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筛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流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粮油作为营养价值高且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调味植物油,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是一种居家必备的调味品。筛选和除尘是粮油生产的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通常,粮油的生产原料中混杂着大量破碎的次品物料及轻质的物料壳等杂质,在对这些原料进行加工前,必须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将优质原料与次品原料分开,以保证所生产粮油的品质。
目前,对粮油原料进行筛选时,通常是采用振动筛,通过在振动筛的下方设置不同规格的筛网,利用振动筛的机械振动使优质原料与次品原料分开。但是,由于这种筛选设备在筛选时需要高频振动,这种振动会对原料造成损伤,使得一些原本较为优质的原料变为次品,提高了原料的次品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筛选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流筛选装置,包括筛选仓、与所述筛选仓两端均连通的风道、设置在所述风道上的风机。
所述筛选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筛选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与筛选仓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为三个,分别为成品出料口、次品出料口和轻质出料口,且三个所述出料口沿所述筛选仓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重力落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落料装置包括与机架安装板相铰接的第一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安装板上的第二挡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外部的平衡臂,所述平衡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配重块相连,在所述平衡臂的下端设有用于为所述平衡臂提供支点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筛选仓内部设有第一风门,且所述第一风门设置在所述筛选仓进风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门与所述筛选仓内壁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筛选仓内部设有开口度可调的第二风门,且所述第二风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门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筛选仓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的风道内部还设有开口度可调的第三风门。
进一步的,在所述筛选仓出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的风道上设有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器进风口与所述筛选仓出风口连通,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除尘器出风口与所述风机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下部设有排灰口。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筛选仓及与筛选仓的两端均连通的风道,利用设置在风道上风机的增压作用,将风道内部的低压气流变为高压气流,并将其输送至筛选仓中。在筛选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在筛选仓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并且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与筛选仓出风口之间。当物料从位于筛选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筛选仓中时,上述高压气流利用气力对物料进行吹送,由于物料中成品与次品的重量不同,高压气流将较轻的次品吹送至筛选仓内部离出风口较远的位置处,而将较重的成品吹送至筛选仓内部距离进风口较近的位置处,最后,即可在筛选仓下部的出料口处得到经过筛选后的成品物料和次品物料。
这种筛选方式利用气流的气力输送原理,根据物料内部不同品质物料的重量差别,实现对物料的筛选与区分。整个筛选过程基本不会造成原料的损伤,降低了筛选过程中的次品率,从而降低了筛选环节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流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重力落料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重力落料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图3为本实施例重力落料装置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其中,重力落料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图4为本实施例重力落料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
附图标记:
10-风机,20-风道,30-筛选仓,40-第一风门,50-第二风门,
60-进料口,70-成品出料口,80-次品出料口,90-轻质出料口,
100-旋风除尘器,110-第三风门,120-重力落料装置;
201-低压风道,202-高压风道;
301-筛选仓进风口,302-筛选仓出风口;
1001-除尘器进风口,1002-除尘器出风口,1003-排灰口;
1201-平衡臂,1202-配重块,1203-支撑件,1204-第一挡板,
