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式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222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式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颗粒状的粮食作物进行除尘过滤的装置,尤其涉及对小麦等颗粒物料进行除尘的容器式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颗粒状的谷物类进行贮存时,需要先对谷物类进行过滤、除尘,以使贮存后的谷物能够保持洁净。然而现有的对谷物进行过滤除尘的装置中,有采用滚筒筛装置结构的,其类似于现有的水泥罐结构,通过滚筒的滚动可以将谷物中的大杂质清除,但由于谷物在滚筒中的积层过厚,使得如尘土、细砂粒等的小杂质,不能被彻底清除;还有采用振动筛的,其具有双层过滤结构,其第一层通过过滤网对大杂质进行过滤后,第二层对掺杂有小杂质的物料进行过滤,由于该结构的过滤层中,过滤眼的孔径小于谷物的粒径,且由于速 度过快,使得细砂粒仍与谷物混合而不能被过滤,其过滤效果欠佳。基于上述结构,为实现对谷物的过滤除尘,也有采用风机除尘装置的,其利用风机向壳体内鼓吹气流,通过该气流与壳体内竖直落下的谷物进行混合后,使气流携带谷物中的尘土及小杂质,从排尘口处排出,采用该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谷物中尘土及杂质的清除,但由于谷物自由下落时的速度及冲击力,使其不能与下落中的谷物充分混合,若实现充分混合,则必须要减小谷物的流量,进而降低了除杂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对谷物大流量输送下进行除杂的容器式分离器,其除杂效率高,且除杂较为彻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容器式分离器,包括进料斗(10)、与进料斗(10)连通的带有进料口(20)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的物料经进料斗(10)、由进料口(20)进入第二过滤装置内,所述的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下方的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进风口(I)、设置在进风口(I)下方的壳体(2)底部的第二出料口(12),所述的进料口(20)设置在壳体(2)顶部,于进料口(20)下方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与壳体(2)内壁间隙配合的伞形帽(14),于伞形帽(14)与进风口(I)之间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封装在壳体(2)内部的带有过滤孔(23)的碗状的过滤筛(22),在伞形帽(14)上设有连通壳体(2)外部与伞形帽(14)内部的吸尘管(11)。通过将第二过滤装置中增设伞形帽及漏斗状的过滤筛,使进料口进入的谷物能够沿伞形帽的外表面向外散开式的滑落,并通过伞形帽与壳体内壁的间隙下落至过滤筛上,而过滤筛的形状又设置为碗状,使得下落的谷物一部分由过滤筛的周边斜面上的过滤孔落下,另一部分向中间滑落,并在滑落过程中,由过滤筛上的过滤孔落下,最终使得经过滤筛过滤后落下的谷物呈雨状,同时,在此过程中,与吸尘管连接的抽风机对伞形帽内部进行抽风,使伞形帽内部的气压小于壳体外部的大气压力,在此负压的情况下,外界气体由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雨状的谷物内存在的小杂质则进入伞形帽内部后由排尘管排出,实现了对谷物中杂质的清除,且由于使谷物下落的雨状设计,实现了在大流量谷物进入到壳体内时,同样能够实现对杂质的清除,间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工作效率。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在伞形帽(14)上方的壳体⑵内、于进料口(20)下方设有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的伞状的流量调节帽(21)。通过流量调节帽的设计,使流量调节帽在竖直方向滑动过程中,对进料口的开启大小进行调节,实现了谷物除杂过程中的流量可调。作为对本发明的限 定,在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经过过滤筛(22)的物料进行收集的漏斗状的收容部(24),所述的第二出料口(12)设置在收容部(24)的底部。通过收容部,实现了对过滤筛过滤后的谷物的收集,便于谷物由第二出料口排出。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收容部(24)通过加强筋(26)与壳体(2)的底部固连,在各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6)之间形成进风口(I)。通过加强筋的连接形式,在实现进风口设置的同时,使收容部与壳体进行连接。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进风口(I)为沿壳体⑵底部周向设置的多个。进风口沿壳体底部轴向设置,使进入到壳体内的气流通道整体均衡,使进入到壳体内的气流的稳定、均勻,提闻了除杂效果。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在进料斗(10)与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连通进料斗(10)和第二过滤装置的对物料进行过滤的、带有第一出料口(15)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的物料由进料斗(10)进入第一过滤装置,并经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由第一出料口(15)排出并经进料口(20)进入到壳体(2)内。通过增设第一过滤装置,实现了对谷物中混杂的大颗粒杂质的过滤,增强了整个装置最终的过滤效果。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中空壳体(4)、置于中空壳体
(4)内的筛料装置,在中空壳体⑷的底部设有排杂口(16),所述的第一出料口(15)设置在固连于中空壳体⑷下方的漏斗排料器⑶的底部。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的筛料装置包括由电机(7)带动旋转的主动轮
