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10323929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束后,该阀门(331)开启并且所述滤带(20)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带纠偏机构(4)包括一对纠偏辊架(41)、一纠偏辊(42)、一纠偏左导辊(43)和一纠偏右导辊(44 ),一对纠偏辊架(41)彼此对应,该对纠偏辊架(41)中的其中一个纠偏辊架设置在所述机架(I)的前侧下部,而一对纠偏辊架(41)中的另一个纠偏辊架设置在机架(I)的后侧下部,在一对纠偏辊架(41)的纠编辊架腔的左侧设置有一左气囊(411),而右侧设置有一右气囊(412),左、右气囊(411、412)相互对应,并且左气囊(411)的左气囊进气口(4111)探出纠偏辊架腔与气源装置连接,而右气囊(412)的右气囊进气口(4121)同样探出纠偏辊架腔与气源装置连接,在纠偏辊架腔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左、右气囊(411、4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纠偏辊轴座固定架(413),在纠偏辊轴座固定架(413)上设置有一纠偏辊轴座(4131),纠偏辊(42)对应于所述涨紧辊(I5)的右侧,该纠偏辊(42)的前端支承在一对纠偏辊架(41)中的位于机架(I)的前侧下部的一个纠偏辊架的纠偏辊轴座固定架(413)的纠偏辊轴座(4131)上,而纠偏辊(42)的后端支承在一对纠偏辊架(41)中的位于机架(I)的后侧下部的一个纠偏辊架的纠偏辊轴座固定架(413)的纠偏辊轴座(4131)上,纠偏左导辊(43)在对应于涨紧辊(15)与纠偏辊(42)之间的位置支承在机架(I)上,纠偏右导辊(44)在对应于纠偏辊(42)的右侧的位置支承在机架(I)上,所述的滤带(20)在依次途经纠偏右导辊(44)、纠偏辊(42)和纠偏左导辊(43)后再途经所述涨紧辊(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带清洗机构(5)包括清洗箱(51)、毛刷辊(52)、左喷水管(53)、右喷水管(54)、清洗箱进水管(55)、清洗箱箱盖(56)、毛刷辊驱动电机(57)和毛刷辊驱动减速箱(58),清洗箱(51)在对应于所述刮料辊(17)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I)的下部,在该清洗箱(51)的清洗箱腔(511)的底壁上开设有一清洗箱排水孔(5111),在清洗箱(51)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清洗箱排水孔(5111)的位置配接有清洗管排水管(512),在清洗箱(51)的前箱壁背对后箱壁的一侧固定有一毛刷辊前轴承座架(513),而在清洗箱(51)的后箱壁背对前箱壁的一侧固定有一毛刷辊后轴承座架(514),毛刷辊(52)对应于清洗箱腔(511),该毛刷辊(52)具有一毛刷辊轴(521),该毛刷辊轴(521)的前端伸展到清洗箱腔(511)外并且通过毛刷辊轴轴承座(5211)转动地支承在毛刷辊前轴承座架(513)上,而毛刷辊轴(521)的后端同样伸展到清洗箱腔(511)外并且同样通过毛刷辊轴轴承座(5211)转动地支承在毛刷辊后轴承座架(514)上,左喷水管(53)在对应于毛刷辊(52)的长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清洗箱(51)的前箱壁与后箱壁之间,并且在该左喷水管(5 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左喷水管喷头(531 ),右喷水管(54)在对应于毛刷辊(52)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清洗箱(51)的前箱壁与后箱壁之间,并且在该右喷水管(5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右喷水管喷头(541),左喷水管喷头(531)以及右喷水管喷头(541)的喷水口朝向上,清洗箱进水管(55)固定在清洗箱(51)的后箱壁上并且该清洗箱进水管(55)同时与所述左喷水管(53)以及右喷水管(54)相通,清洗箱箱盖(56)配设在清洗箱(51)上并且在该清洗箱箱盖(56)的长度方向的左侧和右侧各固定有一箱盖的挡水条(561),毛刷辊驱动电机(57)与毛刷辊驱动减速箱(58)传动配合,并且由毛刷辊驱动减速箱(58)连同毛刷辊驱动电机(57)在对应于清洗箱(51)的前箱壁的位置固定在毛刷辊驱动减速箱座(581)上,而该毛刷辊驱动减速箱座(581)与所述机架(I)的前侧下部固定,所述毛刷辊轴(521)的前端通过联轴套(5212)与毛刷辊驱动减速箱(58)的毛刷辊驱动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的滤带(20)在对应于所述毛刷辊(52)的上方并且在与毛刷辊(52)相接触的状态下从形成于清洗箱箱盖(56)与清洗箱(51)的上沿之间的滤带通道中经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饼卸除机构(6)包括前刀架臂轴座(61)、后刀架臂轴座(62)、一对刀架限位杆(63)、刀架(64)、滤饼刮刀(65)、前刀架臂(66)、后刀架臂(67)、前配重块(68a)、后配重块(68b)和集料斗(69),前刀架臂轴座(61)在对应于所述刮料辊(17)的右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I)的前侧,后刀架臂轴座(62)同样在对应于刮料辊(17)的右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机架(I)的后侧并且与前刀架臂轴座(61)相对应,一对刀架限位杆(63)中的其中一个刀架限位杆在对应于刀架(64)的前端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机架(I)的前侧,而一对刀架限位杆(63)中的另一个刀架限位杆在对应于刀架(64)的后端左侧的位置固定在机架(I)的后侧,前刀架臂(66)的左端与刀架(64)的前端固定并且在对应于前刀架臂轴座(61)的位置还固定有一前刀架臂支承轴(661),该前刀架臂支承轴(661)支承在前刀架臂轴座(61)上,而前刀架臂(66)的右端构成为悬臂端,后刀架臂(67)的左端与刀架(64)的后端固定,并