1205-合页,1206-第二挡板,1207-盖板,120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筛选装置,包括筛选仓30、与筛选仓30两端均连通的风道20、设置在风道20上的风机10。在筛选仓30的顶部还设有进料口60,在筛选仓30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出料口,且各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60与筛选仓出风口302之间。
通过设置筛选仓30及与筛选仓30的两端均连通的风道20,利用设置在风道20上风机10的增压作用,将风道20内部的低压气流变为高压气流,并将其输送至筛选仓30中。在筛选仓30的顶部设有进料口60,在筛选仓30的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并且出料口设置在进料口60出风方向的一侧。当物料从位于筛选仓30顶部的进料口60进入筛选仓30中时,上述高压气流利用气力对物料进行吹送,由于物料中成品与次品的重量不同,高压气流将较轻的次品吹送至筛选仓30内部离出风口较远的位置处,而将较重的成品吹送至筛选仓30内部距离进风口较近的位置处,最后,即可在筛选仓30下部的出料口处得到经过筛选后的成品物料和次品物料。
这种筛选方式利用气流的气力输送原理,根据物料内部不同品质物料的重量差别,实现对物料的筛选与区分。整个筛选过程基本不会造成原料的损伤,降低了筛选过程中的次品率,从而降低了筛选环节的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照图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筛选仓30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料口,分别为成品出料口70、次品出料口80和轻质出料口90,且三个出料口沿筛选仓30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并且,三个出料口均为漏斗型出料口。
当物料从进料口60进入筛选仓30中时,从高压风道202吹出的高压气流不断地对筛选仓30中的物料进行吹送,利用物料中成品、次品、物料壳的重量差异,使其分别沿上述成品出料口70、次品出料口80和轻质出料口90排出,并通过与各出料口相连接的料仓进行分类收集。通过在筛选仓30底部设置的三个出料口,实现了对物料成品、次品及物料壳的筛选与分别收集,极大地方便了后续工艺中对物料的加工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压风道202和低压风道201中的“高压”、“低压”并不代表具体的压力值,在这里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意在表明上述高压风道202中的压力值高于低压风道201中的压力值。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筛选仓30顶部的进料口60处设置有重力落料装置120。具体的,重力落料装置120包括与机架安装板相铰接的第一挡板1204、固定安装在机架安装板上的第二挡板1206及设置在第一挡板1204外部的平衡臂1201。其中,平衡臂1201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20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配重块1202相连,在平衡臂1201的下端设有用于为平衡臂1201提供支点的支撑件1203。
如图2所示,支撑件1203为平衡臂1201提供了一个支点,平衡臂1201在配重块1202的重力作用下,具有以支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此时,平衡臂1201的右端牢牢地将第一挡板1204抵住,并使第一挡板1204抵靠在其对面的第二挡板1206上,重力落料装置120处于关闭状态,物料逐渐地落入第一挡板1204与第二挡板1206之间的密闭容腔中。
当物料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如图3所示,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使第一挡板1204绕合页120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逐渐将第一挡板1204顶开。根据杠杆原理,具有一定重力的物料将平衡臂1201的右端下压,并将配重块1202抬升。此时重力落料装置120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物料均匀地由进料口60落入筛选仓30中。
需要说明的是,平衡臂1201可以是杆状形式,如平衡杆,但不仅仅局限于这种形式,还可以是其他形式,如板状形式的平衡板,其只要是通过这种形式的平衡臂1201能够实现重力落料装置120中的物料与配重块1202的动态平衡即可。
此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风机10的压力及每次需要筛选的物料流量,按需调整配重块1202的重量。当需要加大物料的投放流量时,可以适当减轻配重块1202的重量;而当需要减小物料的投放流量时,可以适当增加配重块1202的重量。这种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物料投放流量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本实施例气流筛选装置的通用性及实用性,具有较高的经济意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重力落料装置120可以采用上述这种落料方式,但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这种落料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落料方式,如采用弹簧合页。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筛选仓30的顶部设有一开口,并且在上述开口处,匹配设置有一盖板1207,上述盖板1207的一侧边缘通过弹簧合页与进料口60固定连接。弹簧1208的一端固定在筛选仓30的内壁上,另一端与盖板1207固定连接。当本实施例中的气流筛选装置停机运行时,上述盖板1207通过弹簧1208端部的钢丝保持闭合状态;当本实施例中的气流筛选装置开机启动时,置于进料口60上方的待筛选物料不断积聚在盖板1207处,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物料利用自身的重力不断下压与盖板1207相连的弹簧1208端部,使盖板1207向筛选仓30内部逐渐开启,此时,物料从开启的盖板1207处逐渐进入筛选仓30中。其只要是通过这种落料方式能够实现物料的均匀下落即可。
