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1786发布日期:2018-09-04 22:1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风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尘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的各个部件都有一定的尺寸比例,每一个比例关系的变动,都能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压力损失,其中除尘器直径、进气口尺寸、排气管直径为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旋风除尘器一般是由进气管、排气管、圆筒体、圆锥体和灰斗组成。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于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或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粒子。

现有的关于旋风除尘相关文献和实验都证明,排风管的直径和插入深度对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较大。排风管直径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值,排风管直径减小,可减小内旋流的旋转范围,粉尘不易从排风管排出,有利提高除尘效率,但同时出风口速度增加,阻力损失增大;若增大排风管直径,虽阻力损失可明显减小,但由于排风管与圆筒体管壁太近,易形成内、外旋流“短路”现象,使外旋流中部分未被清除的粉尘直接混入排风管中排出,从而降低除尘效率。另外,排风管插入过浅,易造成进风口含尘气流直接进入排风管,影响除尘效率;排风管插入深,易增加气流与管壁的摩擦面,使其阻力损失增大,同时,使排风管与锥筒体底部距离缩短,增加灰尘二次返混排出的机会。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旋风除尘装置,既能避免含尘气流直接进入排风管,又保证旋流强度,以及竖直向上的出风速率,从而有效提高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旋风除尘装置,以提高除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筒体,所述旋风筒体的顶部侧面设有进风口,在旋风筒体顶部设有伸入旋风筒体内的排气管,所述旋风筒体包括上部的圆柱形筒体部分和下部的圆锥形筒体部分,并在所述旋风筒体的下部还有灰斗,该灰斗上部与旋风筒体下部的圆锥形筒体部分联通,且灰斗上部为口径逐渐变大的锥形扩口状,在所述旋风筒体内底部设有倒锥筒,该倒锥筒外周与旋风筒体圆锥形筒体部分的出口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倒锥筒中空,与所述排气管同轴线布置,倒锥筒的内部形成朝向排气管的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倒锥筒的顶部还设有一段圆柱形的导风筒。

进一步的,在所述倒锥筒内部设有轴流风机,其风向朝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风筒的内壁和外壁上环形布置有竖直方向的导风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旋风筒体内设有水雾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喷嘴的喷射方向顺着旋风筒体的进气旋流方向。

进一步的,在所述旋风筒体内壁设有螺旋形的导向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倒锥筒的下部进口伸入所述灰斗上部的锥形扩口处。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流由进风口切向的高速进入到旋风筒体内,在旋风筒体内向下形成高速螺旋运动,大部分的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向外捕集于器壁,然后向下落入灰斗内。分离后的气体然后从排气管向上排出。由于旋风除尘结构原因,越到下部旋流速度越慢,灰尘二次反混进入排气管很难避免。因此,本装置在底部设置倒锥筒,灰尘由倒锥筒与旋风筒体间的缝隙落入到下方灰斗内,与上方旋风筒体向隔绝,防止串流。同时,当落入灰斗内时,灰斗上部呈扩口状,此处口径变大,含尘气体突然减速,使得粉尘失去动力,落入到灰斗底部,气体在倒锥筒负压作用下从倒锥筒底部进入,并向上吹出,由排气管排出,倒锥筒起到了二次阻挡截留部分粉尘的作用。并通过在旋风筒体内壁设置螺旋叶片,增强筒体内部旋流强度。可见,本发明可实现排风管较大程度伸入到筒体内,防止进风口含尘气流直接进入排风管,并通过底部倒锥筒的设计,又避免了灰尘二次返混排出的问题,提高了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倒锥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筒体1,所述旋风筒体的顶部侧面设有进风口2,在旋风筒体顶部设有伸入旋风筒体内的排气管3,在所述旋风筒体内壁设有螺旋形的导向叶片4。

所述旋风筒体1包括上部的圆柱形筒体部分和下部的圆锥形筒体部分,并在所述旋风筒体的下部还有灰斗5,该灰斗5上部与旋风筒体下部的圆锥形筒体部分联通,且灰斗上部为口径逐渐变大的锥形扩口状,在所述旋风筒体内底部设有倒锥筒6,该倒锥筒外周与旋风筒体圆锥形筒体部分的出口间留有间隙,倒锥筒的下部进口伸入所述灰斗上部的锥形扩口处。

其中,所述倒锥筒中空,与所述排气管同轴线布置,倒锥筒的内部形成朝向排气管的气流通道。并在所述倒锥筒6的顶部还设有一段圆柱形的导风筒7,在倒锥筒内部设有轴流风机8,其风向朝上。轴流风机8的设置使得灰斗5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使得旋风筒体内的灰尘能够完全落入到灰斗内,并将由倒锥筒二次阻挡分离后的气流增速向上与旋风筒体底部的向上气流汇合进入到排气管内。

另外,在所述导风筒7的内壁和外壁上环形布置有竖直方向的导风板9,由于装置内部是密闭的空间,下旋气流无法继续下旋,通过导风板的设置将气流螺旋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排气管顺畅的向上排出,防止在筒体底部形成紊流扰乱筒体内的旋流。

在所述旋风筒体内设有水雾喷嘴10,水雾喷嘴10的喷射方向顺着旋风筒体的进气旋流方向。通过向筒体内喷水,起到一定的降尘和降温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风除尘装置,包括旋风筒体,所述旋风筒体的顶部侧面设有进风口,在旋风筒体顶部设有伸入旋风筒体内的排气管,在所述旋风筒体的下部还有灰斗,在所述旋风筒体内底部设有倒锥筒,该倒锥筒外周与旋风筒体圆锥形筒体部分的出口间留有间隙。本发明能够提高粉尘颗粒的分离效率,避免灰尘二次返混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福锦塑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30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