且在对应于后刀架臂轴座(62)的位置还固定有一后刀架臂支承轴(671),该后刀架臂支承轴(671)支承在后刀架臂轴座(62)上,而后刀架臂(67)的右端构成为悬臂端,滤饼刮刀(65)在对应于前、后刀架臂(66、67)之间的位置与刀架(64)的右侧固定,前配重块(68a)挂着在所述前刀架臂(66)的右端,后配重块(68b)挂着在所述后刀架臂(67)的右端,刀架(64)的前端左侧隔着所述滤带(20)的前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的一对刀架限位杆(63)中的其中一个刀架限位杆的右侧贴靠,而刀架(64)的后端左侧隔着滤带(20)的后侧边缘部位与所述的一对刀架限位杆(63)中的另一个刀架限位杆的右侧贴靠,集料斗(69)在同时对应于所述刮料辊(17)和滤饼刮刀(65)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机架(I)上,所述滤槽(111)的右端端口构成为滤槽出料口(1112),该滤槽出料口(1112)对应集料斗(69)的上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辊(15)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涨紧辊支承轴承(151)转动地支承在涨紧辊支承轴头(152)上,所述的一对滤带涨紧调整机构(7)各包括一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座(71)、一调整螺钉座(72)、一调整螺钉(73)和一插销(74),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座(71)在对应于涨紧辊支承轴头(152)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的机架(I)上,在该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座(71)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涨紧辊支承轴头(152)的一侧开设有一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槽(711),在该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槽(711)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插销调整孔(712),调整螺钉座(72)设置在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槽(711)内并且在该调整螺钉座(72)上开设有一调整螺钉孔(721)和一插销孔(722),调整螺钉孔(721)贯通调整座(72)的厚度方向,而插销孔(722)贯通调整螺钉座(72)的宽度方向,所述的涨紧辊支承轴头(152)在对应于调整螺钉座(72)的下方的位置探入到涨紧辊支承轴头调整槽(711)内并且与调整螺钉(73)的下端端面相对应,调整螺钉(73)旋配在调整螺钉座(72)上并且该调整螺钉(73)的下端端面与涨紧辊支承轴头(152)接触,插销(74)通过插销调整孔(712)插入所述插销孔(722)内。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机构(9)包括喷淋管支架(91)、喷淋管(92)和泄水板(93),喷淋管支架(91)呈龙门架的构造并且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滤盘(11)的滤槽(111)的上方,该喷淋管支架(91)的两端下部各通过一对调整夹脚(911)与滤盘(11)的上沿固定,泄水板(93)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与喷淋管支架(91)固定,而泄水板(9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朝着所述滤带(20)的方向伸展,喷淋管(92)在对应于泄水板(93)的右侧上方的位置与喷淋管支架(91)固定,在该喷淋管(9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喷淋孔(921),而在长度方向的中部延伸有一进水接口( 922),该进水接口( 922)在使用状态下通过进水接口管路与水源管路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I)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喷淋机构(9)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滤饼测厚传感器支架(18 ),该滤饼测厚传感器支架(18)的两端下部各通过一对传感器支架调整夹脚(182)与所述滤盘(11)的上沿固定,而中部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滤带(20)的上方,在该滤饼测厚传感器支架(18)的中部固定有一测厚传感器调整座(181),在测厚传感器调整座(181)上设置有一滤饼厚度测定传感器(1811)。
【专利摘要】一种滤带驱动机构的结构合理的全自动带式真空过滤机,属于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滤带布料机构;固液分离抽真空机构;滤带纠偏机构;滤带清洗机构;滤饼卸除机构;一对滤带涨紧调整机构;滤带驱动机构;滤带,特点:滤带驱动机构包括滤带驱动电机、滤带驱动减速箱、滤带驱动辊、滤带上、下导辊、滤带包角辊和一对轴承座板,一对轴承座板固定机架的下部,滤带驱动电机与滤带驱动减速箱配合,滤带驱动辊支承在一对轴承座板之间,滤带下导辊支承在机架上,滤带包角辊支承在一对轴承座板之间,滤带上导辊支承在机架上,滤带过渡导辊位于滤带纠偏机构与滤带下导辊之间。避免对滤带驱动机构产生污染;便于检护;对滤带产生优异的牵引效果。
【IPC分类】B01D33/80, B01D33/056, B01D33/76, B01D33/46, B01D33/72, B01D33/50, B01D33/052
【公开号】CN205235542
【申请号】CN201521018904
【发明人】邓伯虎, 王志强, 孙成方, 陈亮
【申请人】昆山菲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