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6980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属于热工设施部件。
背景技术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在整个炉膛内形成一股浓度较高的气流体,并在炉膛 内快速运转,而运转时又集中于炉膛中间部位,特别时稀相区,这样炉膛上部的水冷壁对热 量的吸收就会减少,大量的热量得不到吸收就进入旋风分离器,部分未燃尽的介质通过中 心筒进入尾部,同时不仅热量损失过大,也对循环流化床上的过热器和省煤器造成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热量损失 少,节煤效果好,使流化床锅炉提高出力。基于旋风分离器所收集的介质通过返料系统进入燃烧室参与循环燃烧,本实用新 型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进行了改造,旋风分离器外壳内设有中心筒,其特征在于 中心筒与外壳间为不等距设置,中心筒偏向外壳的一侧,中心筒与外壳间的间距在进风口 处大,在背风口处小,中心筒与外壳在进风口处的径向间距最好是在背风口处的一倍半。如此,旋风分离器能够对介质尽量多收集参与循环燃烧,增加了循环倍率,提高了 热量的重复利用率,达到节煤的效果,使锅炉降低了煤耗。由于循环灰的增多,使稀相区的 浓度提高也增加了热量,也使炉膛上部的水冷壁增加了吸收量从而达到节煤的效果,使得 介质充分利用,从而完善了整个燃烧系统,使循环流化床锅炉提高了出力。在外壳的外侧附设耐火保温层,降低热量损失,节省燃煤。本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能够减少热量损失,节煤效果 好,使流化床锅炉提高出力。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耐火保温层 2、外壳3、中心筒L1、L2、径向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外壳2内设有中心筒 3,中心筒3偏向外壳2的一侧,即中心筒3与外壳2间为不等距设置,中心筒3与外壳2间 的间距在进风口处大,在背风口处小,图示中的中心筒3与外壳2在进风口处的径向间距Ll 是在背风口处的径向间距L2的一倍半,如一个是1050mm,一个是700mm,外壳2的外侧附有 耐火保温层1。图示中有并排的两个旋风分离器。
权利要求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外壳内设有中心筒,其特征在于中心筒偏向外壳的一侧,中心筒与外壳间的间距在进风口处大,在背风口处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中心筒与外壳在进 风口处的径向间距是在背风口处的一倍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外侧附 有耐火保温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属于热工设施部件,外壳内设有中心筒,其特征在于中心筒偏向外壳的一侧,中心筒与外壳间的间距在进风口处大,在背风口处小,外壳的外侧附有耐火保温层。结构简单,能够减少热量损失,节煤效果好,使流化床锅炉提高出力。
文档编号B04C5/08GK201615477SQ20102012875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2日
发明者毕思更 申请人:毕思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