(17)、从动轮(19),在主动轮(17)与从动轮(19)上套设有筛网(18)。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筛网在对谷物中的大杂质进行过滤时,通过筛网的移动,使筛网上的大杂质能够随着筛网的移动即时被排出,避免了大杂质停留在筛网上而造成对筛网上的过滤孔的堵塞,也避免了大杂质进入到第二过滤装置中,其有效的提高了过滤除杂效率。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在进料斗(10)内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在进料斗(10)内壁上倾斜的导向板,该两个导向板之间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间距。通过设置导向板,使带有杂质的谷物进入到进料斗内时,对体积较大、质量较轻的杂质如麦秸杆等,不会竖直的由进料斗落在第一过滤装置上,以防止麦秸杆等杂质的竖直落下而插入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内,同时防止了大杂质通过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进入到第二过滤装置内,进而影响过滤效果。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大流量谷物的过滤除杂,其过滤效果较好,且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示立体结构示意图2为图I的纵向剖视图。图中I、进风口 ;2、壳体;3、漏斗排料器;4、中空壳体;5、皮带;6、带轮;7、电机;8、第一导向板;9、第二导向板;10、进料斗;11、吸尘管;12、第二出料口 ;13、间隙;14、伞形帽;15、第一出料口 ;16、、排杂口 ;17、主动轮;18、筛网;19、从动轮;20、进料口 ;21、流量调节帽;22、过滤筛;23、过滤孔;24、收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I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容器式分离器,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其包括进料斗10、与进料斗10连通的第一过滤装置,其中,进料斗10为一个上下均开口的矩形结 构,其内设有两个导向板,即第一导向板8和第二导向板9,该两个导向板倾斜且相对设置,由图2可以看出,第二导向板9的长度要大于第一导向板8的长度,且第二导向板9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一导向板8的下方,在第一导向板8的自由端与第二导向板9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距,这样,谷物可以沿两个导向板的表面滑落,并最终由间距落到第二导向板9的倾斜表面滑下,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导向板8和第二导向板9改变了谷物由进料斗落下时的方向,防止了谷物沿竖直方向下落至第一过滤装置的筛网18(如下描述)上时,杂质直接卡在筛网18上的滤孔内或穿过筛网18的滤孔而进入到第二过滤装置内。第一过滤装置位于进料斗10的下方,用于承接进料斗10落下的谷物,其作用是对由进料斗10落下的谷物进行初步过滤,以将谷物中混杂的大杂质过滤掉。为了筛网18在长期使用时防止其上的滤孔堵塞或大杂质穿过筛网18进入到第二过滤装置内,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装置采用滚动过滤的结构,在具体结构上,其包括中空壳体4、置于中空壳体4内的筛料装置,中空壳体4为顶部封闭形式,其底部固连有漏斗状的漏斗排料器3,在中空壳体4的左侧底部设有排杂口 16,第一出料口 15设置漏斗排料器3的底部。为实现对谷物的初步过滤,筛料装置位于第一出料口 15上方,其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上,包括固定在中空壳体4外部的电机7,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皮,5和与皮带5配合的带轮6的传动机构传输动力,在中空壳体4内设有与带轮同轴设置的、由带轮带动旋转的主动轮17,在中空壳体4内还转动设有与主动轮17的轴线平行设置的从动轮19,在主动轮17和从动轮19上套装有筛网18,在电机7启动时,其通过皮带5及带轮6带动主动轮17转动,进而通过筛网18带动从动轮19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位于筛网18上的大杂质由主动轮17左侧下方的排杂口 16落下而被收集。上述结构中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谷物中的大杂质经过导向板后能够被筛网18顺利过滤排出,第二导向板9由上至下具有向左朝向,该设置,使主动轮17具有图2所示逆时针转动时,谷物中的大杂质能够直接落到筛网18的上方而不会穿过筛网18上的滤孔,且该设置缩短了大杂质被筛网18移送至排杂口 16的时间。在第一过滤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下方的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进风口 I、设置在壳体2底部的第二出料口 12,在壳体2顶部设有与第一出料口 15位置对应的进料口 20,值得说明的是,为确保由第一出料口 15落下的谷物能够完全进入到壳体2内,漏斗排料器3可以与壳体2为固连形式,只要确保第一出料口 15与进料口 10的位置对正即可。
在进料口 10下方的壳体2内部设有伞形帽14,伞形帽14通过与壳体2固连的一个连接杆25实现与壳体2的固定连接。伞形帽14的外部轮廓为伞形,且其下沿与壳体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13,这样,由进料口 20落下的谷物,沿着伞形帽14的外表面滑落,并最终经间隙13落下。在伞形帽14上设有连通壳体2外部与伞形帽14内部的吸尘管11。于伞形帽14与进风口 I之间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封装在壳体2内部的碗状的过滤筛22,过滤筛22的作用是实现对由间隙13落下的谷物进行过滤,其设置为碗状,可以使由间隙13落下的谷物在与过滤筛22的斜面侧壁接触时,一部分通过斜面侧壁上的过滤孔23落下,另一部分通过斜面侧壁的导向,向过滤筛22的中部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由过滤孔23落下。这样,通过该结构,使得间隙13落下的谷物被过滤筛22沿水平方向被分散开,并经过滤筛22上的过滤孔23落下时,整体形成雨状。经过滤筛22过滤的谷物落下后,由第二出料口 12排出,为了增强过滤筛22过滤的谷物排出效果,在壳体2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的收容部24,第二出料口 12设置在收容部24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收容部24与壳体2的定位连接,且又确保进风口 I的设置,收容部24通过加强筋26与壳体2固连,加强筋26于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其各 加强筋26沿壳体2的底部周向设置,这样,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6之间则形成了一个进气口1,而多个加强筋26的周向设置,则形成了进气口 I在壳体2底部的轴向设置。