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井橇装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2253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井橇装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井橇装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是将凝析油缓冲罐、换热器、稳定塔、电加热再沸器、缓冲罐出口流量自动控制阀、缓冲罐液位计、缓冲罐顶压力自动控制阀、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稳定塔液位计、系统超越流程全部设计在一个的橇上,在单井现场不需要蒸汽锅炉等复杂的热源系统,直接通过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简化了气田地面工艺流程,减小地面工程占地面积,节省了投资。
【专利说明】一种单井橇装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凝析油回收设备,特别适合单井或边缘井生产橇装化天然气凝析油的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天然气实际生产中根据现场气井的地理位置和气井的特征,在以下几种条件下采用单井采气的流程;1)边远气井采气,气井少而分散,建集中气站,支线太长,浪费管线;2)气井携带水量大的情况下,必须将水就地分离,避免两相混输;3)低压气井,避免集气干线压力波动的影响,保持产量稳定。在单井生产模式下,每口采气井设一台加热炉,其生产的井流物经加热节流降压后,进入低温分离器进行液气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常温中压集输至集气站,分离出凝析油进入储液罐定期通过汽车往外拉运;而经过低温分离器分离出的凝析油一般均含有C4、C3,甚至C2等低级烃类,该低级烃类储存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因而需要进一步稳定处理,脱除其中的低级烃类,得到稳定的凝析油,才能进行汽车运输。目前将大站稳定的凝析油拉运到单井,掺入部分单井未稳定凝析油,进行稳定处理,仍然存在运输效率低、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的缺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化流程、节省投资、减少占地及运行费用的橇装化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消除天然气凝析油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生产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流程、节省投资、减少占地及运行费用的橇装化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消除天然气凝析油储存运输的安全隐患。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井橇装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由凝析油缓冲罐1、换热器2、稳定塔3、电加热再沸器4、凝析油缓冲罐入口 5、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
6、燃料气系统7、稳定凝析油储罐8、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缓冲罐液位计10、缓冲罐压力自动控制阀11、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稳定塔液位计14、系统超越流程15构成;
[0006]在凝析油缓冲罐I的一侧连接凝析油缓冲罐入口 5,在连接凝析油缓冲罐I的另一侧设置缓冲罐液位计10 ;在连接凝析油缓冲罐I的两端分别设置上管线与下管线,上管线连接燃料气系统7,在连接燃料气系统7的管线上依次设置缓冲罐压力自动控制阀11、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其中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连接稳定塔3 ;下管线的上支管连接在稳定塔3的管线上,下管线的下支管连接稳定凝析油储罐8,其中在连接稳定凝析油储罐8的管线上设置系统超越流程15 ;在连接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与稳定塔3之间的管线上依次均布着换热器2左测管与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其中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连接在凝析油缓冲罐 I下底的上支管线上;在稳定塔3的一侧设置连接电加热再沸器4上管线与下管线;在另一侧设置稳定塔液位计14,其中稳定塔液位计14管线依次连接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 6、稳定凝析油储罐8 ;在稳定塔3的下底部设置两支管线,一支管线连接在凝析油缓冲罐I与稳定凝析油储罐8的上、下支管的管线上;另一支管线上依次连接换热器2右测管、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 6与稳定凝析油储罐8。
[0007]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凝析油缓冲罐、换热器、稳定塔、电加热再沸器、缓冲罐出口流量自动控制阀、缓冲罐液位计、缓冲罐顶压力自动控制阀、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稳定塔液位计、系统超越流程全部设计在一个的橇上,在单井现场不需要蒸汽锅炉等复杂的热源系统,直接通过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简化了气田地面工艺流程,减小地面工程占地面积,节省了投资,彰显技术进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9]附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_凝析油缓冲罐、2-换热器、3-稳定塔、4-电加热再沸器、5-凝析油缓冲罐入口、6-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7-燃料气系统、8-稳定凝析油储罐、9-缓冲罐出口流量自动控制阀、10-缓冲罐液位计、11-缓冲罐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3-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4-稳定塔液位计、15-系统超越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实施例
