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煤浆和天然气联合气化喷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46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 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所述水煤浆和天然气联合气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所述水煤浆和天然气联合气化喷嘴沿A-A的剖视图;
[0033] 其中附图标记为:1-点火棒,2-点火燃料气中心管,3-内氧环管,4-水煤浆环管, 5_天然气环管,6-外氧环管,7-冷却环管,8-燃料气进口,9-燃料气喷口,10-内氧进口, 11-内氧喷口,12-水煤浆进口,13-天然气进口,14-外氧进口,15-外氧喷口,16-冷却介质 进口,17-冷却介质出口,18-水煤浆喷口,19-天然气喷口,20-混合物喷口,21-水煤楽一天 然气混合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1
[0035] 本发明所述的水煤浆和天然气联合气化喷嘴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同轴 套设的点火棒1、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内氧环管3、水煤浆环管4、天然气环管5、外氧环管6 和冷却环管7 ;所述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上部设置有燃料气进口 8、底部设置有燃料气喷口 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料气进口 8设置在所述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的上端,所述燃料气喷 口 9设置在所述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的底端;所述内氧环管3上部设置有内氧进口 10、底 部设置有内氧喷口 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氧进口 10设置在所述内氧环管3的上端,所述 内氧喷口 11设置在所述内氧环管3的底端;所述水煤浆环管4上部设置有水煤浆进口 12, 所述天然气环管5上部设置有天然气进口 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煤浆进口 12设置在所 述水煤浆环管4的上端,所述天然气进口 13设置在所述天然气环管5的上端;所述外氧环 管6上部设置有外氧进口 14、底部设置有外氧喷口 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氧进口 14设 置在所述外氧环管6的上端,所述外氧喷口 15设置在所述外氧环管6的底端;所述冷却环 管7上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 16和冷却介质出口 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进口 16和 冷却介质出口 17设置在所述冷却环管7的上端,并且所述冷却介质进口 16和冷却介质出 口 17分布在气化喷嘴中心轴的两侧;
[0036] 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位于所述外氧环管6内,由所述水煤浆环管4的下端向 下延伸形成,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下部设置有混合物喷口 20 ;所述天然气环管5 的下端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的外壁相连接,所述水煤浆一天然气混合腔21上 设置有天然气喷口 19,所述天然气环管5通过所述天然气喷口 19与所述水煤浆一天然气 混合腔21内部相连通,所述水煤浆环管4通过水煤浆喷口 18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 腔21内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煤浆环管4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位于所述天然气 环管5内的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并且所述天然气环管5的下端与所述水煤楽一 天然气混合腔21下部的外壁相连接,所述混合物喷口 20设置在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 腔21的底端,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由两头的缩口和中部的管状结构组成,上部的 所述缩口由上至下渐阔,下部的所述缩口由上至下渐缩,所述水煤浆环管4与水煤浆一天 然气混合腔21的连接相通处为水煤浆喷口 18,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的上部和中 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沿所述水煤浆一天然气混 合腔21侧壁所成的圆周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的轴不在所述水煤浆一天然气 混合腔21侧壁所成圆周的径向上。
[0037] 上述气化喷嘴的使用过程:首先向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通入燃料气,内氧环管3按 比例通入氧气与燃料气在内氧喷口 11处混合,由点火棒1点燃,同时其它通道通入少量的 氮气作为保护气;燃烧稳定后,切断充氮保护气,给水煤浆环管4和天然气环管5分别通入 水煤浆和天然气,外氧环管6内通入氧气,天然气与水煤浆在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中 混合后,经混合物喷口 20将混合物高速喷出,高速喷出的水煤浆-天然气混合物在外氧环 管6的氧气气幕作用下被点燃、气化,由于天然气与水煤浆气化剩余的水蒸气反应能够提 供足量的氢,因此提高了气化产物中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比例,同时气化的冷煤气效率提高, 气化剂氧气的消耗大大降低。
[0038] 实施例2
