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310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轮船、内燃机车、蒸汽机车及工矿烟囱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属除尘净化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CN2352681Y、名称“柴油机排气净化器”。该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形壳体和气道,壳体的横截面为长圆形,其内靠近顶部固定着一根排气管,靠近底部固定着一根进气管,排气管的出口和进气管的进口分别设在壳体的两端;所说的进气管由一个与外部连接的管身有密布的孔眼的薄壁管,一个中空的圆砂管,其上方的一个半圆砂管和一个包在两砂管之外的大小两半圆形金属壳体组成,在相邻的圆砂管,半圆砂管和金属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并且在大小两半圆形金属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以及下部小半圆根部与上部大半圆的结合处沿轴向设有多个孔;所说的壳体在进排气管之间的侧壁上,分上下两层连接有两个两侧带有护板的拱形隔板,其中下层隔板在靠近进气管出口的一端与壳体壁封闭连接,而上层隔板在下层隔板的出口一端与壳体壁封闭连接,此外在每个隔板及护板的内侧装入金属网丝,并且隔板与壳体之间还分散留有孔道;所说的壳体内在进气管中心高度以下位置灌有由润滑油和沸石粉混合而成的添加剂。其不足之处一是结构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二是没有解决尾气微粒捕集储存的问题;三是采用添加剂来净化尾气,不仅需要定期更换添加剂,成本高,而且此种添加剂的净化效果不理想;四是从根本上没有解决利用物理结构根除尾气微粒、净化尾气的难题;五是不适用海洋轮船、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烟囱及工矿烟囱尾气中微粒的捕集、储存、净化。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用于海洋轮船、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烟囱及工矿烟囱尾气中微粒的捕集、储存、净化装置。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在结构设计上,净化装置由微粒捕集、储存及尾气净化两部分构成。1、微粒捕集由外筒与内筒间置有导流捕集网完成,当尾气中的微粒随尾气通过导流捕集网时,导流捕集网对尾气中的微粒产生阻拦且在气流及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迫使微粒通过导流捕集网顺利地进入烟灰储存室,烟灰储存室由位于外筒内的排气网筒与外筒一同构成,其排气网筒的一端口套在净化网筒头部、另一端通过端板与外筒端部密封连接;其次,由于烟灰储存室的内壁中的过滤排气网孔的孔径小于微粒且采用重金属制作,因此,它不仅能够阻止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外出,而且通过够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将通过其网孔的尾气进行净化。2、尾气净化由净化网筒完成,净化网筒位于内筒内,其净化网筒的一端呈密封结构、另一端通过端盖与外筒盖接,当尾气进入排气网筒时,首先被位于排气网筒中净化网筒的锥头导流至净化网筒与内筒构成的流道时,部分尾气通过净化网筒由排放口排出、部分的尾气通过流道进入导流捕集网,经导流捕集网对尾气中微粒的阻拦、捕集后,微粒在气流及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进入烟灰储存室内,而尾气通过内筒与排气网筒构成的通道进入净化网筒与内筒构成的流道中且通过净化网筒筒壁的重金属的净化排出;其次,由于净化网筒壁中的过滤排气网孔的孔径小于微粒且采用重金属制作,因此,它不仅能够阻止尾气气流中微粒外出,而且通够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将通过其网孔的尾气进行净化。其技术方案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内筒(4)位于外筒(2)内且位于外筒(2)内的左部分或右部分,外筒(2)与内筒(4)间置有导流捕集网(3),净化网筒(5)位于内筒(4)内,其净化网筒筒的一端呈密封结构、另一端通过端盖(1)与外筒(2)盖接,排气网筒(7)位于外筒(2)内,其一端口套在净化网筒(5)头部、另一端通过端板与外筒端部密封连接。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的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海洋轮船、内燃机车、蒸汽机车及工矿烟囱微粒捕集储存的技术难题;二是不仅能够有效地阻止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外出,而且能够通过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将通过其净化网筒孔的尾气进行净化,并且能够通过端盖方便地清理导流捕集网、净化网筒及清除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三是技术方案设计新颖、独特、造价低。