重力落料装置120的设置,实现了物料的缓慢下落,使得每次进入筛选仓30中的物料料层均较薄,保证了物料在下落至出料口之前即被筛选完毕,很好地改善了由于物料下落速度太快造成的物料料层太厚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对物料的可靠筛选。
请继续参照图1,在筛选仓30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门40,且第一风门40设置在筛选仓进风口301与进料口60之间。具体的,第一风门40的上部与筛选仓30内壁具有间隙。
通过设置第一风门40,使由筛选仓进风口301进入筛选仓30中的高压气流得到缓冲,增加高压气流的作用面积,使高压气流能够较为均匀地对物料进行吹送,以保证筛选效果。第一风门40的上部与筛选仓30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使高压气流能够沿着筛选仓30的上部进行流动,从而保证了高压气流对进入筛选仓30中物料的及时吹送筛选,进一步保证了筛选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筛选仓30内部还设有开口度可调的第二风门50,且上述第二风门50设置在第一风门40与进料口60之间,其中,第二风门50能够对通过其的风量进行调节。
进入筛选仓30中的高压气流经过第一风门40的缓冲作用后,增大了高压气流的作用面积。同时,通过在第一风门40与进料口60之间设置风量可调的第二风门50,使得经过缓冲后的高压气流在通过第二风门50时,风量和风向均得到调节,保证了物料筛选所需的风量,从而改善了由于风量太大而无法对物料进行准确筛选及由于风量太小而无法满足筛选要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筛选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请继续参照图1,在筛选仓出风口302与所述风机10之间的风道20内部还设有开口度可调的第三风门110,并且,第三风门110也能够对通过其的风量进行调节。
当对物料进行筛选后的高压气流从筛选仓出风口302吹出时,高压气流流入至低压风道201中,通过设置在低压风道201上第三风门110的调节作用,使得风机10获得所需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量和风向均能够调节的第二风门50和第三风门110,实现对气流筛选装置风量的二级调节,保证了物料筛选所需的风量大小,实现了对物料的可靠筛选。
需要说明的是,风门上设有叶片,叶片在可调范围的任意位置处均可固定,通过调节叶片的开合角度即可在其出风口获得所需风量,调节非常方便。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在筛选仓出风口302与风机10之间的低压风道201上还设有旋风除尘器100。其中,旋风除尘器100的除尘器进风口1001与筛选仓出风口302相连通,旋风除尘器100的除尘器出风口1002与低压风道201相连通。具体的,在旋风除尘器100的下部还设有排灰口1003。
旋风除尘器100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上方的圆筒体,另一部分则是位于下方的圆锥体。当含有杂质的气流从除尘器进风口1001进入旋风除尘器100中时,气流在旋风除尘器100内部作螺旋运动,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在强烈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密度远远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与器壁接触的尘粒由于失去惯性力,将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自身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排灰口1003。同时,请继续参照图1,旋转下降的气流在到达圆锥体底部后,将沿旋风除尘器100的轴心部位转而向上,形成上升的内旋气流,并从旋风除尘器100的除尘器出风口1002排出。
通过设置旋风除尘器100,实现了对筛选仓30中物料的除尘,保证了经过筛选后物料的洁净度,提高了物料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气流筛选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请继续参照图1,开启风机10,使空气在风道20中流动,利用风机10将低压风道201中的低压气流变为高压气流,并使高压气流沿着图示箭头方向在高压风道202中流动。当高压气流从筛选仓进风口301进入筛选仓30后,利用第一风门40与筛选仓30内壁上部之间的间隙,使得高压气流得到缓冲,此时,高压气流即可较为均匀地实现对物料的吹送。得到缓冲后的高压气流沿着之前的进风风向继续向前流动,当到达第二风门50处时,通过第二风门50对风量和风向的调节作用,使得气流在经过第二风门50后,即可获得满足筛选要求的风量。
此时,气流在筛选仓30内部形成了稳定的流动。同时,将筛选仓30的进料口60与供料设备接通,当筛选仓30上方重力落料装置120中的物料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物料利用自身的重量将第一挡板1204顶开,使重力落料装置120保持开启状态。随后,物料将通过逐渐开启的进料口60缓慢落入筛选仓30内部,之前已经在筛选仓30内部形成的稳定气流将不断对物料进行吹送,利用物料中不同品质物料的重量差异,对其进行筛选分类。此时,质量最重的成品物料将从离第二风门50最近的成品出料口70出料,质量次重的次品物料将从位于成品出料口70前端的次品出料口80出料,而质量最轻的物料壳将从位于筛选仓30最前端的轻质出料口90出料,之后,通过与各出料口相连通的料仓进行分类收集即可。
已对物料进行筛选后的气流随后将从筛选仓出风口302排出,并从除尘器进风口1001进入旋风除尘器100中,进入旋风除尘器100的气流利用离心力作用将尘粒杂质甩至内壁,失去惯性力的尘粒将慢慢落至旋风除尘器100下方,由排灰口1003排出。同时,较为洁净的气流将从除尘器出风口1002排出,并进入低压风道201中,以进行后续的增压处理及对后续物料的分类筛选。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风机10实现气流在气流筛选装置内部的循环流动,通过第一风门40的匀风作用及第二风门50和第三风门110的调节作用,使得在筛选仓30内部获得满足物料筛选要求的风量。同时,利用旋风除尘器100的除尘作用,保证了对物料进行筛选时气流的洁净度要求,使气流在对物料进行分类筛选的同时也对物料进行了除尘处理,很好地满足了实际生产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