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装置及其放电极,以及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等离子体装置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12)的侧壁开设有向下延伸并贯通所述放电极(12)底部(18)的引水槽(17),和/或所述放电极(12)的底部(18)开设有槽口向下的分割槽(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17)与所述分割槽(20)连通;所述放电极(12)的底部(18)设有若干所述分割槽(20),且若干所述分割槽(20)相连通于所述放电极(12)底部(18)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17)的槽深切入所述放电极(12)的螺纹底部1~2mm,和/或所述分割槽(20)的深度为5~20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的放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12)为螺纹式放电极。

5.一种等离子体装置,包括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阳极筒和放电极(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14)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放电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筒的顶部设有喇叭口(21),所述喇叭口(21)以下为直筒段(16)。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12)悬吊于所述等离子体装置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固定有主悬吊梁(9),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围合形成闭合框架的悬吊梁(10),所述悬吊梁(10)支撑于所述主悬吊梁(9);

所述壳体内设置供所述放电极(12)悬吊的若干第一悬吊板(14),所述第一悬吊板(14)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若干所述第一悬吊板(14)固定于由所述悬吊梁(10)围合形成的闭合框架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梁(10)的下方设有围合形成闭合框架的定位梁(23),所述定位梁(23)相对所述悬吊梁(10)固定;所述定位梁(23)形成的闭合框架内设有若干第二悬吊板(25),所述第二悬吊板(25)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放电极(12)还相对所述第二悬吊板(25)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吊板(14)和所述第二悬吊板(25)分别固定有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24),所述放电极(12)从上至下依次插入所述第一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24),且所述放电极(1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13)的顶部。

10.一种脱硫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硫塔(A),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A)顶部设有等离子体装置(B),所述等离子体装置(B)为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装置(B);所述等离子体装置(B)设有清洗其电极结构的喷淋系统(11),所述脱硫塔(A)内设有除雾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