[003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减少高速天然气对内氧环管3的冲刷,如图1-2所 示,优选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均沿顺时针方向或均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 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均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的轴与所述水煤 浆一天然气混合腔21侧壁所成圆周的径向成5-85°的夹角,从而在水煤浆一天然气混合 腔21形成旋流,提高水煤浆和天然气的混合效果,进而提高了水煤浆的处理效率。为了能 够及时点燃水煤浆与天然气所形成的混合物,所述燃料气喷口 9和内氧喷口 11高于所述混 合物喷口 20。
[0040] 对比例
[0041] 以中国专利文献CN202509052U中的水煤浆气化的复合喷嘴为对比例。
[0042] 测试例
[0043] 采用Texaco气化炉,并且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中的气化喷嘴对水 煤浆进行气化,气化结果见下表。
[0044]
【主权项】
1. 一种水煤浆和天然气联合气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内至外依次同轴套设的点火棒(1)、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内氧环管(3)、水煤浆环 管(4)、天然气环管(5)、外氧环管(6)和冷却环管(7); 所述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上部设置有燃料气进口(8)、底部设置有燃料气喷口(9); 所述内氧环管(3)上部设置有内氧进口(10)、底部设置有内氧喷口(11); 所述水煤浆环管(4)上部设置有水煤浆进口(12),所述天然气环管(5)上部设置有天 然气进口(13); 所述外氧环管(6)上部设置有外氧进口( 14)、底部设置有外氧喷口( 15); 所述冷却环管(7)上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 16)和冷却介质出口( 17); 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 ),位于所述外氧环管(6)内,由所述水煤浆环管(4)的下端 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下部设置有混合物喷口( 20); 所述天然气环管(5)的下端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的外壁相连接,所述水 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上设置有天然气喷口( 19 ),所述天然气环管(5 )通过所述天然气 喷口(19)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内部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位于所 述天然气环管(5)内,所述天然气环管(5)的下端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下部 的外壁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喷口(20)设置在所述水 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的底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煤浆一天然气混合腔(21) 由两头的缩口和中部的管状结构组成,上部的所述缩口由上至下渐阔,下部的所述缩口由 上至下渐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的上部 和中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沿所述水煤浆一 天然气混合腔(21)侧壁所成的圆周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19)的轴不在所述水 煤楽一天然气混合腔(21)侧壁所成圆周的径向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19)均沿顺时针方 向或均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并且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 19)的轴与所述水煤楽一天然气混合 腔(21)侧壁所成圆周的径向成5-85°的夹角。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煤浆进口( 12)设置在所述 水煤浆环管(4)的上端,所述天然气进口( 13 )设置在所述天然气环管(5 )的上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气进口(8)设置在所述 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的上端,所述燃料气喷口(9)设置在所述点火燃料气中心管(2)的底 端;所述内氧进口( 10 )设置在所述内氧环管(3 )的上端,所述内氧喷口( 11)设置在所述内 氧环管(3)的底端;所述外氧进口(14)设置在所述外氧环管(6)的上端,所述外氧喷口(15) 设置在所述外氧环管(6)的底端;所述冷却介质进口(16)和冷却介质出口(17)设置在所述 冷却环管(7)的上端,并且所述冷却介质进口(16)和冷却介质出口(17)分布在气化喷嘴中 心轴的两侧。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气喷口(9)和内氧喷口 (11)高于所述混合物喷口( 20)。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煤浆和天然气联合气化喷嘴,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同轴套设的点火棒、点火燃料气中心管、内氧环管、水煤浆环管、天然气环管、外氧环管和冷却环管。水煤浆环管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水煤浆—天然气混合腔,并且天然气环管的下端与水煤浆—天然气混合腔下部的外壁相连接,水煤浆—天然气混合腔上设置有天然气喷口,天然气环管通过天然气喷口与水煤浆—天然气混合腔内部相连通,水煤浆—天然气混合腔下部设置有混合物喷口。多个所述天然气喷口的轴不在水煤浆—天然气混合腔侧壁所成圆周的径向上。该设备适用于对水煤浆和天然气进行联合气化,提高冷煤气效率和产物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比例,减少合成气制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IPC分类】C10J3-50, C10J1-20, C10J3-48
【公开号】CN104560213
【申请号】CN201310500577
【发明人】井口宪二, 坂脇弘二
【申请人】任相坤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