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汽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41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汽缸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用发动机等的发动机汽缸体结构,在发动机汽缸体的前端具有用于传递曲轴动力的动力传动构件,以及,垂直于曲轴轴心线方向设置在该动力传动构件外侧的主油道。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发动机中,通常将正时链装置设置在位于汽缸体的前端面的正时链罩内。
图4是从车辆用发动机的前端沿曲轴的轴心方向看的正时链装置主要部位的主视图。在图4中,5是正时链罩,安装在图4中局部图示的汽缸体10的前端面上。01是在汽缸体10内沿曲轴轴心线方向贯通设置的主油道(油通)。20是安装在该正时链罩5内的正时链装置。
13是该正时链装置20的曲轴链轮,10a为曲轴的轴心线,11及12是用来驱动进气凸轮轴及排气凸轮轴的进气凸轮轴链轮及排气凸轮轴链轮。6是正时链,架设在曲轴链轮13和进气凸轮轴链轮11及排气凸轮轴链轮12上,将曲轴链轮13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进气凸轮轴链轮11以及排气凸轮轴链轮12。
7和8是正时链导向装置,设置在松驰变大的该正时链6的中央位置(部分)的两端,由在两端之间形成的导向面7a及8a从外侧引导该正时链。15是赋予正时链导向装置8位移,调整正时链6的张力的正时链张紧器。
如图5所示,在汽缸体10内,沿着曲轴轴心线方向,呈一条直线贯通形成上述主油道01。
另外,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13932号公报)中披露了一种将主油道设置在汽缸体下部的底壳内的主油道构造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是通过使主油道的一部分在相对并接近于曲轴轴心线的方向偏移而形成副油道,该副油道与通向油泵的连接管相连接,从而减小了该主油道与曲轴轴心线的距离,缩短了与油泵的连接长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13932号公报但是,所涉及的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陷。
在如图4及图5所示的正时链装置20中,因为在正时链导向装置7和8形成的曲面状的导向面7a和8a,从两外侧引导该正时链6,所以,如果该导向面7a及8a的曲率半径变小,则容易发生正时链6和导向面7a及8a的接触,如果发生接触,将扩大正时链导向装置7和8的导向面7a、8a的磨损。
然而,在图4及图5所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是在正时链导向装置7的外侧位置上沿曲轴轴心线方向形成主油道01,因此,在该主油道01一侧的正时链导向装置7的曲率半径R1,在垂直于该主油道01的曲轴轴心线方向的位置,即横向的位置受到限制。
因此,正时链6与正时链导向装置7的导向面7a的接触压力增大,若为了避免由于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磨损增加,而增大该导向面7a的曲率半径R1的话,则因此需要将主油道01排布在发动机宽度方向的外侧,从而造成发动机的宽度增加。
根据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技术,由于缩短了主油道与曲轴轴心线的距离,使连接油泵的长度缩短,所以沿接近曲轴轴心线的方向设置使主油道的一部分偏移而得的副油道,使主油道形成实质性的偏心结构。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装有图4所示的正时链装置的情况下,若为了避免正时链和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而将该导向面的曲率半径增大的话,则由于在该主油道的内侧设置有泄油孔,由该泄油孔的位置决定了主油道在发动机横向的位置,因此即使将主油道变成如前所述的偏心结构,发动机宽度的增加也是不可避免的。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大发动机的宽度,便可在汽缸体前部装有正时链装置的发动机中,通过增大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曲率半径,而降低正时链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压力,从而抑制由于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的磨损的发动机汽缸体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体结构,包括正时链装置,设置在发动机汽缸体的前部,用于传递曲轴动力;以及主油道,所述主油道沿曲轴轴心线平行形成在所述汽缸体内,且沿垂直于所述曲轴轴心线方向,位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所述正时链装置的链;其中,所述主油道为由外侧油道和内侧油道形成的阶梯形状,所述主油道为由外侧油道和内侧油道构成的阶梯形状,所述外侧油道在垂直于所述轴心线方向的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从安装有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一侧的汽缸体的一端延伸设置,