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644阅读:1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日益凸显,其中细颗粒物(如PM2.5)污染物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静电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结构简单,耗材少,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用来净化废尘、废气。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为:含有粉尘颗粒的气体在接有高压直流电源的阴极线(电晕线)和接地的阳极板(集尘极)之间所形成的高压电场通过时由于阴极发生电晕放电,气体被电离,此时带负电的气体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板运动,在运动中与粉尘颗粒相碰,则使尘粒荷以负电,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亦向阳极运动,到达阳极后放出所带的电子,尘粒则沉积于阳极板上,而得到净化的气体排出除尘器外。

现有的静电除尘器,对收集来的干燥粉尘采取敲打的方式进行清灰,但对带有粘性的废气(如烟油、沥青烟气)无能为力,一般采用人工清洗方式来清洗电场装置,但费时费力,维护成本高。现有技术中还有一小部分对电场装置采用喷射溶液水进行清洗或者将整个电场浸泡在溶液中进行清洗。如申请号为“201310258820.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静电油烟进化器电场清洗方式及其装置”,又如申请号为“201210262247.1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能在线自清洗的工业油烟净化装置”,上述技术中电场装置清洗都不彻底,且耗水量巨大,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因为每次清洗不彻底,造成污染物干硬,越来越难以清洗,最终还是要人工进行清洗。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自洁的静电除尘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无需利用人工清洗,节约时间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和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场装置,所述电场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一个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和放置于所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中轴线上的电晕杆,所述电晕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集尘极固定在壳体上并接地,所述电晕杆与电源相连,所述电场装置还包括风轮,所述风轮的轴孔上设置内螺纹,所述电晕杆上设置与所述风轮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风轮的外围上设置与所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内壁接触的扫尘装置。

所述扫尘装置为刷子或者刮板。

所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中空圆柱体的集尘极或者中空棱柱体的集尘极。

所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一个。

所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两个及两个以上,且所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至少一端通过补板连接成一体。

所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由两个分别具有凹槽的集尘板连接构成。

所述凹槽形状为半圆形或者多边形的一半。

所述壳体两侧分别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电场装置与所述壳体的上下内表面之间分别形成上风道、下风道,所述上风道、所述下风道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通,所述上风道内分别靠近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第一风阀、第二风阀,所述下风道内分别靠近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第三风阀、第四风阀。

所述上风道内设有喷淋装置。

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灰斗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在风轮的轴孔上设置内螺纹,电晕杆上设置与风轮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风轮的外围上设置与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内壁接触的扫尘装置,这样废气在通过电场装置时,气流会带动风轮转动,而风轮在转动的同时会沿着电晕杆上下运动,使得风轮从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内部通过,而此时风轮上的扫尘装置跟随风轮转动来清扫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从而该电场装置具有自动清理功能,在除去气流中的粉尘的同时清扫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无需利用人工清洗,节约时间和成本。另外,通过控制阀门可以很方便的改变通过电场装置的废气的方向,使得风轮可以进行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来回运动,从而彻底清扫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场装置从上向下看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0和放置于壳体10内部的电场装置20。

如图2和图3,该电场装置包括支架21、至少一个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和放置于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中轴线上的电晕杆23,电晕杆23的端部固定在支架21上。支架2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支架21为两个,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电晕杆23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架上。集尘极12固定在壳体上并接地,电晕杆13与电源相连。本实施例中支架可以为金属导电支架或者镀金属的塑料支架,也可以为不导电支架,如果支架为金属导电支架或者镀金属的塑料支架,则支架与电源连接,如果支架为不导电支架,就需要将每个电晕杆连接后再与电源连接,在实际生产中支架为金属导电支架。

该电场装置还包括风轮24,风轮24的轴孔上设置内螺纹,电晕杆23上设置与风轮24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风轮24的外围上设置与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内壁接触的扫尘装置25,这样废气(带粉尘或者油污)在通过电场装置时,气流会带动风轮24转动,而风轮24在转动的同时会沿着电晕杆23上下运动,使得风轮24从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内部通过,而此时风轮24上的扫尘装置25跟随风轮转动来清扫掉集尘极22内壁上的粉尘,清扫掉的粉尘会从设置于壳体底部的灰斗口16(图1中所示)流出。

