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781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将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近来,共轨型燃料供给装置已经得到实际使用。共轨型燃料供给装置如下构成。燃料箱内的燃料由低压燃料泵例如供给泵箱抽上来,该燃料由高压燃料泵加压至高压并累积于共轨内,利用燃料供给阀将共轨内的高压燃料喷射并供至内燃机的气缸内。
用于这种目的的高压燃料泵具有由内燃机驱动的驱动轴,该驱动轴借助大功率的内燃机被驱动,从而将燃料加压至高压。已经公知具有如下构造的燃料供给装置,用以确保高压燃料泵平稳操作。在共轨系统的低压燃料泵中,具有包括通道的燃料腔压力调节阀,该通道吸收高压系统燃料泵操作用的作为润滑剂的燃料。这种燃料腔压力调节阀还可用作保持适当燃料腔压力的压力控制阀。由于这种构造,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避免燃料供至润滑剂管路,直至燃料腔中产生足以进行燃料喷射的压力,从而确保有利的启动特性(JP-A-2002-322968)。
然而,根据公知的燃料供给装置,当润滑剂管路的压力由于某些原因上升时,背压被施加至燃料腔压力调节阀的活塞上,并因此终止活塞的移动,由此燃料压力控制操作不会如所希望的那样进行,这样就出现了供至高压燃料泵的燃料的压力变得极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的燃料供给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能够执行燃料压力控制操作,而即使背压施加至润滑剂管路也不会有故障。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包括提供受压的供给燃料的泵和燃料压力控制阀,该燃料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泵的燃料出口侧上,用于把来自泵的燃料供给压力控制至预定压力,其中,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燃料排出阀,该燃料排出阀的阀开启压力小于燃料压力控制阀的阀开启压力以便在燃料出口侧获得润滑燃料,至少燃料压力控制阀的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泵的燃料低压侧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其包括提供受压的供给燃料的泵和燃料压力控制阀,该燃料压力调节阀设置在泵的燃料出口侧上,用于把来自泵的燃料供给压力控制至预定压力,其中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燃料排出阀,该燃料排出阀的阀开启压力小于燃料压力控制阀的阀开启压力以便在燃料出口侧获得润滑燃料,燃料排出阀和燃料压力控制阀的各自的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泵的燃料低压侧压力。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干扰来自泵的燃料的压力操作控制的情况下,获取润滑用的燃料。


图1是本发明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燃料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燃料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实施例的构造图。在燃料供给装置1中,标号101表示共轨,标号102表示将高压燃料供至共轨101的高压泵。燃料箱2内的燃料F由低压泵3加压,经加压的燃料供至后面将描述的高压泵102。
具有过滤器4的燃料供给通道5设置在低压泵3的燃料入口3A与燃料箱2之间,因此由过滤器4除掉灰尘等的燃料通过燃料供给通道5并供至低压泵3。标号6表示手动泵,当空气因更换过滤器等而进入低压系统线时,将燃料手动供至低压泵3。
用于把来自低压泵3的低压燃料供至高压泵102的燃料供给通道7位于低压泵3的燃料出口侧的出口3B与高压泵102的入口102A之间。这里,在燃料供给通道7中,设有用于将包含在低压泵3供给的燃料中的灰尘除去的过滤器8、以及用于控制供至高压泵102的流量的控制阀9,该控制阀9由成比例的电磁阀构成。流量由控制阀9控制的低压燃料经由单向阀10从高压泵102的入口102A供至气缸腔102B内。控制阀9由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单元控制,低压燃料的流量被控制成允许共轨101内的轨道压力变成预定目标的轨道压力。
为了将控制阀9的燃料入口侧的低压燃料的压力保持在预定值,燃料调节装置11与燃料供给通道7相连。在图1所示的燃料供给装置1中,燃料调节装置11的压力接收口51A、61A经由管道12与过滤器8和控制阀9之间的燃料供给通道7相连。燃料调节装置11被构造成这样操作,即当压力接收口51A的低压燃料的压力超过预定水平时,低压燃料从溢流口51B溢出,控制阀9的入口侧的低压燃料的压力保持在预定的大致固定压力。从溢流口51B的溢出的低压燃料经由排放管13返回至燃料箱2内。
燃料调节装置11还包括排出口61B,用于把从低压泵3供入压力接收口61A的作为润滑剂的燃料排出,其中从排出口61B排出的燃料经由润滑剂管路15被供至高压泵102的凸轮腔102C内,该润滑剂管路15上设有适当构造的孔部件14,所述燃料用作高压泵102的润滑剂。这里,标号51C,61C表示排放口。