所述内侧油道与所述外侧油道相连通且比所述外侧油道更靠向内侧,从所述汽缸体的另一端延伸设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垂直于曲轴轴心线方向内侧,即发动机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油道和设置在比该内侧油道靠向外侧的外侧油道,而在发动机宽度方向形成阶梯形状的主油道(油路),且由于外侧油道排布在有正时链装置一侧,该外侧油道排布在发动机宽度方向的外侧,从而使该正时链装置的导向装置的曲率半径的增大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在内侧油道的外侧,将流经安装在所述汽缸体上部的缸盖的润滑油排泄到下面去的泄油道,设置在内侧油道的内侧和外侧油道形成的阶梯状的阶差空间内,因此该泄油道可以设置在比形成外侧油道的汽缸体还靠向发动机宽度方向的内侧。
因此,根据本发明,主油道由内侧油道和外侧油道构成,为沿发动机宽度方向形成的阶梯形状,该外侧油道排布在正时链装置一侧,并且可有效地利用内侧油道和外侧油道之间的阶差空间排布泄油道,而无需增加发动机的宽度,便可增大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曲率半径,降低正时链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压力,从而抑制由于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的磨损。
另外,本发明优选采用能沿着曲轴轴心线方向互相反方向去除铸模型芯的方法形成内侧油道及外侧油道。
通过这种结构,沿该正时链装置方向将排布在所述正时链装置一侧的外侧油道内的型芯去除,同时,沿设置有正时链装置一侧的反方向将内侧油道内的铸模型芯去除,这样即使在发动机的横向形成阶梯形状的主油道,也可以不需要机械加工,而通过型芯来成型,从而降低汽缸体的制造成本。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内侧油道和外侧油道的组合,使在汽缸体中形成的主油道沿发动机的横向形成阶梯形状,该外侧油道排布在正时链装置一侧,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内侧油道与外侧油道之间的阶差空间排布泄油通道,而无需增大发动机的宽度,就能够增大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曲率半径,从而降低正时链和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压力,抑制由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的磨损。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汽缸体中的主油道剖面图(图2的A-A线的剖面);图2是从汽缸体的曲轴轴心线方向看的端面图;图3是从向曲轴轴心线方向看的正时链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从向曲轴轴心线方向看的现有技术的正时链装置的主视图;以及图5是现有技术的主油道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在该实施例中涉及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等的描述,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就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而只是单纯的举例说明而已。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动机汽缸体中主油道的剖面图(图2的A-A线的剖面图),图2是从汽缸体的曲轴轴心线方向看的端面图。图3是从正时链装置的曲轴轴心线方向看的主视图。
图3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正时链装置,图中,5代表正时链罩,安装在图3右侧的部分图示的汽缸体10的前端面上。1a是外侧油道,4a是该外侧油道1a的凸起部、4b是内侧油道1b的凸起部,这些将在后面详述。
20是设置在正时链罩5内的正时链装置,包括以下结构13是图中未示出的与曲轴直接连接的曲轴链轮,11及12是用来驱动进气凸轮轴及排气凸轮轴的进气凸轮轴链轮和排气凸轮轴链轮;6是正时链,架设在曲轴链轮13和进气凸轮轴链轮11及排气凸轮轴链轮12上,将该曲轴链轮13的旋转动力传递给进气凸轮轴链轮11及排气凸轮轴链轮12。
7及8是排布在正时链6两侧的正时链导向装置。该正时链导向装置设置在正时链6的松弛变大的正时链6的中央部位的两侧,用其内侧形成的导向面7a及8a从两外侧导引该正时链6。15是正时链张力调整器,用于使正时链导向装置8产生位移,调整正时链张力。
在图1-2中,1是在汽缸体10内形成的主油道,由沿着曲轴轴心线10a方向设置的外侧油道1a及内侧油道1b和连接该外侧油道1a与内侧油道1b的连通油道16构成。
外侧油道1a设置在曲轴轴心线10a方向的安装了内装正时链装置20的正时链罩5的汽缸体的一侧(前部),该内侧油道1b排布在该正时链罩5的相反方向一侧(后部),在垂直于曲轴的轴心线10a方向,即发动机的横向方向,形成外侧油道1a比内侧油道1b更靠外侧的阶梯形状,并由连通油道16在汽缸体10的内部进行连接。
4a是外侧油道1a的凸起部,4b是内侧油道的凸起部。18是封堵该内侧油道1b开口部的油堵栓,19是封堵连通油道16开口部的油堵栓。
图1中,2是从缸盖一侧将润滑油泄流到下方的泄油孔,其在外侧油道1a的后部的内侧油道1b的外侧所形成的阶差空间17上,沿曲轴轴心线10a方向形成两个(也可以是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3是该泄油孔2的凸起部。