图1是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内筒4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钢板、不锈钢板等等,其形状可以是圆筒,也可以是矩形筒,也可以是椭圆形筒等等),内筒4位于外筒2内,一般内筒4同心位于外筒2内且位于外筒2内的左部分或右部分,外筒2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钢板、不锈钢板等等,其形状可以是圆筒,也可以是矩形筒,也可以是椭圆形筒等等),外筒2与内筒4所构成的空间内安装有(置有)导流捕集网3,导流捕集网3为纵横交叉网,一般采用具有净化尾气功效的重金属制作,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网制作,其制作的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导流捕集网3的主要功能是将通过其尾气中的微粒(烟尘)阻拦,使其不随大气流流动、进入到烟灰储存室内。内筒4的端部与端盖1内壁间构成气流通道。净化网筒5一般采用具有净化尾气功效的重金属网制作,其目的是将尾气中的有害成份在通过其网时与重金属产生化学反应而得到净化。内筒4采用多个连接杆与净化网筒5连接一体,其连接的方法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净化网筒5位于内筒4内,一般净化网筒5同心位于内筒4内,其净化网筒5的一端呈密封结构、另一端通过端盖1与外筒2盖接。盖接是指一是净化网筒5端部与端盖密封连接,然后与外筒2呈盖接,也就是说,既可以盖上密封,也可以打开,目的是便于清理导流捕集网、净化网筒及清除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二是净化网筒5的端部与外筒2的端部一同构成盖接,也就是说,既可以盖上密封,也可以打开,目的是便于清理导流捕集网、净化网筒及清除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三是端盖与外筒2的端部密封连接、与净化网筒5端部呈盖接,也就是说,既可以盖上密封,也可以打开,目的是便于清理导流捕集网、净化网筒及清除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净化网筒5的内端呈锥形、外端呈排放口、筒壁为过滤净化网,其制作工艺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排气网筒7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钢板、不锈钢板等等,其形状可以是圆筒,也可以是矩形筒,也可以是椭圆形筒等等),排气网筒7的排气口呈(流线)收缩状、小于进气口。排气网筒7位于外筒2内,其一端口套在净化网筒5头部、另一端通过端板与外筒端部密封连接,一般排气网筒7同心位于外筒2内,排气网筒7壁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过滤排气网孔8和10,由于过滤排气网孔8和10采用具有净化尾气功效的重金属网制作,目的是将尾气中的有害成份在通过其网时与重金属产生化学反应而得到净化,因此过滤网孔具有良好的净化功能。排气网筒7与外筒2构成的空间9为烟灰微粒储存室。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限于对本发明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内筒(4)位于外筒(2)内且位于外筒(2)内的左部分或右部分,外筒(2)与内筒(4)间置有导流捕集网(3),净化网筒(5)位于内筒(4)内,其净化网筒筒的一端呈密封结构、另一端通过端盖(1)与外筒(2)盖接,排气网筒(7)位于外筒(2)内,其一端口套在净化网筒(5)头部、另一端通过端板与外筒端部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内筒(4)同心位于外筒(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净化网筒(5)同心位于内筒(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净化网筒(5)的内端呈锥形、外端呈排放口、筒壁为过滤净化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排气网筒(7)同心位于外筒(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排气网筒(7)壁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过滤排气网孔(8,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排气网筒(7)与外筒(2)构成的空间(9)为烟灰微粒储存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内筒(4)的端部与端盖(1)内壁间构成气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净化网筒(5)端部与端盖密封连接、与外筒(2)呈盖接;净化网筒(5)的端部与外筒(2)的端部一同构成盖接;端盖与外筒(2)的端部密封连接、与净化网筒(5)端部呈盖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微粒捕集储存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排气网筒(7)的排气口呈收缩状、小于进气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轮船、内燃机车、蒸汽机车及工矿烟囱微粒储存净化装置,内筒位于外筒内且位于外筒内的左部分或右部分,外筒与内筒间置有导流捕集网,净化网筒位于内筒内,其净化网筒筒的一端呈密封结构、另一端通过端盖与外筒盖接,排气网筒位于外筒内,其一端口套在净化网筒头部、另一端通过端板与外筒端部密封连接。优点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海洋轮船、内燃机车、蒸汽机车及工矿烟囱微粒捕集储存的技术难题;二是不仅能够有效地阻止烟灰储存室的内微粒外出,而且能够通过重金属的净化效果、将通过其净化网筒孔的尾气进行净化,并且能够通过端盖方便地清理导流捕集网、净化网筒及清除烟灰储存室内的微粒。
文档编号F01N3/022GK1776203SQ20051012597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日
发明者姚生浩 申请人:姚生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