如上所述,由燃料供给装置1控制至预定压力的低压燃料具有受控的流量并被供至高压泵102。于是,通过在气缸腔102B内加压而产生的高压燃料经单向阀19和高压管道20从高压泵102的排出口102D供至共轨101。
图2为图1所示的燃料控制装置11的剖视图。燃料控制装置11采用两组气缸和活塞并被构造成能够控制控制阀9的燃料入口侧的燃料压力以及排出燃料至润滑剂管路15。
在图2中,标号50表示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控制阀9的燃料入口侧的燃料压力。在压力控制阀50中,阀活塞52可滑动地容纳在气缸51内,阀活塞52经由弹性偏压机构53弹性偏压向气缸51的压力接收口51A。这里,虽然弹性偏压机构53由盘簧构成,但弹性偏压机构53不限于盘簧,可采用其他公知的适当元件。在气缸51的侧壁部中,形成有由阀活塞52打开或关闭的溢流口51B。当阀活塞52响应于管道12内的燃料压力打开溢流口51B时,该管道12与压力接收口51A相连,管道12中的燃料经溢流口51B被释放至排放管13,并因此执行将控制阀9的燃料入口侧的燃料压力保持在预定压力的操作。
也即,当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超过预定值时,经阀活塞52的外围面关闭的溢流口51B被释放,因此来自管道12的燃料被释放至排放管13,从而降低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当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这样降低时,溢流口51B再次被阀活塞52的外围面关闭,并且燃料压力升高。这样,阀活塞52响应于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而定位,并且打开或关闭溢流口51B从而将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保持在预定水平。
压力控制阀50的阀活塞52由中空体构成,该中空体的后端(弹性偏压机构53侧)是打开的。连通孔52B形成于阀活塞52上,当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基本为零时,允许溢流口51B与阀活塞52的中空部52A连通。
另一方面,用于消除阀活塞52的背压的排放口51C形成于气缸51中。当溢流口51B经连通孔52B与中空部52A连通时,排放口51C和溢流口51B彼此连通。
标号60表示燃料排出阀,其可从润滑剂管路15排出润滑用的燃料。在燃料排出阀60中,阀活塞62可滑动地容纳于气缸61内,阀活塞62经由弹性偏压机构63弹性偏压向气缸61的压力接收口61A。阀活塞62也具有打开的后端(弹性偏压机构63侧)。这里,虽然弹性偏压机构63由盘簧构成,但弹性偏压机构63不限于盘簧,可采用其他公知的适当元件。在气缸61的侧壁部中,形成有用于排出燃料并由阀活塞62打开或关闭的排出口61B。与压力接收口61A相连的管道12内的燃料经由孔12A被引入阀活塞62内。当阀活塞62响应于所引入的燃料的压力而操作并打开排出口61B时,管道12内的一部分燃料被供至润滑剂管路15,所以燃料作为润滑剂供至润滑剂管路15。
消除阀活塞62上的背压的排放口61C形成于气缸61中,排放口61C经连通通道70与压力控制阀50的排放口51C相连。由于排放口51C经由连通孔52B和溢流口51B与排放管道13连通。阀活塞52和阀活塞62背面的压力总是设成基本等于燃料箱2内的压力,该燃料箱2构成燃料低压部。结果,阀活塞52,62都被构造成响应于相应的压力接收口51A,61A的燃料压力平稳操作。
燃料排出阀60的弹性偏压机构63的弹力的值设成小于压力控制阀50的弹性偏压机构53的弹力的值,所以当压力接收口61A的压力达到启动所需的燃料压力时,排出口61B打开并且燃料作为润滑剂被从管道12供至润滑剂管路15。
由于燃料控制装置11如上所述地构成,在压力控制阀50执行所希望的压力控制操作时,燃料排出阀60执行与压力控制操作无关的润滑剂供给操作,因此即使例如润滑剂管路15中出现压力升高,也当然可以利用压力控制阀50执行所希望的燃料压力控制操作而不会受压力升高的影响。
由于燃料控制装置11如上所述地操作,即使润滑剂管路15中由于某些原因而出现压力升高,也一点也不影响阀活塞52的操作,该阀活塞52用于控制压力接收口51A的燃料压力。结果,可从管道12排出润滑用的燃料而不会影响压力控制阀50对来自低压泵3的燃料的压力控制操作。也即,即使在润滑剂管路15中产生背压,也可以实现控制阀9中的稳定的流量控制,而控制阀9的燃料入口侧处的燃料压力的压力控制特征不会发生改变。
图3为图1所示的燃料控制装置11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所示的燃料控制阀110包括压力控制阀500和燃料排出阀600。压力控制阀500与图2所示的压力控制阀5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压力控制阀500上没有设置排放口51C。另一方面,燃料排出阀600与图2所示的燃料排出阀6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连通孔62B取代排出口61C形成于阀活塞62中。相应地,图3所示的构造不具有连通通道70。这里,关于图3中的各部件,与图2所示的部件相应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去对其的描述。