此外,为了使由第一出料口 15流入壳体2内的谷物流量可调,在进料口 20与伞形帽14之间设有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的伞状流量调节帽21,通过流量调节帽21竖直方向的运动,可使流量调节帽21的外表面与进料口 20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变小,最终实现本装置对不同流量需求下的流量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流量调节帽20同样为伞形,其下沿的直径小于伞形帽14下沿的直径,但大于进料口 20的孔径,在伞形帽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杠27,流量调节帽20转动连接在丝杠27上,这样,即可通过对流量调节帽20施加旋转力,而使流量调节帽20具有上下方向的运动。在使用时,使吸尘管11连接抽风机,使伞形帽14内形成一个负压状态,启动电机7,谷物由进料斗10进入并被导向板导向后,落在第一过滤装置的筛网18上,谷物由过筛网18上的滤孔落下,而大的杂质则通过筛网18的运动被移送至排杂口 16排出。经初步过滤的谷物通过漏斗排料器13被收集后,由第一出料口 15排出,并通过进料口 20进入到壳体2内,谷物在进入壳体2内时,先与流量调节帽21的外廓接触,然后滑落至伞形帽14的外廓上,谷物经伞形帽14的外表面继续下落,并由间隙13落在碗状的过滤筛22的倾斜侧壁上,经过滤筛22上的过滤孔23落下的谷物呈雨状落下,其落下的同时,由于伞形帽14内的负压状态,使进风口 I进入的气流不断的向上运动,使得雨状的谷物中的尘土及小杂质进入到伞形帽14的内部,最终由吸尘管11排出后被收集。经过滤除杂后的谷物经收容部24收容,经第二出料口 12排出后,被储存或进行其他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容器式分离器,包括进料斗(10)、与进料斗(10)连通的带有进料口(20)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的物料经进料斗(10)、由进料口(20)进入第二过滤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下方的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进风口(I)、设置在进风口⑴下方的壳体⑵底部的第二出料口(12),所述的进料口(20)设置在壳体(2)顶部,于进料口(20)下方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与壳体(2)内壁间隙配合的伞形帽(14),于伞形帽(14)与进风口(I)之间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封装在壳体(2)内部的带有过滤孔(23)的碗状的过滤筛(22),在伞形帽(14)上设有连通壳体(2)外部与伞形帽(14)内部的吸尘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伞形帽(14)上方的壳体(2)内、于进料口(20)下方设有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的伞状的流量调节帽(2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经过过滤筛(22)的物料进行收集的漏斗状的收容部(24),所述的第二出料口(12)设置在收容部(24)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容部(24)通过加强筋(26)与壳体(2)的底部固连,在各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6)之间形成进风口(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I)为沿壳体(2)底部周向设置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10)与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连通进料斗(10)和第二过滤装置的对物料进行过滤的、带有第一出料口(15)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的物料由进料斗(10)进入第一过滤装置,并经第一过滤装置过滤后,由第一出料口(15)排出并经进料口(20)进入到壳体⑵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装置包括中空壳体(4)、置于中空壳体(4)内的筛料装置,在中空壳体(4)的底部设有排杂口(16),所述的第一出料口(15)设置在固连于中空壳体⑷下方的漏斗排料器(3)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料装置包括由电机(7)带动旋转的主动轮(17)、从动轮(19),在主动轮(17)与从动轮(19)上套设有筛网(18)。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容器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斗(10)内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在进料斗(10)内壁上倾斜的导向板,该两个导向板之间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间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容器式分离器。其包括进料斗(1O)、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2)、与壳体(2)内部连通的进风口(1)、设置在壳体(2)底部的第二出料口(12),在壳体(2)顶部设有进料口(20),于进料口(20)下方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伞形帽(14),于伞形帽(14)与进风口(1)之间的壳体(2)内部固定设有封装在壳体(2)内部的碗状的过滤筛(22),在伞形帽(14)上设有连通壳体(2)外部与伞形帽(14)内部的吸尘管(11)。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大流量谷物的过滤除杂,其过滤效果较好,且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07B11/06GK102632038SQ20121013094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刘晖, 刘永起, 崔云鹏, 李术林 申请人:廊坊市中原粮食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