另外,外侧油道1a及内侧油道1b是沿着曲轴轴心线10a方向,通过以相互反方向去除型芯铸造形成的。
根据这种结构,将排布在正时链装置20一侧的外侧油道1a沿着该正时链装置20的方向(前方)去除型芯形成,而将内侧油道1b沿与该正时链装置20的相反方向去除型芯形成,由于用型芯形成在汽缸体10的内部连接外侧油道1a和内侧油道1b的连通油道16,所以即使该外侧油道1a和内侧油道1b为阶梯形状,也可以使用不需要机械加工的去除型芯的铸造工艺进行制造。另外,即使外侧油道1a与内侧油道1b形成了非接触性的阶梯形状,也可以从汽缸体10的外部镗孔加工后,通过封堵开口部而连通。
根据本实施例,主油道1是由在垂直于曲轴轴心线10a方向的内侧,即发动机横向的内侧设置的内侧油道1b和在比该内侧油道靠向外侧设置的外侧油道1a构成沿发动机的宽度方向的阶梯形状,并且,由于将外侧油道1a排布在正时链装置20一侧,也就是该外侧油道1a被排布在发动机的横向的外侧,所以使增大该正时链装置20的导向装置的曲率半径R(参照图3)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由于在比该外侧油道1a更靠向发动机宽度方向内侧排布的内侧油道1b的外侧设置泄油孔2,使外侧油道1a和内侧油道1b的阶差空间17内可以排布泄油孔2,这样便可以不将该泄油孔2设置在比外侧油道1a还靠向发动机横向的外侧。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在发动机的宽度方向通过外侧油道1a和内侧油道1b构成阶梯形状的主油道1,并将该外侧油道1a排布在正时链装置20一侧,这样可有效地利用内侧油道1b的外侧与外侧油道1a之间形成的阶差空间设置泄油孔2,因此无需增加发动机的宽度,就可以加大正时链导向装置7的导向面7a的曲率半径R,降低正时链6与正时链导向装置7的导向面7a的接触压力,从而抑制由于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7的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1.主油道 1a.外侧油道1b.内侧油道2.泄油孔5.正时链罩 7、8正时链导向装置7a.导向面 10.汽缸体10a.曲轴轴心线 11.进气凸轮轴链轮12.排气凸轮轴链轮 13.曲轴链轮16.连通油道20.正时链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汽缸体结构,包括正时链装置,设置在汽缸体的前端,用于传递曲轴动力;以及主油道,所述主油道沿曲轴轴心线平行形成在所述汽缸体内,且沿垂直于所述曲轴轴心线方向,位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用于引导所述正时链装置的链;所述发动机汽缸体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为由外侧油道和内侧油道构成的阶梯形状,所述外侧油道设置在垂直于所述轴心线方向的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从安装有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一侧的所述汽缸体的一端延伸;所述内侧油道与所述外侧油道相连通,且设置为比所述外侧油道更靠向内侧,从所述汽缸体的另一端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汽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油道的外侧设置有泄油道,用于将流经设置在所述汽缸体顶部的缸盖内的油泄流到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汽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道设置在位于形成所述外侧油道的所述汽缸体的横向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汽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油道及所述外侧油道由铸模中的型芯成型,所述型芯可在所述曲轴轴心线方向相互反向去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发动机的汽缸体结构,在汽缸体前端安装正时链装置的发动机中,通过扩大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曲率半径,降低正时链与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导向面的接触压力,从而抑制该接触造成的正时链导向装置的磨损,且无需增大发动机的宽度。在发动机汽缸体的前部,安装有用于传递曲轴动力的正时链装置,且在垂直于该曲轴的轴心线方向的引导该正时链装置的链的导向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心线平行形成在汽缸体内的主油道,其中,所述主油道为阶梯形状,是由从正交于轴心线方向的所述正时链导向装置的外侧,装有正时链导向装置一侧的汽缸体的一端设置的外侧油道和在与该外侧油道相连通且比该外侧油道靠向内侧,从所述汽缸体的另一端设置的内侧油道构成。
文档编号F01M11/02GK1621663SQ20041009612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6日
发明者吉原昭, 野口泰彦, 梅谷龙彦, 田丸敦士, 角谷浩, 古川直树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