根据图3所示的构造,只有形成于压力控制阀500的阀活塞52中的连通孔52B与排放管道13相连,因此压力控制阀500的背压保持为燃料低压侧压力。另一方面,燃料排出阀600的背压经连通孔62B被释放至高压泵102的凸轮腔102C,因此背压变成与高压泵102的泵腔压力相等。由于燃料排出阀600是提供润滑燃料给凸轮腔102C的阀,即使背压等于泵腔内的压力,假如供给压力被施加至压力接收口61A上以打开燃料排出阀600,也不会出现功能问题。换句话说,至少不可能出现压力控制阀500的背压受泵腔的压力影响的情况。
工业实用性迄今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发明的燃料供给装置可排出润滑用的燃料而不会干扰对所供给的燃料的压力控制操作,从而有助于提高燃料供给装置的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包括提供受压的供给燃料的泵和燃料压力控制阀,该燃料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泵的燃料出口侧上,用于把来自泵的燃料供给压力控制至预定压力,其中,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燃料排出阀,该燃料排出阀的阀开启压力小于燃料压力控制阀的阀开启压力以便在燃料出口侧获得润滑用的燃料,至少燃料压力控制阀的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泵的燃料低压侧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料控制阀的阀活塞被构造成使得阀活塞可滑动地容纳于气缸的内部,该阀活塞被弹性偏压机构弹性偏压向气缸的压力接收口,来自泵的燃料被供至压力接收口,形成于气缸中的溢流口由阀活塞关闭或打开,从而执行燃料压力控制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活塞由一中空体构成,该中空体的后端打开,并且经由形成在阀活塞中的连通孔与溢流口连通,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燃料低压侧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料排出阀的阀活塞被构造成使得阀活塞可滑动地容纳于气缸的内部,该阀活塞被弹性偏压机构弹性偏压向气缸的压力接收口,来自泵的燃料被供至压力接收口,形成于气缸中的溢流口由该阀活塞关闭或打开,从而从溢流口获得润滑用的燃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于燃料控制阀的气缸中的排放口以及形成于燃料排出阀的气缸中的排放口经由一连通通道相互连接,从而将燃料排出阀的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燃料低压侧压力。
6.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包括提供受压的供给燃料的泵和燃料压力控制阀,该燃料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泵的燃料出口侧上,用于把来自泵的燃料供给压力控制至预定压力,其中,燃料供给装置还包括燃料排出阀,该燃料排出阀的阀开启压力小于燃料压力控制阀的阀开启压力以便在燃料出口侧获得润滑用的燃料,燃料排出阀和燃料控制阀的各自的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泵的燃料低压侧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料控制阀的阀活塞被构造成使得阀活塞可滑动地容纳于气缸的内部,该阀活塞被弹性偏压机构弹性偏压向气缸的压力接收口,来自泵的燃料被供至压力接收口,形成于气缸中的溢流口由该阀活塞关闭或打开,从而执行燃料压力控制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活塞由一中空体构成,该中空体的后端打开,并且经由形成于阀活塞中的连通孔与溢流口连通,该阀活塞的背压保持为燃料低压侧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燃料排出阀的阀活塞被构造成可滑动地容纳于气缸的内部,该阀活塞被弹性偏压机构偏压向气缸的压力接收口,来自泵的燃料被供至压力接收口,形成于气缸中的溢流口由该阀活塞关闭或打开,从而从溢流口获得润滑用的燃料。
全文摘要
一种燃料控制装置(11),设置在低压泵(3)的燃料出口侧,用于把来自低压泵(3)的燃料供给压力控制至预定压力,该燃料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燃料出口侧的燃料压力的压力控制阀(50),和燃料排出阀(60)。燃料排出阀(60)的阀开启压力小于压力控制阀(50)的阀开启压力,压力控制阀(50)的排放口(50C)以及燃料排出阀(60)的排放口(61C)经由排放管道(13)与燃料低压侧相连,活塞(52)、(62)的背压保持为低压泵(3)的燃料低压侧压力。
文档编号F02M37/00GK1902396SQ200480039149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青木伸夫, 荒木健 申请人:博世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