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710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风除尘装置都是把风机、风流旋转叶片、除尘装置相互分离布置,导致除尘装置体积大、质量重,给使用造成困难。此外,还存在阻力大、噪声高的缺陷。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它为整体结构,能强制含尘风流旋转,能减小除尘阻力,增强除尘脱水作用,降低噪音,而且安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包括旋风筒、吸风筒、连接在除尘脱水筒,在旋风筒和除尘脱水筒的下部设有支座、在旋风筒内设有冷却套筒,在冷却套筒内设有电动机、电动机的电源线穿过冷却套筒和旋风筒与接线盒连接、在电动机轴的端部设有风机叶轮,在吸风筒内的前部设有由分水节头和喷嘴连接而成的喷雾器,与水节头连接的进水管,在吸风筒内的后部设有导流体,其特征在于吸风筒连接在旋风筒一端,除尘脱水筒连接在旋风筒另一端;在冷却套筒的外面至少设有两组呈叶轮状布置的冷却风道,各冷却风道均与旋风筒连接;在除尘脱水筒内设有一导流吸声体,该导流吸声体连接在冷却套筒的后端。将吸风筒、旋风筒和除尘脱水筒连接为一整体,使体积减小、结构紧凑;在冷却套筒的外面至少设有两组呈叶轮状布置的冷却风道,既冷却了电动机,又能使排出的风形成旋流。增强除尘脱水作用。
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旋风筒为夹层结构,夹层内设有吸声棉,以减少振动和降低噪声。
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在电动机的后罩与冷却套筒的内壁之间设有橡胶圈,以降低噪声。
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冷却风道的横截面呈扁平状,且一边宽一边窄,以减小除尘阻力。
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除尘脱水筒内的外层为圆筒、内层为圆锥筒,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充填有吸声棉,其导流吸声体呈锥形,其表面设有玻纤棉,以避免产生紊流,减少阻力和降低噪声。
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在除尘脱水筒内的尾端设有挡水圈,在挡水圈的口部连接有圆筒,在除尘脱水筒内的尾端下部设有排污弯头。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吸风筒、旋风筒和除尘脱水筒连接为一整体,使体积减小、结构紧凑;冷却风道呈叶轮状布置在冷却套筒的外面,既冷却了电动机,又能使排出的风形成旋流。增强除尘脱水作用;除尘阻力小,噪声低,而且安装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冷却风道呈叶轮状布置在冷却套筒上的示意图。
图4是直形冷却风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弧形冷却风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将两组呈直形扁平状,且一边宽一边窄的冷却风道13呈叶轮状布置在冷却套筒5的外面,连同冷却套筒5一并装入夹层内设有吸声棉15的旋风筒1肉,使各冷却风道均与旋风筒1连接;将电动机6装在冷却套筒内、电动机的电源线穿过冷却套筒和旋风筒与接线盒7连接,将橡胶圈16装在电动机6的后罩与冷却套筒5的内壁之间,风机叶轮8装在电动机轴的端部;将吸风筒2连接旋风筒1的一端,导流体12装在吸风筒内的后部,由分水节头9和喷嘴10连接而成的喷雾器装在吸风筒2内的前部,使进水管11与水节头9连接;将外层为圆筒、内层为圆锥筒,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充填有吸声棉15的除尘脱水筒3连接在旋风筒1的另一端,呈锥形的且表面设有玻纤棉的导流吸声体14连接在冷却套筒5的后端,并位于除尘脱水筒3内;将挡水圈装17在除尘脱水筒内3的尾端,圆筒18连接在挡水圈的口部,排污弯头19装在除尘脱水筒内3尾端的下部;将支座4安装在旋风筒1和除尘脱水筒3的下部即可。
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将两组呈弧形扁平状,且一边宽一边窄的冷却风道13呈叶轮状布置在冷却套筒5的外面,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包括旋风筒(1)、吸风筒(2)、除尘脱水筒(3),在旋风筒和除尘脱水筒的下部设有支座(4),在旋风筒内设有冷却套筒(5),在冷却套筒内设有电动机(6),电动机的电源线穿过冷却套筒和旋风筒与接线盒(7)连接,在电动机轴的端部设有风机叶轮(8),在吸风筒(2)内的前部设有由分水节头(9)和喷嘴(10)连接而成的喷雾器,与水节头(9)连接的进水管(11),在吸风筒内的后部设有导流体(12),其特征在于吸风筒(2)连接在旋风筒(1)一端,除尘脱水筒(3)连接在旋风筒(1)另一端;在冷却套筒(5)的外面至少设有两组呈叶轮状布置的冷却风道(13),各冷却风道均与旋风筒(1)连接;在除尘脱水筒(3)内设有一导流吸声体(14),该导流吸声体连接在冷却套筒(5)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旋风筒(1)为夹层结构,夹层内设有吸声棉(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动机(6)的后罩与冷却套筒(5)的内壁之间设有橡胶圈(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风道(13)的横截面呈扁平状,且一边宽一边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尘脱水筒内(3)的外层为圆筒、内层为圆锥筒,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充填有吸声棉(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吸声体(14)呈锥形,其表面设有玻纤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尘脱水筒内(3)的尾端设有挡水圈(17),在挡水圈的口部连接有圆筒(18),在除尘脱水筒内(3)的尾端下部设有排污弯头(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旋流除尘装置,包括旋风筒、吸风筒、除尘脱水筒,在旋风筒内设有冷却套筒,在冷却套筒内设有电动机、在电动机轴的端部设有风机叶轮,在吸风筒内的前部设有由分水节头和喷嘴连接而成的喷雾器,在吸风筒内的后部设有导流体,其特征在于吸风筒连接在旋风筒一端,除尘脱水筒连接在旋风筒另一端;在冷却套筒的外面设有两组呈叶轮状布置的冷却风道,在除尘脱水筒内设有一导流吸声体。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减小、结构紧凑;冷却风道呈叶轮状布置在冷却套筒的外面,既冷却了电动机,又能使排出的风形成旋流。增强除尘脱水作用;除尘阻力小,噪声低,而且安装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04C5/00GK2928255SQ20062011060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7日
发明者张卫东, 邱春亮, 张雪涛, 梁可进, 赵正均, 余成伟 申请人:重庆市兆巍矿山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衮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