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3725发布日期:2019-06-19 02: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机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检测蓄电池上是否设置有气道塞的检测机构,属于电池附属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进程中,电池已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电源服务。其中,铅酸蓄电池的应用最为广泛,需求量较大。所述铅酸蓄电池中的盖子两侧各设有一个排气孔,排气孔用于连接盖子内的气道,以使蓄电池内的硫酸在和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后,所产生的少量气体气体排出;但是,由于该气体中含有硫酸等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腐蚀性,一旦气体引流不当,就极易对使用蓄电池的机械或产品产生腐蚀损坏。

例如,汽车在启动时所用的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高温、震动、过充电或是蓄电池自身原因,都可能会发生硫酸外溢的现象。所以为了防止蓄电池排出的硫酸和气体腐蚀汽车部件,一般采用“单边排气”的方式,即用气道塞堵住盖子一侧的排气孔,在另一个排气孔上插装软管,通过软管将蓄电池排出的气体和液体引到不会腐蚀汽车部件的位置。如果蓄电池没有气道塞,蓄电池排出的气体和液体会腐蚀车身部件,影响行车安全。目前,蓄电池气道塞大多是由人工放入排气孔后,再通过设备敲打完成,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工人忘记放置排气孔或气道塞与排气孔尺寸配合衔接不好,则会导致无气道塞的蓄电池蓄出现,一旦流向市场会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或人身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它结构简单,检测快捷,不仅能够有效检测出未设置气道塞的蓄电池,还能将不合格产品及时剔除,并进行声光警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主路、剔除支路和检测部分;所述检测主路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剔除支路的入口端垂直设置在检测主路的一侧,并与其互通;所述检测主路和剔除支路均是由多个辊轴和皮带构成的传动连接,并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检测部分分别设置在检测主路的另一侧;所述检测部分包括控制电路、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警示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检测主路上方。

上述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所述剔除支路上设有剔除机构,所述剔除机构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动作;所述剔除机构包括辅助变向架和剔除气缸;所述辅助变向架设置为两套,分别与检测主路和剔除支路上的轴辊错位装配;所述辅助变向架包括升降气缸和滚轮组架;所述滚轮组架并排间隔设置4-6组,所述滚轮组架内竖向间隔设置有4-5个滚轮,所述滚轮组架与滚轮之间为轴连接;所述各滚轮组架间通过两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所述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出端与连接板的背板连接;所述各升降气缸为同步气缸;所述剔除气缸固定在剔除支路的相对侧,它的伸出端朝向剔除支路动作。

上述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和警示电路;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分别与CPU的P1.0、P1.1 、P1.2和P1.3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图像传感器的前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剔除气缸的前端;所述剔除气缸与CPU的P2.0端连接;所述警示电路包括三极管、继电器控制线圈和声光报警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CPU的2.2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继电器控制线圈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线圈的常开控制触点与声光报警器串联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与CPU的P2.1端连接。

上述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增设整边辊,所述整边辊设置为多个,斜向装配在检测主路上。

上述自动化蓄电池气道塞检测机构,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检测主路上,它由橫置支杆、竖直支杆、第一角架和第二角架组成;所述横置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支杆;所述第一角架与第二角架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角架的短边与第二角架的长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角架的长端与图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角架的长端与橫置支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主路和剔除支路,完成对铅酸蓄电池的质检工作,并将不合格产品自动剔除出主生产线,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至下一工序,影响产品的总体质量比。其中,图像传感器能够对生产线上的铅酸蓄电池进行影像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就能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从而控制剔除气缸动作,将不合格的蓄电池推至剔除支路上,保障产品质量。另外,为了使不合格产品更好的转换到剔除支路上,特设有辅助变向架,使不合格的产品从检测主路上进行分离,然后靠剔除气缸推到剔除支路上的辅助变向架上,进一步保证了剔除精准度。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检测精度较高,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3为辅助变向架结构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4为图3的K向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图中各个标号分别表示为:1、检测主路、2.整边辊、3.辊轴、3-1. 皮带、4.蓄电池、5.第一角架、6.第二角架、7.橫置支杆、7-1.竖直支架、8.剔除支路、9.连接杆、10.滚轮、11.滚轮组架、SX.图像传感器、HY1.第一光电传感器、HY2.第二光电传感器、HY3.第三光电传感器、TL.剔除气缸、Q.三极管、SG.声光报警器、QG.升降气缸、J.继电器控制线圈、J-1.继电器控制线圈的常开控制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3、4和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主路1、剔除支路8和检测部分;所述检测主路1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剔除支路8的入口端垂直设置在检测主路1的一侧,并与其互通,使不合格的蓄电池4能够进入至剔除支路8上;所述检测主路1和剔除支路8均是由多个辊轴3和皮带3-1构成的传动连接,并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检测部分分别设置在检测主路1的另一侧,用于检测蓄电池的壳体上是否具备气道塞;所述检测部分包括控制电路、警示电路、第一光电传感器HY1、第二光电传感器HY2、第三光电传感器HY3和图像传感器SX;第一光电传感器HY1、第二光电传感器HY2、第三光电传感器HY3、图像传感器SX分别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蓄电池到位后,图像传感器开始检测,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合格蓄电池是否到达剔除位置,一旦蓄电池到达指定位置后,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剔除气缸和辅助变向架动作。第三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剔除支路上,用于检测不合格产品是否到达剔除支路上,到位后使辅助变向架下降,让不合格的蓄电池落至剔除支路上的轴辊。所述警示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警示电路用于在检测到不合格产品后发出灯光提示,以通知操作人员进行处理;所述图像传感器SX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检测主路1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剔除支路上设有剔除机构,用于对不合格蓄电池进行剔除,所述剔除机构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动作;所述剔除机构包括辅助变向架和剔除气缸TL;所述辅助变向架设置为两套,分别与检测主路1和剔除支路8上的轴辊错位装配;所述辅助变向架包括升降气缸QG和滚轮组架11;所述滚轮组架11并排间隔设置4-6组,所述滚轮组架11内竖向间隔设置有4-5个滚轮10,所述滚轮组架11与滚轮10之间为轴连接;所述各滚轮组架11间通过两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杆9连接;所述各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升降气缸QG,所述升降气缸QG的伸出端与连接板9的背板连接;所述各升降气缸QG为同步气缸,控制辅助变向架的升起和降落;所述剔除气缸TL固定在剔除支路8的相对侧,它的伸出端朝向剔除支路8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和警示电路;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HY1、第二光电传感器HY2、第三光电传感器HY3和图像传感器SX分别与CPU的P1.0、P1.1 、P1.2和P1.3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HY1设置在图像传感器SX的前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HY2设置在剔除气缸TL的前端;所述剔除气缸TL与CPU的P2.0端连接;所述警示电路包括三极管、继电器控制线圈和声光报警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CPU的2.2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继电器控制线圈后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线圈的常开控制触点与声光报警器串联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QG与CPU的P2.1端连接。

另外,为了进一步保障检测准确性和剔除的便捷性,特增设整边辊2,所述整边辊2设置为多个,斜向装配在检测主路1上,使蓄电池能够改变行进位置,统一整理到靠近检测部分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检测主路1上,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它由橫置支杆7、竖直支杆7-1、第一角架5和第二角架6组成;所述横置支杆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竖直支杆7-1;所述第一角架5与第二角架6为L形结构,所述第一角架5的短边与第二角架6的长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角架5的长端与图像传感器SX连接;所述第二角架6的长端与橫置支杆7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