丘里旋流除雾器对O?30 μπι颗粒的除尘效率可达61.3?91.6% (其中,O?10 μm颗粒的除尘效率可达26?62.6% ; 10?20 μ m颗粒的除尘效率可达70.3?92.0% ;20?30 μ m颗粒的除尘效率可达99.1?100% ),由此,本发明中的文丘里旋流除雾器对细微颗粒具有较强的脱除效果,也即本发明中的文丘里旋流除雾器通过将文丘里原理与旋流分离特性相结合,利用特殊的结构布置,实现了高效的旋流除尘效果。
[0037]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壳体(I),吸收塔壳体(I)的侧壁下部连接有入口烟道(2),侧壁上部连接有出口烟道(3),其特征在于,吸收塔壳体(I)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浆池区(4)、菱栅均流区(5)、喷淋区(6)和除雾区(7),浆池区(4)位于入口烟道(2)的下方,菱栅均流区(5)、喷淋区(6)和除雾区(7)位于入口烟道(2)和出口烟道(3)之间,菱栅均流区(5)可调整由入口烟道(2)进入吸收塔壳体(I)内的烟气的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菱栅均流区(5)包括至少两层菱栅均流层,每层菱栅均流层都包括多根间隔设置的菱栅管(8),相邻的菱栅管(8)之间形成有烟气均流通道,烟气均流通道可调整由入口烟道(2)进入吸收塔壳体(I)内的烟气的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菱栅管(8)之间均为尖端部正对尖端部,以使烟气均流通道呈文丘里管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层菱栅均流层中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层菱栅均流层中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不同,且上层菱栅均流层中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大于下层菱栅均流层中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菱栅均流层中的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不同,靠近入口烟道(2)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大于远离入口烟道(2)的烟气均流通道的宽度,且宽度较大的烟气均流通道在该层所占据的比例为1/8-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区(6)包括至少一层主喷淋层(9)和辅助喷淋层(10),主喷淋层(9)和辅助喷淋层(10)交错布置,主喷淋层(9)中设置有多圈喷嘴,以覆盖吸收塔壳体(I)内部的整个径向区域,辅助喷淋层(10)中设置有一圈喷嘴,且沿吸收塔壳体(I)的侧壁周向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除雾区(7)包括至少一层文丘里旋流除雾器层,文丘里旋流除雾器层包括多个文丘里旋流除雾器(11),文丘里旋流除雾器(11)包括顺次连接的入口渐缩段(20)、喉口旋流段(21)和出口渐扩段(22),其中: 入口渐缩段(20)为圆台形结构,入口渐缩段(20)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烟气及其携带的粉尘进入入口渐缩段(20)中速度会提升; 喉口旋流段(21)为圆柱形结构,喉口旋流段(21)的入口直径等于出口直径,喉口旋流段(21)的内部设置有旋流元件(24),烟气及其携带的粉尘经过喉口旋流段(21)时速度最大,烟气与粉尘在旋流元件(24)的作用下旋转碰撞,粉尘被分离; 出口渐扩段(22)为倒圆台形结构,出口渐扩段(22)的入口直径小于出口直径,烟气及其携带的粉尘进入出口渐扩段(22)中速度会降低,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旋流分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文丘里旋流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喉口旋流段(21)内部的旋流元件(24)包括中心板(25)、筒罩(27)和多片旋流叶片(26),中心板(25)和筒罩(27)同心设置,旋流叶片(26)为梯形结构,旋流叶片(26)的上底边与中心板(25)固定连接,下底边与筒罩(27)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文丘里旋流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旋流叶片(26)在中心板(25)与筒罩(27)之间倾斜设置,旋流叶片(26)的径向角(δ)为-5?-40°,仰角(Θ)为10?8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该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吸收塔壳体(1),吸收塔壳体(1)的侧壁下部连接有入口烟道(2),侧壁上部连接有出口烟道(3),吸收塔壳体(1)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浆池区(4)、菱栅均流区(5)、喷淋区(6)和除雾区(7),浆池区(4)位于入口烟道(2)的下方,菱栅均流区(5)、喷淋区(6)和除雾区(7)位于入口烟道(2)和出口烟道(3)之间,菱栅均流区(5)可调整由入口烟道(2)进入吸收塔壳体(1)内的烟气的分布。本发明的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在实现塔内高效脱硫的同时,兼顾除尘效果,并降低了系统的投资与造价成本。
【IPC分类】B01D50/00
【公开号】CN105107329
【申请号】CN201510591230
【发明人】马志刚, 韩玉维, 江浩, 单选户, 白云峰, 初炜, 纳宏波, 黄晓芳, 王德俊, 陈雪, 刘亚, 郭少鹏, 刘洋
【申请人】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