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润滑油吸油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3372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润滑油吸油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润滑油吸油管路,属于发动机机油泵吸油管路。
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机油泵吸油管是采用较多钢管和法兰连接而成。该种结构的机油泵吸油管路存在较多的法兰联接,不但零件多,制造成本高,安装维修困难,而且在高温振动的环境下焊缝的开裂会造成事故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油路采用整体布置,减少零部件,便于安装、保养、密封性可靠的内燃机润滑油吸油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采用在梯形框架1内铸有吸油管2,梯形框架1上制有进油孔3、出油孔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梯形框架1通过螺栓和气缸体联接,梯形框架1内铸有润滑油吸油管2,并在梯形框架1上制有进油孔3、出油孔4。机油从进油孔3的A处通过吸油管2吸入到梯形框架,经由梯形框架上的出油孔4从B处流到机体的上油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2、由于将润滑油吸油管有机的集成到梯形框架中,减少了吸油管路的零件,便于安装制造,又便于维修保养,不会存在传统的发动机常有的焊接不良,管路老化等弊病,不影响整机的可靠性,整体结构泄露现象容易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润滑油吸油管路,其特征在于采用在梯形框架(1)内铸有吸油管(2),梯形框架(1)上制有进油孔(3)、出油孔(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润滑油吸油管路,属于发动机机油泵吸油管路。其采用在梯形框架内铸有吸油管、梯形框架上制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由于将润滑油吸油管有机的集成到梯形框架中,减少了吸油管路的零件,便于安装制造,又便于维修保养,不会存在传统的发动机常发生的焊接不良,管路老化等弊病,不会影响整机的可靠性,整体结构泄露现象容易控制。
文档编号F01M11/02GK2495817SQ01263059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一江, 陈曙明, 丁志强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