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子及微旋风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663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旋风子及微旋风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风子及微旋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必要因素,雾霾天气污染大气环境,被人体吸入后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不乏很多除粉尘的装置,但是效果不佳,不能有效的达到除尘的目的,并且除尘装置处理产生的粉尘没有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理,会产生粉尘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子及微旋风除尘装置,利用离心力的原理,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使气流成为能够产生离心力的旋转气体,从而分离气体内的粉尘和其他的固体杂质,并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风子,旋风子包括旋风子本体和螺旋型导流板,旋风子本体为中空结构,旋风子本体的一端为进气端,旋风子本体的另一端为出灰端,导流板呈螺旋状设置于旋风子的内表面,且导流板从进气端向出灰端延伸,以垂直于旋风子本体轴线的横截面为参考平面,沿导流板与旋风子的内表面相交的部位做切线,切线与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3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切线与参考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9.8°-30.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旋风子采用耐磨铸铁制成,且旋风子本体的内表面以及导流板的表面均涂覆有耐磨陶瓷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旋风子包括固定段和渐变段,固定段的一端与渐变段连接,渐变段的与固定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渐变段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渐变段的截面面积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壳体、除尘机构以及动力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壳体为密闭结构,除尘机构包括花板、排气管以及上述的旋风子,花板包括第一花板和第二花板,第一花板和第二花板将容纳腔分隔为进气室、排气室以及灰斗,进气室位于排气室和灰斗之间,灰斗的靠近进气室的一端设置有进灰口,灰斗的远离进气室的一端设置有出灰口,进气室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排气室设置有排气口,第一花板、第二花板与壳体的两个侧壁围合成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道,第一花板开设有与排气管相匹配的排气孔,第二花板开设有与进气端相匹配的进气孔,进气端与进气孔连通;出灰端伸入灰斗内,排气管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伸入旋风子内;动力机构用于使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进气通道、旋风子、排气管、排气室和排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孔和排气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旋风子的数量与进气孔的数量一致,排气管的数量与排气孔的数量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微旋风除尘装置还包括送灰机构,送灰机构连接于出灰口,且送灰机构用于将来自出灰口的粉尘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送灰机构还包括送灰主体和卸料器,送灰主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送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入料口与出灰口连通,送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送灰主体内可活动的嵌设有送灰绞龙,送灰绞龙为螺旋转杆,卸料器为星型卸料器,送灰绞龙的两端分别与送灰主体的两端转动连接,卸料器与出料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灰斗的截面面积从进灰口的一端向出灰口的一端逐渐减小,灰斗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量的第一料位计和第二料位计,第一料位计和第二料位计均为阻旋式料位计,第一料位计相对于第二料位计更靠近进灰口,第一料位计用于将达到第一料位计位置的粉尘量信号传递至送灰机构并触发送灰机构启动,第二料位计用于将低于第二料位计位置的粉尘量信号传递至送灰机构并触发送灰机构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微旋风除尘装置还包括支架,支架固定连接于除尘机构的下端且用于支撑微旋风除尘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风子,该旋风子内部设置了螺旋型导流板,使含尘气体进入旋风子之后成为旋转的气体,从而产生离心力,而气体内的杂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出来,这里的导流板设置了特殊的角度,能够使分离的效果达到最佳,能够用同样的能源输出产生最大的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微旋风除尘装置,安装了上述的旋风子,具有很好的除尘效果,并且设置了自动收集粉尘的装置,用于工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大量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旋风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微旋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灰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第一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第二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送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旋风子;10-旋风子本体;101-进气端;102-出灰端;11-切线;12-参考平面;13-固定段;14-渐变段;141-第一端;142-第二端;20-导流板;200-微旋风除尘装置;30-壳体;40-除尘机构;41-花板;411-第一花板;4110-排气孔;412-第二花板;4120-进气孔;42-排气管;50-动力机构;60-支架;70-送灰机构;71-送灰主体;711-入料口;712-送灰绞龙;72-卸料器;80-进气室;801-进气口;81-排气室;82-检修口;90-灰斗;91-进灰口;92-出灰口;93-第一料位计;94-第二料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构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风子100,顾名思义,能够产生旋转的气流,从而使气流中的粉尘等杂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旋风子100包括旋风子本体10和螺旋型导流板20,旋风子本体10为中空结构,导流板20安装在旋风子本体10内。

