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去物料中磁性物质的除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946发布日期:2018-06-08 18:29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去液体物料中磁性物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除去物料中磁性物质的除磁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生产氢氧化锂的液体物料中通常含有固态磁性物质,固态磁性物质是影响氢氧化锂性能的杂质。因此使用前,需要彻底除去液体物料中的固态磁性物质。目前大多采用吸铁石和布袋过滤器来吸附固态磁性物质,操作方法是将吸铁石放入于盛装有液体物料槽体中,然后搅动液体物料,固态磁性物质吸附于吸铁石上,当吸附一段时间后,吸铁石除去掉大颗粒固态磁性物质,随后将槽体中的液体物料泵入于布袋过滤器中,布袋过滤器过滤掉剩余的固态磁性物质。然而,通过吸铁石和布袋过滤器的组合虽然能够除去固态磁性物质,但是有些磁性物质是很细小的,布袋过滤器难以滤除,导致过滤后液体物料中仍然有微小固态磁性物质。此外,要先用吸铁石处理后,再泵入布袋过滤器中,存在除磁不连续的缺陷,降低了除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彻底滤除固态磁性物质、提高除磁效率、能够除去微小固态磁性物质、操作简单的除去物料中磁性物质的除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去物料中磁性物质的除磁系统,它包括泵、第一除磁器、第二除磁器和微孔过滤器,所述微孔过滤器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上分布有多个微孔过滤管,微孔过滤管的上端部位于上腔体内,微孔过滤管的下端部位于下腔体内,微孔过滤管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盲孔,盲孔与上腔体连通,微孔过滤管的柱面上分布有多个直径为0.3~0.4微米的微小孔,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上腔体的产品出口,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下腔体的进料口,所述泵的出液口与第一除磁器的入口端连接,第一除磁器的出口端与第二除磁器的入口端连接,第二除磁器的出口端与进料口连接。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三个微孔过滤管。

所述三个微孔过滤管均垂向设置。

所述进料口位于产品出口的左侧。

所述第一除磁器位于第二除磁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彻底滤除固态磁性物质、提高除磁效率、能够除去微小固态磁性物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2-第一除磁器,3-第二除磁器,4-罐体,5-隔板,6-上腔体,7-下腔体,8-微孔过滤管,9-盲孔,10-微小孔,11-产品出口,12-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除去物料中磁性物质的除磁系统,它包括泵1、第一除磁器2、第二除磁器3和微孔过滤器,所述微孔过滤器包括罐体4,罐体4内设置有隔板5,隔板5将罐体4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6和下腔体7,隔板5上分布有多个微孔过滤管8,微孔过滤管8的上端部位于上腔体6内,微孔过滤管8的下端部位于下腔体7内,微孔过滤管8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盲孔9,盲孔9与上腔体6连通,微孔过滤管8的柱面上分布有多个直径为0.3~0.4微米的微小孔10,所述罐体4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上腔体6的产品出口11,罐体4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通下腔体7的进料口12,所述泵1的出液口与第一除磁器2的入口端连接,第一除磁器2的出口端与第二除磁器3的入口端连接,第二除磁器3的出口端与进料口12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三个微孔过滤管8,所述三个微孔过滤管8均垂向设置。所述进料口12位于产品出口11的左侧。所述第一除磁器2位于第二除磁器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泵的进液口伸入于盛装有液体物料的槽体中,再启动泵1,泵1将液体物料抽入于第一除磁器2中,在液体物料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第一除磁器2内的吸铁石初步的吸附固态磁性物质,而后液体物料进入第二除磁器3中,在液体物料向下流动过程中,第二除磁器3内的吸铁石进一步的吸附固态磁性物质,从而将液体物料中的大颗粒固态磁性物质除去掉,在泵压下,液体物料经进料口12进入下腔体7中,由于微小孔10的直径小于微小固态磁性物质的直径,因此微小固态磁性物质被拦截于微孔过滤管8外部,而不含有任何固态磁性物质的物料进入盲孔9中,随后在水压下进入上腔体6中,最后成品物料从产品出口11流出。因此该除磁系统能够彻底滤除固态磁性物质,提高了产品质量,此外大颗粒固态磁性物质被滤除后直接进入微孔过滤器内进行精细过滤,相比传统的先搅拌吸铁石再泵入布袋除磁器,实现了连续除磁,极大的提高了除磁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