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37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是应用于汽车上的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
目前的发动机是以汽油或柴油等作为燃料,燃料喷入汽缸内爆燃,混合燃气迅速膨胀,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将动力传给曲轴输出功率,由于燃烧汽油或柴油等作为燃料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的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压缩空气罐1、主气阀2、空气分配器3、进气管4、凸轮轴5、气缸进气阀6、排气阀7、气缸8、排气口9、活塞10、曲轴11、发电机13、蓄电池14、电动机16、变速箱18、离合器19,压缩空气罐1由管道与主气阀2连接,主气阀2由管道与空气分配器3连接,空气分配器3由进气管4与各气缸进气阀6连接,在气缸的顶部有排气阀7,在气缸上活塞下止点处有排气口9,气缸进气阀6和气缸顶端的排气阀7受凸轮轴5控制,活塞10通过连杆与曲轴11连接,曲轴通过变速装置12与发电机13连接,发电机一路和蓄电池14连接,另一路和电动机16的调节器15连接,蓄电池14也与电动机16的调节器15连接,电动机带动车轮17,曲轴11通过离合器19和变速箱18连接车轮17。
本发明的好处是利用压缩空气做功,不用燃料,没有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并且可以取消冷却装置,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包括压缩空气罐1、主气阀2、空气分配器3、进气管4、凸轮轴5、气缸进气阀6、排气阀7、气缸8、排气口9、活塞10、曲轴11、发电机13、蓄电池14、电动机16、变速箱18、离合器19,压缩空气罐1由管道与主气阀2连接,主气阀2由管道与空气分配器3连接,空气分配器3由进气管4与各气缸进气阀6连接,在气缸的顶部有排气阀7,在气缸上活塞下止点处有排气口9,气缸进气阀6和气缸顶端的排气阀7受凸轮轴5控制,活塞10通过连杆与曲轴11连接,曲轴通过变速装置12与发电机13连接,发电机一路和蓄电池连接,另一路和电动机16的调节器15连接,蓄电池也与电动机16的调节器15连接,电动机带动车轮17,曲轴11通过离合器19和变速箱18连接车轮17。
主气阀2控制从压缩空气罐1出来的30Mpa左右的压缩空气,相当于内燃机车的油门作用,压缩空气可以利用风能或水利等能源储备,空气分配器3将压缩空气均压力分配给各进气管4,气缸进气阀6和气缸顶端的排气阀7受凸轮轴5控制,气缸进气阀6开启,压缩空气进入气缸8推动活塞10下行,在到达下止点前,气缸进气阀6关闭,露出排气口9,将压缩空气排出气缸,活塞上行时,气缸顶端的排气阀7开启,将气缸内剩余的乏气排尽,活塞移动到上止点位置,排气阀7关闭,进气阀6再开启,重复上述的动作,活塞做往复的运动时,带动曲轴11转动输出功率,曲轴11带动发电机变速装置12,带动发电机13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供给蓄电池14,同时供给电动机16,电动机驱动车轮17,在负荷比较大时,曲轴可以随时通过变速箱18和离合器19驱动车轮,与电动机同时工作。发电机发出的电不能满足蓄电池储备电量时,可以利用车外电力给蓄电池补充充电。还可以利用汽车刹车和下坡的能量,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通过发电给蓄电池充电。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罐(1)、主气阀(2)、空气分配器(3)、进气管(4)、凸轮轴(5)、气缸进气阀(6)、排气阀(7)、气缸(8)、排气口(9)、活塞(10)、曲轴(11)、发电机(13)、蓄电池(14)、电动机(16)、变速箱(18)、离合器(19),压缩空气罐(1)由管道与主气阀(2)连接,主气阀(2)由管道与空气分配器(3)连接,空气分配器(3)由进气管(4)与各气缸进气阀(6)连接,在气缸的顶部有排气阀(7),在气缸上活塞下止点处有排气口(9),气缸进气阀(6)和气缸顶端的排气阀(7)受凸轮轴(5)控制,活塞(10)通过连杆与曲轴(11)连接,曲轴通过变速装置(12)与发电机(13)连接,发电机一路和蓄电池(14)连接,另一路和电动机(16)的调节器(15)连接,蓄电池(14)也与电动机(16)的调节器(15)连接,电动机带动车轮(17),曲轴(11)通过离合器(19)和变速箱(18)连接车轮(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电混合动力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罐、主气阀、空气分配器、进气管、凸轮轴、气缸进气阀、排气阀、气缸、排气口、活塞、曲轴、发电机、蓄电池、电动机、变速箱、离合器、本发明的好处是:利用压缩空气做功,不用燃料,没有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并且可以取消冷却装置,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F01B23/02GK1295940SQ0012338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8日
发明者田晓虹 申请人:田晓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