旋风子本体10的一端为进气端101,进气端101开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通孔,含有粉尘的气流从进气端101进入旋风子本体10内部,在旋风子100的除尘作用下粉尘从气流中分离,旋风子本体10的另一端为出灰端102,出灰端102开设有供灰尘通过的通孔,被分离出来的粉尘沿旋风子本体10的内表面向下滑落,最后从出灰端102排出。

导流板20呈螺旋状设置于旋风子100的内表面,且导流板20从进气端101向出灰端102延伸,通常情况下,将导流板20设置成长度与旋风子本体10的长度一致,以充分利用旋风子本体10的有限空间,达到空气净化的最佳效果。

对于旋风子100而言,导流板20与旋风子本体10内表面的角度不同产生的除尘效果差别较大,这里首先以垂直于旋风子本体10轴线的横截面为参考平面12,然后沿导流板20与旋风子100的内表面相交的部位做切线11,切线11与参考平面12之间的夹角为范围取25°-35°,这个角度范围都能够实现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但是效果不一。

经过反复的实验,发明人最终得到,上述的切线11与参考平面12之间的夹角为29.8°-30.2°效果较其他角度更优,尤其在角度为30°的时候能够将除尘的效果达到最优,并且产生的对气流的阻力最小,所以在同样的动力输出前提下,将导流板20按照切线11与参考平面12之间的夹角为3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旋风子100采用耐磨铸铁制成,旋风子100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气流的不断冲刷,很容易受到侵蚀,而耐磨铸铁的组织具有均匀的高硬度,可以大大延长旋风子100的使用寿命。

并且旋风子本体10的内表面以及导流板20的表面均涂覆有耐磨陶瓷层,陶瓷可以有效的保护旋风子100,并且耐磨陶瓷层具有平滑的表面,不容易使粉尘在旋风子本体10内表面以及导流板20的表面的附着产生结块而造成堵塞,保证了除尘的效率。

并且旋风子本体10为桶状结构,并且直径为两百毫米为佳,同样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直径大小,能够产生最小的风阻并且得到最佳的除尘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旋风子100包括固定段13和渐变段14,固定段13的一端与渐变段14连接,进气端101设置在固定段13的远离渐变段14的一端,渐变段14的与固定段13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141,渐变段14的另一端为第二端142,出灰端102设置在第二端142,渐变段14的截面面积从第一端141向第二端142逐渐变小。固定段13的设置可以导流板20能够发挥最大的除尘功效,而渐变段14则主要是使旋风子本体10的内表面起到一个导向和聚拢的作用,使被分离出来的粉尘集聚并有序的排出旋风子本体10。

实施例2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微旋风除尘装置200,包括壳体30、除尘机构40、动力机构50、支架60以及送灰机构70;壳体30内设置有容纳腔,且壳体30为密闭结构。使整个除尘过程不受外部气流的影响而产生内部气流或者粉尘的扰动。除尘机构40设置于壳体30内,动力机构50可以设置在壳体30内,也可以设置在壳体30外,主要是需要动力机构50将气流引入除尘机构40内。

除尘机构40包括花板41、排气管42以及上述的旋风子100,花板41的作用是作为隔离板,花板41对壳体30内的容纳腔进行合理的隔离,排气管42用于排出经过了净化的洁净空气,相邻的两块花板41之间可以通过隔板进行连接。

支架60固定连接于除尘机构40的下端,其作用是用于支撑微旋风除尘装置200,支架60也可以与灰斗90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花板41包括第一花板411和第二花板412,第一花板411和第二花板412将容纳腔分隔为进气室80、排气室81以及灰斗90,进气室80位于排气室81和灰斗90之间。在花板41的作用下,对容纳腔进行分隔,使进气室80、排气室81以及灰斗90各司其职,不至于产生洁净空气和含有粉尘的空气混合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除尘效率。