[0013]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流程结构说明:
[0014]在凝析油缓冲罐I的一侧连接凝析油缓冲罐入口 5,在连接凝析油缓冲罐I的另一侧设置缓冲罐液位计10 ;在连接凝析油缓冲罐I的两端分别设置上管线与下管线,上管线连接燃料气系统7,在连接燃料气系统7的管线上依次设置缓冲罐压力自动控制阀11、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其中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连接稳定塔3 ;下管线的上支管连接在稳定塔3的管线上,下管线的下支管连接稳定凝析油储罐8,其中在连接稳定凝析油储罐8的管线上设置系统超越流程15 ;在连接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与稳定塔3之间的管线上依次均布着换热器2左测管与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其中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连接在凝析油缓冲罐I下底的上支管线上;在稳定塔3的一侧设置连接电加热再沸器4上管线与下管线;在另一侧设置稳定塔液位计14,其中稳定塔液位计14管线依次连接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 6、稳定凝析油储罐8 ;在稳定塔3的下底部设置两支管线,一支管线连接在凝析油缓冲罐I与稳定凝析油储罐8的上、下支管的管线上;另一支管线上依次连接换热器2右测管、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 6与稳定凝析油储罐8。
[0015]从低温分离器过来的凝析油5降压到0.6MPa后,进入橇上的缓冲罐1,缓冲罐顶分离出的少量不凝气体,通过压力自动控制阀11控制压力后和稳定塔顶不凝气混合进入站内燃料气系统7;未稳定凝析油通过液位控制阀9调节后进入换热器2与电加热再沸器4底部出液进行热交换,升温至80°C后进入稳定塔3顶部,塔底液流入电加热4再沸器加热至140°C,从电加热再沸器4气相出口回到稳定塔3塔底,塔压力控制在0.4-0.45MPa;稳定塔3顶不凝气与缓冲罐I顶不凝气混合后进入站内燃料气系统7;稳定塔3底稳定后的凝析油从电加热再沸器4底部出口流出,进入换热器2冷却侧与从缓冲罐I来液进行热交换,降温到65°C,再经过橇外换热器进一步降温到40°C后进入凝析油储罐8储存(稳定凝析油在40°C时饱和蒸汽压小于60KPa);由于稳定塔3稳定后的热凝析油通过换热器2加热缓冲罐I来的凝析油,能量得到回收,且一个换热器即用于加热,又用于降温,简化流程,节省换热器数量,节省投资、占地、减少运行费用及减少能耗。
[0016]缓冲罐I液位通过液位计10显示及缓冲罐出口流量调节阀9自动控制。
[0017]缓冲罐I出罐流量通过流量调节阀9自动控制。
[0018]缓冲罐I顶压力通过缓冲罐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1自动控制。
[0019]稳定塔3顶压力通过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自动控制。
[0020]稳定塔3液位通过稳定塔液位计14显示及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自动控制
[0021]设备故障时,低温分离器来液通过缓冲罐进口旁通15超越系统直接进入凝析油储 iip 8。
[0022]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
[0023]I)单井橇装化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设计了超越流程,在装置设备及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可将流程切换到超越流程,而对设备进行现场维护。
[0024]2)单井橇装化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系统集成度高,可整体吊运,根据油田生产情况可随时移动到需要的地方进行生产,有利于设备的重复利用,节省建设投资。
[0025]3)单井橇装化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液位、流量、温度、压力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并远传信号到中控室进行监控。
【权利要求】
1.一种单井橇装天然气凝析油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凝析油缓冲罐(I)、换热器(2)、稳定塔(3)、电加热再沸器(4)、凝析油缓冲罐入口(5)、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6)、燃料气系统(7)、稳定凝析油储罐(8)、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缓冲罐液位计(10)、缓冲罐压力自动控制阀(11)、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稳定塔液位计(14)、系统超越流程(15)构成; 在凝析油缓冲罐(I)的一侧连接凝析油缓冲罐入口(5),在连接凝析油缓冲罐(I)的另一侧设置缓冲罐液位计(10);在连接凝析油缓冲罐(I)的两端分别设置上管线与下管线,上管线连接燃料气系统(7),在连接燃料气系统(7)的管线上依次设置缓冲罐压力自动控制阀(11)、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其中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连接稳定塔(3);下管线的上支管连接在稳定塔(3)的管线上,下管线的下支管连接稳定凝析油储罐(8),其中在连接稳定凝析油储罐(8)的管线上设置系统超越流程(15);在连接稳定塔顶压力自动控制阀(12)与稳定塔(3)之间的管线上依次均布着换热器(2)左测管与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其中缓冲罐自动控制阀(9)连接在凝析油缓冲罐(I)下底的上支管线上;在稳定塔(3)的一侧设置连接电加热再沸器(4)上管线与下管线;在另一侧设置稳定塔液位计(14),其中稳定塔液位计(14)管线依次连接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6)、稳定凝析油储罐(8);在稳定塔(3)的下底部设置两支管线,一支管线连接在凝析油缓冲罐(I)与稳定凝析油储罐(8)的上、下支管的管线上;另一支管线上依次连接换热器(2)右测管、稳定塔液位自动控制阀(13)、系统稳定凝析油出口(6)与稳定凝析油储罐(8)。
【文档编号】C10G5/00GK203754646SQ20142016266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付雪晨, 张峰, 苏红江, 曹洪贵, 贾剑平, 陶玉林, 王俊丽, 陈勇 申请人:克拉玛依市三达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