在最初将风轮安装到电晕杆上时,风轮安装在集尘极的上方或者下方。

本实施例中扫尘装置24为刷子或者刮板,图2中画出的为刷子。另外,电晕杆23上安装一个风轮24就可以了。

如图2,当废气由上至下通过该电场装置时,气流带动风轮转动的同时沿电晕杆向下运动,在风轮运动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内部时,刷子或者刮板跟随风轮转动来清扫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当废气由下至上通过该电场装置时,气流带动风轮转动的同时沿电晕杆向上运动,在风轮运动到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的内部时,刷子或者刮板跟随风轮转动来清扫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通过改变气流通过该电场装置的方向可以使风轮在电晕杆上来回的运动,从而可以彻底的清理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

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中空圆柱体的集尘极或者中空棱柱体的集尘极。本实施例中优选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中空圆柱体的集尘极,风轮的外径小于中空圆柱体的集尘极的内径,这样刷子或者刮板安装在风轮的外围上后,刷子或者刮板与集尘极的内壁接触。

如图3,本实施例中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为两个及两个以上,且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的至少一端通过补板26连接成一体,即集尘极之间的间隙用补板填平,确保废气只能从集尘极内部通过,实现最大效率的净化。本实施例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22的两端分别通过补板26连接成一体。

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也可以为一个。

如图1,支架21通过绝缘装置15固定在壳体10上或者补板上,补板固定(如焊接)在壳体10上,本实施例中补板为金属制成。

如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为由两个分别具有凹槽的集尘板50连接构成。凹槽形状为半圆形或者多边形的一半,图中的两个集尘板上分别具有三个半圆形凹槽,三个半圆形凹槽的凹陷方向相同,这样这两个集尘板连接在一起后形成三个中空圆柱体的集尘极。另外,相邻两个集尘极之间的间隙同样用板填平。

如图1,壳体10两侧分别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电场装置20与壳体10的上下内表面之间分别形成上风道13、下风道14,上风道13、下风道14分别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相通,上风道14内分别靠近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位置设置第一风阀31、第二风阀32,下风道14内分别靠近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位置设置第三风阀33、第四风阀34。第一风阀31、第二风阀32、第三风阀33和第四风阀34固定在壳体10内壁上,优选为焊接。

第一风阀31、第二风阀32、第三风阀33和第四风阀34用来控制通过电场装置的气流的方向,具体为:当第一风阀31、第四风阀34开启,第二风阀32、第三风阀33关闭时,废气从进风口11进去后经上风道13后,气流由上至下通过电场装置,再经下风道14从出风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风轮向下运动。当第一风阀31、第四风阀34关闭,第二风阀32、第三风阀33开启时,废气从进风口11进去后经下风道14后,气流由下至上通过电场装置,再经上风道13从出风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风轮向上运动。因此通过控制阀门可以很方便的改变通过电场装置的废气的方向,使得风轮可以进行由上至下运动和由下至上的来回运动,从而彻底清扫粉尘。

如图1,上风道13内设有喷淋装置40,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0固定在壳体10上内表面上,喷淋装置40可以向电场装置20喷清洗液,风轮上的扫尘装置在清扫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时,开启喷淋装置可以进一步的清洗掉粉尘。另外,喷淋装置40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实际中要根据需要净化的废气来选择是否需要安装喷淋装置,例如需要净化的废气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油污,如果使用喷淋装置会对以净化的油污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静电除尘器,废气在通过电场装置时,气流会带动风轮转动,而风轮在转动的同时会沿着电晕杆上下运动,使得风轮从中空柱体状的集尘极内部通过,而此时风轮上的扫尘装置跟随风轮转动来清扫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这样该电场装置在净化废气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将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清扫掉,从而使得该电场装置具有自动清理的功能,无需利用人工清理,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而且结构简单。另外,改变气流通过该电场装置的方向可以使风轮在电晕杆上上下来回的运动,还可以彻底的清理掉集尘极内壁上的粉尘,相比采用利用溶液来清洗无二次污染,利于环境。风轮与电晕杆之间采用内外螺纹方式相配合,风轮在电晕杆上上下来回运动的同时也会对电晕杆上粉尘进行清理。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