请参照图3所示,灰斗90的靠近进气室80的一端设置有进灰口91,来自旋风子100的粉尘从进灰口91进入灰斗90,灰斗90的远离进气室80的一端设置有出灰口92,灰斗90内的粉尘从出灰口92的位置被送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灰斗90的截面面积从进灰口91的一端向出灰口92的一端逐渐减小,与上述渐变段14的远离相同,灰斗90截面面积的变化,使粉尘被聚集到同一部位排出,可以提高送灰的效率,灰斗90的侧壁开设有检修孔,可以随时清理灰斗90的内部。

灰斗90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量的第一料位计93和第二料位计94,第一料位计93和第二料位计94均为阻旋式料位计,第一料位计93相对于第二料位计94更靠近进灰口91,第一料位计93用于将达到第一料位计93位置的粉尘量信号传递至送灰机构70并触发送灰机构70启动。

灰斗90还具有另外一个作用,灰斗90内的粉尘将出灰口92堵住的时候,相当于灰斗90的底部是密闭结构,此时当风机运转的时候气流只能从进气口801进入,可以避免落入灰斗90内的粉尘被扰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灰斗90内的粉尘累积到达第一料位计93的位置时,第一料位计93将信号传输至送灰机构70,送灰机构70收到该信号时启动,开始对灰斗90内的粉尘进行外送,当然,送灰机构70的送灰速度远远大于旋风子100产灰的速度,灰斗90内的粉尘量会不断较少,当粉尘量低于第二料位计94时,第二料位计94将粉尘量信号传递至送灰机构70并触发送灰机构70关闭,如此反复循环。第一料位计93和第二料位计94的感应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值守,实现了送回的全自动化。

进气室80的侧壁设置有检修口82,进气室80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801,该进气口801是含有粉尘的气流进入微旋风除尘装置200的唯一入口,排气室81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也是经过净化之后的空气的出口。

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花板411、第二花板412与壳体30的两个侧壁围合成与进气口801连通的进气通道,第一花板411开设有与排气管42相匹配的排气孔4110,第二花板412开设有与进气端101相匹配的进气孔4120,进气端101与进气孔4120连通;出灰端102伸入灰斗90内,排气管42的一端与排气孔4110连通,排气管42的另一端伸入旋风子100内。

如图1所示,动力机构50用于使空气依次通过进气口801、进气通道、旋风子100、排气管42、排气室81和排气口,动力机构50可以为风机,风机可以安装在排气口,此时风机从容纳腔向外抽风,可以产生上述流动方向的气流;风机也可以安装在排气管42内,此时风机产生的是由排气管42朝向排气室81的吹风,同样可以产生上述流动方向的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进气孔4120和排气孔4110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旋风子100的数量与进气孔4120的数量一致,排气管42的数量与排气孔4110的数量一致,当旋风子100的数量为四个及以上的时候,旋风子100成矩阵分布在第二花板412上,此时排气孔4110和进气口801的数量与旋风子100的数量对应。旋风子100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微旋风除尘装置200除尘量增加,同时同样的设备可以配备更多的旋风子100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微旋风除尘装置200还包括送灰机构70,送灰机构70与灰斗90的出灰口92连接,并且送灰机构70用于将来自出灰口92的粉尘送出。

请参照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送灰机构70还包括送灰主体71和卸料器72,卸料器72为星型卸料器72,送灰主体7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送灰主体71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711,这里的入料口711为开设在送灰主体71侧壁的通孔;入料口711与出灰口92连通,送灰主体7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送灰主体71内可活动的嵌设有送灰绞龙712,送灰绞龙712为螺旋转杆,卸料器72为星型卸料器72,送灰绞龙712的两端分别与送灰主体71的两端转动连接,卸料器72与出料口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送灰绞龙712通过电机驱动,送灰绞龙712绕送灰主体71的轴线进行转动,此时灰斗90内的粉尘落入送灰主体71内并沿送灰主体71的轴线方向运动,最后到达出料口进入卸料器72。星型卸料器72依靠旋转的叶轮起着输送物料的作用,又担负着密封的作用,保证卸料器72的正常而星型卸料器72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运转平稳,并且星型卸料器72可以均匀,连续地卸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